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复合材料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复合材料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判断题(2分×10=20分)1.复合材料的自振频率比单一材料要低, 因此可以避免工作状态下的共振。
2.玻璃陶瓷又称微晶玻璃。
3.纤维与金属类似, 也有时效硬化现象。
4.立方型的BN, 因在结构上类似石墨而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5.在溶解与润湿结合方式中, 溶解作用是主要的, 润湿作用是次要的。
6.石墨纤维的制造与Al2O3纤维类似, 都是采用直接法。
7.纯金属的表面张力较低, 因此很容易润湿纤维。
8.E-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9.良好的化学相容性是指高温时复合材料的组分之间处于热力学平衡, 且相与相之间的反应动力学十分缓慢。
10.(TiB+TiC)/Al是一种混杂复合材料。
二、填空题(1分×18=18分)1.Bf/Al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以()为主。
2.纤维增强CMCs的断裂模式有()、()、和()。
3.非线性复合效应有()、()、()和()。
4.复合材料的设计类型有()、()、()、()和()。
5.CVD法制造B f的芯材通常有()、()、()和()。
原位复合材料中, “原位”是指()。
三、简答题(4分×5=20分)1.池窑拉丝法在那些方面比坩埚法生产玻璃纤维更为先进?2.温度因素是如何影响复合材料中基体对增强体的润湿性?3.Bf表面为什么通常要进行涂层?4.简述现代界面模型的主要观点。
纤维增强ZrO2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有哪些, 并简述其增韧原理。
四、问答题1.说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弹性模量遵循混合效应(12分)。
2.写出2种液态法制造MMCs的方法, 并简述其工艺过程和优缺点(12分)。
画出CMCs的应力-应变曲线, 将其与低碳钢作比较;简述CMCs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断裂过程, 画出示意图。
(20分)一、判断题1×2√3×4×5×6×7×8×9√10√(每小题2分)1.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18分)2.机械结合3.脆性断裂韧性断裂混合断裂4.相乘效应诱导效应系统效应共振效应5.安全设计单项性能设计等强度设计等刚度设计优化设计6.钨丝碳丝涂钨的石英纤维涂碳的石英纤维增强体不是采用外加方法进入基体的, 而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在基体内部生成的三简答题1.(1)池窑拉丝法采用的漏板上小孔数目大幅度增加, 提高了拉丝效率;(2)池窑拉丝采用玻璃料直接熔化而不是采用玻璃小球, 提高了原料利用率(3)池窑拉丝的废料可以直接再熔化, 减少了浪费满分4分, (2), (3)共2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复合材料习题第四章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论点的正误。
1、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2、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3、浸润性是基体与增强体间粘结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4、基体与增强体间界面的模量比增强体和基体高,那么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也越高。
〔⨯〕5、界面间粘结过强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性断裂。
〔√〕6、脱粘是指纤维与基体完全发生别离的现象。
〔⨯〕7、混合法那么可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性能估算。
〔⨯〕8、纤维长度l<l c时,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应力。
〔√〕二、选择题:从A、B、C、D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B〕A、仅仅是把基体与增强体粘结起来。
B、将整体承受的载荷由基体传递到增强体。
C、总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
D、总是降低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2、浸润性〔A、D〕A、当γsl+γlv<γsv时,易发生浸润。
B、当γsl+γlv>γsv时,易发生浸润。
C、接触角θ=0︒时,不发生浸润。
D、是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
3、增强材料与基体的作用是〔A、D〕A、增强材料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B、基体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C、增强材料和基体都是承受载荷的主要组元。
D、基体起粘结作用并起传递应力和增韧作用。
4、混合定律〔A〕A、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线性变化。
B、表示复合材料性能随组元材料体积含量呈曲性变化。
C、表达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基体和增强体性能与含量的变化。
D、考虑了增强体的分布和取向。
5、剪切效应是指〔A〕A、短纤维与基体界面剪应力的变化。
B、在纤维中部界面剪应力最大。
C、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大。
D、在纤维末端界面剪应力最小。
6、纤维体积分量一样时,短纤维的强化效果趋于连续纤维必须〔C〕A、纤维长度l=5l c。
B、纤维长度l<5l c。
C、纤维长度l=5-10l c。
《复合材料》试卷(B)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碳纤维:2.强度:3.比模量:4.玻璃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晶须的分类:金属晶须、陶瓷晶须、、、。
2.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大致可分为和两大类。
3.常用的陶瓷基体主要包括、、、等。
4.热塑性聚合物是指具有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那一类有机,这类聚合物可以反复,而冷却后变硬。
5.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6.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可以分成、、。
7.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通常也成为,可分为、和三类。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复合材料的类别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一种是()A金属基复合材料 B. 树脂基复合材料C.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2.飞机,火箭的机翼和机身以及导弹的壳体,尾翼中的复合材料是()A. 金属基复合材料B. 树脂基复合材料C. 绝缘基复合材料3.下列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①玻璃钢②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的钓鱼竿③飞机机身④航天飞机隔热陶瓷片⑤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A. ①⑤B. ①②③ C. 全部4.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最大限度的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这利用了复合材料的()A. 高强质轻B. 耐热抗高温C. 耐腐蚀稳定性好5.下列物质中哪项是复合材料()A、合金B、水泥C、混凝土6.下列哪种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气相沉积法()A、碳化硅纤维B、氧化铝陶瓷C、硼纤维7.SiC纤维()A、用浆体成型法制成。
B、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成。
C、有时含有Y芯。
8.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对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玻璃在一定条件下拉成极细的丝,可用于纺织宇航服等,但其拉伸强度却接近同强度的钢。
B、玻璃纤维易断,不能用于纺织。
C、碳纤维化学性能好,耐酸碱腐蚀,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
9.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对纤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拉伸强度接近同强度的钢一样。
绪论单元测试1.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代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A:材料B:能源C:信息D:电子答案:D2.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大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A:信息技术B:合成技术C:新材料D:生物技术答案:B3.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基体材料有哪些?()A:合成树脂B:橡胶C:陶瓷D:石墨答案:ABCD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称为合金。
()A:错B:对答案:B5.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且过程可逆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些金属材料是有色金属?()A:MnB:CuC:FeD:Cr答案:B2.下列哪些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铜矿石B:水凝胶C:树脂D:氧化铝答案:D3.下面哪些键合方式属于化学键? ( )A:金属键B:共价键C:离子键D:氢键答案:ABC4.体心立方的晶体堆砌密度要高于面心立方。
()A:对B:错答案:B5.高分子材料结晶度越高其光学性能越好。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些性能指标不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A:弹性模量B:屈服强度C:断裂强度D:伸长率答案:D2.设计弹簧等弹性零件不需要考虑材料的哪些力学性能指标()A:硬度B:弹性极限C:冲击韧性D:弹性模量答案:A3.材料的使用性能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A:力学性能B:化学性能C:物理性能D:可加工性能答案:ABC4.对与结构工程材料,主要考察的性能指标是力学性能。
()A:对B:错答案:A5.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塑性材料都具有明显的屈服点。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A:钢筋混凝土B:塑料C:陶瓷D:油脂答案:B2.被称为“塑料王”的塑料品种是()A:聚丙烯B:聚乙烯C:聚碳酸酯D:聚四氟乙烯答案:D3.塑料是一类在常温下有固定的形状和强度,在高温下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
第 1 页 ,共 13 页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代码:964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1.若将受扭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则轴内的最大切应力是原来的8
1。
【 】2.EA 称为杆件的弯曲刚度。
【 】3.平面图形的静矩和惯性积都可正可负,也可为零。
【 】4.同一截面对于不同坐标轴的惯性矩或惯性积一般是不同的,但静矩相同。
【 】5.梁的最大挠度处横截面的转角一定等于零。
【 】6.受轴向拉、压的等直杆,若其总伸长为零,则杆内各处的应变必为零。
【 】7.偏心拉压杆件中性轴的位置,取决于梁截面的几何尺寸和荷载作用点
的位置,而与荷载的大小无关。
【 】8.对于一个应力单元体而言,在最大正应力的作用平面上切应力必为零。
【 】9.低碳钢试样拉伸至屈服时,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材
料失效。
【 】10.在压杆中,临界应力的值随着柔度值的增大而增大。
二、 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低碳钢的整个拉伸过程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 和局部变形阶段。
2.一根长度为2m 的细长压杆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则该压杆的相当长度为 。
3. 一空心圆轴,其内外直径之比为α,若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max τ,则该横截面上内圆周上的切应力为 。
4.已知某截面对以形心为原点的正交坐标轴,有Ix=245cm 4,Iy=54cm 4,则该截面对形心的极惯性矩为 cm 4。
浙江理工大学
二OO八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包装材料学(A卷)代码:929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解释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1.镀锌薄钢板
2.二片罐
3.BOPP
4.扭断式瓶盖
5.边压强度
6.缩聚反应
7.包装纸
8.纤维素
9.环氧树脂
10.PLA
二、简答题(共78分,每小题6分)
1.瓦楞纸板机由哪些主要部分构成?
2.涂料在包装中起到什么作用?
3.说明结晶聚合物的拉伸行为。
4.简述稳定剂的种类和作用。
5.胶带由哪几部分组成?
6.铝作为包装材料有哪些优缺点?
7.举例说明机械法制浆与化学法制浆。
8.简述钠钙玻璃的组成和结构。
9.植物纤维原料主要由哪些化学组分构成?
10.玻璃表面处理技术有哪几种?
11.影响气体渗透性的因素有哪些?
第 1 页,共 2 页
12.纸和纸板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
13.什么是封缄材?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42分)
1. 为什么说挤出吹塑法是生产塑料薄膜最常用的方法?(20分)
2. 试述制造瓦楞纸箱的主要过程。
(22分)
第 2 页,共 2 页。
浙江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试卷专业学号成绩一、选择题1、PAN基碳纤维一般为⋅⋅⋅⋅⋅⋅⋅⋅⋅⋅⋅⋅⋅⋅⋅⋅⋅⋅⋅⋅⋅⋅⋅⋅⋅⋅⋅⋅⋅⋅⋅⋅⋅⋅⋅⋅⋅⋅⋅⋅⋅⋅⋅⋅⋅⋅⋅⋅⋅⋅⋅⋅⋅⋅⋅⋅⋅⋅⋅⋅⋅⋅⋅⋅⋅⋅⋅⋅⋅⋅⋅⋅⋅⋅⋅⋅⋅⋅⋅⋅⋅⋅⋅⋅⋅⋅⋅⋅( )(a) 高强度(b) 高模量(c) 特种碳纤维2、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作用是⋅⋅⋅⋅⋅⋅⋅⋅⋅⋅⋅⋅⋅⋅⋅⋅⋅⋅⋅⋅⋅⋅⋅⋅⋅⋅⋅⋅⋅⋅⋅⋅⋅⋅⋅⋅⋅⋅⋅⋅⋅⋅⋅( )(a) 增加强度(b) 增加韧性(c) 增加界面结合性能3、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需要对水泥的水灰比进行计算,如果需要配制28天抗压强度为40Mpa的水泥,用标号为425的新鲜水泥,则其水灰比为⋅⋅⋅⋅⋅⋅⋅⋅⋅⋅⋅⋅⋅⋅⋅⋅⋅⋅⋅⋅⋅⋅( )(a) 0.5 (b) 0.48 (c) 0.52 (d) 都不对4、CFRP是指⋅⋅⋅⋅⋅⋅⋅⋅⋅⋅⋅⋅⋅⋅⋅⋅⋅⋅⋅⋅⋅⋅⋅⋅⋅⋅⋅⋅⋅⋅⋅⋅⋅⋅⋅⋅⋅⋅⋅⋅⋅⋅⋅⋅⋅⋅⋅⋅⋅⋅⋅⋅⋅⋅⋅⋅⋅⋅⋅⋅⋅⋅⋅⋅⋅⋅⋅⋅⋅⋅⋅⋅⋅⋅⋅⋅⋅⋅⋅⋅⋅⋅⋅⋅⋅⋅⋅⋅⋅⋅⋅⋅⋅⋅⋅⋅⋅⋅⋅⋅⋅⋅⋅⋅⋅⋅ ( ) (a)水泥基体复合材料(b)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c)玻璃钢复合材料5、残余应力主要有下面那个因素造成的⋅⋅⋅⋅⋅⋅⋅⋅⋅⋅⋅⋅⋅⋅⋅⋅⋅⋅⋅⋅⋅⋅⋅⋅⋅⋅⋅⋅⋅⋅⋅⋅⋅⋅⋅⋅⋅⋅⋅⋅⋅⋅⋅⋅⋅⋅⋅⋅⋅⋅⋅⋅⋅⋅⋅⋅⋅⋅ ( )(a)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使应力来不及缓和造成的。
(b)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不好造成的(c)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是指。
2、玻璃纤维按性能分可分为、。
其中,S玻璃纤维是指。
3、Kevlar纤维的单丝强度为23.9~26.8CN/dtex,相当于~ GPa.(Kevlar纤维的密度为1.44g/cm3)。
4、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主要有、结构效果和。
浙江理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2学期复合材料学试卷1 专业学号成绩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的高模碳纤维的原丝主要来自()。
(1)PAN纤维(2)黏胶纤维(3)木质素纤维(4)沥青2、目前,复合材料使用量最大的增强纤维是()。
(1)碳纤维(2)氧化铝纤维(3)玻璃纤维(4)硼纤维3、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中,常采用硝酸等强酸对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其最适用的界面作用机理有()。
(1)化学键理论(2)变形层理论(3)物理吸附理论(4)界面浸润理论4、下列纤维增强材料密度最小的是()。
(1)碳纤维(2)UHMWPE纤维(3)Kevlar纤维(4)硼纤维5、下列说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1)一般酚醛树脂和沥青的焦化率基本相同,在高压下它们的焦化率可以提高到90%。
(2)单向增强和三维增强的C f/C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物理性能(热膨胀、导热)为各向异性。
(3)芳纶纤维存在易老化、抗压性差、导电、膨胀系数为负值等性能缺陷。
(4)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
6、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不包括()。
(1)预浸料的制造(2)制件的铺陈(3)成型烧结(4)固化及后处理加工7、下列关于晶须的说法正确的是()。
(1)长径比一般小于5(2)直径为几十微米(3)其强度高于相应的本体材料(4)含有很少缺陷的长纤维8、下列关于酚醛树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1)粘附性较好(2)酸性固化剂可室温固化(3)属于热塑性树脂(4)收缩率小9、下列关于玻璃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1)主要由SiO2组成(2)在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模量(3)强度不如整块玻璃(4)制备工艺复杂、应用少10、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则()。
(1)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2)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3)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4)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是指。
2、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和。
复合材料试题B卷及答案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复合材料》本科试卷〔B卷〕考前须知:1. 本试卷共六大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号一得分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分人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得分:】“碳钢〞是〔〕A、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
B、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碳纤维增强塑料。
D、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2.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A、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3.在体积含量相同情况下,纳米颗粒与普通颗粒增强塑料复合材料〔〕 A、前者本钱低 B、前者的拉伸强度好 C、前者原料来源广泛 D、前者加工更容易 4、Kevlar纤维〔〕A、由干喷湿纺法制成。
B、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1000℃以上。
D、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5、碳纤维〔〕A、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B、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3000℃以上。
D、由先纺丝后碳化工艺制成。
6、聚丙烯增强塑料的使用温度一般在:〔〕A、120℃以下B、180℃以下C、250℃以下D、250℃以上 7、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受吸湿影响,原因之一是〔〕《复合材料》B卷第 1 页〔共 6 页〕A、环氧树脂吸湿变脆。
B、水起增塑剂作用,降低树脂玻璃化温度。
C、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响。
D、环氧树脂发生水解反响。
8、玻璃纤维〔〕A、由SiO2玻璃制成。
B、在所有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弹性模量。
C、其强度比整块玻璃差。
D、价格贵、应用少。
9、生产锦纶纤维的主要原料有〔〕A、聚碳酸酯。
B、聚丙烯腈。
C、尼龙。
D、聚丙烯。
10、晶须〔〕A、其强度高于相应的本体材料。
浙江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试卷
专业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PAN基碳纤维一般为⋅⋅⋅⋅⋅⋅⋅⋅⋅⋅⋅⋅⋅⋅⋅⋅⋅⋅⋅⋅⋅⋅⋅⋅⋅⋅⋅⋅⋅⋅⋅⋅⋅⋅⋅⋅⋅⋅⋅⋅⋅⋅⋅⋅⋅⋅⋅⋅⋅⋅⋅⋅⋅⋅⋅⋅⋅⋅⋅⋅⋅⋅⋅⋅⋅⋅⋅⋅⋅⋅⋅⋅⋅⋅⋅⋅⋅⋅⋅⋅⋅⋅⋅⋅⋅⋅⋅⋅( )
(a) 高强度(b) 高模量(c) 特种碳纤维
2、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作用是⋅⋅⋅⋅⋅⋅⋅⋅⋅⋅⋅⋅⋅⋅⋅⋅⋅⋅⋅⋅⋅⋅⋅⋅⋅⋅⋅⋅⋅⋅⋅⋅⋅⋅⋅⋅⋅⋅⋅⋅⋅⋅⋅( )
(a) 增加强度(b) 增加韧性(c) 增加界面结合性能
3、水泥基复合材料中,需要对水泥的水灰比进行计算,如果需要配制28天抗压强度为40Mpa的水泥,用标号为425的新鲜水泥,则其水灰比为⋅⋅⋅⋅⋅⋅⋅⋅⋅⋅⋅⋅⋅⋅⋅⋅⋅⋅⋅⋅⋅⋅( )
(a) 0.5 (b) 0.48 (c) 0.52 (d) 都不对
4、CFRP是指⋅⋅⋅⋅⋅⋅⋅⋅⋅⋅⋅⋅⋅⋅⋅⋅⋅⋅⋅⋅⋅⋅⋅⋅⋅⋅⋅⋅⋅⋅⋅⋅⋅⋅⋅⋅⋅⋅⋅⋅⋅⋅⋅⋅⋅⋅⋅⋅⋅⋅⋅⋅⋅⋅⋅⋅⋅⋅⋅⋅⋅⋅⋅⋅⋅⋅⋅⋅⋅⋅⋅⋅⋅⋅⋅⋅⋅⋅⋅⋅⋅⋅⋅⋅⋅⋅⋅⋅⋅⋅⋅⋅⋅⋅⋅⋅⋅⋅⋅⋅⋅⋅⋅⋅⋅⋅ ( ) (a)水泥基体复合材料(b)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c)玻璃钢复合材料
5、残余应力主要有下面那个因素造成的⋅⋅⋅⋅⋅⋅⋅⋅⋅⋅⋅⋅⋅⋅⋅⋅⋅⋅⋅⋅⋅⋅⋅⋅⋅⋅⋅⋅⋅⋅⋅⋅⋅⋅⋅⋅⋅⋅⋅⋅⋅⋅⋅⋅⋅⋅⋅⋅⋅⋅⋅⋅⋅⋅⋅⋅⋅⋅ ( )
(a)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时,由于冷却速度过快,使应力来不及缓和造成的。
(b)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化学相容性不好造成的
(c)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填空题
1、复合材料是指。
2、玻璃纤维按性能分可分为、。
其中,S玻璃纤维是指。
3、Kevlar纤维的单丝强度为23.9~26.8CN/dtex,相当于~ GPa.
(Kevlar纤维的密度为1.44g/cm3)。
4、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主要有、结构效果和。
5、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英文缩写为俗称。
6、晶须是指,常见的晶须尺寸为。
7、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纤维的作用是,基体的作用是、、等。
8、用单纤维临界强度法模型测定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为10微米,纤维的,强度为2400Mpa,刚度为70GPa,平均断裂长度为1.5毫米,修正系数为0.75。
则其界面
强度为。
9、化学键理论主要为
10、比强度是指。
11、按用途分类,复合材料可分为、,
复合材料。
12、用于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的纺织结构材料有、
、等。
1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有热塑料树脂和两大类。
所用的热塑性树脂主要有、等。
1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一般包括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工艺性要求包括构件的和。
15、热塑性树脂。
16、残余应力是指。
17、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是指。
18、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
有、,。
三、问答题
1、试述碳纤维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2、常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有哪些?
四、计算题
1、某种玻璃纤维单向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体积含量为65%,试预测其纵向刚度和计算纤维的重量百分率。
(环氧树脂的强度是80Mpa,刚度是3.0GPa, 比重1.25g/cm3, 玻璃纤维的强度是2500Mpa,刚度是72GPa, 比重为2.5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