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0
大体积砼施工监理控制要点作者:董庆平来源:《硅谷》2008年第20期[摘要]结合实际工程,阐明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的重要意义,并对施工前准备的监理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和技术措施以及信息化管理等进行了论述。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体积水化热极限温差裂缝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83-01一、工程概况石家庄广播电视采编播综合业务大楼总建筑面积47252平方米。
结构型式为框筒结构。
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主楼筏板基础,基础底板厚度为2~3米,裙楼采用条形基础,采用C40防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整个基础底板的混凝土量约为6880立方米。
据石家庄建筑工程协会资料,该工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是石家庄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二、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监理本工程主楼阀板厚度大,属于大体积砼。
由于结构截面大,施工中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一般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在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度、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监理的控制主要是浇筑混凝土水化热和内外温差过大采取的技术控制措施。
一是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
二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选用中粗砂,石子粒径要求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5~31.5mm来配制混凝土。
三是掺加一定量粉煤灰等外加剂代替部分水泥,以便改善混凝土粘塑性,改善可泵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后期强度。
四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膨胀剂、泵送剂等。
五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内部温度进行监控,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通过技术措施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1.1严格审批施工专项方案,抓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专项方案,由监理组织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专题讨论后定稿,正式报总监审查。
在正式开盘浇筑混凝土前,监理人员必须检查施工单位在技术上、组织上的落实情况。
1.1.1做好混凝土生产厂家考察,多比较几家以便于优中选优。
1.1.2审查混凝土浇筑分段分层的合理性,以利于热量散发,使温度分布均匀。
审查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对温度变化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同时对温度进行监测。
1.1.3审查施工方案中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不超过25°C,温度陡降不应超过10°C。
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差,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审查测量措施及测温点布置是否合理;同时注意所采用的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是否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1.4核实混凝土的施配结果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1.5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的配置,泵管的布置及阻力计算的合理性。
1.1.6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齐全,钢筋分布是否合理。
1.1.7核实近期的气象情况以及供电情况。
1.1.8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组织技术安排,并列值班表。
1.1.9检查抗渗、抗压试模是否齐全。
1.1.10审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组织是否合理;大体积混凝士分段分层浇筑时间差,控制是否在初凝之前。
1.1.11审查浇筑路线是否合理,施工时必须按照路线予以落实。
1.1.12审查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是否可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是否妥当。
1.2优化混凝土配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裂缝的控制非常重要,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关键。
工程实践表明,合理的配合比可有效地减少水化热,降低绝热温升,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应提前一个月进行提交。
针对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可按60d强度设计。
配合比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在工程中逐渐成为常见的形式。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问题一直是监理的难点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并综合、系统的对施工监控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对同行有帮助。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技术要点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的高层建筑等建筑形式越来越成为城市新建建筑的主体。
相应的在高层建筑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高层建筑中的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像基础工程的浇注等。
目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没有完全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结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一米,而且会因为水化热而产生裂缝的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施工难度大、水泥用量大、浇筑时间集中、易发生较大的温度差,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开裂问题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控制是防止出现裂缝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因此作为监督单位,要通过一定的监理技术手段,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顺利完成,并且不出现裂缝。
1 大体积混凝土性质分析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最主要表现就是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形成裂缝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于:一是混凝土内文温差太大;而是由于外部温度变化;三是配合比,配合比不良会造成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
裂缝问题是是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材料特性。
在我们混凝土工程中裂缝主要有两种产生方式:1)是由于外荷载等外部因素引起的结构性裂缝;2)是由混凝土收缩变形,内外温差等内部因素引起的变形性裂缝。
而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一部分是结构性裂缝,但是占主要作用的还是由于变形性裂缝为主,也是我们施工监控的重点。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独特的性质,在混凝土浇注后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是温度升高,但是由于建筑体积较大,使得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不一样,越往中心温度越高,表面温度较低,因此会在表面产生很多细微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细则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检查:检查搅拌设备的机械部件是否完好,电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搅拌筒内壁是否光滑无粘结物等。
2.原材料的检验:对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3.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配比方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抗渗性等性能。
二、现场监理:1.模板的验收:检查模板的安装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钢筋的检查:检查钢筋的数量和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度是否符合规定。
3.浇筑工艺的监督:对浇筑工艺进行监督,包括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和振捣等环节,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4.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保持适宜的施工环境,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度湿润。
5.定周期检测:对混凝土进行定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等性能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三、施工后的验收工作:1.结构的检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结构是否牢固、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裂缝等。
2.强度的验收: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抗渗性的验收: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4.施工记录的整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重大事项进行记录,包括施工进度、质量验收结果、施工问题等。
以上是大体积混凝土监理细则的一部分内容,具体的细则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做好监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大体积砼施工监理控制要董庆平(石家庄汇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占一●■、i黧■工程科学[摘要]结合实际工程,阐明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的重要意义,并对施工前准备的监理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和技术措施以及信息化管理等进行了论述。
对大体积混凝十施工监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体积水化热极限温差裂缝中图分类号:T 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83--01一、工程概况石家庄广播电视采编播综合业务大楼总建筑面积47252平方米。
结构型式为框筒结构。
地基处理采用C FG桩复合地基,主楼筏板基础,基础底板厚度为2’3米,裙楼采用条形基础,采用C40防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整个基础底板的混凝土晕约为6880立方米。
据石家序建筑上程协会资料,该工程一次性浇筑混凝十量是石家庄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点工和监理本工程主楼阀板厚度大,属于人体积砼。
由于结构截面大。
施工中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
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一般有表血裂缝和贯通裂缝,在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度、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_【中监理的控制主要是浇筑混凝土水化热和内外温差过大采取的技术控制措施。
一是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
二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选用中粗砂,石子粒径要求采用连续级配的租骨料5’31.5m来配制混凝土.三是掺加一定量粉煤灰等外加剂代替部分水泥,以便改善混凝上粘靼性,改善可泵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后期强度。
四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膨胀剂、泵送剂等。
五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和内部温度进行监控,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士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通过技术措施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细则2一、工程概述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监理细则。
本工程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部位为_____,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预计浇筑方量为_____立方米。
二、监理依据1、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3、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
4、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三、监理工作流程1、施工准备阶段(1)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顺序、测温方案、养护措施等。
(2)检查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3)检查施工单位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4)审查原材料质量,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2、施工过程阶段(1)旁站监理混凝土浇筑过程,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浇筑顺序、振捣情况等。
(2)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测温方案进行测温,并及时记录测温数据。
(3)检查混凝土养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3、验收阶段(1)检查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
(2)审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评定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四、监理工作要点1、原材料控制(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水泥进场时,应检查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不得大于 1%;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
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以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3)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4)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监控要点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二、现代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涉及的主要工程现代建筑中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有水库水利大坝、桥梁、高层及超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体积大,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m,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施1.施工方案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一经批工单位及时完善,准,大体积混凝土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监控。
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2.大体积混凝土主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要求施工单因此在材料选择上、温度应力裂缝。
.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1)原材料优选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施工单位技术和试验部门要提前与商混站取得联系,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水泥:为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1P.S42.5矿渣硅酸盐水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粗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2)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化热的产生,降低混凝土温升。
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3)的中粗砂,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
粉煤灰:根据当地实际,可采用ⅱ级粉煤灰。
(4)外加剂:掺加的减水剂及纤维膨胀剂。
每批外加剂进场后,5()由施工单位实验部门同商混站一起对外加剂的品种、包装、重量等指标进行复查,并同生产供应单位一起对外加剂进行取样、送检,确保外加剂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断面最小尺寸为1~3m,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
具有结构厚、体型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体积较大又就地浇筑、成型、养护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注意事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规定。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方案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1)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1)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
2)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宜采取以保温、保湿养护为主体,抗放兼施为主导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剧烈变化,使混凝土浇筑体早期塑性收缩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增大,使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浇筑体或构件发生裂缝。
因此,应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设计、设计构造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混凝土后期强度利用、混凝土材料选择、配比的设计、制备、运输、施工,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以及在混凝土浇筑硬化过程中浇筑体内温度及温度应力的监测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等技术环节,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监理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因此,监理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的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审查施工方案监理应仔细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方法、振捣方式、养护措施、温度控制方案等。
施工方案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应选用中砂。
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3)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标准。
3、混凝土配合比的审查监理应审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方式、气温等因素进行优化,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4、施工设备和机具的检查监理应检查施工单位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设备、运输设备、浇筑设备、振捣设备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设备的性能是否良好,计量是否准确。
5、现场准备工作的检查(1)检查施工现场的道路是否畅通,保证混凝土运输车辆能够顺利进出。
(2)检查浇筑现场的模板、钢筋是否安装完毕,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检查测温设备、养护设备等是否准备就绪。
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1、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1)监理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每块混凝土构件体积在1000立方米以上的施工工艺。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况复杂等特点,所以对其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要点尤为重要。
以下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监理工作的主要要点。
1.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编制一份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施工工艺等内容。
监理工程师要对方案和设计进行审核,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2.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
监理工程师要对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质量性能。
3.监管施工现场的环境。
施工现场的环境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和监管,确保施工现场的洁净、整齐、安全。
同时,要确保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符合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4.监督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过程。
监理工程师要监督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过程,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均匀性、浇筑均匀性等满足施工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进行监督,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
5.进行施工质量检测。
监理工程师要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评估检测结果。
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坍落度、抗渗性等。
如果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监理工程师要负责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包括施工区域的警示标识、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等。
7.对施工质量提出监理意见和建议。
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并向业主提出监理意见和建议。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检查。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要点包括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施工现场的环境、监督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过程、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对施工质量提出监理意见和建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一、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1、原材料选用。
①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②细骨料:宜采用II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
③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④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
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⑤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
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并且混凝土的28天强度基本能接近混凝土标准强度值。
一般采用6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来代替28天龄期强度,控制温升速率,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
⑥外加剂:在混凝土添加外加剂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样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试配及施工配合比确定: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配合比。
二、温度预测分析根据现场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采用3D —TFEP程序对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温差进行计算机模拟动态预测,提供结构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随混凝土龄期变化情况,进行保温养护优化选择。
根据计算,拟先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薄膜,中间覆盖1—2层麻袋,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1、混凝土浇筑:①多台输送泵进行集中浇灌,如有条件可加入塔吊及溜槽辅助。
为保证施工质量,利于混凝土早期散热,应对厚混凝土进行相对较长的分层施工,分4层,每层约8~9深(每一大层内仍须做到斜面分层),待每层达到预定高度后略作停歇,约2~3h后混凝土完成相当部分早期沉缩,及散发了大量的早期水化热,此时再集中覆盖下一层混凝土,并于两层混凝土之间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间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棒插入振捣拔出后原位孔洞能立即恢复为准),确保深厚混凝土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1)质量控制工艺流程(2)质量目标风险分析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以下特点:①混凝土一次性浇捣方量较大,浇捣时间长,混凝土自流淌距离长,振捣面较广,不允许预留施工缝,混凝土分层浇捣,因此施工组织难度较高。
②由于基础底板一般钢筋较为密集,板厚大而板面标高变化较多,因此混凝土浇捣难度较大。
③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较高,防止裂缝开展责任较大。
大体积混凝土浇捣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包括:①由于混凝土自流淌距离长,振捣数量不足钢筋较为密集等原因,导致局部混凝土疏松。
②由于混凝土供应渠道不畅,初凝时间控制不当及施工组织不力等原因导致施工沉降缝;尤其垂直向施工缝直接影响板整体刚度。
③由于浇捣程度不当及养护不及时导致板面裂缝;基础出现贯穿裂缝等。
其它质量问题还包括板面平整度偏差较大,钢筋移位,蜂窝麻面、露筋等等。
搞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编制严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大体积混凝土供应方案,混凝土浇捣方案,混凝土养护方案等方面完备性及其落实情况。
②要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及工程周围环境制定相应对策,确保混凝土连接供应及有序地组织浇捣。
③明确监理重点,包括板由浇捣难度较高部分(如梁板基础部分、深坑四周,外墙板区域等)及混凝土浇捣关键工序(如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振捣数量及振捣程序和混凝土养护措施落实等)分别制定相应对策。
④落实全过程旁站监理,明确跟班监理人员分工及职责。
(3)质量控制点①控制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a)配制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b)混凝土初凝1-2小时前用木蟹打抹两遍,以闭合微裂缝;(c)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覆盖,以防水份过量蒸发。
②控制温度裂缝(a)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包括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调整配合比,掺加粉煤灰及外掺剂,降低水泥用量;(b)掺加微膨胀剂,如UEA以控制温度裂缝能力;(c)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d)及时落实养护措施控制内外温差不大于25°C。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一、监理工作流程二、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大体积砼浇捣前监理工作1。
1、审核总包方提交的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重点检查大体积砼的商品砼材料供应方案、砼浇捣方案、大体积砼测温及砼养护等方面的施工技术措施.1.2、审核砼搅拌站资质,并对现场进行考察,包括对原材料(水泥、黄砂、石子等)堆场备料情况及拌机的备用情况进行了解。
1.3、针对大体积砼降低水化热技术措施组织专题讨论,包括配合比、外掺剂及养护措施。
1。
4、组织监理人员对基础底板钢筋、柱墙插筋按设计图纸与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内容包括;①钢筋质保书及复试报告.②钢筋外观锈蚀程度检查.③钢筋连接质量.④柱插筋与底板锚固方式及质量的检查。
⑤电梯井及深坑之间底板弯起钢筋的布置,集水井池底板钢筋布置。
1.5、监理人员对基础防雷接地网络的布置,标志(涂黄漆),引申至各轴线柱筋的连接质量进行详细检查验收。
1。
6、监理人员对钢边止水带的位置和连接质量进行检查.1。
7、监理人员对模板平直度、垂直度、柱墙断面尺寸进行检查,尤其注意电梯井断面尺寸允许有正的偏差。
1。
8、监理人员对预留洞、预埋铁标高尺寸、设备预埋管路进行检查验收.1。
9、监理人员明确大体积砼浇捣监理重点,明确每个监理的职责。
1。
10、后浇带部位的伸缩缝防水质量及保护控制。
1。
11、施工缝处止水带的安装质量和保护措施。
2、大体积砼浇捣监理控制2。
1、严格控制进场混凝土塌落度(140mm~180mm)和入模温度(不大于25℃).2.2、督促施工方严格按审批后的施组设计组织和安排施工,控制浇捣顺序,保证分段分层循环连续浇筑,检查砼振捣均匀性,严禁出现振捣不实和漏振情况。
砼振捣重点注意以下部位:①电梯井深坑部位四周标高;②集水井坑部位;③地下室侧壁与底板的止水带部分。
2.3、外板墙施工缝翻口处砼的浇捣,须先进行底板砼浇捣,待底板砼沉实稳定后,再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人用料斗、小型振动机进行,浇捣时间控制在初凝前完成。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1.1严格审批施工专项方案,抓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组织专项方案,由监理组织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专题讨论后定稿,正式报总监审查。
在正式开盘浇筑混凝土前,监理人员必须检查施工单位在技术上、组织上的落实情况。
1.1.1做好混凝土生产厂家考察,多比较几家以便于优中选优。
1.1.2审查混凝土浇筑分段分层的合理性,以利于热量散发,使温度分布均匀。
审查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对温度变化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同时对温度进行监测。
1.1.3审查施工方案中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不超过25℃,温度陡降不应超过10℃。
因此,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差,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审查测量措施及测温点布置是否合理;同时注意所采用的材料如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是否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1.4核实混凝土的施配结果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1.5检查现场机械设备的配置,泵管的布置及阻力计算的合理性。
1.1.6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齐全,钢筋分布是否合理。
1.1.7核实近期的气象情况以及供电情况。
1.1.8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组织技术安排,并列值班表。
1.1.9检查抗渗、抗压试模是否齐全。
1.1.10审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组织是否合理;大体积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时间差,控制是否在初凝之前。
1.1.11审查浇筑路线是否合理,施工时必须按照路线予以落实。
1.1.12审查施工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是否可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是否妥当。
1.2优化混凝土配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对裂缝的控制非常重要,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关键。
工程实践表明,合理的配合比可有效地减少水化热,降低绝热温升,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应提前一个月进行提交。
针对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可按60d强度设计。
配合比的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2.1材料及外加剂的有关要求1.2.1.1采用较低水化热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控制出厂半个月以上,以降低水泥的活性,禁止使用刚出窑的水泥。
1.2.1.2掺粉煤灰。
在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峰值,通过做绝热温升试验,优选混凝土配比。
粉煤灰要求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优质I级灰,并严格控制其烧失量、含硫量符合GBJl46--19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1.2.1.3石料要求:使用小于或等于2.5cm的粒径,吸水率小于等于1.5%,含泥量不超过1%,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必须符合JGJ 53—1992《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1.2.1.4砂子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2%,其他要求应符合JGJ 52 — 19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1.2.1.5 拌制混凝土所用水应符合JGJ 63—19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1.2.1.6外加剂的使用。
需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级品以上的质量要求,结合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满足抗渗、合易性、抗裂、初凝时间等需要,严格控制配比重量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1.2.1.7 采用合理水灰比及配合比。
要求实验室提供满足工程性能需要的配合比、适宜的水灰比,以保证工程质量。
1.2.1.8 材料温度控制。
在夏季施工时,砂石场地应措设凉棚以降低砂石的温度。
另外,夏季使用的水应适当增加冰块以降低温度,应控制在4℃~ 8℃之间,减少材料温度。
如果是冬天应做好保温、防雪措施,使用的水温应控制在30℃~40℃左右,以保证出机时的温度控制。
1.2.2坍落度要求因施工面积较大,要求混凝土保水性能好,坍落度不仅保证泵送要求,同时也要保证混凝土流淌距离不能过长,以免混凝土分层施工衔接不上形成冷缝。
因此,坍落度应控制在140 mm一180mm,坍落度损失值不大于30mm/h。
1.2.3初凝时间的控制要求根据混凝土分层一次浇筑的最大方量,混凝土供应能力、运输时间及施工季节的气温,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12h,为保证分层衔接时混凝土不至于初凝,需要进行计算确定。
1.2.4混凝土强度要求采用60d龄期试块强度作为检验达到设计强度标准,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热化。
应做7d、28d及60d龄期试块,以检查强度发展情况。
1.2.5考察好混凝土生产厂家检查生产厂家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证书、计量证年检、试验室、车程及交通状况以及厂家生产管理状况是否满足施工的需要,提前提供能够满足此工程混凝土性能的配比单,便于研究与协调。
2、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2.1为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泌水,在垫层施工时,要预先有意识地沿纵向、横向做一定坡度,使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向预留井坑,再用泵将水抽至周围排水沟内。
2.2在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检查浇筑工艺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按照方案过程进行实施;检查搅拌站配比是否严格按照要求的比例称重,控制偏差,现场设专人落实检查坍落度是否按要求达到交付商品灰的要求,运输出现异常时及时联系厂家处理,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督促施工队予以处理。
2.3督促施工人员分层浇捣,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及时移动泵管,尤其在浇捣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浇捣顺序,确保各部位振捣密实,振捣时上下垂直、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防止混凝土离析和漏振。
2.4检查水平施工缝处理是否按照方案要求进行,督促施工人员及时压实拉毛,尤其做好表层处理,使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混凝土初凝前用抹子进行抹压搓平。
在混凝土初凝至终凝前,视混凝土表面的凝结状况进行多次抹压,尽可能消除混凝土所产生的干缩裂缝。
2.5督促施工队按照规定做好测温工作,测温点宜布置在厚度1/2处,1/4处及表面,在浇筑期间每h测温1次,浇筑7d内每2h 测1次,以后每7d时4h、6h、8h测温1次,监测30d。
2.6督促施工队按规范留置试块。
3、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及温差监控工作混凝土完成浇筑后要重视养护,保证养护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必须根据强度等级、现场条件及施工季节合理选用养护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多采用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及时覆盖严密,不能出现混凝土外露现象,覆盖厚度由温度计算确定。
一般工程通过热工计算确定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数层麻袋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内部预埋热电偶测温,密切注意各点温度变化,一旦内外温差超过25℃应督促施工队及时加强保温措施,对于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当覆盖层拆除后,仍需浇水保温养护至14d以上。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应早做准备。
研究制定可靠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审查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组织设计,发挥监理的作用,协助施工方解决技术难点,多考虑一些不利因素,以利于我们沉着去应对,做好监理的旁站及监控点的检查工作,切实落实好浇筑的施工工艺及混凝土养护工作,做好测温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4、结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应遵循GBJ 204—8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结构混凝土的材料规格、构件形式、尺寸及其位置均应符合施工详图或监理机构的规定。
对施工单位任何结构形式的变更进行审批。
4.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4.1.1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动力组织、施工设备、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停水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逐项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4.1.2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模板和钢筋应做好预检和隐检,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己清除干净。
关键部位应再次查验钢筋品种、数量、规格及插筋、锚筋。
4.1.3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各受力钢筋之间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1.4检查机具准备情况。
对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输送管道及振捣器等准备是否充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己有应急措施,并经过试运行。
4.1.5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办妥。
4.1.6水、电、照明等现场条件己做好,且应有保证。
4.2冬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4.2.1首先要根据工程进度、气温预测、施工环境做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冬季技术施工措施,规定好测温孔布置、测温方案、浇筑方案、拆模条件。
4.2.2认真进行热工计算,采用科学的保温措施;保证到场的保温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4.2.3对冬施的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性能、掺量必须提前做好试验报告。
4.2.4控制好冬施关键点,做好以下的检查和抽测工作:抽检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内外温度及温差的监测、分析,必须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和裂缝的发生;加强对蓄热覆盖防风措施的监察,确保覆盖及时到位;适时控制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温及养护问题;保证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数量,应包括同条件和转常温条件试块。
4.3夏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4.3.1对高温环境下影响混凝上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提前制定夏季施工技术方案。
落实方案的执行情况,比如配合比是否考虑了夏季施工塌落度损失大的措施、温度控制是否有效等等。
5、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5.1 配合比控制的原则5.1.1为取得较高强度和较好易性的混凝土,可以提高单位体积水泥用量,但过大的水泥用量不仅会增加造价、用水量和形成混凝土后的体积变化率,故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受限制。
5.1.2力求最少但符合和易性要求的用水量,因为用水量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水泥用量越少,体积变化率越小。
但施工时却会遇到搅拌不匀、振捣不实等困难,故要规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适宜用水量和适宜塌落度。
5.1.3石子的最大粒径要受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最小间距等条件的限制。
5.1.4要选用使石子用量最多、砂石级配合适,使混凝土密度最大,与混凝土水灰比和石子最大粒径相适应的砂率。
5.2 配合比控制5.2.1结构用混凝土在施工前应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施工中原材料有变化时,应重新申请试配。
配合比通知单应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剂及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
5.2.2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按试验报告中的塌落度标准控制,严禁随意增加用水量。
5.2.3原材料计量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混凝土施工缝不可随意留置,位置要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留置部位要方便施工。
施工缝的处理要按技术方案执行。
5.3施工缝的浇筑与处理:5.3.1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定要达到1.2MPa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