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控制项目在中国的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59
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开远实施效果评价王桂香;王文忠;金沛;侯云;李予;白俊;马建国;张梅荣;曾建和;李楠;常东方;谷静;王曦;潘琼华【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年(卷),期】2006(020)003【摘要】[目的]控制开远市娱乐场所中高危女性及吸毒人群STD/AIDS的传播和蔓延,探索娱乐场所中高危女性及吸毒人群预防控制STD/AIDS的干预模式.[方法]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通过政府协调和各部门参与,由项目办对公安司法部门的干警、性病医生、服务场所老板、女性性工作者(以下简称CSW)、静脉吸毒人员(以下简称IDU)、核心小组成员、同伴教育骨干等进行培训,广泛开展了同伴教育、IEC材料和安全套发放、清洁针具交换等行为干预活动.[结果]目标人群对STD/AIDS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清洁针具使用率均有大幅度提高,60%以上的CSW、IDU人群能获得优质的性病诊疗、HIV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结论]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开远实施效果很好,达到预期目标.【总页数】4页(P219-221,234)【作者】王桂香;王文忠;金沛;侯云;李予;白俊;马建国;张梅荣;曾建和;李楠;常东方;谷静;王曦;潘琼华【作者单位】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卫生局,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健康教育所,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卫生局,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卫生局,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卫生局,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皮肤病防治院,云南,开远,661600;开远市皮肤病防治院,云南,开远,66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R18;R19【相关文献】1.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2003~2005年过程指标分析 [J], 王晓锋;段勇;陈良;王明;杨志伟;雷宇靖2.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历年艾滋病行为数据分析 [J], 王明;王晓锋;段勇;陈良;雷宇靖;杨志伟3.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实施经验 [J], 程峰4.国家禁毒办和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联合举办“禁吸戒毒和艾滋病防治”研讨会 [J], 王鸿儒5.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的政策影响评估 [J], 苏春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多年来,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在中国,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艾滋病,但该病在国内仍然广泛传播。
本文将就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进行浅谈。
一、艾滋病研究的进展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下,国内的艾滋病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首先,针对HIV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助于揭示病毒的机制和特性。
科学家们发现,HIV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而微妙,这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在抗病毒治疗方面,国内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已经进入到第三代,与第一代相比,这些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此外,国内研发的新型抗病毒药物也已经投入临床试验,预计将为艾滋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此外,一些科研机构还致力于疫苗的研制。
疫苗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虽然目前尚未有可以根治艾滋病的疫苗问世,但一些前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这些研究为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并为未来的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艾滋病防治的现状尽管国内的艾滋病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想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还需要加强防治工作。
当前,国内关于艾滋病的防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宣传教育: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特别是面向高风险群体的宣传,以达到减少感染风险的目的。
2. 病毒检测与筛查:加强艾滋病病毒的检测与筛查工作,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疾病的发展。
3. 安全用药:确保抗病毒治疗的安全和可靠性,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和指导。
同时,加强对合并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在这一研究中,张林琦等人发现通过联合使用改良型痘苗病毒天坛株(MVTT)粘膜载体疫苗和5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d5)可以有效地控制,甚至是完全预防高致病性SIVmac239病毒对恒河猴的粘膜途径感染。
他们在中国恒河猴中评估了MVTT疫苗粘膜途径初次免疫和Ad5疫苗肌肉注射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这种策略在试验猴体内诱发了高水平且持续时间很长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一批试验的16只猴子中,效果最好的一组有四只猴子接受免疫,其中3只猴子在6周之后病毒检测不到,还有一只猴子病毒在低的水平,说明我们的粘膜诱导靶反应还是非常成功的。
”张林琦教授兴奋地说。
创新型艾滋病粘膜疫苗是国家973资助项目,也是科技部、卫生部的重大传染病专项之一,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果?2023年,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过去的数年里,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通过预防控制,成功控制了一些常见疾病的传播,显著提高了全球人民的健康水平。
项目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艾滋病的传播率已经下降了30%以上。
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项目中谨慎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同时,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也积极向艾滋病疫苗的研发投入,努力实现艾滋病的全面预防和控制。
在结核病预防方面,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发病率已经下降了超过40%。
这也证明了项目中建立的针对结核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及时阻止了疾病的传播,早期筛查及及时治疗的有效性和紧迫性。
同时,疾病预防控制项目还在寻求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结核病。
此外,项目在控制传染性疾病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整个检测范围内,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已经下降了超过50%。
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传染性疾病被成功控制,使得全球人民能够更加安全地生活。
同时,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也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研究,以确保在未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人数。
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也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和传播先进的疾病控制模式和技术。
该项目主张“合作、创新和打破障碍”,在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同时,疾病预防控制项目还积极推广“公共卫生”意识,鼓励人们在做好个人卫生前提下,着重从社区层面上防范疾病,使得全球人民能够更快、更好地从传染病的威胁中走出来。
2023年的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但是,我们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任务的使命重在持续推进预防控制,保证全球各地人民的健康福祉。
我们相信,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下,该项目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国非政府组织(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研究摘要】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因为其极大的危害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艾滋病的防治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
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非政府组织(NGO,下文简称NGO)已经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我国而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正处于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时期。
同时,我国的NGO也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我国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艾滋病防治效果显著国家的经验,从政府和NGO两个角度分别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我国NGO的作用,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第二部分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分析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及优势。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我国NGO 参与艾滋病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部分对美国、澳大利亚的防艾NGO参与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
最后,在第五部分为我国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 NGO参与微观经济学【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038-03一、引言1、艾滋病简介与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基本形势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而引起的,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由于其传染途径特殊(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潜伏期长(通常经传播感染病毒后,潜伏期在6个月到10余年时间不等)和不可治愈,使得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都表现出特殊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在我国,艾滋病的历史并不长。
1985年,我国境内出现第一例艾滋病;1989年,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吸毒人群中发现146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西昌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试点工作纪实凉山原野艾滋病防控协会艾滋病是医学难题,更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涉及诸如生存、健康、教育、发展等方面。
简单地说艾滋病防治工作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另一方面控制艾滋病不向普通人群传播。
本协会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提出《建立西昌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试点》,试点工作在全球基金资助下,于2011年3月启动,现将工作开展纪实于后。
一、社区现状该社区位于凉山州州府所在地西昌市的东河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02°27′94″-102°28′47″,北纬27°90′29″—27°90′70,为典型的冲积沙滩地,总面积331.8亩;行政区划在西昌市西郊乡境内。
现住民分别来自金阳、昭觉、美姑、雷波、普格、布拖、喜德、马边等8个县,共50户217人,均为少数民族——彝族。
生活大多极为贫困,居住环境差,生活设施落后,经济来源不稳定,收入低,是典型的无序发展村落。
社区内有许多适龄儿童没有上学,大多数村民生存和健康无法得到保障,也无基本的安全感。
有一住户在2010年7月雨季发洪水之时,其年龄仅11和13岁的两个孩子被河水冲走失踪。
有一塑料加工厂严重地污染着当地环境,加之该区域农业生产粗放、经营技术含量低,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治理,卫生、医疗、教育、治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成为当地政府管理的“盲区”,也成了西昌这座“森林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极不和谐的音符。
二、综合防治目标1.建立目标人群的健康档案,重点普查艾滋病感染情况,实现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量化管理;2.在重点建立目标人群感染艾滋病人员信息的基础上,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主导,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行为干预和转介服务,使全部艾滋病感染者得到转介服务和治疗,使艾滋病不再向其他人传播,并营造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社区环境;3.根据目标人群生产、生活能力和就业取向,因地制宜地进行思想提高,自我维权,生产能力(重点是种植养殖业技术)等技能培训,使目标人群具备自我造血功能;4.以项目启动为契机,根据《四川省促进民间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办法》之规定,整合防艾资源,使项目地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同步,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艾滋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省的流行和蔓延,切实将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2006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要求,结合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年内为52,400人提供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完成公安、司法系统监管场所内的120,000名新入所被监管人员的筛查任务,继续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二)针对基层干部、城乡一般人群、农民工的宣传教育活动覆盖100%的县市区。
(三)新建22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建立42个清洁针具交换点,分别为7,200名和2,100名吸毒者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和清洁针具交换服务;在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全面推广安全套综合干预措施,覆盖102,750名高危对象。
(四)为250名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和相关检测服务,培训2,700名县乡级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工作(五)继续在6个综合示范区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二、工作范围、内容和要求(一)监测与检测1、重点人群筛查按照卫生部、公安部和司法部三部委下发的文件要求,在全省公安和司法系统监管的看守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拘留所、劳教所和监狱等场所内,对当年新入所被监管人员中的高危人群开展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加强对筛查阳性者的管理和落实关怀救助政策。
全省筛查12万名被监管人员,对初筛阳性者进行复检,复检阳性者进行确认检测。
对所有阳性者提供一次免费的CD4细胞检测,并进行个案调查,登记记录到感染者数据库中。
对符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条件的病人,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和救助,积极挽救病人生命。
加强对参与筛查的有关人员政策宣传、调查技能、采样技能、咨询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各级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按照卫生部、司法部、公安部等有关文件和技术方案的要求组织落实,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解决好监管场所筛查和管理工作各环节的问题,建立监管场所艾滋病筛查检测的长效机制,逐步将其纳入常规工作内容。
艾滋病防控优秀案例在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艾滋病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
有些地方可没被这个小怪兽吓倒,还想出了超级棒的防控办法呢!就说我知道的一个社区吧,那可真是艾滋病防控的优秀范例。
这个社区啊,一开始就认识到,要想防控艾滋病,得先把大家心里对艾滋病的误解和恐惧给消除掉。
他们可不是那种只贴贴宣传海报就了事的。
社区专门组织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活动,就像是一场场欢乐的派对。
比如说,有“艾滋病知识大闯关”的游戏活动。
在社区的小广场上,摆了好几个小摊位,每个摊位都有关于艾滋病的一个小问题,像“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是什么呀?”之类的。
居民们就像在逛集市一样,走到摊位前回答问题,答对了就能拿到小奖品,像小绿植啊,可爱的小本子之类的。
这活动可受欢迎了,大家一边玩一边就把艾滋病的知识学到了。
而且啊,这个社区还特别照顾那些艾滋病患者。
有一位患者叫小李(化名),刚被确诊的时候,那心情就像掉进了冰窟窿,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后,就像天使一样来到他身边。
他们定期去小李家看望,给他带去生活用品,还陪他聊天。
社区里还有一位志愿者医生,免费为小李提供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
在大家的关心下,小李渐渐振作起来,他还成为了社区艾滋病防控宣传的志愿者呢!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艾滋病患者也是可以正常生活的,只要按时治疗,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这个社区还很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
他们和学校联合起来,搞了一个“青春无艾”的项目。
学校里开设了专门的艾滋病防控课程,不是那种枯燥的讲课哦,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做小调查、做手抄报。
孩子们为了做好手抄报,就会去主动查找艾滋病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就把知识学透了。
社区还邀请了艾滋病防治专家到学校开讲座,讲座的时候,专家就像个超级明星一样,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艾滋病的知识,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啊,这个社区在预防艾滋病传播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
他们在社区里设置了好多个免费的安全套发放点,这些发放点的位置选得可巧妙了,就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旁边,还有年轻人常去的篮球场附近。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摘要:一、背景与概述二、艾滋病诊疗指南的更新内容1.抗病毒治疗2.机会性感染3.暴露后预防(PEP)4.暴露前预防(PrEP)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检测三、指南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四、未来展望与挑战正文:一、背景与概述艾滋病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自2005年首次制定《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以来,该指南已多次更新,以适应临床实践和科研进展。
2021年版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的更新。
本指南旨在为我国医务人员提供关于艾滋病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权威指导。
二、艾滋病诊疗指南的更新内容1.抗病毒治疗:2021年版指南纳入了国产1类创新药物阿兹夫定(商品名双新艾克)作为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阿兹夫定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和耐受性,为我国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2.机会性感染:指南对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抗真菌治疗、抗结核治疗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机会性感染,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
3.暴露后预防(PEP)和暴露前预防(PrEP):指南明确了暴露后和暴露前的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指南建议实施暴露前预防,以降低感染风险。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检测:指南强调了HIV核酸检测在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核酸检测可用于筛查、确诊和监测病毒载量,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5.抗病毒治疗药物耐药监测:指南提倡开展抗病毒治疗药物耐药监测,以监测患者的病毒耐药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三、指南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021年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务人员可根据指南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同时,指南也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感染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未来展望与挑战尽管2021年版指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艾滋病诊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红灯区与艾滋病――四川项目的初步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刘振英、黄盈盈、王洁、张慧霞、杨蕊、潘滢这是我们对四川省境内 3 个红灯区的考察报告。
我们于 2001 年 7 月 25 日出发,到 2001 年 9 月 3 日返回,总计在现场进行了 40 天的参与观察与访谈。
参加者中除了潘绥铭之外,全部是女性;而且后 5 位是前两位的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这项工作是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专项基金的项目,名称是《四川省城郊/路边性产业中的风险行为的形成因素与最佳干预方式的研究》。
在此要特别感谢国家项目办和四川省项目办的大力支持。
由于当地政府对该地的性产业都非常敏感,而且我们在现场工作时已经向当地政府承诺,决不透露该地的名称;因此我们将不直接写出具体地名,而是使用代号。
同时,出于对基本人权的尊重,所涉及的任何场所名称和个人姓名都是化名。
本项目选择了 A 镇、B 镇、C 区这三个红灯区。
它们都在成都以南的四川腹地,相距不超过 50 公里。
它们都是镇一级的行政建制,都是城郊、路边类型,都拥有数十家性产业营业场所。
在我们调查期间,它们都处于正常营业状态,没有遭到“扫黄”。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地方,是因为 2001 年 3 月-4 月,本课题组的 3 位成员曾经专门到成都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半径 120 公里的范围内,察看了性产业的概况。
当时累计发现7 个红灯区,都拥有 20 家以上性产业营业场所。
但是到我们开始执行项目的时候,其中的两个红灯区已经被扫除,短期内不会恢复,因此不得不舍弃。
另外一个则是因为当地领导不同意进行调查而放弃。
最后一个则是该地由于自然萧条而规模缩小,只剩下不到 10 家营业场所,因此我们也放弃了。
我们首先全体到达第一个地点 A 镇,在那里连续工作 18 天。
这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在 2001 年 3-4 月的“踩点”工作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A 镇的性产业相对地历史悠久,经营方式已经非常规范,组织管理也非常完善,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意识也相对更强。
艾康艾滋病检测试纸
凉山州“艾滋病防治项目”获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立项
支持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凉山州组织申报的“昭觉县统筹城乡的艾滋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惠民重大计划立项支持。
该项目经费投入总额达2688万元,其中国家拨经费1688万元,省配套经费1000万元。
这是凉山州近年来获得的最大一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据了解,全国共推荐申报项目127项,其中仅有23个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支持,标志着凉山州科技项目申报质量显著提升。
科技惠民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于今年4月新推出的一类科技计划,该计划通过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
州科技局及时组织州县相关单位深入调研,理清工作思路,充实完善申报材料,项目得以顺利通过省评审和国家入围答辩,获得了立项支持。
该项目将建立覆盖昭觉县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片区乡镇卫生院的信息网络系统和远程诊疗系统,以及覆盖全县的4个流动工作站,构建统筹全县城乡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平台,实现艾滋病防治信息共享,拓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覆盖面。
通过防治平台,将向昭觉县注入华西医院、州疾控中心、州一医院等省州优质卫生资源,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开展艾滋病的远程诊疗,建立远程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机制,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和防治模式,提升基层疾控机构、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主动服务能力。
据悉,经过州县配套投入,项目总经费将达3688万元。
项目的实施,必将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趋势,助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艾康艾滋病检测试纸。
艾滋病智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03-22T14:11:44.9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19期作者:庄涛徐青龙吴翠松[导读]庄涛徐青龙吴翠松(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0)1、建设背景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有艾滋病病例以来,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数量急剧上升,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
在艾滋病防治上,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由于艾滋病疫情分布不平衡,波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防治形势仍然严峻,防治任务仍任重而道远[1]。
新形势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调整和完善相应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模式,《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随访服务质量”,“加强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1]。
我院作为一所地市级传染病医院,市艾滋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承担着市区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发放、治疗、随访等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免费发放药物的管控[3];医院通过对重点患者提供追踪管理与服务,基于患者全流程信息分析,借助医保、区域健康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满足上级管理要求[4]。
2、系统研究与设计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传统管理模式,大多数仍以手工建档、人工随访管理,随访者需将患者检验报告打印出来张贴在随访报告中;国家政策减免依赖医生盖章后患者在专用窗口人工减免;国家免费发放抗病毒治疗药物通过手工管理;患者就诊信息散落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中,医生拟订治疗方案时需反复打开多个业务系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院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自主研发艾滋病信息管理系统,对患者抗病毒治疗流程进行全程管理,实现院内艾滋病防治规范、高效的管理目标。
系统主要有七大功能:分别是实名认证、患者建档随访管理、费用减免、药品申领、报表平台、工作提醒、微信平台。
实名认证:患者身份信息必须在实名挂号系统通过身份证或医保卡中获取,关联该患者在院内各系统的诊疗信息,确诊建档后,自动归集院内就诊信息,如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处方用药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