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与复合材料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复合材料题1.复合材料是由( )的保留其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材料组成。
CA.两种B.两种以上C.两种或两种以上D.多种材料2.BMS 8-79 和BMS 8-168 的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
BA.120—180 分钟,220℉--250℉B.120—180 分钟,250℉--270℉C.90—120 分钟,220℉--250℉D.90—120分钟,250℉--270℉3. BMS 5-129和BMS 5-101 的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
BA.120—180 分钟,220℉--250℉B.120—180 分钟,250℉--270℉C.90—120 分钟,220℉--250℉D.90—1120分钟,250℉--270℉4. 250℉固化的升温速率( ),降温速率( )。
CA.1—6℉,5(MAX)℉/分钟B.1—6℉,2—8(MAX)℉/分钟C.2—8℉,5(MAX)℉/分钟D.2—8℉,2—8(MAX)℉/分钟5. BMS 8-139 和BMS 8-212的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
CA.120—180 分钟,340℉--360℉B.120—180 分钟,250℉--270℉C.150—210 分钟,340℉--360℉D.150—210分钟,250℉--270℉6. BMS 8-145 和BMS 8-154的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
BA.120—180 分钟,340℉--360℉B.150—210 分钟,340℉--360℉C.150—210分钟,250℉--270℉D.120—180分钟,250℉--270℉7 350℉固化的升温速率( ),降温速率( )。
AA.1—5℉,5(MAX)℉/分钟B.1—5℉,2—8(MAX)℉/分钟C.2—8℉,5(MAX)℉/分钟D.2—8℉,2—8(MAX)℉/分钟8.修理区至少要放( )个热电偶。
CA.1B.2C.3D.49.加热毯尺寸至少要超过修理补片边缘( )英寸。
材料合成与制备期末复习题第零章绪论1.材料合成:材料合成是指促使原子或分子构成材料的化学或物理过程;2.材料制备:材料制备是指研究如何控制原子与分子使其构成有用的材料,但材料制备还包括在更为宏观的尺度上控制材料的结构,使其具备所需的性能和使用效能。
3.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终目标是:制造高性能、高质量的新材料以满足各种构件、物品或仪器等物件的日益发展的需求。
4.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发展方向:材料的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低维化、低成本化、绿色化;5.影响热力学过程自发进行方向的因素:(1)能量因素;(2)系统的混乱度因素; 6.隔离系统总是自发的向着熵值增加的方向进行。
7.论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因此,提高反应物浓度是提高产率的一个办法,但如果反应物成本很高,将反应物之一在生成后立即分离出去或转移到另一相中去,也是提高反应产率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对于有气相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反应计量数不等,则增加压力会有利于反应向气体计量数小的方向进行。
另外,对于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的反应,则应按主反应的情况来控制反应物的配比;(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就放热;如果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就吸热,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不利于放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用冷水浴或冰浴使其降温的办法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影响反应速率。
实际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单位实际内的产量和转化率同时进行;(3)溶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一是提供反应的场所,二是发生溶剂化效应。
溶剂最重要的物理效应即溶剂化作用,化学效应主要有溶剂分子的催化作用和容积分子作为反应物或产物参与了化学反应。
若溶剂分子与反应物生成不稳定的溶剂化物,可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加快反应速率;若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则使反应活化能升高,降低反应速率;若生成物与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不论它是否稳定,都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习题§1 绪论1.1 什么是复合材料?1.2 复合材料如何分类?1.3 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增强材料有哪些?1.4 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基体材料有哪些?1.5 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特点哪些?1.6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有何特点?1.7 根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特点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到哪些问题?§2 纤维、树脂的基本力学性能2.1 玻璃纤维的主要种类及其它们的主要成分的特点是什么?2.2 玻璃纤维的主要制品有哪些?玻璃纤维纱和织物规格的表示单位是什么?2.3 有一玻璃纤维纱的规格为2400tex,求该纱的横截面积(取玻璃纤维的密度为2.54g/cm3)?2.4 有一玻璃纤维短切毡其规格为450 g/m2,求该毡的厚度(取玻璃纤维的密度为2.54g/cm3)?2.5 无碱玻璃纤维(E-glass)的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大致值是多少?2.6 碳纤维T-300的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大致值是多少?密度为多少?2.7 芳纶纤维(kevlar纤维)的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大致值是多少?密度为多少?2.8 常用热固性树脂有哪几种?它们的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的大致值是多少?密度为多少?热变形温度值大致值多少?2.9 简述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抗拉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的估算方法。
2.10 试比较玻璃纤维、碳纤维单向复合材料顺纤维方向拉压弹性模量和强度值,指出其特点。
2.11 简述温度、湿度、大气、腐蚀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12 如何确定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2.13已知玻璃纤维密度为ρf=2.54g/cm3,树脂密度为ρR=1.20g/cm3,采用规格为450 g/m2的玻璃纤维短切毡制作内衬时,其树脂含量为70%,这样制作一层其GFRP的厚度为多少?2.14 采用2400Tex的玻璃纤维(ρf=2.54g/cm3)制造管道,其树脂含量为35%(ρR=1.20g/cm3),缠绕密度为3股/10 mm,试求缠绕层单层厚度?2.15 试估算上题中单层板顺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的抗拉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
一填空题(1)材料是具有使其能够用于机械、结构、设备和产品性质的物质。
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能或功能。
(2)材料按照化学组成、结构一般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
(3)材料按照使用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更关注于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另一种则考虑其光、电、磁等性能。
(4)材料化学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化学。
(5)一般材料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微观结构、介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6)对于离子来说,通常正离子半径小于相应的中性原子,负离子的半径则变大。
(7)晶体可以看成有无数个晶胞有规则的堆砌而成。
其大小和形状由晶轴(a,b,c)三条边和轴间夹角(α,β,γ)来确定,这6个量合称晶格参数。
(8)硅酸盐基本结构单元为硅氧四面体,四面体连接方式为共顶连接。
(9)晶体的缺陷按照维度划分可以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其延伸范围为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
(10)位错分为韧型位错、螺型位错以及由前两者组成的混合位错三种类型。
(11)固溶体分为置换型固溶体和填隙型固溶体,前者溶质质点替代溶剂质点进入晶体结点位置;后者溶质质点进入晶体间隙位置。
(12)材料热性能主要包括热容、热膨胀和热传导。
(13)材料的电性能是指材料被施加电场时的响应行为,包括有导电性、介电性、铁电性和压电性等。
(14)衡量材料介电性能的指标为介电常数、介电强度和介电损耗。
(15)磁性的种类包括:反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等。
(16)铁磁材料可分为软磁材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
(17)材料的制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合成与控制材料的物理形态。
(18)晶体生长技术主要有熔体生长法和溶液生长法,前者主要包括有提拉法、坩埚下降法、区融法和焰融法等。
(19)溶液达到过饱和途径为:一,利用晶体的溶解度随改变温度的特性,升高或降低温度而达到过饱和;二,采用蒸发等办法移去溶剂,使溶液浓度增高。
复合材料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钢筋混凝土B 铝合金C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D 玻璃钢2、复合材料的优点不包括()A 高强度B 高模量C 耐腐蚀D 加工难度小3、常见的增强体材料不包括()A 玻璃纤维B 碳纤维C 芳纶纤维D 聚乙烯纤维4、以下哪种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A 酚醛树脂B 聚乙烯树脂C 聚丙烯树脂D 聚苯乙烯树脂5、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对其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A 对增强体进行表面处理B 选择合适的树脂基体C 增加增强体的含量D 采用合适的成型工艺二、填空题1、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_____复合材料。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钢_____(高/低)。
3、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
4、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手糊成型、_____成型、缠绕成型等。
5、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作用是_____和传递载荷。
三、简答题1、简述复合材料的定义及特点。
2、比较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性能差异。
3、说明复合材料界面的作用,并列举改善界面性能的方法。
4、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5、阐述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优势。
四、论述题1、论述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2、从性能、成本、制造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题目。
选择题部分:第 1 题,铝合金是单一的金属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其他选项如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所以答案是 B。
第 2 题,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耐腐蚀等优点,但一般来说加工难度较大,而不是加工难度小,所以答案是 D。
第 3 题,聚乙烯纤维一般不常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则是常见的增强体材料,答案是 D。
第 4 题,酚醛树脂常用于复合材料,而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答案是 A。
复合材料试验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以下哪项不是软模成型工艺的优点()。
A、与金属模具成型相比,产品的结构尺寸精确易控B、软膜膨涨加压,可以解决复杂结构构件加压问题C、固化降温后,软膜收缩,便于脱模D、软膜可以多次使用,降低制造成本参考答案:A2.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通常为()。
A、40%以下B、30%~50%C、50%~70%D、70%以上参考答案:C3.预浸料需要在()下贮存。
A、常温B、高温C、低温D、无所谓参考答案:C4.()是制造蜂窝夹芯用的防腐底胶。
A、SJ-2CB、J-70C、J-71D、J-47B参考答案:B5.聚酰胺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命名不正确的是()。
A、玻璃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B、玻璃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C、聚酰胺材料D、聚酰胺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参考答案:C6.下列纤维中模量最高的是()。
A、S-2高强玻璃纤维B、高膜玻璃纤维C、T300碳纤维D、M40碳纤维参考答案:D7.阳模是()A、分成两瓣的B、向内凹陷的C、向外凸出的D、分成多瓣的参考答案:C8.纤维增强塑料一词缩写为()。
A、FRPB、CFRPC、GFRP参考答案:A9.无损检测通常可以检测复合材料制品的缺陷是()。
A、纤维与基体树脂的比例不当B、铺层方向错误C、铺层顺序错误D、疏松参考答案:D10.由于SJ-2A胶膜自粘性差,贴胶膜一般在电热平台上进行,温度控制在()。
A、20~30℃B、30~40℃C、40~50℃D、50~60℃参考答案:C11.车间内的明.暗插座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多少米?()A、0.3米B、0.2米C、0.1米D、0.5米参考答案:A12.钢的含碳量是()。
A、小于2.0%B、小于2.11%C、小于1.8%D、小于3%参考答案:B13.J-47C的用途是()。
A、板─芯胶接B、板─板胶接C、夹层结构填充补强D、胶接用底胶参考答案:A14.胶粘剂又称粘合剂,它是能把()。
纺织纤维定性分析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纤维不属于天然纤维?A. 棉B. 羊毛C. 丝D. 聚酯纤维答案:D2. 莫代尔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什么?A. 木材B. 石油C. 蛋白质D. 矿物质答案:A3. 纤维的吸湿性是指?A. 纤维吸收水分的能力B. 纤维的强度C. 纤维的耐磨性D. 纤维的光泽答案:A4. 以下哪种纤维具有最强的抗紫外线能力?A. 棉B. 亚麻C. 腈纶D. 涤纶答案:C5. 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是指?A. 纤维在断裂前可以伸长的程度B. 纤维的弹性C. 纤维的硬度D. 纤维的光泽答案:A二、填空题1. 棉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而羊毛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
答案:纤维素;角蛋白2. 纤维的细度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它影响着纤维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细度;手感;光泽3. 纤维的热稳定性是指纤维在________下的性能表现,而纤维的耐酸碱性是指纤维在________条件下的稳定性。
答案:高温;酸性或碱性环境三、简答题1. 请简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主要区别。
答案:棉纤维是天然纤维,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但易皱且强度较低。
涤纶纤维是合成纤维,主要化学成分为聚酯,具有高强度、耐磨损、形状保持性好等特点,但吸湿性较差。
2. 何为纤维的染色性,影响染色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纤维的染色性是指纤维对染料的吸收和固定能力。
影响染色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纤维的化学结构、纤维表面的粗糙度、纤维的亲水性或疏水性以及染色工艺中的条件如温度、pH值和所用染料的类型。
3. 请解释何为纤维的弹性,并举例说明具有良好弹性的纤维。
答案:纤维的弹性是指纤维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移除外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的能力。
例如,氨纶纤维(俗称“弹力纤维”)具有极好的弹性,常用于制作紧身衣物和运动服装。
四、论述题1. 论述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在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不同。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期末考试抽考题112017-2018-2学期期末考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抽考题库⼀、判断题(每⼩题1分)1、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复合⽽成的材料。
()2、选⽤胶粘剂,从复合材料的使⽤性能,⼯艺性能及经济性加以考验。
()3、在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起到主要承载能⼒。
()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耐疲劳性能不好。
()5、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由合成树脂和各种辅助剂构成。
()6、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胶接⼯艺没有影响。
()7、溶液法制得的预浸料中挥发份含量低,树脂含量易于精确控制。
()8、预浸料拼接时,只允许对接⽽不允许搭接。
()9、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复合材料⼯艺没有影响。
()10、树脂基体可分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两⼤类。
()11、飞机结构中常⽤的是夹层制件。
()12、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材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成熟度低的材料。
()13、先进的复合材料制件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挠曲形变。
()14、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均可成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15、对于层数较多的厚叠层件,在成型中应有预压实⼯序。
()16、RTM成型时,加料前,应⾸先检查型腔内是否有油污、飞边、碎屑和其他异物。
()17、复合材料⼯艺参数直接由增强材料固化反应特点来决定。
()18、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与纤维直径有关,⼀般纤维越细强度越⾼。
()19、树脂基复合材料与⾦属相⽐,对缺⼝损坏不敏感。
()20、铺贴时不允许铺层产⽣架桥。
()21、铺层时直接⽤⼑⼦在模具上划切预浸料。
()22、零件从模具上脱模时可以使⽤任何⼯具。
()23、蜂窝预成型完后(倒⾓完成)先⽤⼿轻拍或⽤真空吸除蜂窝中的粉尘,再⽤⽆⽔⼄醇或⼄酸⼄酯清洗蜂窝。
()24、在零件净切割线内不要使⽤预浸料的布边。
()25、在铺贴蜂窝芯之前要对其上下表⾯进⾏检查,不要使⽤损伤的蜂窝芯。
()26、铆接时,应尽可能采⽤压铆⼯艺,在⽆法实现压铆的部位,允许采⽤锤铆,不允许采⽤⼤功率鉚枪冲击铆接。
复合材料习题第一章一、判断题:判断以下各论点的正误。
1、复合材料是由两个组元以上的材料化合而成的。
(⨯)2、混杂复合总是指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基体。
(⨯)3、层板复合材料主要是指由颗料增强的复合材料。
(⨯)4、最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5、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
(√)6、竹、麻、木、骨、皮肤是天然复合材料。
(√)7、分散相总是较基体强度和硬度高、刚度大。
(⨯)8、玻璃钢问世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二、选择题:从A、B、C、D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B、D)A、以重金属作基体。
B、延性比金属差。
C、弹性模量比基体低。
D、较基体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
2、目前,大多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为(B)A、低于100℃。
B、低于200℃。
C、低于300℃。
D、低于400℃。
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为(B)A、低于300℃。
B、在350-1100℃之间。
C、低于800℃。
D、高于1000℃。
4、混杂复合材料(B、D)A、仅指两种以上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B、是具有混杂纤维或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
C、总被认为是两向编织的复合材料。
D、通常为多层复合材料。
5、玻璃钢是(B)A、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
B、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碳纤维增强塑料。
D、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6、功能复合材料(A、C、D)A、是指由功能体和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B、包括各种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C、包括各种电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D、包括各种声学性能的复合材料。
7、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A)A、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三、简述增强材料(增强体、功能体)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填充:廉价、颗粒状填料,降低成本。
例:PVC中添加碳酸钙粉末。
增强:纤维状或片状增强体,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判断题
摘要:
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概念
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
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4.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概念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和一种结合剂(通常是一种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良好的抗拉强度,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用作强化材料。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较低,因此具有较轻的重量。
2.高强度:碳纤维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和良好的抗拉强度,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强度性能。
3.高模量:碳纤维具有较高的模量,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刚性。
4.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性能。
5.抗疲劳: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可以在反复应力的作
用下保持其性能。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1.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包括飞机结构、发动机、导弹等。
2.汽车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包括车身结构、引擎盖、行李箱盖等。
3.体育器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包括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车架等。
4.电子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复合材料》本科试卷(B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得分:】1.复合材料中的“碳钢”是()A、玻璃纤维增强Al基复合材料。
B、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C、碳纤维增强塑料。
D、氧化铝纤维增强塑料。
2.材料的比模量和比强度越高()A、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大。
B、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大。
C、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小、刚度越小。
D、制作同一零件时自重越大、刚度越小。
3.在体积含量相同情况下,纳米颗粒与普通颗粒增强塑料复合材料()A、前者成本低B、前者的拉伸强度好C、前者原料来源广泛D、前者加工更容易4、Kevlar纤维()A、由干喷湿纺法制成。
B、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1000℃以上。
D、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5、碳纤维()A、由化学沉积方法制成。
B、轴向强度较径向强度低。
C、强度性能可保持到3000℃以上。
D、由先纺丝后碳化工艺制成。
6、聚丙烯增强塑料的使用温度一般在:()A、120℃以下B、180℃以下C、250℃以下D、250℃以上7、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受吸湿影响,原因之一是()A、环氧树脂吸湿变脆。
B、水起增塑剂作用,降低树脂玻璃化温度。
C、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
D、环氧树脂发生水解反应。
8、玻璃纤维()A、由SiO2玻璃制成。
B、在所有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弹性模量。
C、其强度比整块玻璃差。
D、价格贵、应用少。
9、生产锦纶纤维的主要原料有()A、聚碳酸酯。
B、聚丙烯腈。
C、尼龙。
D、聚丙烯。
10、晶须()A、其强度高于相应的本体材料。
B、长径比一般小于5。
C、直径为数十微米。
D、含有很少缺陷的长纤维。
11、对玻璃纤维和聚酰胺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命名不正确的是()。
复合材料期末复习题库一、选择题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的新材料,其主要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高强度B. 轻质C. 易加工D. 导电性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主要作用是提供:A. 韧性B. 耐腐蚀性C. 强度D. 绝缘性3. 以下哪种不是常用的树脂基体材料?A. 环氧树脂B. 聚酯树脂C. 聚乙烯D. 酚醛树脂4. 复合材料的层合板结构中,每层材料的铺设角度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0°铺设主要提供:A. 抗拉强度B. 抗弯强度C. 抗剪强度D. 抗冲击强度5. 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增强界面结合力?A. 增加基体材料的粘度B. 提高纤维的表面粗糙度C. 降低纤维与基体的相容性D. 减少纤维的表面处理二、填空题6. 复合材料通常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7. 复合材料的命名通常遵循“______+基体材料”的规则。
8.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______。
9.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复合材料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简答题11. 简述复合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
12. 解释什么是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力,并说明它们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描述复合材料的常见制备工艺,并简述每种工艺的特点。
14. 举例说明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5. 讨论复合材料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
四、计算题16. 假设有一块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体积分数为60%碳纤维和40%环氧树脂。
已知碳纤维的密度为1.75 g/cm³,环氧树脂的密度为1.15 g/cm³,试计算该复合材料的密度。
五、论述题17. 论述复合材料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碳纤维复合材料判断题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性能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领域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判断题,请根据你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
2.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比金属材料低。
4.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导率。
5.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6.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膨胀。
7.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较低。
8.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航空器的机身和翼面。
9.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汽车的车身和结构件。
10.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下面根据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了解,对上述说法进行解答。
1. 正确。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人工合成的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经过纺丝、碳化等工艺制得的纤维状材料。
2. 正确。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是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性,与树脂基体形成复合结构后,将这些性能传递给复合材料。
3. 正确。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较低,一般在1.5~2.0 g/cm³之间,比铝合金和钢材的密度低。
4. 错误。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导率,主要是由于碳纤维本身是一种绝缘材料,不具有导电性。
5. 正确。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通常是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抵御大多数化学介质的腐蚀。
6. 正确。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膨胀,热膨胀系数比金属大,需要进行热膨胀补偿设计。
7. 错误。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树脂基体的材料成本也不低。
8. 正确。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性,可以用于制作航空器的机身和翼面,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其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判断题
摘要:
1.碳纤维复合材料简介
2.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缺点和局限性
4.总结
正文: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基体材料组成的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量化的特点。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因为它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腐蚀等优点。
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轻量化。
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可以提高能效、减少燃料消耗,因此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这使得它在承受较大载荷和应力的应用中表现出色。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和卫星的部件;在体育用品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它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
这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其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相对较差,这使得它在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应用中表现不佳。
总之,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量化的纤维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题:
1. 什么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它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
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
3. 常见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哪些种类?它们在不同领域有什么应用?
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是什么样的?包括哪些步骤?
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何评价?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破坏机制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哪些领域和行业?请举例说明。
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可持续性如何?有哪些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方式?
10. 未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研究方向?
希望以上试题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复合材料成型工初级考试题库1、对于芳纶纸蜂窝结构的复合材料必须进行预吸胶。
(X)2、对于形状较复杂的蜂窝夹层结构可以采取蜂窝预成型。
(V)3、在RTM工艺中树脂中不加入填料。
(X)4、复合材料模具主要用于制造外形尺寸与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复合材料产品。
(V)5、RTM模具注入孔的位置,宜在模具的最高点。
(X)6、数模也可以称CAD/CAM工作方法。
(V)7、RTM成型是一种闭模工艺方法。
(V)8、模具是复合材料成型关键技术之一。
(V)9、三维机织物预制件主要是通过多层经纱织造技术而形成。
(V)10、在RTM工艺中,预制件制备的自动化是高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V)11、废品问题将明显影响RTM工艺的经济性。
(V)12、环氧玻璃钢模具是RTM小批量生产中常用的一类模具。
(V)13、BMI双马树脂耐热性能和耐湿热性能低于环氧树脂。
(X)14,LTM材料体系及应用技术是先进复合材料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
(V)15、冲压成型工艺是预制件的规模化、快速成型工艺。
(V)16,RTM制件的后处理问题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的问题。
(X)17、无机颜料透明性、着色力比有机颜料好。
(X)18、由于RTM工艺采用较低的压力因此可使用低密度泡沫材料而不会在成型过程中引起明显的变形。
(V)19、金属蜂窝结构的复合材料比芳纶纸蜂窝夹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X)20、相邻的两层预浸布打剪口时至少要错开10mm。
(X)21、虽然RTM很适合于制造大部件,然而形状极其复杂的部件却不能使用这一工艺。
(V)22、可以方便低使用金属镶嵌件是RTM工艺的一大优点。
(V)23、填料属于低压成型中的辅助材料。
(V)24、颜料属于高压成型中的辅助材料。
(X)25、石膏模的最大缺点是固化后石膏明显地吸水。
(V)。
纖維與複合材料題庫
1.請說明在纖維製品行銷管道中目前最為通行之方式,並說明為何會採
用此種模式?
2.請說明在天然纖維(Nature Fibers)中之植物纖維以何種纖維材料之成
本最低,並且請列舉此種纖維之終端用途?
3.請說明何謂人造纖維(Artificial Fibers)?並請列舉五種生產量最多之
人造纖維及其常採用之紡絲方式?另請列舉此五種纖維之終端用途?
4.請說明何謂無機纖維(Inorganic Fibers)?並請列舉三種生產量最多之
無機纖維及其常採用之紡絲方式與終端用途?
5.請說明在天然纖維中之羊毛纖維(Wool Fiber),若要製作高級不會有皺
摺之西裝(Suit)應該採用以何種纖維來做混紡最為便宜,且配合何種織物結構?並除製作西裝以外另請列舉三種終端用途?
6.請說明內政部頒布之服飾標示基準中,針對西裝應該有何種內容之標
示項目(Care Label)? 並說明其洗標之涵義?
7.請說明在高科技紡織品之工業用紡織品(Industrial Textiles)之定義及
其三種終端用途及其所強調之性質?
8.請說明在CFRP之拉伸實驗中,狗骨頭形狀與長方形之樣本在拉伸前
需加以何種處理?若未經此前處理過程會有何種負面效益?
9.請說明塑膠、橡膠、複合材料與纖維之主要不同點,並且列舉每種產
品之三種終端用途?
10.請依照纖維、紗、織物、染色整理加工與成衣製作之觀點,說明一般
之防彈衣與羊毛背心有何差異處?
11.請依照纖維、紗、織物、染色整理加工與成衣製作之觀點,說明一般
之雨傘布與運動杉有何差異處?
12.請列舉五種家用紡織品(Home Textiles)所使用之纖維、紗、織物及依
序排列其附加價值?
13.請以纖維型態之觀點,舉例說明五種不同之五種纖維型態(需備註英
文)種類,並說明其所使用之附加價值與終端用途?
14.請說明在染色整理加工中,所針對纖維、紗、織物之加工成本何者最
低?為什麼?且說明不同之應用時機?
15.請以紗型態之觀點,舉例說明五種不同之紗(Yarn)型態(需備註英文)
種類,並說明其所使用之附加價值與終端用途?
16.在高科技紡織品中,請列舉其所適用之五種奈米原料種類及其功能?
並說明其製作方法?
17.請定義何謂奈米複合材料?並說明奈米複合材料(Nano Polymer
Composites)之結構、組成與功能如何?
18.請定義何謂材料的一次與二次功能?並請舉例說明材料的二次功
能?
19.請說明何謂有機/無機複合材料之定義?並請舉例說明結構、組成與功
能如何?
20.試舉例說明高科技紡織品(High-Tech Textile)與奈米材料之相關性,並
列舉5項說明之。
21.試舉例說明長纖紗之製造方式有哪些?並舉例說明每種製造方式所
製造長纖紗之終端用途?
22.試舉例說明短纖紗之製造方式有哪些?並舉例說明每種製造方式所
製造短纖紗之終端用途?
23.試舉例說明梭織物之製造方式有哪些?並舉例說明每種製造方式所
製造梭織物之終端用途?
24.試舉例說明針織物之製造方式有哪些?並舉例說明每種製造方式所
製造針織物之終端用途?
25.試說明何謂熱可塑性補強複合材料之定義?並請舉例說明主要成
份、型態與應用領域?
26.試說明何謂熱固性補強複合材料之定義?並請舉例說明主要成份、型
態與應用領域?
27.試比較說明熱可塑性與熱固性補強複合材料之主要成份、型態與應用
領域差異點?
28.試舉例說明纖維補強複合材料之優缺點及其種類與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