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
- 格式:pdf
- 大小:157.77 KB
- 文档页数:2
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滋阴通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魏祥坤【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7(26)2【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滋阴通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鞍山市中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7.1±3.3)分、(32.8±5.7)分,观察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P<0.05.两组ALT、AST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尿肌酐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滋阴通络汤有助于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糖作用更加平稳.【总页数】3页(P149-151)【作者】魏祥坤【作者单位】114001 鞍山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滋阴通络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7例2.滋阴通络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3.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滋阴通络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体会4.中药滋阴通络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改善作用探究5.中药滋阴通络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改善作用探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杨瑞春林燕燕潘素兰潘仁丰姚贤聪(广西中医药大学东葛卫生服务中心,广西南宁5300023)【摘要】2型糖尿病逐年增长,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穴位敷贴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的外治法。
文章对穴位贴敷联合中药、针灸及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了穴位贴敷在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贴敷疗法;糖尿病;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2-0070-03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bstrac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is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cupoint application is an effective external treatment for diabetes mellitus. In this paper, the studies about diabetes mellitus treated by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other therapies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showed that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has better clinic effects in reducing the blood sugar and in treating diabetic complication. Therefore, the therapy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diabetes mellitus; research progress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且逐步趋于年轻化,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
自拟降糖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早期30例朱燕【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34)4【摘要】With Jiangtang Tongmai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foot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patients in 30 cases, with astragalus root, kudzu as monarch drug, Combined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hypoglycemic lipid - lowering therapy,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lesions, Delaying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自拟降糖通脉汤治疗糖尿病足早期属气阴两虚患者30例,方以黄芪、葛根为君药,并结合西药降糖降脂等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部病变,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总页数】2页(P51-52)【作者】朱燕【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4【相关文献】1.祛瘀通脉汤内服外洗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J], 祁文辉2.自拟补虚通络降糖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J], 余颖;任跃忠3.自拟降糖益肾汤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J], 贲道宏4.自拟降糖益肾汤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评价 [J], 张瑞霞5.自拟足浴1号配合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IGF-1、IL-6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J], 凌含鹏;方朝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消通络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5例吴海运【摘要】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4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种变化,在基础治疗上,分别用中药安消通络饮与西药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在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糖、血脂及抑制早期DN高滤过、减轻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从而推断在治疗早期DN的机理方面可能有几个方面:①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②调节血脂代谢;③改善肾脏微循环,抑制尿微量白蛋白高滤过,保护肾脏功能.【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16【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安消通络饮;血糖【作者】吴海运【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中医院内科,上饶,334000【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国内外对DN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难以逆转且进行性加重,直至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因此,探讨DN发病机制及研究有效的防治药物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采用自2008年2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5例患者。
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
安消通络饮组25例,格列吡嗪组2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经检验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饮食治疗:糖尿病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严格控制,0.6~1g/kg/d,以优质蛋白质种类牛奶、蛋类为主。
②控制血糖:格列吡嗪2.5~15mg/日,分次口服。
③中药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安消通络饮,每日一剂,以一个月为观察疗程。
④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格列吡嗪2.5~15mg,每日三次分服。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①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采用放免分析法。
③内生肌酐清除率:按公式尿肌酐/血肌酐×每分钟尿量计算。
•中医,中药"•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价穴位敷贴联合扶阳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董惠洁张学力郭桂英刘美琴王兮郭芳柴海彦赵利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许多DPN患者病史长,临床疗效差。
中药外用穴位敷贴可促进中药制剂通过穴位渗进入经络,中药穴位敷贴能促进中药制剂通过穴位渗进入经,DPN患者效作用巴研,当归四逆汤与白术子汤加减合的通汤,、通的作用,是效的叫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疗周期长、疗效差的中慢性DPN病患者,予温阳通络法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敷贴(脾脸、肾脸、三里、涌泉穴),可以刺激经,临效。
1资料与方法1.1病源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80例患者作为病。
分40,性21例,性19例,平均年龄(57±10)岁,平均病程(16±6)年,发生DPN时间(10±4)年,糖(6.1±0.8)mmol/L。
40例,男性22,女性18例,平均年龄(57:10)岁,平均病程(17±7)年,发生DPN时间(9±4)年,空腹血糖(6.11±0.76)mmol/L。
2组以上可性,差计学意义(!>0.05)。
研经医院医学委员会,患者。
1.2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诊断标准〔現DPN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中2糖尿病南叫1.2.2中医证候:虚及分型依据2010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4)制定,虚主症:①肢体麻木;②四肢发凉;③四肢末端痛感,轻微疼痛,寒冷肢疼痛更严重,夜尤甚;④肢体萎缩。
次症:①精神疲劳;②畏寒;③懒言;④肢体力。
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弦涩紧。
主要症状必须包括2项,次要症状包括2项,可参照舌脉确定。
1.2.3多多神经病变评分系(TCSS):包括感觉功能、神DOI:10.11655/zgywylc2020.24.046基金项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17136);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2018PY-023)作者单位:030013太原,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通信作者:张学力,Email:***************经反射检查、神经症状3个评分部分组成,共19分。
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高大红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0(019)023
【摘要】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解毒通络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络法能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
【总页数】2页(P170-171)
【作者】高大红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滋肾清利通络法配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 [J],
2.益肾通络解毒散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J], 孔春颖;李磊
3.滋肾清利通络法配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 [J], 吴敏;张文萍;朱成晟;王晶晶;傅玲玲
4.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J], 冯燕
5.解毒通络保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J], 张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四大名医糖尿病验方选+金津玉液汤降血糖中药+中草药彻底治愈糖尿病30条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施今墨验方选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
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
每次6g,每日3次。
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
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 合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
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
每服6g,每日3次。
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验方选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
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
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摘要】养阴活血通络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针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性,然后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着详细阐述了养阴活血通络法的原理、临床试验设计、治疗方案及方法,通过对临床结果的分析和疗效评价,得出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
最后总结了治疗的临床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强调了养阴活血通络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治疗、临床试验、疗效评价、养阴、活血、通络、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糖尿病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的损害密切相关。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患者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养阴活血通络法作为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2 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性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危害大且难以治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周围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微循环障碍等症状,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及时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滋脾通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00例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滋脾通络汤;糖尿病肾病;中医疗法2003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滋脾通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0例观察病例来自本院糖尿病专科病区,按入院时住院号最后一位数字奇偶数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3.4±6.5)岁,糖尿病病程1.3~15年,平均(5.7±2.6)年。
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3.4±5.5)岁,糖尿病病程 1.4~14年,平均(6.3±3.3)年。
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2型糖尿病(DM)的诊断采用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
早期DN根据Mongensen的分期方法[2],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在30~300 mg/24 h。
排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及运动、原发性高血压等病。
1.3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在糖尿病教育、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的基础上, 给予二甲双胍250~1 000 mg/d和(或)糖适平90~180 mg/d,口服,根据血糖调整降糖药的剂量。
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洛丁新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滋脾通络汤。
药物组成:黄芪50 g,当归20 g,赤芍15 g,山药20 g,川牛膝20 g,生大黄5 g,鬼箭羽15 g,水蛭10 g,三七粉(冲服)3 g。
本院制剂室煎煮,真空袋包装,每袋250 mL,1袋/次,1次/d。
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UAE、血浆内皮素(ET-1)用放射免疫法;血清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标法;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
益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益肾通络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其主要成分有生地黄、山药、牛膝、菟丝子、川芎、丹皮、茯苓、桑叶等药材。
该药方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于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益肾补虚、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益肾通络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本文将对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益肾通络汤的药理作用1. 益肾补虚:益肾通络汤中的生地黄、山药等药材具有益肾养阴、滋阴补虚的功效,能够滋养肾脏、强健脾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 清热利湿:益肾通络汤中的丹皮、茯苓等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润燥的功效,能够消除体内的湿热毒邪,改善肾脏的微循环,促进体内废物的排泄。
3. 通络止痛:益肾通络汤中的川芎、菟丝子等药材具有活血通络、镇痛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微循环、缓解肾脏疼痛,减轻病症。
1. 改善肾功能:益肾通络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体内的代谢平衡,促进尿酸、尿素、肌酐等废物的排泄,改善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功能。
2. 缓解症状:益肾通络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消除体内的湿热毒邪,减轻尿蛋白、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预防并发症:益肾通络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4. 降糖降压:益肾通络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调节体内的血糖、血压水平,降低血糖、血压的异常波动,减轻肾脏的负担。
三、益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实例张某,男,60岁,糖尿病肾病患者,患有多年的糖尿病,近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尿蛋白增多、水肿等症状。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其肾病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湿热蕴结所致。
给予益肾通络汤治疗,连服1个月后,患者的尿蛋白减少,水肿明显缓解,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等指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医中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年2月第35卷第2期(总第422期)数据挖掘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常见肾病的用药与选穴规律张敏①周巧玲①李秀梅①张尚智②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常见肾病的用药与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运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等文献数据库中,检索1978-2019年间穴位贴敷治疗常见肾病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用药和取穴类型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揭示其规律。
结果:共纳入文献29篇,使用药物60种(178次),选用腧穴22种(8次),使用药物最多的是黄芪、大黄、肉桂和附子等7种,选用腧穴最多的是肾俞、神阙和关元等17种,其高频(列前17位)用药和取穴均聚为4类。
结论:中医治疗肾病,口服汤药与穴位贴敷组方用药在补虚、利水渗湿和活血化瘀等功效方面具有一致性;中医穴位贴敷治疗不同的疾病,其取穴针对性强。
关键词穴位贴敷肾病用药选穴规律doi:10.3969/j.issn.l001-568X.2021.02.0024中图分类号R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01-568X(2221)02-0082-03Data Mining and the Regularity of Medicated and Acupoint Sel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Nephrosis with Acupoint Applicchon/ZHANG Min,ZHOU Qiao-ling,LI Xin-mei,et tlChinen Primary Hedth Care,2020,35(2): 80-84Abstro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gularity of medicated and acupoint sel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nephrosis by using date minina tecUaolooz,and te proviCc referencce foe clinical trectmeni.METHODS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of acupoiai appacc-hon foe common nephrosis from1978te2219wps searched by computer in the literature database of CNKI,Wanfang date ang WIP date.Dae mining techcoauz wps used te analyec the statistics and clostae analysis of its mepication and pcupoict selection typc,se ss te rcveci its law.RESULTS29documenm were mcluUeP,66kinds of drups(178Umes)and22of acupoinm (89Umes)were usep.The top17usep drups icclupep rapin astrapalt,rapin et rhizoma rhei,cassia and rap i n accoiti lateraPs,ani top17commooly usep a cupoinm mcluUeP Sheihu,and uunypn,ani thc high frepuencu(the top10)drupe and acupoinm were hroppep inte4camaohes.CONCLUSION Foe thc treatmeni of Nephrosis bp Cemese there wae consismncu betmeen oral decoctioo and acupoict app0cation houp in thc efficacy of tonifying deficiencp,promoUng water ani dampcess,promoUng blooo circulation ani removing bloop stasis.Foo acupoict applicatmn cm diseases,the acupoict selccUon hap strong taraei.Keywords acupoict application,cepprosis,mepicamp,acupoict selecUon,lawFOsa-dlthor's address Hospital of Ganse Universith of Chicese Medicice,LanzCoo,783000,China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其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高达220-400例。
107第17卷 第4期 2015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4 Apr .,2015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代谢异常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1]。
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N 的发生率为47.66%,己成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第二大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数的60%[2]。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防治DN 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显示了祖国医学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诊断标准糖尿病西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参照 2010 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3],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加上随机血糖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 或空腹血糖≥7.0 mmol/L 或葡萄糖负荷后2 h 血糖≥11.1 mmol/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研究李德锋1,2,陈军3,梁军2,4,龚莹2,4,耿跃春1,2(1.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6;2.徐州市糖尿病研究所,江苏 徐州 221006;3.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3;4.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9)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组30例、西药厄贝沙坦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
益肾通络汤治疗4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一、研究对象选择40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
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量增多、尿蛋白阳性、血肌酐升高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益肾通络汤治疗,每日3次,每次口服200ml,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三、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肾功能指标、尿常规等。
四、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尿蛋白定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血肌酐水平和肾功能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常规检查结果呈现出较为正常的状态。
经过3个月的治疗,4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进一步恢复正常,尿蛋白定量减少50%以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例患者在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和尿蛋白定量未见明显改善。
五、讨论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研究,我们发现益肾通络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指标。
这表明益肾通络汤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史长短、年龄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的治疗手段,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六、结论综合以上观察结果,益肾通络汤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指标。
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且缺乏对照组,因此其临床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也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益肾通络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益肾通络汤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医诊通慢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是指外周神经受损引起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随着糖尿病的进展,患者会有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并显著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神经病变还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例如足部溃疡和感染等,增加伤残和死亡风险,加剧患者的痛苦。
糖尿病持续时间越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越高。
常规的DPN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但这类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不明显。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是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
它根据穴位治疗的原理,将中药煎制成药膏后,针对某些穴位进行敷贴,利用穴位的特殊调节作用,促进药物渗入人体皮下组织和血液循环系统,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DPN主要是通过利用穴位的特殊调节效应,增强药物渗透和吸收量,然后在特定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可以达到多重效果,除协助药物吸收外,还能起到循环调节、舒筋活血、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于治疗DPN 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的治疗原理中药穴位敷贴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利用中草药煎剂或药物制剂贴敷于身体特定穴位上,通过刺激、调节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养身体的作用。
敷贴穴位与疾病相关,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和煎药方。
它的原理是,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经皮肤渗透进入经脉络系统并作用与穴位,所具有的化学成分、药效、气性等能够在穴位局部产生调整体内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及激活细胞自我修复等作用。
敷贴的方式是将药物制剂放在专门设计的贴布上,并在选定的穴位附近进行贴敷。
贴敷时间长短因药物配方不同而异,通常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一般建议遵循医师的指导和监测变化后再次贴敷。
这种养生方法的实用性高,适用于很多常见症状和体质虚弱者,可以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DPN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损伤,中医认为,DPN与肝、肾、脾等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药通报2020年12月第19卷第6期TCMJ,Vol.19,No.6,Dec2020中药穴位贴敷佐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Meta分析●吴晓芸1董必成1刘丽婷1罗学文2▲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效果。
方法:严格按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步骤,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最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RCT16项,包含1172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40,95%CI(1.30,1.51),P<0.00001];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MD=-11.31,95%CI(-16.74,-5.87),P<0.0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SMD=-2.09,95%CI(-3.01,-1.18),P< 0.00001];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MD=-2.41,95%CI(-3.36,-1.46),P<0.00001];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MD=-1.20,95%CI(-1.77,-0.62),P<0.0001]。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糖尿病肾病;Meta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无定论,目前认为DKD的发病主要与血流动力学、代谢和炎症等多种途径相关[1]。
有研究发现,在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几率显著增加[OR=1.75,95%CI(1.62,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