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莆田公务员考试行测速答技巧:代入排除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700.50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数量关系之代入排除法国家公务员行测试卷都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好多题目当我们不好从正面求解的时候,可以把选项直接带入,有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代入排除法,这种方法在行测考试中应用很广,尤其体现在数量关系模块。
数量关系是大多数考生最头疼的一个模块,知识点复杂,且题型变换形式新颖,总的来说数量关系题目难度比较大而且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带入排除法在数量关系中就非常重要,当遇到选项信息比较充分的题目,就直接把选项带入到题目中验证一下,巧用带入排除法,还可以加快考生的解题时间。
【国家2013年】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
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10B.11C.12D.13【答案】B【解析】题目求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选项直接呈现出来了,这种就叫做选项信息充分,我们就可以用带入排除法。
题目问的是最少为多少名,所以带入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技巧的从最小的开始带入。
A选项,若行政部门为10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5名,平均为人,即肯定有部门的人数大于等于10人,不满足要求,所以A选项排除;B选项若为11名,则其他6个部门为54名,满足要求。
答案选择B。
【黑龙江2014年】某公交车停车场内停着10辆公交车,上午7点整有一辆公交车进入停车场,同时有一辆公交车离开停车场,以后每隔12分钟都有一辆公交车驶入停车场,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离开停车场,则到当天下午什么时候停车场里的公交车全都开出?A. 4:30B. 4:50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C. 5:00D.4:10【答案】D【解析】选项信息充分,可以用代入排除法。
由小到大代入,先代入D选项4:10,从7点到4:10分已经过了9小时10分钟=550分钟,此时发出了550/10=55(辆),开入了550/12=45(辆),(7点不算),正好10辆车全部开出,故选D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填空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填空解题技巧各位考生要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认真掌握知识点,制定完整的复习备考计划,做针对性的训练,脚踏实地的进行备考。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填空解题技巧,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技巧一、代入排除法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剩余的相似选项代入句子,综合运用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
代人排除法,是各类选择题型考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适用于选词填空,特别是多空选择【例题】水资源_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_应当是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
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较低,污水处理费仅是自来水水费的一半左右,而仅凭_我们就能判断,使污水重新进人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然目标想象B.既然途径观察C.显然思路直觉D.当然基础常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与词语的习惯搭配,可以采用排除法。
仅从第一个空格来看,四个选项似乎都可以,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三个空格:“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属于“思路”或“途径”,从而排除A、D两项;“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所以仅凭“直觉”或“常识”就可以判断,这样又排除了A、B两项。
故选C。
二、语感法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感法对考生文字功底要求比较高。
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主观的学习,加上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即语感。
形成语感后,考试就可以通过综合考虑题干文字的语体色彩(书面/口语)、语言风格、习惯搭配等因素,将备选项带入题干,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中华民族—直以其强烈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呼唤。
201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解题思想之代入排除法对于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行测部分题量比较大,做不完题,这正是行测考试对于我们公职人员除基本知识掌握能力要求外另一个能力的要求,即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考场上能够快速的辨别出难易题,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可以拿分的简单题上。
尤其是我们的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模块,其中很多题如果考生走进出题人设置的的陷阱中,按部就班的以正常的解题思路去解答就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因此考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以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下面我们来看看近年数学运算中解题技巧第一大法——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法顾名思义就是代入选项,排除干扰项。
代入排除技巧一般可以应用于以下五种题型: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及没有思路的难题。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真题中的多位数问题是如何应用代入排除法的。
【2009-北京-13】有一个两位数,如果把数码1加写在它的前面,那么可得到一个三位数,如果把1加写在它的后面,那么也可以得到一个三位数,而且这个三位数相差414,则原来的两位数为?( )A.35B.43C.52D.57【答案】D【解析】首先学员一定要明确什么样的题型我们定义为多位数问题呢?多位数是相对于整数的进位制表示而言的。
以十进制为例,小于10的正整数称为个位数;不小于10的整数称为多位数。
而在我们行测考试中我们只需要明确题干中出现两位数以上,且一般是研究位数之间关系的题,我们称之为多位数问题。
上面这到题,如果正面求解比较麻烦,需要列方程来解答,那我们用代入排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除法来进行解答。
代入题干中的信息,A选项351-135和B选项431-143差值均不到400,C选项521-152,根据尾数法相减尾数为9,不是4,因此,也排除。
那么答案选择D。
【小结】对于多位数问题,典型的解题方法就是代入排除法。
行测答题技巧:必备法宝之代入排除所谓的代入排除法主要是指在解通过正常计算较为麻烦的题目时用到的,有时候也需要将方程列出后,再结合选项和题干快速得到正确选项。
代入排除法的常解题型包括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等。
但是在解题中使用代入排除法时,我们有时候也并不需要将选项一一代入,也是有一定的方法技巧。
比如说,当题目中所求为最大、最多时,我们一般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反之亦然。
当然了,在做题时建议大家边读题干中的要求边看选项,排除不符合的留下有待考察的。
所以,在代入排除时谨记:先排除再代入。
下面通过实例来进行具体剖析:【答案】B。
解析:排除。
根据第二句话“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0”可知,只有B项正确,故选B。
点评:做题时谨记:边读题干边看选项,把不符合题干的直接排除。
即:代入排除的原则:先排除后代入。
有时候题干没读完已经出来正确选项。
例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A.169B.358C.469D.736【答案】B。
解析:此题用代入排除法。
由“各位数字之和是16”可排除选项C;由“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可排除选项A、D,故选B。
点评:题型归类为多位数问题。
做题时先依据题干的要求结合选项先排除后代入。
结合大致的计算最后得出正确选项。
例3: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A.5:4:3B.4:3:2C.4:2:1D.3:2:1【答案】D。
解析:可设甲的产量为x,乙的产量为y,丙的产量为z。
则可得如下关系式:3y+6z=4x,x+2y=7z,两式相加可得3x+z=5y,将选项代入,只有D符合。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从选项入手,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例如,有一道题说:“一个数除以 7 余 3,除以 8 余 4,除以 9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道题如果直接去计算,会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进行验证。
比如先看 A 选项,如果不符合条件就排除,再看 B 选项,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为止。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两个整数的和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差也一定是奇数。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末位数字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当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较少,而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时,可以通过赋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题目中说“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为 3∶2”,我们可以设甲的工作效率为 3,乙的工作效率为 2,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进行计算。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关键是要找准等量关系,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例如:“某工厂有工人 100 名,其中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比为4∶6,后来又招了一批熟练工,使得熟练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0%,问新招了多少熟练工?”我们可以设新招的熟练工人数为 x,然后根据熟练工人数的前后变化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五、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适用于解决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或者两种不同比例的对象混合等问题。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代入排除法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代入排除法,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大家可以先自己做做例题,然后再看解析!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指将选项的答案代入到题干当中进行符合性验证,不满足题干条件的或者推出矛盾的即可排除,直到得到正确答案。
数学运算部分全部都是选择题,而代入排除法是应对选择题的有效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代入排除并不是机械地从左到右一个一个尝试,它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小编认为掌握了技巧,便可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正确率。
一、应用环境代入排除法广泛运用于年龄问题、剩余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多位数问题、复杂的行程问题等。
二、理论讲解代入排除法包括两类,分别是:直接代入排除和选择性代入排除。
1.直接代入排除:根据题干要求按顺序代入。
如果题目是求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求最大值就从最大的选项开始尝试,求最小值就从最小的选项开始尝试。
如果题目不是求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大家可以选择从数值居中的选项开始代入,如果满足则得到答案,如果不满足,我们再根据代入项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选择更大的或者更小的选项代入。
2.选择性代入排除:先根据奇偶性、整除性、尾数性、余数性等数的特性进行筛选,再使用代入排除。
三、例题精讲1.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126、918、574、320、694,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都有一个数字在同一个数位上。
这个商品编号是()。
A.162B.924C.530D.328【解析】选择B。
此题直接采用代入排除法。
A项,题干中给出的五个三位数中的个位数均不是2,排除A。
C项,题干中给出的五个三位数中的十位数字均不是3,排除C。
D项,题干要求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都有一个数字在同一个数位上,在给出的的五个三位数中,320与D项328有两个数字相同,排除D。
故选择B。
2.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A.75B.87C.174D.67【解析】选择B。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运用代入排除法快速解题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如果看到和质数相关,我们就要大胆猜想这里边应该有2这个数,其实这就是我们猜的一个过程,当然,光猜它是2还不行,还要去证明它确实是2,这个时候可以把2代入,看它是否能够使原条件成立,这样的一种做法,其实就是猜证结合的做法。
那么在这一大思想下,我们主要结合代入排除法来进行讨论。
首先大家要知道代入排除法的应用环境是什么,就是当题干当中,存在等量关系,但这个等量关系,不易描述,或不易求解,就要利用代入排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1.大小两个数的和是50.886,较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较小的数,则较大的数位( )。
A 46.25B 46.26 C46.15 D40.26【答案】B。
解析:较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较小的数,那就说明这些数向左移动一位之后,就可以得出较小的那个数,而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它们的和是50.886,大家可以结合这个条件去代入排除。
首先利用尾数,因为这个和与选项都是两位小数,那么这两个和的第四位有效数字只能由较小的那个数决定,所以这道题马上就能锁定在B和D 中来选择,因为其它的数向前移动一个小数之后,再和这个数相加,它的尾数一定不是6。
锁定了B和D这两个选项之后,随便选出一个来代入,如果是B的话,就是46.26+4.626,相加刚好就是50.886,所以选B。
如果B不正确,那D肯定就是正确的。
例2.有若干张卡片,其中一部分写着1.1,另外一部分写着1.11,它们的和恰好是43.21。
写着1.1和1.11的卡片各有多少张?A. 8,31B. 28, 11C.35, 11D.41,1【答案】A。
解析:设一个有x,一个有y,那么1.1x+1.11y=43.21,然后求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是一个不定方程问题,在有选项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对它们进行判断,1.1和1.11两数相差是0.1,所以它应该是1.1a+1.11b,而这个a应该是x和y的和,而b应该是后一个数y,所以根据43.21这个数就可以判断,后一个数的尾数肯定是1,但四个选项都符合。
数学思维和技巧是数学的精髓,行测数量通过考核应试者对数学思维和技巧的运用,测试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有必要了解常用的数学思维和技巧。
中公教育专家就行测数量解题中常用到得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下半年的各类公务员考试。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是最直观快捷的行测解题方法。
在两种情况下考虑用代入排除法:一是看到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同余问题等题型,用代入排除;二是没有思路和方向的时候,考虑代入排除。
【例1】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A.16岁B.18岁C.19岁D.20岁【答案】C【解析】直接求解比较麻烦,考虑代入排除。
带入A选项,最大的16岁,这几个人就是16,15,14,13。
四个数的乘积尾数为0,不符合,排除。
同理排除BD。
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二、数字特性法【例1】(2008-广东-15)某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A.177B.176C.266D.265【答案】A【解析】考虑数字特性法中的奇偶特性。
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丁两班总人数少1人,运用奇偶特性可知乙、丙与甲、丁之和也就是四个班总人数必然是奇数,排除B、C。
由题意(乙+丙+丁)+(甲+乙+丙)=131+134=265,可以推出四个班人数小于265,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三、比例法比例是各数或各物理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凡是符合等式A=M×N的形式,其中,A、M、N代表不同的物理量,且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确定,都可以采用比例法。
在实际的应用中,诸如路程=速度×时间,收入=单价×销量等均符合条件。
当A 固定时,M与N成反比例关系;当M固定时,A与N成正比例关系。
【2012浙江-53】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3。
201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作为我们数量关系介绍的第一种方法,不仅仅因为它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它也是当我们遭遇困境时所能倚靠的方法。
代入排除法所存在的基础就是我们行测题都是客观题,有选项,我们的目的是选出选项而不是得到答案。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道题,来学会这个方法。
例1:有一个三位数,其百位数是个位数的2倍,十位数等于百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那么这三位数是( )A.211B.432C.693D.824解析: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
这道题打眼一看是一个多位数问题,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得出。
但这道题可以设三个未知数,百位十位个位的数字分别为x,y,z。
得到两个方程:x=2z,y=x+z。
两个方程,三个未知数,那么三个未知数是无法求出来的,这类问题在数学中被称为不定方程问题。
既然正面解不出来题,那么我们就只能从选项出发,挨个选项代入排除一下,就能很快地找出答案C。
通过这道题,我们应该明白,这道题读完之后,马上要明确正面求解困难重重,那么我们就直接从选项出发,省时省力,一招制敌。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道例题。
例2: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多16个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那么就差4个苹果。
问共有多少个苹果?A、46B、44C、48D、42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解析: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这道题是整除问题,正面无法求解,于是我们就直接验证选项。
验证选项一共有两个条件,相比之下,第二个条件验证起来更加的方便,于是我们就拿第二个条件开刀。
直接看哪个数加四之后能被五整除,直接得到答案A。
例3:某市园林部门计划对市区内30处绿化带进行补栽,每处绿化带补栽方案可从甲、乙两种方案中任选其中一方案进行。
甲方案补栽阔叶树80株,针叶树40株:乙方案补栽阔叶树50株,针叶树90株。
现有阔叶树苗2070株,针叶树苗1800株,为最大限度利用这批树苗,甲、乙两种方案应各选:A.甲方案19个、乙方案11个B.甲方案20个、乙方案10个C.甲方案17个、乙方案13个D.甲方案18个,乙方案12个解析:此题的正确答案为D。
行测技巧:代入排除思想解数学运算问题在行测考试中经常会考查数学运算,这也是很多考生退避三舍的问题,都觉得难并且会比较浪费时间,其实数学运算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其在公职考试中所占分值都是比较大的,这是与他人拉开差距的重要部分。
那么接下来为各位考生讲解一种解题方法——代入排除。
代入排除的原则1、先排除再带代入[例1]某校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36人,若将全校人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人数少180人,那么该校人数最多可以达到多少人?A.750B.972C.396D.998[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平均每个班级36人”可知,总人数是36的倍数,选项A,D不符合,B,C选项符合。
题目中还有一个要求“将全校人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人数少180人”这是再把B代入验证,符合要求。
所以选择B选项。
2、结合问法,若所求为极大值,则从大选项开始代入;若所求为极小值,则从小选项开始代入。
[例2]某旅行社组团去外地旅游,30人起组团,每人单价800元。
旅行社对超过30人的团给予优惠,即旅游团每增加一人,每人的单价就降低10元。
当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A.65B.55C.45D.3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要求当旅行团的人数是多少时,旅行社可以获得最大营业额,那么就可以根据题干条件从最大的代入选型,例如代入A选项,当人数为65人时,营业额为65×(800-10×35)=29250,例如代入B选项,当人数为55人时,营业额为55×(800-10×25)=30250,故选择B选项。
2015公务员考试行测必杀技之代入排除法众所周知,数学运算是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题量大,而且解题耗时较长,得分率普遍较低。
虽然每年的数学运算都会有些新题出来,但传统题型还是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熟练掌握一些常规解法以及思想极其重要。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着重探讨其中的一个方法——代入排除法。
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多元方程组类题目出现频率渐增,解决这类题目往往需要列出三元以上的方程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得出答案。
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列方程组是考生在拿到题目时应该有的第一反应,但是如果按部就班地去解这个方程组,那么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考生往往感觉得不偿失。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此时考虑一下代入排除法,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题讲解】例1、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A. 12B. 18C. 36D. 45中公解析:(1)这道题目常见的解法是:假设四个数分别为从小到大依次为a、b、c、da+b+c=45a+b+d=46a+c+d=49b+c+d=52由以上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a=(45+46+49+52)/3-52=12(2)运用代入排除法解题如下:假设B是答案,则最小一组也是18,19,20,加和得到57,显然不对,同理C、D也不对,排除法得到A。
例2、甲、乙、丙、丁四人,其中每三个人的岁数之和分别是55、58、62、65。
这四个人中年龄最小的是( )。
A.7岁B.10岁C.15岁D.18岁中公解析:(1)本题也可以采用列多元方程组就求解; (2)已知4个人中每3个人的年龄之和,同理,如果年龄最小的为18岁,那么年龄比较小的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最小为18+19+20=57岁>55,所以排除D。
同时由55和65可知,4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人与年龄最小的人的年龄之差为10岁。
由A、B可知,最大人的年龄为17岁或者20岁,可以得出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最大为17+16+15=48岁或者20+19+18=57岁,都小于65,所以排除A、B,最终答案选择C。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类比推理解题方法来源:考德上公培肖霞类比推理作为判断推理中的一种题型,是在2006年之后才引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但因其考查形式新颖、对推理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已成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类比推理题目看着虽然简单,但因其出现时间晚,题型多变,令很多考生感到十分棘手,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全面地了解一下类比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代入排除法这是在类比推理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题型,可以说是离不开代入法的。
代入排除法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题目要求不是让我们找和题干关系最相近的一组词吗?相近比较难判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来判断哪些关系不相近,甚至是相悖、相反来进行排除。
例:萎靡不振对于( )相当于( )对于食物A.动力——饥肠辘辘B.活力——丰衣足食C.精力——饥寒交迫D.毅力——饥不择食答案:A解析:本题解题必备的步骤就是将选项代入题干中,看题干考查的内容是语法关系中的反义词。
萎靡不振就是缺乏动力,饥肠辘辘就是缺乏食物,所以正确答案为A。
(二)遣词造句法两词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代入法和排除法都很难发挥功效时使用,比较适合利用遣词造句法。
遣词造句法是解答类比推理最实用、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遣词造句法就是利用词组、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寻求题目词项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有些类比推理题目词项间的逻辑关系比较隐晦,对于这类题目可以巧妙的运用遣词造句法,来挖掘词项间的关系。
例:治疗:患者:医院A.付款:顾客:商场B.观看:观众:影院C.判罚:裁判:赛场D.改造:罪犯:监狱答案:D解析:利用遣词造句法,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罪犯在监狱接受改造。
所以正确答案为D。
运用遣词造句法解题的,首先可以有效的帮助考生找到词项间的关系,通过造句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遇到关系不明确的题目时,遣词造句法是解题的法宝。
另外,在二次辨析时,通过遣词造句法对比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对应,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与数字特性法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作为数学运算的第一大思想,根源于数学运算试题的“客观单选”特性。
很多问题正面求解相当困难,但结合选项来看却相当容易,“答案选项”是整个试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孤立地看题干而忽略选项是考生答题时最大的误区之一!“代入排除法”广泛运用于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年龄问题、周期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等等。
后面介绍的“数字特性法”和各类“典型解题思想”也都或多或少的引入了“代入排除”的思想。
【例1】(四川2008-7)两个数各加2的比为3∶2,两个数各减4的比为2∶1,问这两个数各是多少?()A. 16,10B. 14,12C. 16,8D. 18,10[答案]A[解析]直接代入,发现A满足条件。
[注释]典型和差倍比问题。
【例2】(安徽2008-7)一个袋子里放着各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色球占1/4,后来又往袋子里放了10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2/3,问原来袋子里有多少个球?()A. 8B.12C.16D.20[答案]A[解析]直接代入,发现A满足条件。
[注释]典型和差倍比问题。
【例3】(内蒙古2008-1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43,甲数的2倍加8,乙数的3倍,丙数的4倍,丁数的5倍减去4,都相等,问这四个数分别是多少?()A. 14,12,8,9 B. 16,12,9,6C. 11,10,8,14D. 14,12,9,8[答案]D[解析]直接代入,很容易得到D才是正确答案。
【例4】(国家2006二类-35)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小时。
有一次停电,将这样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所剩长度一样,则此次停电共停了多少分钟?()A. 10分钟B. 20分钟C. 40分钟D. 60分钟[答案]C[解析]直接代入即可:60分钟后,长蜡烛已经烧完,排除D;20分钟时,长蜡烛还未烧到一半,不可能跟短蜡烛一样长,10分钟更加不可能,排除A、B。
2015年行测备考:代入排除法华图教育杨曾佳在数学运算这个模块中,时间紧,任务重,掌握必要的解题思想对于解决题目是非常有利的,往往在解决一道看似复杂或者毫无头绪的题目时,运用典型的数学思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代入排除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
代入排除,顾名思义,就是结合答案选项和题目的条件进行互相推导验证的一种方法。
在数学运算中代入排除法适用于某些典型题目及一些较难没有思路的题目。
典型的题目主要包括多位数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余数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年龄问题、复杂行程问题等等。
接下来我们结合历年真题给大家讲讲如何使用代入排除法。
【例1】将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调换后所得到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070,差是198,这个三位数是()。
A.218B.327C.436D.52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采用代入排除法解决,436+634=1070,634-436=198,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C。
【小结】这类题目属于多位数问题,典型解法就是代入法。
在代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干和选项,找出题干中关键点提高解题效率。
【例2】小华4年后年龄与小丽4年前的年龄相等,3年后,她们两人的年龄和等于她们今年年龄差的3倍,小华和小丽今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A. 4,12B.5,13C. 6,14D. 10,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年龄问题,常使用代入排除法。
由于答案成逐渐增加的趋势排布,所以采取居中代入(先代B项,再代C项)。
B项代入符合题意要求,因此,答案为B。
【小结】这类题目属于年龄问题,常使用代入法。
在代入的时候,发现答案成逐渐增加的趋势,采取居中代入的方法进行验证。
【例3】有一些信件,把它们平均分成三份后还剩2封,将其中两份平均三等分还多出2封,问这些信件至少有多少封?( )A.20B.26C.23D.29【答案】C【解析】余数问题,考虑代入排除,要求至少,则一般从最少的开始代入,A选项第二个条件不满足,排除;B选项同样第二个条件不满足,排除;C选项符合条件,因此,答案为C。
2015选调生考试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法宝之代入排除法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高峰又一次拉开了序幕,相信学员们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之中。
那么,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模块依然是决定是否得到高分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众多模块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为学员提炼了数量关系模块的快速解题法宝,以帮助大家高效地突破,冲出重围。
一、掐准时间,选择性做题在考场上,很多考生根本没时间做数量关系部分,而是采取直接蒙题的策略。
其实,随着近两年数量关系部分整体难度的下降,60%-70%的考题都是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型。
掌握好解题技巧,快速挑选出这些题目,可以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所以,对于这部分不能轻言放弃,最后做数量关系部分,只做会的,不会再选择放弃。
二、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延续往年趋势,数量关系部分着重考察数学运算。
对于过半的中等难度应用题,我们需要懂得识别题型、找对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1.代入排除法:适用多位数、年龄等问题。
【例1】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A.169B.358C.469D.736【答案】B【解析】多位数问题,考虑代入排除法。
只有B选项满足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例2】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问其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多少岁?( )A.16岁B.18岁C.19岁D.20岁【答案】C【解析】年龄问题,首选代入排除,注意代入的逻辑顺序,从年龄最大的选项D开始代入。
结合尾数法,可得只有C选项满足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点拨】当遇到特别棘手、无任何思路的复杂题型时,也可考虑代入排除法进行尝试。
行测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指导数学运算题在行测考试中有不少难度,很多考生在这部分花费的时间很多,其中只要掌握好代入排除法就能够帮助大家很好的提高解题速度。
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行测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测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是指从选项入手,代入某个选项后,如果不符合题干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此选项,如果代入某个选项恰好符合题干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
当然它也不是所有的题型用它都简单,一般针对于不定方程问题、多位数问题、周期问题、整除问题、时间问题等各类问题用代入排除法更易更快找到正确答案。
【例1】装某种产品的盒子有大小两种,大盒每盒能装11个,小盒每盒能装8个,要把89个产品装入盒内,要求每个盒子都恰好装满,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 )A.3,7B.4,6C.5,4D.6,3【答案】A。
解析:在代入前首先注意大盒装的产品为11的倍数,小盒装的为8的倍数为偶数,总共只有89个产品为奇数,说明11的倍数只能为奇数,那么就排除了B、D选项,从A选项开始代入,11×3+8×7=89。
故选A。
【例2】一个小于80的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是6的倍数,这个自然数最大是多少?( )A.32B.47C.57D.72【答案】C。
解析:本题可用代入排除法。
与3的差为6的倍数,6的倍数为偶数,所有这个数应该为一个奇数,那么A、D选项就排除了,因为本题问这个自然数最大是多少,所以应从最大的选项开始代入。
从C选项开始代入:57,与3的和是60,是5的倍数;其与3的差是54,是6的倍数。
故选C。
【例3】某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目,规定答对一题得3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不答不得分。
小明参加考试回答了全部题目,得了82分,问答对的题目数和答错的题目数之差是多少?( )A.13B.15C.16D.17【答案】C。
解析:本题根据奇偶特性,直接代入。
由奇数偶数特性知:两个整数的和与这两个整数的差,所得结果的奇偶性相同。
2015年国考技巧预备:代入排除法华图教育师杰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最大特点是,题量大,做题时间不够,因而决定了应对公务员行测考试题,我们就不能采用对待填空题和解答题的解法,对待数量关系考试题最好的解法是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解题第一大法,拿到题目之后第一个想法是能不能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代入排除法不是任何题目都适用的,这需要大家有一双“慧眼”去判断题目是否适用于代入排除法。
比如多位数问题、余数问题、不定方程等。
一、多位数问题【例1】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A.169B.358C.469D.736【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多位数问题,题目涉及一个多位数的加减运算,遇到这种题目首先考虑运用代入排除法。
由题意,根据“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这个条件,首先排除C,其次根据“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只有358满足题意,所以选择B【例2】某个三位数的数值是其各位数字之和的34倍,这个三位数为()A.702B.306C.207D.203【解析】是多位数问题,选择代入排除,直接将选项代入,很明显:702≠34⨯9,306=34⨯9,所以选择B二、余数问题【例3】一个两位数除以5余3,除以7余5,这个数最大是()A.33B.37C.68D.72【解析】这是一道余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根据“一个两位数除以5余3”排除B、D,再根据“除以7余5”只有C满足,所以选C。
【例4】有一些信件,把它们平均分成三分后还剩2封,将其中两份平均三等分还多出2封,问这些信件至少有多少封()。
A.20 B.26C.23 D.29【解析】这也是一道余数问题,因为问句里出现了“至少”,所以从最小的选项20开始带起,20除以3余2,满足第一个条件,但是其中的两份12除以3余0,不满足条件,同理,只有23满足条件,所以选择C。
2015年莆田公务员考试行测速答技巧:代入排除思想有很多考生反映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太难,拿高分更是不易。
其实行测题目并不难,重点不是考察考生会不会做,而要考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来。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较短时间内选出正确的答案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可以加快解答速度的思想----代入排除思想。
代入排除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所以只要有一项满足题目的所有条件,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2.一个选项只要不满足题目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它就不是答案。
3.代入排除的时候,最好是先用其他方法如整除思想排除,然后带入。
这样的话,在第一时间将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排除掉,既节省了时间,也能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率。
下面我们就通过例题来体会这一思想的妙处。
例1.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五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那么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 )。
A.12525
B.13527
C.17535
D.22545
答案:A
中公解析:从选项开始带入,发现第一个选项中125正好是25的5倍,同时,25125等于原来数12525两倍再加上75,满足题目的两个条件,就是答案。
选A。
例2.某城市共有A、B、C、D、E五个区,A区人口是全市人口的5/17,B区人口是A区人口的2/5,C区人口是D区E区人口总数的5/8,A区比C区多3万人,全市共有人口( )万人。
A.20.4
B.30.6
C.34.5
D.44.2
答案:D
中公解析:首先,由已知条件A区是总人口的5/17,而答案给出的均为有限的小数,则说明总人口乘以5/17一定也是有限的小数,则总人口能够被17除尽,排除C。
接下来带入选项,发现只有D选项满足题目所有条件。
选择D。
例3.三位专家为10副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副作品都有专家投票。
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记为C等。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等和B等的作品共6幅
B.B等和C等的作品共7幅
C.A等最多有5幅
D.A等比C等少5幅
答案:D
中公解析:选项A,如果A成立的话,则A等和B等至少有12张选票,则最多只剩下3张票,还有4幅作品,不满足每张作品都有一票。
排除A。
B更不满足,如果满足,则B 等和C等至少7票,其余3幅A等画共8票,错误。
对于C,A如果有5幅,则已经有15张票了,其余作品就没有选票,所以A等作品达不到5,C也排除。
答案只有D。
以上是行测题中可以用代入排除思想直接快速解答的例子,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再多找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一定可以在行测考场上加快做题速度。
本文摘自:/R7qEo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