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储存养分2.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特点?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 有三对足C. 有一对触角D. 有四对翅膀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5.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多久?A. 1个月B. 1季C. 1年D. 1世纪6. 下列哪个是化石燃料?A. 煤炭B. 水C. 风D. 太阳能7.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8. 植物的花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繁殖后代D. 储存养分9. 人体的骨骼系统主要作用是什么?A. 保护内脏B. 支持身体C. 进行呼吸D. 运输血液10. 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A. 一个池塘B. 一个森林C. 一个城市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的叶脉主要负责_________的输送。
12. 昆虫的触角主要用来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人体的循环系统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1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
16.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_________。
17. 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_________%。
18. 植物的花开放后,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
19. 人体的骨骼系统除了支持身体外,还起到_________的作用。
20.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植物的根只能吸收水分,不能吸收养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本题2分)鱼类生活在__________中,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__。
2.(本题2分)哺乳动物是一种__________,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__________。
哺乳动物的脂肪都有__________作用。
3.(本题2分)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将物体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本题2分)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5.(本题2分)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6.(本题2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___________。
7.(本题2分)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合成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之间的物品能否使__________通过。
8.(本题2分)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9.(本题2分)矿物是构成岩石的“__________”。
它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如花岗岩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10.(本题2分)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组成了地球的外壳。
一些岩石裸露在__________,更多的岩石被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覆盖着。
二、选择题(共20分)11.(本题2分)下列哺乳动物中,()的运动方式是奔跑。
12.(本题2分)有些鸟的趾间有蹼,有利于()。
A.捕获食物B.奔跑或行走C.游泳划水13.(本题2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三~五单元基础复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不能用来接通电路的是()A、塑料尺B、铁钉C、铅笔芯2.在修理电器前()。
A.拔掉插头B.插上插头C.不管插头3.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
A.用大灯泡B.用大电池C.用新电池4.区别导体和绝缘体主要看这个物体()。
A.是不是金属B.是否容易导电C.是否能够传热5.下列材料中()是导体,()是绝缘体。
A.各种金属B.自然界的水C.塑料D.人体E.塑料梳子F.铅笔芯G.橡胶手套H.玻璃茶杯I.陶瓷J.湿木头6.要检测电路暗箱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箱里可能连着()。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D.一个开关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A1.5V B.10V交流电 C.220V交流电8.用电路检测器解电路暗箱,连接A-B时小灯泡发光,连接B-A时小灯泡不发光,这说明暗箱中可能有()A小灯泡B、电池C、开关9.我们平时吃的豆腐在制作的时候有的需要()来帮忙。
10.A.萤石 B.滑石 C.石膏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岩石和矿物的是()A萤石B、石膏C、玻璃12.外表看上去呈铁黑色,触摸有滑腻感,用来制作铅笔芯,这种矿物是()A、铁矿B、石墨C、黑云母13.一般能制作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A、萤石B、石英C、白云母14.下列岩石和矿物具有金属光泽的是()A滑石B、石膏C、黄铜矿15.下列不能作为观察岩石的方法的是()A、用放大镜看B、用手摸岩石的表面C、用嘴尝岩石的味道16.一名同学在观察一块岩石时,做出以下记录:岩石呈花斑状,由粉红、半透明、黑等颜色组成;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
(1)这块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A、1种B、3种C、多种(2)这块岩石的硬度是()A、软B、较软C、硬(3)这块岩石可能是()A、花岗岩B、大理石C、砂岩17.家中炒菜的铁锅的材料来自()A、黄铜矿B、方铅矿C、赤铁矿18.下列矿物可用于骨折治疗的是()A、石英B、石膏C、石墨19.骑行一段时间的车胎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主要是()导致的。
一、学识渊博的我知道4.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就是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事实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宇宙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东西,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5.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2000米空中伸手抓住脸旁的子弹,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速度很快,但是以飞机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顺手可以抓住。
6.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7.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8.运动快慢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
速度实际上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
两个同学赛跑,距离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快;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长的快;时间和距离均不相同时通过计算速度(距离除以时间)来比较快慢。
1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13.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16.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产生声音)、转动等。
17.锯木头的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属于直线运动,按照运动形式是平动。
18.各种运动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简单运动有一种运动形式,而复杂的运动往往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我观察到运动的自行车包含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自行车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形式)、振动(车座)、转动(车轮)、摆动(车把)。
二、聪明智慧的我是小法官19.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21.纸风车不再用力吹时会停止转动,所以运动状态改变可以不施加力。
(×)2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他动不动。
超全四年级科学上学期全册单元练习题单元一:物质和变化1. 注意力集中的定义是什么?2. 请列举两个固态物质的例子。
3. 简要解释液体的特征是什么?4. 描绘气体的特点。
5. 用文字描述一种物质变化的例子。
单元二:运动和力1. 什么是运动?2. 请解释一下平衡力是什么。
3. 假设一个物体不断受到推力,那它的运动情况会如何变化?4. 引力是哪种力的一个例子?请解释引力的作用原理。
5. 请解释一下摩擦力。
单元三:太阳、地球和月亮1. 地球是如何绕太阳旋转的?2. 简要解释一下阳光是如何到达地球的。
3. 地球自转需要多久?4. 月球是如何围绕地球运动的?5. 请描述一下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单元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1. 请解释一下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2. 什么是种子?请解释一下种子的形成过程。
3. 简要解释一下植物如何进行有性繁殖。
4. 请列举两个常见的植物传播方式。
5. 描述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
单元五:动物的组织和器官1. 请解释一下动物的细胞组成。
2. 什么是器官?请列举两个主要的器官系统。
3. 简要解释一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4. 请解释一下动物如何呼吸。
5. 描述一下动物的消化系统。
单元六: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是什么?2. 简要解释一下食物链是什么。
3. 请解释一下生态位的概念。
4. 什么是生物圈?它包括哪些部分?5. 描述一下一个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单元七:地球上的水资源1.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哪些?2. 简要解释一下水循环的过程。
3. 请描述一下河流的特点。
4. 什么是水库?它有什么作用?5. 描述一下地下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单元八:环境保护1. 请列举三个环境污染的例子。
2. 简要解释一下大气污染是什么。
3. 请解释一下垃圾分类的原因和意义。
4.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请举例两种可再生能源。
5. 描述一下大气层的作用和重要性。
---以上是超全四年级科学上学期全册单元练习题的内容。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对应主题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练习和复习。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练习题单元概述: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 D 、外焰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
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是,大多数()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局部第一单元第一课空气的性质1.空气具有〔〕、〔〕、〔〕、〔〕等性质。
2.空气与水的一样点有:〔〕、〔〕、〔〕、〔〕;不同点有:〔〕、〔〕、〔〕、〔〕。
3.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喷气式飞机运用了空气的〔〕推进飞机飞行。
4.日常生活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地方有〔〕、〔〕。
5.空气具有〔〕,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
第一单元第二课热空气与冷空气1.冷空气〔〕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制冷空调应该挂在房间〔〕方,取暖器应该放在房间〔〕方。
3.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的原理创造了〔〕;1783年,法国人利用〔〕的原理成功制造出( )。
4.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就形成了风。
5.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为什么烟总是向上升?答:因为烟是受过热的空气即热空气,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烟总是向上升。
第一单元第三课空气中有什么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占空气体积的〔〕%,其他的主要是〔〕占空气体积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等。
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石灰水外表出现了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
3.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
4.二氧化碳的性质①.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②.灭火。
5.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不支持燃烧与比空气重的原理来工作的。
第一单元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会危害( )与( )。
2.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成体内缺氧,甚至造成〔〕。
3.燃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与〔〕,燃烧塑料会产生〔〕,会严重损害人与动物的肝脏与脑4.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与〔〕。
5.森林有〔〕、“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等美誉。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案(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在阴凉、通风的室外测出的温度范围。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风向。
4、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测量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
6、一天当中,清晨气温最低、正午气温最高、傍晚气温偏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史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可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来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气象学家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人们常说降雨就是降水是不正确的,降水指的是降雨、下雪、下冰雹、下雾等。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测量。
(√)5、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中,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天气情况,但周末和假期可以不记录。
(×)6、我们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7、某地测24小时降水量是26毫米,这是中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A、风向B、风向标2、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C)A、早上8:00B、中午12:00C、下午2:00D、下午4:003、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A、天气符号B、天气日历C、风向标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B)个等级。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通常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2.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观察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气温,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测量。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5.测量温度的要求:①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
②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也就是液柱稳定时)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6.一天中,正午(14时)的气温最高,清晨的气温最低。
每天的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风向。
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风向。
如:箭头指向北,吹的就是北风。
8.我们的风速等级分为3级:(0为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旗往东吹,刮的西风。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也就是0-12级。
10.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自制雨量器要用直筒、透明的杯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雨量器测量的是24小时内降水量。
11.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
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量一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记录。
13.气象学家通常对云描述时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层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
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为雨层云。
积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可能发展成雷阵雨天气。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卷云在温度低的高空形成,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例答案
一、填空
1.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
3.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气体。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声音是由物体_振动__产生的,以__波__的形式传播。
6.从外形上,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7.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___声带__振动产生的。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人体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10.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
11.我们的肢体活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12.食物中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里被吸收的。
13.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14.我们的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二、选择
1.下列物质中,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B 。
A、食盐和水
B、面粉和水
C、冰糖和水
D、高锰酸钾和水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进行比较, C 增多了, B 减少了。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3.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口子,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A 。
A、高
B、低
4.降水量是指24小时内降的雨量,它的计量单位是 B 。
A、毫升
B、毫米
C、厘米
5.做过滤实验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C 滤纸的边缘。
A、相平于
B、高于
C、低于
6.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 B 个等级。
A、11
B、12
C、13
7.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声, B 发出的声音高。
A、长铁管
B、短铁管
8.要分离食盐和水可以用 B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振动
9.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方时,当时的风向是 A 风。
当你看到旗帜飘向南方,这时的风向是 D 风。
A、东
B、南
C、西
D、北
10.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B 。
A、高
B、低
C、轻
11.烟垂直上升,这时的风力为 C 。
A、1级
B、2级
C、0级
12.我们耳朵里的 A 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13.24小时降水量是30毫米,它应该是 C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14.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 B 。
A、用扇子扇灭
B、用灯帽盖灭后,需掀开再重盖一次
C、用嘴吹灭15.用 C 方法是不能分离食盐和水的。
A、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
B、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
C、过滤
16.小提琴上最粗的那一根琴弦发出的声音比较 A 。
A、低
B、高
17.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 B 。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18.食物是通过 B 运输到胃里的。
A、口腔
B、食管
C、小肠
三、判断
1.我们耳朵里的鼓膜能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物体。
(×)
4.可以用燃着的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
5. 把食用油放进水里,食用油会均匀分布在水里。
( ×)
6.把一杯高锰酸钾溶液放在窗台上,杯子里高锰酸钾也会被蒸发掉。
( ×)
7.在酒精灯的三层火焰中焰心离灯芯最近,所以它的温度是最高的。
(×)
8.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卷云。
( ×)
9.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
10.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的时候,只有肌肉参与了活动。
(×)
1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
12.在呼吸时我们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13.人们有很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
四、实验
1.现在请你做过滤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实验,你需要哪些仪器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你应注意些什么呢?
答:实验仪器:2个烧杯、1个搅棒、1个漏斗、滤纸、铁架台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让漏斗颈的内壁紧贴烧杯的内壁,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
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现在请你用加热的方法把浓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你需要哪些仪器呢?在使用酒精灯时你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答:实验仪器: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浓盐水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点燃的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从盖一次,以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3、如果你和同学比赛“把一整块方糖快速的溶解在水中”,你想怎样做呢?
答:先把方糖研碎,再放入热水中搅拌。
五、问答
1.请你根据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把人体的消化器官按顺序写出来。
``答:口腔--à食管--à胃---à小肠---à大肠
2.在月球上,两位宇航员直接讲话是听不见的,必须利用无线电设备,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所以必须利用无线电设备。
3.拉开装雪碧的易拉罐的拉环,会发现冒出许多气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气体。
冒出的气泡就是溶解的二氧化碳。
4.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对我们吃进的食物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牙齿起到切碎作用
舌头起到搅拌作用
唾液起到湿润作用
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喜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