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92.18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下列关于学习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完成习作后要认真地读几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B. 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C. 选择课外读物时,尽量选择名家作品,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品位。
D. 课外阅读资料太多,不能细读,可以一目十行,忽略不懂的问题。
二、词句段运用。
1. 结合从文言文学过的“俱、汤”的意思,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________ 自愧弗.如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 过犹不及._______3.下面句子该引用谁的名言使表达更有效果?(填序号)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
正如(),一天不看书,我就觉得难以度过。
A. 华罗庚所言: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B. 莎士比亚所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三、鉴宝在线。
主持人:品鉴古今藏宝,钩沉历史脉络,显像收藏人生。
今天场上的宝物是一幅古代书法作品,请你回答。
1.这是_____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幅作品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2)这幅作品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是行书。
()(3)据传该作者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
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上乘之作,《三门记》就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非常适合大家临摹学习。
()四、下面的名句分别出自哪部传统文化经典?(填序号)A.《礼记》B.《荀子》C.《淮南子》D.《周易》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语文园地练习一.选择。
1.关于养成良好习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养成每天阅读课外书,尤其是名著的阅读,阅读品味会日益提高。
B.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C.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下别人请教,自己不用思考,这是“不耻下问”。
D.每次完成习作后要认真读几遍,仔细修改。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大义凛然.——春意盎然.B.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自愧弗.如C.声俱.泪下——虽与之俱.学D.过犹不及.——及.其日中如探汤3.下面带点字解释正确一项是()A.走.马观花(行走)B.B.赴汤.蹈火(热水)C.C. 问其故.(故事)D.D.孰谓汝.多知乎?(女子)4.关于理解文言文字词的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一词多解。
B.可以借助学过的字的意思。
C.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
D.由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赵孟頫的楷书用笔方正,笔力刚劲,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B.欧阳询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C.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瘦硬挺拔,骨力道劲。
D.颜真卿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二.名人名言收集卡(关于养成良好习惯)名言名人或出处三.依次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爱,所以生活中就有了()的亲情之爱,()的挚友之爱,有()情侣之爱,有()的家国之爱。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
四.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中提及:“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
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下面哪些学习习惯值得你借鉴?请打上“√”。
1.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多读名著,不断提高阅读品位。
()2.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
()3.只读电子书,不读纸质书;只看故事书,不看科技书。
()4.完成习作后认真读几遍,还会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习作。
()5.碰到不懂的问题不向别人请教,自己多想想。
()6.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者去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和同学分享,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走.马观花()A.行走。
B.跑。
2.不以为然.()A.这样,那样。
B.对,不错。
3.焉.知非福()A.怎么,哪里。
B.在这里,在哪里。
4.手不释.卷()A.放下。
B.解释。
四、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例:赴汤.蹈火我知道“汤”在文言文里有“热水”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赴汤蹈火”这个词的意思是: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1.自愧弗.如我知道“弗”在文言文里有“________”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泪俱.下我知道“俱”在文言文里有“________”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荆请罪我知道“负”在文言文里有“________”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一、小学六年的学习中,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参与讨论,说一说吧!莉莉:“读书时,我喜欢一边读一边做批注,这样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1.自愧弗.如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泪俱.下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犹不及.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其中“走”的意思是_______,“走马观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看”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
2.“不以为然”中“然”的意思是___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语文园地五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
yìqíjùquán zhēng biàn hóng húfúruòyúdìyùhuāpǔyán suān sīkōng jiàn guànwèi guósōu suǒqiūyǐn qièér bùshě2.选词填空。
增添增长增补增多增进增加1).他这么说,就更()了表的神秘。
2).随着年龄的(),儿时的记忆在脑海中渐渐淡漠了。
3).可爱的小鸟给一家人的生活()了无穷的乐趣。
4).各国青年相互来往,有利于()友谊。
5).报载:台湾儿童犯罪(),有识之士慨叹世风日下,呼吁当局尽快采取措施。
6).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他被()为中央纪委副书记。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改为双重否定句)(2)他的这个见解,形成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修改病句)(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句子)(4)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换种说法,句意不变。
(5)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
”(改为转述句)(6)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4.形近字组词。
诞()贯()锅()燥()辩()蜒()惯()涡()澡()辨()5.查字典填空。
“漩”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意思是____________。
组词______。
6.先把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空。
①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交流学习中的好习惯,明白好的学习习惯能使自己终身受益。
2.了解古今字义的差别,积累成语。
3.体会引用的好处,学会在表达时引用名人名言等佐证自己的观点。
4.初步了解古代书法艺术,学练一手好字。
5.积累、运用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1.交流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好的习惯伴随自己一生。
2.体会引用的好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谜语)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
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
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
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
(谜底:习惯)2.过渡:习惯原来是这样与我们如影随形,习惯又是如此左右着我们的人生!经历六年的小学教育,我们都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它又曾带给我们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交流平台1.阅读内容提示,组织自学、交流、汇报。
2.说说我们的好习惯。
(1)我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还喜欢及时摘抄对我有帮助的词句、段落,丰富积累。
(2)我喜欢一边读一边做批注,感觉自己好像在和作者聊天,这种方式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3)我养成了修改习作的习惯。
写完以后我会认真读几遍,修改发现的问题。
每次习作都这么做,几年下来,我的作文越写越好了。
(4)我的好习惯就是随时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有疑问的时候,有时我向别人请教,有时自己查资料解决。
3.谈谈这些习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益处。
(1)我家订阅了许多的报刊杂志,《意林》《文摘》都是我爱看的,《小学生必读课外书》我基本上都看了,摘抄本都有三大本了。
读书看报开阔了我的阅读视野,丰富了我的积累。
我曾多次参加全市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这都与我爱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分不开。
(2)边读书边做批注,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很容易走进书中去,真的就像是在和作者聊天,也加深了我对文章的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
支yuán() shè()箭争biàn()虽与之jù()学 fú()若之yǐ()二、照样子,连一连。
善弈ɡōnɡ zhuó辩斗 pán yú鸿鹄 shàn yì盘盂 tàn tānɡ弓缴 hónɡ hú探汤 biàn dòu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他的,指后一个人。
②其中。
1.为是其.智弗若与?()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之:①弈秋的教导。
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一人虽听之.。
()5.思援弓缴而射之.。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六、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到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5.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2.能体会到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3.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根据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重点)3.读例句,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难点)一、学习“交流平台”1.质疑导入:你认为什么是“习惯”?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说说自己的认知。
2.说说习惯对人的影响力。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认识。
(2)知识链接:读一读屏幕上关于习惯的名言。
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
——约·凯恩斯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3.过渡: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六年期间我们学习了很多课程,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你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和同学分享呢?4.小组交流,教师反馈。
预设1:坚持每天阅读,让阅读成了习惯;边读边思考,学会了质疑,会带着问题去读书了。
预设2:在读书时能展开想象、联系实际;学会了做读书笔记,能不断积累好词好句好文章。
预设3:生活中开始注意观察了,开始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了;坚持每天写一写,通过多动笔提高了写作水平。
过渡:同学们从不同方面对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总结,现在请大家读读“交流平台”中几位同学的发言,看看他们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1: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读课外书,而且读的大多是名著,阅读品位也在提高。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回顾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吸取他人学习经验。
2.根据字义,推断词语意思。
3.体会引用的好处,正确运用引用。
4.认识书法家,感受中华文化底蕴,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5.积累名言。
【重点难点】重点:回顾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吸取他人学习经验。
难点:根据字义,推断词语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请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现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自己觉得好的学习方法。
(各科)师总结:从我们的实践和上面同学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好的学习习惯有:①认真预习,心中有数;②认真审题,画出关键;③扩大阅读面,写下心得;④完成习题后认真检查;⑤不懂的先琢磨思考再向人请教。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说说文言文中生字的意思。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推断词语的意思。
2.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引用的好处。
总结: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加说服力根据语境练习写句子。
(积累名人名言)三、学习“书写提示”简介赵孟頫,出示书法,学生欣赏。
课件展示其他书法家书法图片,分享书法古诗,培养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四、学习“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名言,学生诵读,猜想意思。
2.指名说意思,教师纠正补充,加深理解。
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在身后二十米郝金红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
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
“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
“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
“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
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下面哪些学习习惯值得你借鉴?请打上“√”。
1. 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
()2. 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多读名著,不断提高阅读品位。
()3. 完成习作后认真读几遍,还会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习作。
()4. 只读电子书,不读纸质书;只看故事书,不看科技书。
()5.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者去读书、查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
()6. 碰到不懂的问题不向别人请教,自己多想想。
()二、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 不以为然.()A.这样,那样。
B.对,不错。
2. 走.马观花()A.行走。
B.跑。
3. 手不释.卷()A.放下。
B.解释。
4. 焉.知非福()A.怎么,哪里。
B.在这里,在哪里。
三、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和同学分享,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
例:赴汤.蹈火我知道“汤”在文言文里有“热水”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赴汤蹈火”这个词的意思是: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1. 负.荆请罪我知道“负”在文言文里有“________”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愧弗.如我知道“弗”在文言文里有“________”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声泪俱.下我知道“俱”在文言文里有“________”的意思,所以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习题及答案
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走马观花:“走”在文言文里是“跑”的意思,所以“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在文言文里是“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在文言文里是“全、都”的意思,所以“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在文言文里是“是的,对的”的意思,所以“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过犹不及:“及”在文言文里是“到”的意思,所以“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汤”在文言文里是“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跳进热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①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
的。
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点拨:上面这两句都引用了名家名言,不同的是第一句话采用转述的方式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说明实干对于科学的重要性;第二句则直接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了人死有不同价值。
在习作中如果引用一些名言、诗句、歌词和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增强说服力,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下列关于学习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B.完成习作后要认真地读几遍,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C.课外阅读资料太多,不能细读,可以一目十行,忽略不懂的问题。
D.选择课外读物时,尽量选择名家作品,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品位。
二、词句段运用。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________ 自愧弗.如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 过犹不及._______2.结合从文言文学过的“俱、汤”的意思,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该引用谁的名言使表达更有效果?(填序号)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
正如(),一天不看书,我就觉得难以度过。
A.莎士比亚所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B.华罗庚所言: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三、鉴宝在线。
主持人:品鉴古今藏宝,钩沉历史脉络,显像收藏人生。
今天场上的宝物是一幅古代书法作品,请你回答。
1.这是_____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幅作品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是行书。
()(2)这幅作品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3)据传该作者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
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上乘之作,《三门记》就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非常适合大家临摹学习。
()四、下面的名句分别出自哪部传统文化经典?(填序号)A.《礼记》B.《荀子》C.《淮南子》D.《周易》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
支yuán() shè()箭争biàn()虽与之jù()学 fú()若之yǐ()二、照样子,连一连。
善弈ɡōnɡ zhuó辩斗 pán yú鸿鹄 shàn yì盘盂 tàn tānɡ弓缴 hónɡ hú探汤 biàn dòu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他的,指后一个人。
②其中。
1.为是其.智弗若与?()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之:①弈秋的教导。
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一人虽听之.。
()5.思援弓缴而射之.。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六、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课后作业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小学六年的学习中,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请参与讨论,说一说吧!
莉莉:“读书时,我喜欢一边读一边做批注,这样好像在和作者聊天,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1.自愧弗.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泪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犹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其中“走”的意思是_______,“走马观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形容“看”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不以为然”中“然”的意思是_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用“不以为然”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一读,体会引用的好处,写出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欣赏下面赵孟的书法作品《三门记》(局部),体会其书法的特点,并用楷体抄写一遍,注意行款整齐,书写规范。
六、日积月累。
1.“穷则变,__________,通则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选自()。
A.《周易》
B.《礼记》
C.《淮南子》
2.“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
生活中要不断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发展。
4.请引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示例:在读一个很长的故事或者是一本很厚的书的时候,我会边读边记下主要的故事情节、时间、地点,这样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整本书的内容。
二、1.不自己感到惭愧,不如别人。
2.都流着眼泪诉说,形容极为悲伤。
3.达到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皆不妥当。
三、1.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示例:目不转睛一目十行高瞻远瞩
2.这样不认为是这样示例:我说的话,他不以为然,真让我生气。
四、引用莎士比亚的话,增强了说服力,且富有启发性,能够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强调书籍的重要性。
妙招: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使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五、略。
六、1. A变则通人到了困境就思考怎样改变,变了才能通达,越
通达就越长久
2.不必法古不必循旧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3.日日新又日新
4.示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你将来一定比老师还要棒,希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