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第二课时重点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西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是西师版第七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一是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二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三是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练习习作。
对于本课而言,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聂帅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课前、课中进行了一些准备和尝试教学,现笔记在此,以便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信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了让学生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我事先查阅了“人道主义”的背景知识,它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思想体系,以关注生命,倡导平等、博爱、个性,以人为本的内涵。
同时也查了“百团大战”的知识,还查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弄清了聂帅曾于1980年发表于《解放军报》上的《一个日本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文中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一家于1984年来北京拜见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聂帅。
该文就是反映了前后相隔40年发生在聂帅与美穗子之间的一个真情故事。
这样的准备,为自己深入解读文本,打下了基础:这篇文章一是通过聂帅的言行,来赞美聂帅对生命的呵护以及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是发表文章的时间来看,中日建交是1972年,时距建交8年后撰文,有增进中日人民友谊的文本价值。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读,找,勾画出聂帅的所言,所思,所做的词句,学生是较容易的体会出聂帅对日本小姑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但对聂帅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让学生回忆了抗日战争中惨烈、血腥的场面,让学生初步体会日本军国分子的惨无人道,为体现聂帅的高尚品格打下一个理解的伏笔。
文中我紧紧抓住“聂荣臻心潮难平,他想,孩子是无辜的。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复述课文。
2、重点难点
1.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2.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复述课文。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将课文分段,你会把它分成几段?每段的大意是什么?
2.该篇文章主旨是什么?
四、参考资料
秦始皇赢政
秦朝建立者,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始称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
前247年即位,在位37年,原为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庄襄王的
儿子(相传为吕不韦所生),公元前246年即位,当时年仅十三岁。
由于未行成人之礼,实际专权用事者为吕不韦及太后宠信的宦官。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亲政,当年镇压了的叛乱,第二年又免去了吕不韦的职务。
接着任用李斯为丞相,采纳其灭六国以成一统的建议,派大将王翦等人进行统一战争。
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
可惜施行暴政、杀戮太重。
不过长城虽劳民伤财,却为后世流下了伟大的工程。
很多制度被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荣臻的人道主义情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及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语聂荣臻美穗子襁褓削水果小勺允许时光飞逝元帅2、多媒体展示生字生词,学生交换本子对照订正。
3、朗读词语二、新授(一)学习第五自然段(1)多媒体出示美穗子、聂荣臻的照片以及二人相聚时的图片由此引出第五自然段请看大屏幕(PPT出示美穗子照片)知道她是谁吗?(美穗子师板书:美穗子)接着出示PPT,那他呢?(聂荣臻)聂荣臻是谁?(师随机板书:聂荣臻)中国元帅一个是地位显赫的中国元帅,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日本平民百姓。
然而,就是这样看似身份悬殊的两个人却在1980 年的某一天相聚了。
(2)(出示PPT)多媒体展示第五自然段内容,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本段中心句。
(3)(出示PPT:中心句)复习中心句的作用及其一般位置(4)生思考,找出本段中心句: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
由此引出本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齐读中心句)(二)学习第1——4自然段师提问:既然"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板书:难忘感激)1、生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攻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小女孩呢?他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组朗读1——4自然段3、小组讨论: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攻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小女孩呢?他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请勾出相关语句)从这些句子中,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4、学习反馈(1)学习聂荣臻的语言接到电话,聂荣臻说什么了?(板书:言)(抽生回答)再全班一起回答多媒体展示:聂荣臻接到电话立即回答:“命令参战部队立即派人将孩子送到指挥部。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感人事迹。
体现了聂将军宽仁大义的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课文按照: “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组织材料,清楚地展示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其完整的过程.其中照料和送归是重点。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臻“的读音,正确书写“辜、菩”等字。
理解“至仁至义、无辜”等词语的意思。
辨析“杀害、伤害、受害”三个词语的差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烘托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5.展开想象,说说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然后再写下来。
【学习重难点】重点:辨析“杀害、伤害、受害”三个词语的差别并联系课文体会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资料链接】1.聂荣臻(1899年—1992年), 1899年12月29日生于四川江津吴滩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2.中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臻“的读音,正确书写“辜、菩”等字。
理解“至仁至义、无辜”等词语的意思。
辨析“杀害、伤害、受害”三个词语的差别。
《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填词、朗读等方式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复述课文。
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1.出示词语,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
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
流露惊恐和蔼小勺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辜:
襁褓:
飞逝:
心潮难平:
3.课文内容我熟悉。
(1)他()那个婴儿,用脸轻轻地()她的温度,()乳娘给她喂奶。
(2)他又()那个五六岁孩子的小手,亲自给她()水果,还叫炊事员专门()了稀饭,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饭。
4.自由轻声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5.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
6.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7.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哪几个自然段最让你感动?
8.研读2-4自然段,感受聂帅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9.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10.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11.写近义词。
探望——()感激——()
立即——()无辜——()
12.用下列词语造句。
感激——
慈爱——
13. 查字典练习。
“襁褓”的“襁”查音序(),再查音节(),词义是()。
“勺”的部首是(),再查(),字义是()。
《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及人道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课: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是怎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呢?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合作学习,探究释疑1.四人合作讨论:聂荣臻正在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全线进攻,为什么还要救两个日本女孩呢?他是怎么说、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读一读,勾一勾,再一边交流,一边理解。
通过读课文感悟、看图感悟、抓重点词句感悟(心潮难平,聂荣臻亲自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动作)。
全班交流,通过细读体会聂荣臻对两个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爱。
3.悬念讨论:聂荣臻为什么要救她们?谈谈你独到的见解。
带着这个疑问,引导学生细读写聂荣臻救小女孩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聂荣臻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4.学习最后一段,说说聂荣臻是怎样关心美穗子的,体会“每次”、“问寒问暖”、“关心”等词语,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美穗子对聂帅的崇敬之情。
饱含深情地读最后一段。
5.为什么说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再读文章最后一段。
三、演读中悟通过表演诠释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可分六步:1.自选角色。
(旁白、战士、聂荣臻、日本姑娘等。
)2.揣摩角色。
(要想演好,必先读好,要记住台词,要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有些动作和台词还要靠想象设计。
)3.组内演练。
4.代表表演。
5.师生点评。
6.评后再读。
四、总结体验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写法、思想感情或自己的思想认识均可。
)聂荣臻关心照顾日本小姑娘的事不仅感动了美穗子,也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聂荣臻为中日友好架起了一座桥梁。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知识点复习四年级语文上册《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知识点复习原文1940年,八路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
聂荣臻指挥部队向井陉、石家庄等地的日军发起全线进攻。
一天,指挥部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前线部队来电话报告:三团一营的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炮火炸塌的房子里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叫美穗子,小的还在襁褓之中。
他们的父母在战火中相继身亡。
聂荣臻接到电话立即回答:“命令参战部队立即派人将孩子送到指挥部。
”放下电话,聂荣臻心潮难平。
他想:孩子是无辜的。
应该让所有的人明白,日军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我们决不伤害日本的儿童。
半天工夫,两个日本小女孩分坐在箩筐里,战士挑着护送到了指挥部,聂荣臻慈爱地抚摸着这两个无辜的孩子。
他抱起那个婴儿,用脸轻轻地试了试她的温度,找乳娘给她喂奶。
他又牵起那个五六岁的孩子的小手,亲自给她削水果,还叫炊事员专门煮了稀饭,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
战争时期的生活不允许一个司令员身边养着孩子,聂荣臻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老乡把她们护送到石家庄交给日方。
时光飞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1980年的一天,美穗子终于见到了阔别40年的聂荣臻元帅。
他把聂帅视为自己的再生父亲,曾三次来中国探望。
每次聂帅都抽出时间会见她,向她问寒问暖,关心她的家庭和生活。
聂帅的言行让美穗子一生难忘,一生感激!字词学习字:臻、攻、冒、救、抱、炊、稀、抽词:急促、炮火、襁褓、无辜、残忍、同胞、箩筐、抚摸、飞逝、探望、感激重点句子1.一天,指挥部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前线部队来电话报告:三团一营的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炮火炸塌的房子里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叫美穗子,小的还在襁褓之中。
他们的父母在战火中相继身亡。
2.半天工夫,两个日本小女孩分坐在箩筐里,战士挑着护送到了指挥部,聂荣臻慈爱地抚摸着这两个无辜的孩子。
他抱起那个婴儿,用脸轻轻地试了试她的温度,找乳娘给她喂奶。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阅读材料《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中的意义,获得相关知识。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对文章中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
3.能够找到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因素对主题的影响,学会正确使用语言。
4.能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语言,并戳出文章的核心主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文章中的信息,分析整理、评价判断文章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通过简短的小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入学习状态。
2.阅读材料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然后将难懂的地方标记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标记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3.试读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试读,试读时请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抑扬顿挫等方面的表现。
4.小组讨论让学生个自阅读《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文章,完成阅读记录。
随后进行小组讨论,自由讨论发言。
帮助学生彼此交流,并理解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信息。
5.总结复习教师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提醒学生重视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建议。
教师需要评价:1.学生能否有较清晰的语音语调,连贯性好,形象丰富。
2.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意义,是否对文章进行了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3.学生学习情况,表现好坏,明确需要再次突破的知识点。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资料卖油条的北伐名将1896年,叶挺出生在广东惠阳,从小家境贫寒,父亲甚至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给种植园主打工。
叶挺曾眼睁睁看着两个小妹妹被卖给别人做童养媳,他痛下决心要改变命运。
15岁读中学时,辛亥革命爆发,叶挺因带头剪辫子而入狱,幸好没多久就被放了出来。
之后,他考入蒋介石曾就读的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
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影响,他开始向往革命。
1922年,叶挺任孙中山警卫团二营营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一位“白衫绿裙的女子”相恋。
她就是叶正大的母亲李秀文,一位澳门的大家闺秀。
李秀文的父亲曾在清朝作官,为人直爽。
他放言,要娶他的女儿必须当上团长;女儿出嫁时,他会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卖掉,当作女儿的嫁妆。
3年后,29岁的叶挺果然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他如愿以偿地与18岁的李秀文结了婚。
叶正大说:“姥爷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给了母亲一大笔嫁妆。
后来父亲出任新四军军长时,母亲变卖了一批首饰,为他买了3600支枪,送给新四军。
”1926年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独立团在湖北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他的部队也被称为“铁军”。
然而1927年11月,叶挺作为总指挥发动的广州起义,却以失败告终。
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听信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
叶挺是个有血气的军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失去了联系。
叶挺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了5年。
当时的叶挺卖过水果蔬菜,还在柏林开小吃店卖油条、烧饼。
顾客多是附近的华工,谁也不知道这个炸油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将。
1930年春,周恩来到柏林与叶挺促膝长谈。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而蒋介石对日本一味退让,却不断调兵“围剿”红军。
“父亲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十分气愤。
他每天翻阅大量报刊,密切注意国内局势。
但远居海外,消息闭塞。
所以,他索性回到澳门,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
”对于叶正大和他的弟妹们来说,澳门的那段生活经历,是他们全家最宝贵的幸福记忆。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资料
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立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
灭亡南宋,统一了天下。
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总第四子)。
元朝的创始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
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
他的军队用了六年时间攻陷长江重镇襄阳,但以后的进展则相当顺利。
1279年,在厓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治全中国。
忽必烈后来亦有派遣军队进攻一些其它国家和地区,其中以远征日本的战事最有名,也最惨烈。
元军两次进攻均因台风(日本人称这两次风为“神风”)而失败。
但最近有某些研究指出,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船不对:他使用了平底船,使军队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险,而且船的木板也钉了太多钉子。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建造船的汉族人和高丽人不满蒙古人的野蛮统治。
又一次统一全国,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因为吐蕃第一次正式纳入中华的版图,我们今天的版图就是从元朝继承下来的。
1。
《聂荣臻和日本小姑娘》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填词、朗读等方式感悟聂荣臻对日本小姑娘无微不至的关怀,体会聂帅的人道主义情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复述课文。
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1.出示词语,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
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
流露惊恐和蔼小勺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辜:
襁褓:
飞逝:
心潮难平:
3.课文内容我熟悉。
(1)他()那个婴儿,用脸轻轻地()她的温度,()乳娘给她喂奶。
(2)他又()那个五六岁孩子的小手,亲自给她()水果,还叫炊事员专门()了稀饭,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饭。
4.自由轻声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5.默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
6.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7.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哪几个自然段最让你感动?
8.研读2-4自然段,感受聂帅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9.默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10.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11.写近义词。
探望——()感激——()
立即——()无辜——()
12.用下列词语造句。
感激——
慈爱——
13. 查字典练习。
“襁褓”的“襁”查音序(),再查音节(),词义是()。
“勺”的部首是(),再查(),字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