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2600例流产物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1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协作组目前,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仍然是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技术具有细胞培养耗时长、分辨率低以及耗费人力的局限性。
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技术在内的快速产前诊断技术的引入虽然具有快速及特异性高的优点,但还不能做到对染色体组的全局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lcroarray analysis,CMA) 技术又被称为“分子核型分析”,能够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扫描,可检测染色体不平衡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尤其是对于检测染色体组微小缺失、重复等不平衡性重排具有突出优势。
根据芯片设计与检测原理的不同,CMA 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基于微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 技术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 技术。
前者需要将待测样本DNA 与正常对照样本DNA 分别标记、进行竞争性杂交后获得定量的拷贝数检测结果,而后者则只需将待测样本DNA 与一整套正常基因组对照资料进行对比即可获得诊断结果。
通过aCGH 技术能够很好地检出CNV,而SNP array 除了能够检出CNV 外,还能够检测出大多数的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 和三倍体,并且可以检测到一定水平的嵌合体。
而设计涵盖CNV+SNP 检测探针的芯片,可同时具有CNV 和SNP 芯片的特点。
2010 年,国际细胞基因组芯片标准协作组(lntemational Standards for Cytogenomic Arrays Consortium,ISCA Consortium) 在研究了21698 例具有异常临床表征,包括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多种体征畸形以及自闭症的先证者的基础上,发现aCGH 技术对致病性CNV 的检出率为 12.2%,比传统G 显带核型分析技术的检出率提高了1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29 期2019 Vol.6 No.29127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罗彩群,刘 洋,邓惠敏,吴晓霞,袁 晖,黄倩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329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的羊水标本,该329例羊水标本已经通过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 )排除了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对上述329例羊水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结果 329例羊水标本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4例(1.2%,4/329)异常;经过CMA 分析共发现11例(3.3%,11/329)具有临床意义的拷贝数变异,包括8例致病性CNV 和3例可能致病性CNV ,11例异常中包含了核型分析发现的4例异常。
同时,CMA 分析还发现了6例(1.8%,6/329)临床意义未明(VUS )结果。
结论 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较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可以多检出2.1%的有临床意义的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可以作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一线遗传学检测技术。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9.127.02目前在国内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产前诊断中。
该项技术已被推荐作为一线产前诊断技术应用于存在超声结构异常的胎儿中[1]。
ACOG 与SMFM 于2016年联合发表指南表示在胎儿超声正常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群体中,CMA 技术可以检出约1.7%的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因此CMA 技术可以提供给所有接受有创产前诊断的孕妇[2]。
100·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6月 第30卷 第 6 期 总第167期【第一作者】刘建生,男,副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细胞遗传、分子遗传实验室诊断。
E-mail:***************【通讯作者】刘建生·论著·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胎儿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刘建生*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 (山东 泰安 271000)【摘要】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对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期胎儿羊水细胞遗传学诊断。
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675例18~27周孕妇,按照年龄组与诊断指征分组,抽取羊水,分别进行CMA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 本文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57例,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97例,检出率为23.3%(97/675),其中以无创产前DNA(NIPT)数目异常组为主,检出率55.6%(84/151);拷贝数变异(CNVs)60例,检出率为8.9%(60/675),其中明确致病35例,占58.3%(35/60),非明确临床意义型 (VOUS)检出25例,占41.7%(25/60),以NIPT提示CNV异常组检出率最高,占13.8%(13/87)。
年龄分组以≥35岁组与30-34岁组为多,分别占39.3%(265/675)与37.5%(253/675)。
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20-24岁组最高,占21.7%(13/60),其次为≥35岁组,占17%(45/265)。
20-24岁组与30-34岁组比较,χ2=4.5,0.01<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产前诊断指征中,NIPT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组检测人数最多,比占总数的35.3%(238/675),其中NIPT提示染色体数目异常检测率22.4%(151/675),异常检出率58.9%(89/151);超声软指标异常检出率17.6%(27/153),以NT/NF增厚为主,占软指标的37.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