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所导致的一种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微弱下降。
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来进行治疗。
本文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观察来探讨治疗的疗效。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病程均小于1年。
对他们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药治疗采用的是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等,针对性地调节血糖水平。
中药治疗采用的是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利水消肿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黄芪汤等,以清热利湿、滋养阴精为主要治疗方向。
同时,对患者进行了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
对患者进行了定期的复查,并记录患者的相关指标。
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50例患者中治愈21例,痊愈15例,好转8例,无效6例。
治愈率42%,总有效率88%。
在治愈或痊愈的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均消失,GFR明显提高,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降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无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善,微量白蛋白尿和GFR均无明显改变。
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治疗应该尽早开始,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中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利水消肿的方式,改善肾脏微血管的病变,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康复。
西药则可以通过降低血糖水平的方式,防止糖尿病继续加重。
饮食和运动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好。
肾病在早期,会有这6个表现,及时发现治疗展开全文肾脏是我们身体相当重要的器官,却也是比较脆弱的器官。
现实生活当中患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而这也主要与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防护措施不当所导致的。
肾病早期如果不重视治疗,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
所以应该多了解关于肾病的早期症状,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
肾病早期常见这6个症状1、腰部疼痛虽然肾脏这种器官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疼痛的症状,但是患有肾结石和慢性肾炎,还有急性肾盂肾炎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腰痛。
所以当出现频繁腰痛的情况下,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2、尿液异常大家在排尿的时候,如果发现尿液出现久久不散的泡沫,很有可能是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导致蛋白质漏到了尿液里面,就会出现尿液中有泡沫的现象。
如果尿液放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有很多的泡沫,说明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已经非常高了,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以及肾小球肾炎等肾病所引起的。
3、排尿量过多或过少在平时如果出现突然排尿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下,要警惕是肾病的早期症状,特别是晚上睡觉后,起床夜尿增多,很有可能是肾病的症状,还有尿液的颜色发生了异常,也是肾病的征兆。
4、血压升高患有慢性肾病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血压高升的现象。
而长期处于高血压的状态会导致肾脏受到损伤,所以高血压与肾病是两种因果关系。
肾病会导致血压上升,容易出现心悸和头晕以及耳鸣乏力等不适症状。
5、水肿出现水肿是肾病的典型症状,一般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炎,还有狼疮性肾炎以及肾病综合症,都有水肿的明显症状。
水肿一般发生在四肢以及脸部等部位。
6、容易疲劳患上肾病之后,肾功能会出现异常,体内的毒素和水分就不能够及时排出,所以患者会出现容易疲劳和全身乏力等症状。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肾病早期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出现这些情况之后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排查早期肾病,要注意5大症状文/郭静提起肾病,很多人感觉就是慢性病,上了年纪的人才容易得。
实际上,老年人确实是慢性肾病相对高发的人群,但肾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因感冒等引起的急性肾炎也不少见。
防急性肾炎,年轻人莫忽视感冒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在内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控制不力,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免疫反应。
而当病毒随着血液抵达并沉积到肾小球后,可引起急性肾炎。
好多年轻人把感冒不当回事,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如怕冷、发热、咽痛、咳嗽等,就不应该“硬扛”,要及时就医。
如果感冒后尿中有血或泡沫,出现浮肿等症状应尽早做尿化验,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感冒后发现身体出现水肿、腰痛、疲乏症状更要引起警惕,不要自行诊断服药,应及时到肾病专科就诊。
防慢性肾病,老年人要定期检查老年人为慢性肾病相对高发的人群。
慢性肾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病因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缺血性肾病等。
慢性肾病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中后期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症状,发展到终末期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建议老年人应定期做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超声检查,并尽早处理好泌尿系统结石、巨大肾囊肿、前列腺增生等可逆性疾病。
对于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达标,适量饮水不憋尿。
饮食上应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注意保证每天的热量摄入维持在30~35千卡/千克,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根据个人生化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忌口,比如在血钾、血磷偏高时不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橙子、木耳、香菇),不吃含磷高的食物(如坚果类、海产类、动物内脏等),同时注意控制食盐量每天不超过6克。
出现5大症状,及早排查肾病如何及早发现肾病?肾脏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只有在有些生理因素发生严重变化,超过肾的代偿能力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文章目录*一、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二、糖尿病肾病有哪些症状*三、糖尿病肾病有哪些预防方法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1、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1.1、重要的诊断指标:掌握好诊断指标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进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或是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没分钟大于 200μg,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一般情况下,尿沉渣改变不明显,出现有大量的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较多白细胞时提示尿路感染。
1.2、糖尿病肾病晚期:在发病晚期患者会出现一些独特的病变特点,比如肌酐、血尿素氮增高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也是糖尿病肾病怎么诊断的重要方法。
2、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2.1、血液净化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表现为尿毒症,需要血液净化治疗。
但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全身大血管和微血管均出现病变,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技术成功率和存活率仍低于非糖尿病的肾功能衰竭者。
2.2、其他药物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蛋白尿,但对肾功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3、糖尿病肾病有什么病因3.1、遗传因素。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在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
在不同种族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存在差异。
这此均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3.2、高血压。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无直接关系,但原有高血压或病程中至微量蛋白尿期时血压升高后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3.3、高血糖。
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
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后引起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系膜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症状1、糖尿病肾病诱发尿量减少,由于肾病发生异常,就会很容易发生尿量的明显变化,因此,就要及时的注意。
尿量减少。
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尿量减少。
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应避免高蛋白饮食,严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原因。
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国内的内分泌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共识。
一、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诊断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以往用DN表示,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简称NKF/KDOQI。
该指南建议用DKD取代DN.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认为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1.73 m2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持续超过3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专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为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
肾脏病理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
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K-W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微血管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出球动脉透明变性或肾微血管硬化等,这些改变亦可由其他病因引起,在诊断时仅作为辅助指标。
目前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有尿白蛋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表现为尿白蛋白阴性,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但目前仍缺乏比尿微量白蛋白更可靠敏感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指标。
(一)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依据1。
尿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其评价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AER)或ACR。
个体间UAE的差异系数接近40%,与之相比ACR更加稳定且检测方法方便,只需要检测单次随机晨尿即可,故推荐使用ACR.尿白蛋白排泄异常的定义见表1,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并且排除影响因素如24h内剧烈运动、感染、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高血糖、怀孕、明显高血压、尿路感染,可做出诊断.然而,尿白蛋白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不足,对预测病情的转归也存在局限性。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1、饮食治疗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
对已有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饮食上除限制钠的摄入外,对蛋白质摄入宜采取少而精的原则(0.6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
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
脂肪宜选用植物油。
不过,饮食治疗效果会比较慢,而且难以坚持,对于糖尿病患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
对于单纯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控制不好并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早使用胰岛素。
应用胰岛素时需监测血糖及时调整剂量。
但是,很多药物中都会含有毒成分,会对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所以此方法不怎么可取。
糖尿病肾病症状1、容易疲倦、乏力一般发生肾病就会有很多的异常情况发生,尤其是患者会容易发生困倦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有:容易疲倦和乏力。
这可能是最早的症状,但是很容易被忽略,因为能够引起疲倦乏力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2、脸色发白发生疾病,就会变现在脸上,尤其是肾病的发生,就会出现脸色发白的情况。
脸色发黄或发白,这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这是由于贫血所致,肾功能受损常常伴随着贫血,但是贫血的发展也非常缓慢,一段时间里反差一般不会太大,常常引不起重视。
3、泡沫尿部分患者尿中出现泡沫与尿蛋白相关。
早期主要是运动后蛋白尿,为预测DN提供线索。
随病程的发展为持续微量清蛋白尿,以后尿清蛋白及总蛋白均逐渐增加,约1/3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4、尿量减少由于肾病发生异常,就会很容易发生尿量的明显变化,所以,就要及时的注意。
尿量减少。
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尿量减少。
也有很多患者尿量正常,但是随尿液排出的毒素减少,所以不能完全靠尿量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这也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之一。
5、浮肿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有浮肿。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察觉的早期尿毒症症状,是因为肾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致。
早期仅有足踝部和眼睑浮肿,休息后消失。
菏泽市中医医院2010年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
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蛋白尿,继之出现临床蛋白尿,最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中医学中虽无糖尿病肾病的名称,但按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消渴”、“虚劳”、“腰痛”、“水肿”等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消渴病肾病(TCD编码:BNV068)(二)西医病名:糖尿病肾病(ICD-10编码:E14.2)二、诊断(一)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病证部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标准: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特征性临床症状。
2、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
但若中年以后发病,且嗜食醇甘厚味,以及病久可并发水肿,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
3、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故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二)西医诊断目前对糖尿病肾病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又没有除肾活检以外特异诊断方法,而肾活检也不可能普遍进行。
因此,临床诊断,在确诊为糖尿病的前提下,排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20ug∕min < 白蛋白尿的排泄(UAER)< 200ug∕min ,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肾功能障碍,即可考虑糖尿病肾病之诊断。
丹麦Mogensen 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五期分类,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早期预测提供了依据。
但Ⅰ、Ⅱ期目前一般的诊断方法难以发现,因此,我们依据临床实际出发,把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临床期、肾衰期。
早期:尿微蛋白排出率(UAER)增加,三月内连续尿检有三次UAER>20 ug∕min ,但﹤200 ug∕min(30—300 mg∕24h)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的UAER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
一、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二、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三、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注意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1、容易疲倦、乏力
一般发生肾病就会有很多的异常情况发生,尤其是患者会容易发生困倦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容易疲倦、乏力,但是很容易被忽略。
2、脸色发白脸色发黄或发白,这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由于贫血所致,肾功能受损常常伴随贫血,但是贫血的发展也非常缓慢,一段时间里反差一般不会太大,常常引不起重视。
3、泡沫尿
部分患者尿中出现泡沫与尿蛋白相关。
早期主要是运动后蛋白尿,随病程的发展为持续微量清蛋白尿,以后尿清蛋白及总蛋白均逐渐增加,约1/3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4、尿量减少
由于肾病发生异常,就会很容易发生尿量的明显变化,因此,就要及时的注意。
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尿量减少。
也有很多患者尿量正常,但随尿液排出的毒素减少,所以不能完全靠尿量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这也是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之一。
5、浮肿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察觉的早期尿毒症症状,是因为肾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致。
早期仅有足踝部和眼睑浮肿,休息后消失。
进一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浮肿时,一般已进入典型的尿毒症期。
6、高血压
肾脏受损后不能正常排水排钠,体内出现水和钠的潴留。
另外肾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