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68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启蒙时代⏹社会状况: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法国:工商业发展迅速;森严的等级制度导致了尖锐的矛盾;德国:封建割据状态,远远落后于英法。
⏹文化状况二、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Movement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更为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提倡科学,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
实质上,它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先声。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提出了更鲜明、更彻底、更完整和更富有战斗力的纲领,从而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准备了思想条件。
(一)启蒙运动的性质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具有全欧性的又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较之于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带有更强烈的政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催化剂。
(二)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为资产阶级革命做思想准备,为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做理论准备。
最具号召力的两面大旗——自由和平等。
用政治自由(民主)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无神论和自然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用平等博爱来反对贵族特权和封建奴役。
“理性”: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启蒙思想家把理性看作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确定真理的理智力量。
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以天赋人权为理论核心,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教育和科学,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繁荣昌盛、人人幸福的“理性王国”。
这种“理性”属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范畴。
就其思想内涵来说,它从根本上不同于17世纪崇尚君主王权和封建伦理的理性主义。
⏹(四)启蒙运动的成就和局限1、成就启蒙主义者宣传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了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大发展,并为法国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启蒙运动中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理性主义思想、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的“天赋人权”思想),都是资产阶级给全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五章18世纪文学作为上个世纪文学主流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在本世纪仍占一定的地位,但在本世纪独领“风骚”的是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拥护者本身大多是文学家。
一、18世纪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1、产业革命。
2、启蒙运动: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4、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二、启蒙文学的特征:1、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宣传启蒙思想。
2、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3、平等地采用了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小说形式多种多样,有书写体、游记体、自白体等,以英国的长篇小说和法国的启蒙小说成就最为杰出,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
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4、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在哲理小说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同时影响了各种文体,使整个启蒙文学闪耀着富于理性精神的所谓“阿波罗风范”。
三、欧洲各国文学发展概况:(一)英国文学: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文学。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是《鲁宾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鲁宾逊的奋斗史乃是人类文明史的寓言和缩影。
正是鲁宾逊的这种精神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他是欧洲小说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
笛福由于在英国文学发展中开辟了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有创造性发展而荣获“小说之父”的称号。
斯威夫特:他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特别对代表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和代表大资产阶级的辉格党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攻击的丑态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理查生:是一位长于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善于在作品中对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动机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并把这种分析与社会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
18世纪文学①“The Big Picture”社会背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度社会任务:推翻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重要运动:“启蒙运动”重要派别:“百科全书派”思想核心:“理性崇拜”,”反封建反教会”②“启蒙运动”主人公:资产阶级、平民特点:哲理性、政论性、浓厚的人民性、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文体:平等采用小说、诗歌,戏剧,文艺“感伤主义文学③“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1.英国——启蒙文学的发源地成就:现实主义小说•作家:笛福《鲁宾逊漂流记》•塑造了:“真正的资产者”的著名艺术形象,•有进取、冒险、开拓精神;•有征服自然、劳动创造、百折不挠的实干家精神;•有殖民主义者的特征,占有欲强烈。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黑色幽默”)·小说写格列弗医生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马国的奇异经历,以讽喻现实、表达作者的理想。
* 小说中出色的艺术虚构与现实讽刺相结合启蒙文学成熟。
作家:理查逊《帕米拉》《克拉丽莎》创作关注婚姻与道德问题;打破了传统小说以主人公经历见闻为主线的写法,集中写一件事;擅长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菲尔丁(1707-1754)《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创作“散文滑稽史诗”;:启蒙文学进入新的阶段——感伤主义阶段。
感伤主义文学形成于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作家们日益不满现实、对启蒙理性失望的背景下,是一种贬抑理性、张扬感性、有浓郁的哀怨忧伤情调的文学,是启蒙文学向浪漫主义文学的过渡。
斯特恩《感伤的旅行》•游记体小说;•记述作者英法战争期间途经法国去意大利的旅行。
不拘泥于客观记述见闻,着重描述主人公旅行期间的主观印象与感受,张扬善良、仁爱、同情等情感。
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我的心儿在高原》2.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主战场法国的启蒙文学有特别强烈的革命性、政论性与哲理性;法国重要的启蒙文学家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
18世纪文学(启蒙文学)
英国(英国启蒙文学于20年代正式登上文坛,作者们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批判封建
残余和资产阶级的阴暗面,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力图通过启蒙教育促进社会改良)
法国(封建专制王权急剧衰落,封建势力同第三等级的矛盾特别尖锐。
已沦为专门为封建
宫廷歌功颂德的古典主义文学长期流行于社会上层的文坛,但大胆揭露社会黑暗的
文学在世纪之初便广泛流传于人民之中。
从20年代起,法国启蒙文学汇成潮流。
法
国启蒙文学是在资产阶级积极酝酿革命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所以批判力度最强,
德国(德国启蒙文学首要的任务是要创造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文学,为消灭封建割据,实
现民族统一而奋斗,并弘扬自我,突出个性反抗社会的反叛精神,以促进鄙俗气十足的市民阶级的觉醒。
)
18世纪欧洲其他国家。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启蒙运动: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启蒙主义的体系的核心是理性。
启蒙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的“理性”(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的准则,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永恒完美的“理性王国”。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
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缺点: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主要成就: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文学状况:一英国文学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象。
鲁滨孙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
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
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
鲁滨逊又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
西方文学——第五章18世纪文学第01讲18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启蒙运动概念1)是18世纪以法国为运动中心的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
2)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文学的发展概况(~)英国文学(1)笛福: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开始了英国启蒙文学的这一取向。
(2)理查逊: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
(3)菲尔丁:18世纪欧洲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4)斯威夫特: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5)斯特恩:《感伤的旅行》成为“感伤主义”的代表。
(二)法国(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老实人》是其最出色的哲理小说。
(2)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两部“正剧”(严肃剧)《私生子》、《一家之主》;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
(3)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中成就最高,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小说《忏悔录》。
(三)德国1狂飙突进运动:(1)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2)在“狂飙突进”中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
(3)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海盗》、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2.席勒:代表作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3.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土德》,第二节歌德一、生平与创作选择1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4.《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是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
女主人公:绿蒂5.《浮士德》:是德国人的“世俗的圣经”,人们甚至还把德国的古典时期直接称作“歌德时代”。
二、《浮土德》选择浮士德一一靡非斯托(魔鬼)打赌:能否获得心灵满足赌注:浮士德的灵魂1.浮土德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2.浮土德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即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