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画杨桃 公开课(详细清晰)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86
《画杨桃》公开课教案优秀《画杨桃》公开课教案优秀(通用12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优秀篇1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为别人的评论所左右。
2.学习本课“壶、蕉、廓、嘻”等11个生字,理解“寂寞、紊描、叮嘱、轮廓、如实、椭圆、尖削、教诲、一丝不苟、面面相觑。
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3)熟读,领会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有步骤地读懂课文。
2.通过“我”回想起父亲的叮嘱,在写生课上如实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老师批评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的事,从而悟出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读题。
2.出示实物杨桃,简单介绍。
二、自读指导(一)整体感知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文中有一句父亲教育我的话。
出示: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画歪了它的模样。
2.理解这句话中的“对象”是指什么?3.父亲说的“想当然“究竟是指什么呢?出示自学课文的步骤,理解父亲的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2)细读,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3)熟读,领会中心。
(二)按三个步骤学习课文(1)初读,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1.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2.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我”在初学画画的时候,父亲叮嘱“我”画画要忠实于素描对象。
“我”在一次写生课上,想起了父亲的叮嘱,将杨桃如实地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
老师看了“我”的画后批评了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并教育大家要忠实于写生对象。
“我”因此悟出了道理。
①对照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②这段话共几句?根据四句话概括小标题。
板书:学画——画画——评画——悟理3.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4.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我”初学画画时,父亲要“我”忠实于素描对象。
11画杨桃课件配套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2016-02-23 11:44 216次共1课时11画杨桃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叮嘱、严肃、熟悉、教诲”等词语,书写生字“嘱、肃”。
2、学习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初步体会标点符号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帮助,理清文章脉络。
评论(0) 教学重点学习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评论(0) 学时难点熟读课文,初步体会标点符号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帮助,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大家平时喜欢吃水果吗,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吗?(随机指名说)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水果,看看你们认识它吗?【出示】:杨桃的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随机指名回答,师补充资料由学生读)【出示】:杨桃是广东和海南一带常见的水果。
表面有五条棱。
杨桃没长熟的时候是绿色的,成熟以后是黄色的。
果肉脆而多汁,有酸的,也有甜的。
甜杨桃可以直接吃,酸杨桃则大多加工成蜜饯。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杨桃有关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画杨桃)。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一读:认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②边读边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对照课文中的读音多读几遍或问问同桌。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叮嘱(dīng zhǔ) 前排(pái) 靠(kào)边一幅(fú)审(shěn)视严肃(sù) 半晌(shǎng) 熟悉(shúxi) 教诲(huì)和颜悦(yuè)色(重点指导“熟悉”的轻音。
)(3)去掉拼音我们来开火车读读吧。
(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随机点拨)2、二读:通语句【出示】:句子一: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通用13篇)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篇1这节课,学生学习非常投入,思维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浓厚,原因在于教师抓住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动感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精彩纷呈。
其成功在于:一、关注生命灵性,把握生成资源儿童教育是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事。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
这时如果教师只注重自己的预设,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将使学生生命的灵性淹没在教师的灌输之中。
以上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十分珍视生成,适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准确把握好生成的课堂资源,尊重学生,给予他们发表见解的权利,而自己则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中。
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通过多元想象与文本产生共鸣,使他们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
如果教师不关心学生独特的感受,严格按照既定的预设方案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学生的灵性将被彻底抹杀,课堂也将毫无生机可言。
二、构建对话平台,呈现精彩生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以上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给师生对话部分添加提示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然后补白省略,最后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到不能随意嘲笑别人,遇事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这种源自学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资源是富有生命力的──处处呈现着精彩的感悟,焕发着灵性的光芒。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3、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语文《画杨桃》公开课教案1课时目标: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叮嘱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还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教育我们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1、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
课文的第二大段以画杨桃为主线,写了哪几个人物?(老师、我、同学)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有不同的表现。
2、请同学们仔细研读第二大段,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仔细研究一下。
我们可以怎样研究人物?(抓住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3、先自己独立读课文,仔细思考你研究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讨论,共同研究。
三、交流汇报(一)我是个做事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人。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是因为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我知道杨桃的样子吗?那为什么还要把它画成五角星呢?我受到了谁的影响?(父亲)(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11 画杨桃课件配套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2016-02-23 11:44 216次共1课时11 画杨桃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叮嘱、严肃、熟悉、教诲”等词语,书写生字“嘱、肃”。
2、学习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初步体会标点符号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帮助,理清文章脉络。
评论(0) 教学重点学习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评论(0) 学时难点熟读课文,初步体会标点符号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帮助,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大家平时喜欢吃水果吗,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吗?(随机指名说)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水果,看看你们认识它吗?【出示】:杨桃的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随机指名回答,师补充资料由学生读)【出示】:杨桃是广东和海南一带常见的水果。
表面有五条棱。
杨桃没长熟的时候是绿色的,成熟以后是黄色的。
果肉脆而多汁,有酸的,也有甜的。
甜杨桃可以直接吃,酸杨桃则大多加工成蜜饯。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杨桃有关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画杨桃)。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一读:认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②边读边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对照课文中的读音多读几遍或问问同桌。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叮嘱(dīng zhǔ)前排(pái) 靠(kào)边一幅(fú)审(shěn)视严肃(sù) 半晌(shǎng)熟悉(shú xi) 教诲(huì)和颜悦(yuè)色(重点指导“熟悉”的轻音。
)(3)去掉拼音我们来开火车读读吧。
(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随机点拨)2、二读:通语句【出示】:句子一: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1《画杨桃》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1《画杨桃》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无论做什么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2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中段,是学生从低年级跨度到高年级的必经过程。
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及“生本课堂”中的自主合作精神是生本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在“三学小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了读悟结合、对比品读的方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无论做什么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预学1、经典诵读出示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关的古诗《题西林壁》2、回顾内容,质疑导入师:温故而知新,谁来带领大家读读这里的词语?(出示词语,强调“肃”的笔顺。
)评价、过渡:你们的词语读得真响亮。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
(父亲、“我”、老师。
师板书)过渡:“我”究竟是怎么画的杨桃的呢?画杨桃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出示前置学习目标,小组内先自学、后互学)3 前置学习:(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为什么要这样画?(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画上“——”,再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