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体温单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9.28 KB
- 文档页数:1
体温单(最终定稿)第一篇:体温单体温单1用蓝黑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如2013-06-26),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年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如06-26)其余只填日。
2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1)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Ⅱ 6∕1 7∕2 8∕3 9∕4(2)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红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3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① 体温曲线的绘制:用蓝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直线相连。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处画温度标记。
测温时病人不在者,事后要补测,并画在响应时间格内。
若赴外地检查数日未测者,留空格不予连线。
②脉搏曲线的绘制:脉搏用红“·”表示,两次脉搏之间用红直线相连。
如遇脉搏与体温重叠,则先画体温,再将脉搏用红圈画于其外。
有脉搏短绌的病人,其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宜用红直线相连,在心率与脉搏曲线之间用红斜线填满。
③呼吸曲线绘制:呼吸用蓝○表示,两次呼吸之间用蓝直线相连(如无自主呼吸而应用人工呼吸机,则不须记录,只留空格)。
4在34°以下栏内永红墨水笔记录大便次数、液体入量、尿量、呕吐量、引流量、痰量、体重、血压、药物过敏等内容。
体温单填写说明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填写说明如下:一、楣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使用蓝色、蓝黑色或黑色水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二、楣栏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三、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一)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 1 日及跨年度第 1 日需填写年- 月-日(如:2010 -03-26 )。
每页体温单的第1 日及跨月的第1 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 ),其余只填写日期。
(二)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三)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 天,若在14 天内进行第2 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 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四)体温、脉搏描记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 体温:(1)40 C —42 C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 C —42 C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 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 时X 分”的方式表述。
(2)体温符号:口温以蓝“ •’表示,腋温以蓝“ X”表示,肛温以蓝“ a 表示。
(3 )每小格为0.2 C,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 C —42 C 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
(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 C线以下。
(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 G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2. 脉搏:(1)脉搏符号:以红点“ •”表示,每小格为4 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
心率用红“ O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
(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色笔在体温符号外划“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