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导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95.50 KB
- 文档页数:48
一、“逻辑”的含义1. 名称的由来音译词logic。
来源于古希腊语λόγος(逻各斯)原意是--思想、言词、理性、秩序、规律等汉语中最早出现在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中2. 词义(1)客观事物的规律(2)某种具体的理论、观点、道理等(3)思维的规律或推理的规则(4)逻辑学一、“逻辑”的含义规律思维和理论中的必然联系以及论辩中的说服力逻辑思维规律二、逻辑学的起源——源于理智的自我反思1. 说谎者悖论及其他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一个人说,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话。
二、逻辑学的起源——源于理智的自我反思2、普罗泰戈拉斯的“半费之讼”普罗泰戈拉斯(Protagoras)的理由: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的判决,你应该付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打输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当初的约定,你也应该付我另一半学费; 我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你都应该付我另一半学费。
3、芝诺悖论“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龟4、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5、麦加拉派的疑难6、中国古代的逻辑学思想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中国的逻辑思想开始于墨翟(约前479-381)。
名家:邓析(前545-前501)惠施(约前380-300)公孙龙(约前325-250)道家: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儒家:荀卿(前298-238)法家:韩非(约前280-233)庄子:“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庄子•天下篇》)公孙龙:“白马非马”“离坚白”邓析:设无穷之辞操两可之说洧(wei)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
”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邓析:设无穷之辞操两可之说子产治郑,而邓析务难之。
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裤。
民之献衣襦裤而学讼者,不可胜数。
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可与不可日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