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用机理
1、温热作用 2、机械压迫作用 3、化学作用 4、其他作用
1、温热作用
(1) 促进血液循环:蜡疗的热作用较深,可达皮下
0.2~1cm,治疗后局部皮肤多呈桃红色,局部皮温可升 高8~18 ℃ ,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
(2) 消除炎症 :皮温升高,血液循环加速,细胞膜通
透性加强,有利于细胞内淋巴液、血液等渗出物的 吸收,减轻组织水肿
五、操作程序
【目的】温中散热、消肿止痛、活血通络、软坚 散结,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组织愈合之功效。 【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 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蜡疗部位及皮肤情况。 3、对热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态。
【告知】1、蜡疗时易出汗,治疗前注意补充水分。 2、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又称石蜡浴,将蜡溶解后冷却至55-60℃,先将
患部涂上一层薄蜡,蜡膜要大于所需治疗部位 的范围,然后将患部(上肢或者下肢)迅速再
浸入蜡液中,并迅速抽出,稍冷却后再浸入蜡
浸 液中,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厚度为4-8mm的蜡
蜡 法
套,然后将患部浸入蜡液中。
浸蜡法热效应最强,且保持时间长,机械 作用较强;但只适应于手、足等肢体部位。
治疗时应注意,每次浸蜡的高度都应低于
首次水平,以防烫伤皮肤;进行手刷醮少量50-60℃的 蜡液,迅速刷于患处,待蜡液冷却 凝成薄膜后再迅速刷蜡直至蜡膜达 0.5cm,再将蜡饼放在基上。固定与 保温方法与蜡饼法相同,治疗时间 30-60分钟。此方法适用于腰、背、 腿部,能合患部同时受到温热和机 械压迫作用。
4、蜡袋法
把石蜡装入聚乙烯袋中(以袋子的1/3 容量为佳),排出空气后使用塑封机封 口,这就制成了蜡袋,以备使用。患者 在治疗前将备用的蜡袋置入热水中加热 ,使其温度达到50-60 ℃ ,再将加热的 蜡袋贴敷于疼痛的关节,每次贴敷时间 为20-30分钟。如果蜡袋的温度下降较快 或未达到理疗的温度,可以在治疗的过 程中更换新的蜡袋,以维持局部较高的 治疗温度。每日治疗1-2次,以10-15次为 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