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_0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针灸疗法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针灸疗法,对照组55例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感染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针灸疗法阑尾炎并发症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and laparotomy appendectomy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1 in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of 65 patients for laparoscopicappendectomy combined acupuncture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 55 patients were traditional open appendectomy, observ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peration time; antibiotics, use of tim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s; anal exhaust time;ambul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s situ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time to antibiotic use, postoperative use of analgesic drugs, infections, anal exhaust time, get out of bed time, hospital charges, etc.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acute appendicitis combined acupuncture with less trauma and faster recovery, shorter average length of stay, fewer complications,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laparoscopic laparotomy appendectomy acupuncture therapy appendicitis complications effect急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的最常见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关键词:阑尾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分析阑尾炎临床中比较常见,特别在基层医疗单位,由于受条件限制,不能及时确诊、治疗,往往急性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而转为化脓性阑尾炎。
一部分单纯性阑尾炎病例给予抗生素治疗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此类病人一旦遇到劳累、饮食不当可引起复发,且呈现出发病频繁、病情逐渐加剧的趋势,最终多需手术治疗。
除了急症病人有手术指征的病例而首选阑尾切除术治疗外,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针对病情需要和病人的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急、慢性阑尾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9年以来,笔者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共诊治阑尾炎患者48例,首选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36例,后期给予手术治疗4例。
保守治疗中5例有手术指征,由于其拒绝手术治疗而给予保守治疗。
1.2治疗方法1.2.1一般疗法常规应用青霉素、甲硝唑静脉用药外,防止腹部用力,以免造成阑尾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患者要禁食观察治疗,静脉补液维持生理性需要。
1.2.2中药治疗方法(1)加味大黄牡丹汤内服,大黄、芒硝外敷。
①方剂:双花15、连翘各15g,大黄、芒硝、丹皮、赤芍、红花各10g,枳壳、甘草各8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2次分服,连续服二剂,三、四剂可以酌减大黄、芒硝剂量。
②外用药:大黄、芒硝各25g共研细末,大蒜四五头,捣成泥糊状,取适量摊在纱布上使之成直径8cm圆饼,放在麦氏点上外敷,用胶布固定,可以配合热敷、理疗,保留12~24h。
一般外敷1~2次即可。
③适应证:经临床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体温正常低于38.5℃,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而全腹部未出现弥漫性压痛,无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血常规:WBC<10×109/L,B超检查未见明显腹腔积液,x线检查未见腹腔膈下游离气体。
(2)阑尾清化汤:①方剂:双花、蒲公英各20g,川楝子、丹皮、白术、延胡索、大黄各15g(后下),赤芍12g,桃仁9g,甘草6;坏疽性阑尾炎加败酱草18g,穿山甲、皂刺各15g;年老体弱者去大黄。
经验交流2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周秀琼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 641100一、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腹痛或者阵痛,有些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主要有梗阻、感染以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等。
急性阑尾炎发病后最明显的体征体征变化就是腹部的剧烈疼痛,患病初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有隐痛,容易和一般的腹部疼痛混淆,如果诊断不及时,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部位会逐渐向右下腹部转移。
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食、恶心或者呕吐症状。
急性阑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尤其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很高。
二、急性阑尾炎的危害与治疗急性阑尾炎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急腹症,其危害不可小觑。
急性阑尾炎的发病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感染以及梗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阑尾穿孔、化脓等。
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极易引发患者弥漫性腹膜炎等合并症,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及时患者的急性阑尾炎被彻底治愈,还是会留下不可逆的后遗症,患者会经常出现肠梗阻等现象,十分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法主要就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就是针对急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以及坏疽性阑尾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
但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手术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粪瘘以及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何做好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工作重点,得到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
三、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护理急性阑尾炎手术是一个小手术,手术的风险很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但是,再小的手术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急性阑尾炎手术就会导致患者术后切口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并结合中西医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4月12日~2008年8月24日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然后随机抽取编号,抽到者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术15 d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满意度及治愈率进行统计。
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治愈率分别为87.5%、90.0%、84.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治愈率分别为97.5%、97.5%、97.0%。
结论超声并结合中西医方案治疗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155-0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本病是较常见的急性腹症,发病原因主要与不洁饮食、阑尾细菌性感染及梗阻等因素有关[1,2]。
临床症状主要以右下腹剧痛以及中毒症状为主,但是有时可能与其他消化道、急性腹症混淆而导致误诊。
为了更加准确、迅速地采取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我院采用高频超声检测设备对患者进行额外辅助诊断,使主治医师更能了解患者状况,从而采取手术及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及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4月12日~2008年8月24日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7~46岁,中位年龄31.5岁,平均33.7岁。
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抽取编号,抽到者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并超声诊断后手术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目的探究在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患者72例,随即对其展开分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临床效果、胃肠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情况。
结果在临床效果对比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胃肠功能恢复对比中,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住院情况对比中,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和费用中,均比对照组数值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急性阑尾炎;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发病比較急,且容易产生并发症[1]。
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且伴随剧痛。
本文选取急性胃肠炎并发腹膜炎患者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1年内收治的患者72例,开展本次试验。
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1.7±2.5)岁。
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2.1±2.3)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静滴抗生素甲硝唑(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250)进行消炎,并辅助B超进行脓液穿刺。
随后进行为期一周的临床观察。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开展救治。
药方:黄芩8 g,连翘20 g,金银花20 g,蛇舌草20 g,蒲公英20 g,芒硝10 g,三棱8 g,桃仁10 g,大黄20 g,水煎分服,2剂/d。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
方法对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施治。
结果两组患者经综合治疗措施后,治疗组治愈33例(73.3%),基本治愈9例(20.0%),手术治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2例(78.9%),基本治愈8例(17.8%),手术治愈15例(33.3%),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具有疗效好、无复发,且能免除患者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疗效
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常由化脓、坏疽阑尾炎穿孔引起[1]。
我院外科收治急性阑尾炎210例,其中根据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以确诊为腹膜炎9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210例,其中并发腹膜炎90例,发生率42.85%。
全部患者均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临床症状与体征。
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3.2±2.6)岁。
住院时间最短4 d,最长30 d,平均(10.2±1.8)d。
发病到入院时长最短10小时,最长9天,平均(1.5±0.6)天。
入院首次體温、脉搏,是判断阑尾炎的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
75例体温38℃以上;79例脉搏90次/分以上;血象:81例白细胞总数在14×109/L以上,56例中性粒细胞在0.80以上;其它检查:腹腔穿刺,对少数不能确诊,根据抽出液,用肉眼观察,以便帮助确诊、腹透,均无隔下游离气体,无液平,与上消化道穿孔,及肠梗阻作鉴别。
随即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血象等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情况良好,腹腔脓液量不多,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乐意并能够服中药不选择手术治疗,选择非手术治疗。
②年老体弱,重病情,需手术,但拒绝采用手术治疗,选择非手术治疗。
③阑尾穿孔,感染中毒症状重或体克,选择手术治疗。
④拒服中药或服后即吐,并要求手术,选择手术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①一般治疗;禁食,采用半卧位。
②维持电解质、水
平衡,一旦水份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可根据情况,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适当地通过输液纠正酸中毒.③应用抗生素:病重,选用2 g氨苄青霉素,静推1次/8小时,静脉滴注100 mL甲硝唑,一般情况仅服中药。
④脓液穿刺:脓肿大,在B超提示下进行脓肿穿刺,再注入庆大霉素16万U。
连用5天观察疗效。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论治①中药内服:急性闌尾炎并发腹膜炎属蕴热型或毒热型,以清热解毒,通里或下,活血行气辨证施治,药用: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薏苡仁、瓜蒌仁、败酱草、冬瓜仁、白花蛇舌草各30 g,黄芩10 g、延胡索10 g、芒硝15 g、桃仁、赤芍各15 g、川楝子各12 g,木香、丹皮、大黄25 g(后下);若超39°C体温,加30~60 g生石膏;若脓肿,加15 g山甲,10 g皂刺,10 g三棱,若在后期体弱的,加当归、黄芪各15 g,党参10 g,不用通里攻下药。
用法;每剂水煎250 ml,每天2剂,4次服完,小儿可适当减量。
连服5天。
②中药外敷:若阑尾脓肿,用250 g黄酒渣,500 g鲜犁头草,捣碎成糊状,外敷,每天4次,疗效较好。
手术治疗本组中途共进行18例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15例。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和血象正常;基本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但有深压痛及条索,需续服中药治疗;手术治愈:自觉症状不减轻或加重,转手术治疗,或直接手术治疗。
总有效=治愈率+基本治愈率。
1.6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综合治疗措施后,治疗组治愈33例(73.3%),基本治愈9例(20.0%),手术治愈3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2例(78.9%),基本治愈8例(17.8%),手术治愈15例(33.3%),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属中医“肠痈”范畴,热毒内聚为病因病机,营血瘀结肠中,久热盛肉腐为脓,宣泄不得,耳闻腹膜炎。
治当荡涤实热瘀结,凉血排脓散痈。
大黄丹皮泻下通腑,荡涤实热,薏苡仁、败酱草排脓散痈,酌加清热解毒
药物,使瘀热腐脓随大便而下,再辅以西药抗菌消炎故见效甚速[2]。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药起到通里攻下作用,要用大剂量,让患者在前三天大便5~10次,起到泻血分实热和泻胃肠道积滞的功能,同时要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时进行液体补充,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后期时不再用通里攻下药,减清热解毒药量,加入适当扶正温补药,达到扶正不留邪功效。
阑尾炎并发腹膜炎的小儿和老年人,笔者认为还应手术为主,本组转手术治疗18例中,15例小儿和老年人,属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病情要严密观察其变化,采用保守治疗乏效的,要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中西医治疗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时,不能摒弃手术治疗。
综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具有疗效好、无复发,且能免除患者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局限性腹膜炎3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50-51.
[2] 杨芳,李忠礼,刘卓.清肠汤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术后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3,24(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