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过程图片演示
- 格式:pdf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28
盾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盾构始发端头加固
、旋喷桩工艺流程
洞门橡胶帘布安装 二、盾构始发流程
洞门凿除
台车及皮带机下井
★ 电瓶车及平板车下井盾构机前移
地面浆液系统的安装
盾构机与台车相连鸭
洞口土体加固 基座安装
反力架安装
盾构机下井
铺设临时轨道
台车间的管路连接 盾构机调试
三、正常掘进流程图
四、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图
五、管片拼装工艺流程图
六、盾构抵达流程图
最后几环注浆及二次补浆
七、盾构调头作业流程图
八、盾构施工整体流程。
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盾构始发指盾构机从开始推进到盾构机全部进入土体并且零环注浆封闭完成的作业过程。
盾构始发一般均在具备整体始发条件下进行,但在不具备整体始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后配套台车断开,延长相关管路,采用分体始发形式,待盾构掘进一定长度后,再将其余台车吊入井下。
盾构始发在直线上始发较多,在曲线上始发时要根据曲线的大小,现场实际情况等通过拟合线形,计算确定始发基座的具体位置、高程等。
1.2 工艺原理盾构的始发,是利用设在工作井内的临时拼装管片等承受反力设施把盾构机由始发台上推进,从始发出口贯入围岩、沿规定的路线开始掘进。
2 工艺工法特点2.1始发端头土体需进行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
洞门破除需分两次进行。
2.2 盾构基座(钢基座)、反力架等的设置、制作与安装要具备足够的刚度,保证负载后变形量满足盾构掘进方向要求。
同时要确保盾构掘进方向符合隧道设计轴线。
2.3 负环管片的数量、形式等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而定,拼装时必须确保其真圆度,并防止受力后旋转、位移。
2.4 盾尾进入洞口后,将洞口密封与封闭环管片紧贴,以防止泥水与注浆浆液从洞门泄漏,同时要适时对洞门进行注浆封闭。
2.5 本工艺工法可靠、安全。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各类地层的盾构始发阶段的施工。
4 主要引用标准4.1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和地质补充勘察报告、施工调查报告等资料。
4.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4.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4.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4.5《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技术标准。
5 施工方法盾构的始发,首先要对洞口端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的自稳能力,然后凿除洞门砼,始发基座的设计加工、定位安装(砼始发台的施做),始发用反力架的设计加工、就位,支撑系统、洞门环的安设,盾构组装,其他保证盾构推进用设备、人员、技术准备等,直到始发推进,盾构机全部进入土体并且零环注浆封闭完成。
06盾构法施工流程一、盾构系统组装、调试工艺流程1、盾构组装、调试流程图2、施工工序及各项准备工作要点在始发盾构系统组装时,将盾构分段吊放置始发井底的始发台上组装调试,组装顺序为:拖车下井→后移→连结桥下井→后移→主机下井组装→与连结桥、拖车连结→连结其它部件。
(1)车站底板放置的始发台精确定位后及后配套拖车处的轨道铺设完成后,方可进行盾构的下井组装。
(2)各节拖车下井顺序为:拖车起吊→轮对安装→拖车下井→风管下井→拖车后移→连接桥。
(3)主机下井顺序为:螺旋输送机→前体→中体→刀盘→管片安装机→盾尾。
中体、前体、刀盘、盾尾。
编制吊装方案批复后实施。
(4)反力架与负环管片的下井、安装、定位。
(5)主机后移与前移的后配套连接,然后连接液压和电气管路。
(6)盾构机组装顺序如下图图1、组装始发台、托架图2、组装后配套拖车图3、装设备桥图4、组装前体与中体图5、组装刀盘图6、组装盾尾图7、设备连接、安装反力架` 图8、完成组装(7)盾构机调试①空载调试盾构机组装和连接完毕后,即可进行空载调试,空载调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转。
主要调试内容为: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配电系统、注浆系统,泥浆系统,以及各种仪表的校正。
电气部分运行调试:检查送电→检查电机→分系统参数设置与试运行→整机试运行→再次调试。
液压部分运行调试:推进和铰接系统→螺旋输送机→管片安装机→管片吊机和拖拉小车→泡沫、膨润土系统和刀盘加水→注浆系统→皮带机(泥浆系统)等。
②负载调试空载调试证明盾构机具有工作能力后即可进行负载调试。
负载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各种管线及密封的负载能力;对空载调试不能完成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以使盾构机的各个工作系统和辅助系统达到满足正常生产要求的工作状态。
通常试掘进时间即为对设备负载调试时间。
3、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对下列工序进行验收4、端头加固盾构始发及接收前应做好端头加固工作,端头加固采用地面垂直注浆方式或洞内水平加固注浆方式,改良端头土体,提高端头强度,堵塞颗粒的间隙和地层的水,确保盾构机始发和到达的安全。
盾构空推过矿山法隧道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当前随着轨道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使用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对于软土及岩石强度(单轴抗压强度小于80~90Mpa的硬岩地层施工是完全适应的,但是对于地质、岩层埋藏比较复杂的地区,对于长度超过100m、岩石强度(单轴抗压强度超过100Mpa的岩石)单纯盾构法施工工艺及单纯矿山法施工工艺已不能满足当前地铁隧道施工的要求。
为减少施工风险、拓展土压平衡盾构机在较长距离与硬岩地层中的施工配套技术,开展了专项研究,采用了矿山法开挖与初期支护,盾构机空载推进拼装管片通过,管片背后吹豆砾石与注浆结合的新工艺,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本工法。
1.2 工艺原理在盾构机到达硬岩地层之前,利用矿山法开挖硬岩地层并进行必要的初期支护,在隧道底部施做弧形钢筋混凝土导向平台,盾构机在平台上空载推进,拼装管片通过,管片背后与矿山法初期支护间的间隙利用吹填豆粒石与注浆相结合的方式填充密实达到整个隧道的净空、结构和防水设置一致。
2 工艺工法特点2.1将矿山法施工与盾构法施工相结合,局部硬岩地段、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00Mpa处用矿山法开挖初支,盾构法衬砌,极大地拓展了盾构法施工的适用范围,避免了盾构法在岩石太硬距离偏长的地层中施工设备的损坏和盾构法应用的限制,避免了盾构在硬岩中掘进容易形成隧道管片破损、隧道中心线偏移、盾构机刀具磨损严重等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
2.2施工速度快,工期效应明显。
盾构拼装管片通过硬岩段可以达到平均每天24m的施工进度。
2.3工艺操作性强,只要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满足城市环境条件即可推广应用。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长距离硬岩地段先施做矿山法隧道之后盾构空推通过的地铁等隧道施工。
4 主要引用标准4.1《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4.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4.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5 施工方法在盾构机到达硬岩地层前,利用矿山法开挖硬岩地层并进行必要的初期支护,隧道底部施作弧形素混凝土导向平台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