海外孔子学院发展探索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建的三所孔子学院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58.70 KB
- 文档页数:2
浅论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作者:石潇来源:《教师·中》2014年第11期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由此产生的对于汉语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中国政府为了给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一个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在海外以不同的组建模式建立了一所又一所的孔子学院。
中国西南大学于2006年8月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成立了泰国第一所孔子学院。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服务,见证了孔子学院所取得的成就,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拟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孔子学院这张中国“名片”越做越好。
关键词:孔子学院;对外传播;工作成就;存在问题;对策一、前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掀起了“汉语热”,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作为汉语及中国文化推广机构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孔子学院秉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必将在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及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孔子学院的建立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摒除对中国的误解,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
作为与中国毗邻的泰国,随着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泰国的各行各业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正是在这种形势的感召下,中国西南大学以其与泰国多所高校长期保持着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于2006年8月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成立了泰国第一所孔子学院。
二、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概况学院在国家汉办、两所合作高校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逐渐探索出一种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壮大并带有推广性的运行模式,为孔子学院在泰国乃至全球的发展都提供了一份可供参考的范例。
2007年学院荣获国家汉办“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学院在八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如下:1领先全球的办学模式学院为孔敬大学学生开设了课型齐全、满足各种学习需求的汉语选修课,课程已正式纳入孔敬大学的教育体系,学生可通过修习汉语课程获得学分,优秀学员还将获得到中国参加“秋令营”的奖学金,这一模式正在向泰国乃至全球其他孔子学院推广。
孔子学院申论作文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为人们提供了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然而,在申论作文中,我们不妨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孔子学院的重要性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首先,孔子学院作为一所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为外国学生提供了学习汉语的良好环境和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对中文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中文课程和教材,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通过孔子学院的帮助,外国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其次,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融合。
在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中,外国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中文,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历史。
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艺术表演、文化讲座等,使外国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到中国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了促进,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最后,孔子学院的发展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设立的一项重要国际文化项目,不仅承担起了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任务,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窗口。
通过孔子学院,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代发展成就,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和了解。
这无疑对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交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孔子学院通过提供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世界各国的人们带来了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
无论是推广中文、促进文化交流还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孔子学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孔子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相信它将在未来继续为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外孔子学院研究可视化比较分析作者:殷小娟来源:《文教资料》202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应用Excel和CiteSpace分析软件,以2005年—2019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616篇主题为“孔子学院”CSSCI研究文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42篇SSCI及A&HCI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15年来国内外有关孔子学院研究领域的知识点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
关键词:孔子学院可视化分析国内核心期刊国际核心期刊 CiteSpace1.引言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孔院)在韩国首尔成立。
截至2020年2月,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汉办官网数据)。
孔院在全球发展15年多,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孔院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和国外学者的注意。
了解和把握十五年来国内外有关孔院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对更好地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经检索,截至2019年(检索日期为2020年1月21日),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主题为“孔子学院”的SSCI和A& HCI核心论文共142篇。
国内CNKI数据库收录的主题为“孔子学院”的期刊论文3833篇,其中CSSCI核心论文是616篇。
然而,CNKI检索出的主题为“孔子学院综述”的文献只有9篇,且基本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其中有对孔子学院基本情况或发展情况的量化概述(如:聂映玉,2008;郭晶,吴应辉,2018)[1](35-38)[2](34-44),也有学者从传播学、武术教学等不同角度对孔子学院研究进行综述(如:黄哲,付巧玉,2012;王璐,2018)[3](191-192)[4](57-60),但只有少数研究有数据和可视化图表支撑(如:郭斌,蔡静雯,2019)[5](46),且分析的文献都是国内的研究文献。
据笔者统计,国内外孔院研究文獻的可视化对比研究只有1项(陈风华,赖小春,2019),但因其文献筛选条件是“篇名”,文献数量较少,且统计数据只截至2018年[6](112)。
孔子学院海外传播现状及美国孔子学院遭拒的原因浅析孔子学院创办至今十余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孔子学院在世界舞台上为快速提升中国形象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过快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问题。
笔者以美国孔子学院办学遇冷为由,浅析孔子学院遭拒的原因。
标签:孔子学院;现状;美国;拒绝;原因近期一些报纸媒体关于孔子学院在海外被拒之门外的报道,不绝于耳。
回顾孔子学院(2004年—2013年)10年中的快速发展状况,使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2014年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方宣布合同到期后与中国不再续约。
同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方2014年宣布停止合作。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也在相同的时间宣布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关于孔子学院不再续约的理由,合作方提供的说辞各有不同,有的说是课程的重叠、有的说是目标与汉办不一致,也有的说是违背了学术自由。
无论何种理由,何种托词,总之,孔子学院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时候,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向孔子学院关闭大门。
1 现状1.1 发展报告中数据显示①办校规模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2013年底全球共建孔子学院440所、孔子课堂646个,分布在120个国家和地区。
(见表1)2005年和2006年是孔子学院高速扩张的两年,年增长率达到483%、248%。
2008年至2013年,孔子学院平稳发展,年增率约10%。
表1 孔子学院增长表[年度\&孔子学院\&比上年增长量\&增长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6 35122226249282322358400440\&--- 2987104233340364240\&---48324885.210.213.214.111.210.510\&]②注册人数以2013年为例,与2009年相比,注册人数增长了227%。
孔子学院境外办学纠纷及其应对策略1. 境外孔子学院简介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办在海外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旨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
截至2021年8月,全球已有504所孔子学院和1115个孔子课堂,覆盖146个国家和地区。
2. 孔子学院境外办学的主要问题虽然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受到了多个国家的欢迎和支持,但境外孔子学院办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以下是几个主要问题:(1) 孔子学院的政治目的遭质疑2018年,美国政府对孔子学院提出了资金来源和办学宗旨等质疑,认为其是中国政府在海外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
类似的质疑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出现过。
(2) 孔子学院的教材和教师存在问题有报道称,孔子学院的教材内容涉及政治敏感问题,存在一定的宣传成分。
此外,也有人对孔子学院涉外教师的资质和背景有所质疑。
(3) 孔子学院的运营和管理存在问题有一些孔子学院的运营和管理不够规范,出现了一些争议和纠纷。
比如,2014年,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一所孔子学院因管理混乱和学术自由的问题而被迫关闭。
3. 孔子学院应对境外办学纠纷的策略孔子学院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境外办学纠纷,以确保其在海外的声誉和形象:(1) 加强对教师和教材的审核和管理孔子学院应该建立严格的教师选拔机制和教材审查体系,确保教师和教材符合当地的教育法规和文化价值观。
(2)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孔子学院可以主动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建立联系,并提供所能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3) 建立透明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孔子学院应该公开其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并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以确保其运作的公开透明和合法合规。
(4) 加强对纠纷和争议的处理和解决孔子学院应该建立完备的纠纷处理和解决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涉及境外孔子学院的争议和纠纷,以保护其在海外的利益和形象。
4. 结论境外孔子学院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困境与解决路径作者:黄静燕来源:《卷宗》2017年第20期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需求,孔子学院近年来发展迅猛。
虽然孔子学院的发展繁荣让我们欣喜,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孔子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现阶段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分析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现状,理清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寻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孔子学院;汉语推广;发展孔子学院是由中国教育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管理,在世界各地设立旨在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构。
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不断加强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学习汉语文化的热潮已经遍布全球,孔子学院正好可以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
于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发展的如火如荼。
1 海外孔子学院发展背景和现状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为顺应海外“汉语热”、“中文热”的文化现象,汉办在2002年决定在海外创建汉语推广机制,2004年3月将海外非营利性汉语推广机构命名为“孔子学院”。
当时的中国国务院陈至立提出:孔子学院的宗旨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
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办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所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之所以能够发展如此迅猛,与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尚不明晰,国际社会对中国褒贬不一。
因此,孔子学院肩负着对外文化传播的使命,可谓是任重道远。
2 海外孔子学院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对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无论是内部层面还是外部层面上都有众多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因此,需理智地看待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从新的视角下审视孔子学院的发展。
(一)外部因素1.文化霸权主义。
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和信息殖民主义的挑战。
海外孔子学院课程结构研究——以澳大利亚两所孔子学院为例臧胜楠【摘要】孔子学院于短短8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广泛建立分支机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
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地孔子学院在开发课程时仅凭教师经验,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文章尝试依据澳大利亚两所孔子学院的课程实施现状划分课程类型,分析课程结构,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的合理优化提出建议,旨在提高孔子学院的课程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enjoyed a quick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eight years and quite a few branch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offer various teaching and cul- tural activitie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 standard syllabus and without a scientific and workable development plan, Confucius Institutes usually rely on the teachers' experience. This paper gives an a- nalysis of the types of courses in two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Australia and brings up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ir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年(卷),期】2012(010)006【总页数】6页(P78-83)【关键词】孔子学院;课程类型;课程结构【作者】臧胜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5一、前言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办学目的是满足世界各地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同时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的和谐世界。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适应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需求,孔子学院近年来也迅猛发展。
本文对海外孔子学院开展的意义、发展历程和发展背景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海外孔子学院发展中的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其继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汉语推广;孔子学院;发展2004年11月首家孔子学院子在韩国首尔成立,自此中外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发展起来。
海外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1],满足海外汉语学习的需求,促进汉语教学,推广中华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与日俱增,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海外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有待广大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探讨。
一、开展海外孔子学院的意义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内容中推广汉语占主要地位。
一个国家的语言被世界各国拿来学习,是对该国家国际地位的认可以及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强烈表现。
孔子学院将汉语推广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把汉语中承载着的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孔子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将汉语进行推广,将中华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有效传播,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赢得了世界各国人士的认可和向往,加强汉语是作为中外交流、展现中国魅力的一架桥梁。
孔子学院的工作,增强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成立之后,孔子学院在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后又在各地设立了150多所孔子学院[2],不同地区的孔子学院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国外成为代表中国的一种符号,外国友人将孔子学院当做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孔子学院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扩大了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孔子学院促进了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与此同时,对中国的经济也产生了推动作用。
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对汉语教师。
汉语教材以及汉语资料等中国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中国的艺术品、流行音乐、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越来越深入的融入到世界文化中。
海外孔子学院运营模式旳经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在国际上旳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汉语开始走出国门,汉语热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受到众多外国友人旳爱慕,因此“孔子学院”——以专家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旳一种新型旳中外合伙办学机构逐渐盛开在世界各地,海外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旳载体,扩大了国家对外教育交流旳内涵,增进了中外教育、文化等事业旳合伙与发展。
本研究旨在从经济方面对海外孔子学院旳运营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运营模式旳分析与比较,找出其存在旳问题,并提出相应旳意见,以期对孔子学院将来旳发展予以启示。
核心词:孔子学院;运营模式;经济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旳发展,我国经济不断持续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日益广泛,世界性旳“汉语热”正在全球范畴内迅速升温。
英国出名语言学家大卫.格兰多就曾预测到2050年,中文、印度一乌尔度语以及阿拉伯语将会成为被广泛运用旳语言[1]。
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文化旳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其目旳是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旳和谐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旳理解。
以中国老式文化旳代表人物、伟大旳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旳代表人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旳品牌是中国老式文化复兴旳标志,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旳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渐融入世界旳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和平发展旳现实路线,更暗合中国老式道德文化中“仁德”概念。
孔子学院旳成长为我国软实力旳增强提供了良好旳平台基础,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旳一块牌子已经迈向了世界,成为中国走出去旳符号,中国软实力旳最亮品牌。
面对世界范畴内汉语学习旳巨大规定和国际语言推广旳剧烈竞争,,我国开始在海外设立了孔子学院,并以专家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6月,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举办签字典礼,这是第一所签订合伙合同旳孔子学院。
11月,韩国首尔孔子学院挂牌成立,这是全世界首家正式挂牌成立旳孔子学院。
国庆节的海外孔子学院国庆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10月1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而在海外的孔子学院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和传统。
孔子学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办主办,海外各国大学合作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
其宗旨是推广汉语言文化,增进中外人民友谊和文化交流。
国庆节活动是孔子学院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海外孔子学院的背景介绍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与中华文化的交流。
它们通常设有教育中心、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为当地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并向海外教职员工提供培训。
二、海外孔子学院的国庆节活动1. 文化展览海外孔子学院可以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展览。
展览内容可以包括书法、绘画、剪纸、面塑等艺术形式,还可以展示中国的传统服饰、乐器和美食。
通过这些展览,可以让外国人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汉语角与演讲比赛孔子学院可以组织汉语角活动,邀请外国学生参与。
在汉语角上,学生们可以用汉语进行对话交流,增进彼此的语言能力。
此外,可以举办汉语演讲比赛,鼓励外国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演讲,展示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3. 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孔子学院可以邀请中国文化艺术团队来海外进行演出。
例如,传统舞蹈、武术和音乐表演等,这些艺术形式能够展现中国独特的魅力,为外国人带来视听上的享受,同时也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 举办庆祝活动孔子学院可以举办庆祝国庆节的活动,如文艺演出、游园会、民俗展示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参与,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的认知。
5. 中华文化讲座和展示孔子学院可以组织中华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外国人讲授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举办展览,展示中国古代文物和现代科技成果,让外国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三、海外孔子学院通过国庆节活动的意义1.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国庆节活动,海外孔子学院能够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带到世界各地。
浅论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以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为例石潇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14(000)032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由此产生的对于汉语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中国政府为了给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一个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在海外以不同的组建模式建立了一所又一所的孔子学院。
中国西南大学于2006年8月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成立了泰国第一所孔子学院。
笔者有幸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服务,见证了孔子学院所取得的成就,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拟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孔子学院这张中国“名片”越做越好。
【总页数】2页(P127-128)
【作者】石潇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重庆 4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海外孔子学院发展探索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建的三所孔子学院为例[J], 张立军;李雅莉
2.泰国孔子学院汉语言文化推广模式研究——以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 吕芳;李翼
3.浅谈汉字教学在泰国孔子学院的现状与教学建议——以清迈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J], 张秋阳;
4.“一带一路”背景下泰国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本土化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以清迈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J], 刘念慈
5.海外孔子学院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研究——以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 任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就中国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专题报告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为汉语的国际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由于学习汉语热不断升温,国内外已有的汉语教学机构和资源储备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这种形势下,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孔子学院从创办至今, 6年有余。
发展蓬勃之势, 已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观照孔子学院的目前发展, 笔者将在这里肤浅探讨孔子学院发展的趋势及走向。
关键词:孔子学院人文地理价值发展趋势驱动因素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依然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同时也可以称得上半个政治家。
孔子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理想社会。
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带着自己的理想奔走的,始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在周游的9个年头里,孔子历尽艰难险阻,没有得到任何诸侯的任用,生命还受到威胁,可他从来没有退缩,仍然积极向上,坚持自己的志向。
纵观孔子,其理想就是实现大同世界,而这理想的实现归根结底在于教育。
2000多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就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给后人指明了方向,无愧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当然,虽经几次社会动荡,批孔反孔现象也曾出现,但今天的“孔子”最终还是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如今的“孔子”,快步走向了世界。
一、海外孔子学院分布特点从2004年11月,世界上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正式挂牌开张,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孔子学院也在海外开办了282所和241个孔子课堂(2009年底汉办统计报告),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产生一所孔子学院,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快,只要比对一下类似的机构就可知道。
有人说,孔子学院的办学脱胎于德国歌德学院,那我们就拿孔子学院比对歌德学院。
德国歌德学院始建立于1951年,目前共有国内外分支机构144个,从1所发展到144所,用了50多年,平均每年才3所;再如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创办于1991年,至今仅有30多所,平均每年2所。
孔子学院发展模式探析--对四所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
张东辉;谷婷婷
【期刊名称】《复旦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以《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指南,以韦伯的“理想类型”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全球孔子学院在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下的四种发展模式,即汉语教学型、特色文化传播型、汉语教学与职业技能型、培养汉学家型。
通过对四所处于不同国家、办学模式迥异的孔子学院的案例分析,深入细致地比较了四种发展模式的异同,认为只有科学定位和特色发展,孔子学院在未来才能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6页(P50-55)
【作者】张东辉;谷婷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2;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孔子学院发展模式问题探析——以韩国忠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J], 李艳军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模式探析 [J], 林迎娟;
3.孔子学院英文网站的语言服务能力探析——以25所美国孔子学院的英文网站为例 [J], 李伟;刘禹
4."一带一路"视野下孔子学院发展模式探究
——以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为例 [J], 牛娜娜;李东伟
5.“一带一路”视野下孔子学院发展模式探究——以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为例[J], 牛娜娜;李东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公关热点理论版新形势下海外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文/潘娜(常州大学教务处..江苏常州..213164)摘要:孔子学院的发展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文本探讨孔子学院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国际形势变化下孔子学院发展的策略: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跨文化传播力;调整优化布局,实现“一带一路”联动发展;创新课程设置,加快形成教育融合的共同体;提升师资储备,反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孔子学院 华文教育 文化传播自2004年建立第一家孔子学院至今,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一共建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孔子学院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为使命”,经过16年的建设与发展,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已然形成了推广汉语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氛围,逐渐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一、孔子学院面对的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异军突起是中国模式创造的奇迹,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可或缺。
(一)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已经初步形成随着中文使用需求的增长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孔子学院近十年中建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亚洲(39个国家或地区),非洲(46个国家),欧洲(43个国家或地区),美洲(27个国家)和大洋洲(7个国家)。
截至2019年,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已有中外专兼职教师4.7万人,各类面授学员186万人,网络注册学员81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达1300万人。
孔子学院发展迅速,在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驱动下,初步实现了全球布局,规章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办学目标和组织形象愈发清晰,运营机制日益成熟,办学规模持续增长,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事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开展合作。
论孔子学院在高等教育海外办学中的贡献和发展作者:王靖雯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7期摘要:孔子学院为中国和世界的沟通与交往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为国家战略工程的一部分,孔子学院在近年来的发展成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容小觑的力量。
该模式的办学结构和模式引人深思,在教授汉语及其文化的同时,为高等教育海外办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桥梁、纽带的方式起到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扩大开放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学院;高等教育;海外办学;贡献一、海外办学的定位及作用在高等教育开放的途径中,海外办学无意识一种比较直接的形式之一。
在海外办学中,孔子学院无疑是一盏鲜明的旗帜。
在我国,孔子学院是目前最普遍,也是最有影响的我国高等教育海外办学形式。
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相似,它不是正规意义上的大学,其主旨是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在这个基础上将国学教育与文化推向世界,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办学的中方合作机构都是一些在语言文化专业方面有特长的大学或学院,代表了我国文化及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
本人曾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远赴智利,由于亲身经历和感受过孔子学院的办学方式和精神文化,对于这个机构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联系,我更有发言权。
二、孔子学院对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贡献首先,孔子学院为汉语学习和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构建了规范的学习形式。
国外高校引入孔子学院后,在中方合作大学的帮助下,教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学生也借此机会和平台,高效率地获取了多方面的汉语知识。
因此,孔子学院对语言的国际化教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孔子学院的开办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
在我系(大外西葡语系)与哥伦比亚麦德林大学合作办学的孔子学院影响下,每年都有来自哥伦比亚的学生来我校汉学院留学进修;另一个例子是由孔子学院办学模式而自身受益的,一位大外汉学院的俄罗斯的留学生,以奖学金入学,在校实习期间和毕业后工作都致力于其本国的汉语教学,成为当地孔子学院的教师。
我国海外孔子学院运作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日益崛起,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众多的孔子学院,为海外学生提供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介绍等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海外孔子学院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所,分布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比如,有些孔子学院在奉行“办学量化”、“学费收入”等策略时疏于教学质量的考虑,导致教学质量受损;有些孔子学院主张“中国化”,希望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播到海外,但却忽略了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差异,造成文化冲突和误解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海外孔子学院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研究问题及目的研究问题:1. 我国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是怎样的?2. 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中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3. 如何优化和改进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研究目的:1. 分析我国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探讨其构成要素和特征;2. 研究孔子学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深入探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优化和改进孔子学院运作模式的建议,为未来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我国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孔子学院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优化和改进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提供参考。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概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目的、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介绍海外孔子学院的运作模式,包括组织结构、经费来源、教学人员、汉语考试等方面。
第三部分:海外孔子学院的优势和不足,针对孔子学院运作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四部分:海外孔子学院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孔子学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语言差异、文化碰撞等方面。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困境及改进建议作者:王怡仙来源:《领导文萃》2016年第19期近期,由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举办了《孔子学院在海外》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进行了发言与讨论。
以下是发言专家的主要观点。
一、孔子学院在欧美的概况2015年底,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办了500多所孔子学院,1000所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何以如此迅猛发展?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对外文化传播处处长梁斌认为,这与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片面而有限,这与过去中国对外传播的格局与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的国际形象仍然不明晰,国际社会对中国也是有捧有杀。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学院肩负着对外文化传播这样的使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覆盖面广泛,其发展基本覆盖了美国的各个州(仅有4个州没有开设孔子学院)。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祖嫘介绍说,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特色的孔子学院不断涌现,办学模式也很丰富。
在美国这样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移民国家开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需求量很大。
相比于美国,孔子学院在欧洲的境遇差别较大。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项佳谷老师谈到,在欧洲,对中国存有一定偏见的人认为,凡是由中国政府主导或参与的项目,都是收效平平。
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阻力的。
曾经在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任教的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的李园老师说,英国伦敦商务孔子学院是为数不多的不赔钱的孔子学院。
“量身定做”“一对一教学”“送教上门”是这所孔子学院的特色。
这所孔子学院的课程主要面对的是大公司和一些财团的中高层人员,学员的特殊身份使得教师要根据学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自编教材,利用他们午休或下班后的一小段时间到其所在的办公室进行有偿教学。
二、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1.师资问题曾经担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的王丽虹老师指出,在孔子学院的外派教师中,存在着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严重错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