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11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分歧级此外护理。
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之南宫帮珍创作一、特级护理:(一)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更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二)护理要求:1.将患者安顿在监护室,抢救患者安顿于抢救室,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
2.做好护理评估,按护理惯例落实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3.定时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更,及时准确记录。
4.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按医嘱准确丈量出入量,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详细记录各种导管的出入液量。
6.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
(1)卧位合理,舒适平安,符合治疗需要。
(2)坚持床单位整洁,有污染及时更换。
(3)坚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预防感染;坚持胡须、头发整齐,洗脸。
(4)坚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每天床上擦浴,包含洗脚及会阴护理;协助病人翻身,至少2小时一次,病情危重限制翻动者例外,仔细观察、评估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5)做好患者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患者依照专科护理惯例执行,及时有效吸痰,坚持呼吸道通畅。
(6)按医嘱给予饮食,包管进食平安,防止误吸、呛咳等。
(7)做好大小便护理。
留置尿管的病人坚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1~2次。
7.对患者的重点治疗、护理内容实施班班床头交接。
二、一级护理:(一)指征: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更的患者(二)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更。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用物以备需要时应用。
分级护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而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随病情变化及时更改,并开具医嘱。
(二)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在病员一览表或床头卡用不同的标记(特级护理用绿色、一级护理用红色、二级护理用蓝色、三级护理空白)提示医护人员,依据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
三、标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1)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或抢救室,专人看护,根据病情做好护理评估(病情评估、风险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2)护士要了解病情,做到八知道:即姓名、床号、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及心理状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观察治疗、用药后反应,做好告知和健康教育;(4)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准确及时进行护理评估,记录治疗、特殊检查、液体出入量、病情变化及护理过程;(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做好各种导管评估,保持各种导管清洁、通畅、位置正确、固定良好,定期冲冼、消毒及更换;(6)加强基础护理,做到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六洁(口腔、手足、头发、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四包到床头(送水、送饭、送药、送大小便器);视患者情况,做口腔护理每日2-3次,皮肤护理至少2小时一次,预防合并症发生;(7)昏迷病人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坠床、受伤;协助咳嗽咳痰,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8)张口呼吸的患者,用湿纱布覆盖口唇,眼睑不能闭合者,要定时冲洗眼睑,点眼药水或药膏保护,或用油纱布遮盖眼部;(9)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温度:18-20℃,湿度适宜;空气消毒每日1-2次,地面、桌面消毒液擦拭,防止交叉感染;(10)根据医嘱给予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和病情治疗需要,必要时做好记录;(11)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分级护理制度应根据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和医嘱执行护理级别,并在患者一览表上作相应标记(特、一级以红三角标记、二级以蓝三角标记,三级不作标记)。
(一)特级护理适用对象: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做好专科护理,如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各种并发症预防等。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三短六洁),协助患者进食、饮水、翻身拍背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和舒适卧位。
6、评估患者安全,根据患者情况实施风险预警,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8、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专科护理,如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各种并发症预防等。
5、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三短六洁),协助患者进食、饮水、翻身拍背等。
6、评估患者安全,根据患者情况实施风险预警,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里指导。
8、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三)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专科护理。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
是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护理需求,将医院的护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保证患者能够获得适合的护理服务。
一般来说,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等级:
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主要适用于病情较轻、需要较少护理干预的患者。
一级护理主要由护士负责,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和观察监护等。
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需要较多护理干预的患者。
除了一级护理的内容外,二级护理还包括一些高级技术和护理操作,例如给药、疼痛控制、导尿等。
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重症患者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如重症监护室患者、手术后监护患者等。
三级护理需要护士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包括生命支持技术、呼吸机操作、血液透析等。
4. 特级护理:特级护理适用于极度危重病患者,需要实施最复杂和最高级别的护理干预。
特级护理通常在重症监护室或特殊护理区实施,需要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医学和护理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优势,提高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
第 1 页共 1 页。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
护理分级制度的内容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可分为以下四级:
1、特级护理: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
2、一级护理: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比较繁琐。
3、二级护理:用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普通手术后或轻型子痫等。
4、三级护理:用于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病人,正常孕妇。
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的病人、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各护理级别护理要求
1、特级护理:
(1)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重病室,设专人护理或责任护士,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T、P、R、BP.
(2)对病人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治疗、病情、护理、饮食)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安全。
2、一级护理:
(1)严格卧床休息,做到七知道,解决生活上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周密细致的心理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定时测量T、P、R、BP,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并记录。
3、二级护理:
(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床上坐起活动
(2)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特殊治疗和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4、三级护理:
(1)每日测量T、P、R、BP二次,掌握病情和思想状况。
(2)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两次。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护理分级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护理需求,将护理按一定标准分为不同级别,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
在医疗行业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分级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配套的质控标准能够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护理分级制度和质控标准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护理分级制度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通常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患者。
护士主要进行一般护理工作,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提供营养饮食等基本护理服务。
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定期监测和护理干预的患者。
护士需要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进行专业护理操作,如导尿、更换伤口敷料等。
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急、需要专业监护和护理的患者。
护士需要具备较高水准的护理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急救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质控标准1. 护理操作规范所有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操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任何护理操作前必须洗手,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检验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应当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在护理记录表上做出详细记录。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
3. 建立质控小组医院应当建立专门的护理质控小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建立质控小组,可以有效监督和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结语:护理分级制度和质控标准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护理分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配套的质控标准能够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护人员应当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完】。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护士与医生共同对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后,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以医嘱的形式下达护理等级。
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在患者床头卡和病员一览表上标识。
(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需严密进行监护的患者;(3)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出血、休克和“五衰”的患者;(4)各类ICU和CCU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根据病情,在2小时内评估,制订出危重护理计划;(2)设专人24小时照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至少监测6次,体温在38.5℃以内者,每日监测4次(23:00和凌晨3:00如患者熟睡可免测);(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并观察效果和反应;(4)准确监测出入量,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5)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6)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安全措施;(7)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适时进行健康教育;(8)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5)高热、昏迷、脏器出血、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的患者及早产儿或新生儿;2.护理要求(1)根据病情,在2小时经评估后,填写危重护理记录;(2)需严格卧床休息,给予生活照护;(3)每小时至少巡视1次,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至少监测6次,,体温在38.5℃以内者,每日监测4次(23:00和凌晨3:00根据病情可免测);(4)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防止并发症;(6)注意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提供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而采取不同的护理级别.护理级别可分为特级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
各级护理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一、特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重症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一)、护理指征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医院护理分级制度
护理分级是指病人及其家庭可以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与护理的复杂程度,为病人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
该分级能提高实施护理的经济效益,提
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建立一种有效管理机制,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专业人
员的学习和发展。
一般来说,在医院护理分级制度中分为四级制度: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指普通病房护理,患者的病情较轻,所需护理量
较少,需要的护理只需要基本护理即可满足。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主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较重或病情发展变化较快,
需要比一级护理更多护理服务的护理。
二级护理的护理服务包括药物管理、伤口护理、饮食指导、护理康复等。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是指非常重症或病情发展变化迅速的护理,需要
护士和医护人员的全天候护理。
这类护理可能需要配置高级护理器械和材料,并实施有效监护。
四级护理:此类护理主要针对特殊病症,如四肢麻痹或功能性障碍,
需要护理者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各种护理服务。
特殊的护理设备也可能需
要配备,如抢救器械,呼吸系统等。
以上所述的四级护理分级制度,主要是针对的病人情况不同而提供护
理的区分。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与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并作出相应的标记,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观察。
分级护理分四个级别: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分级标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并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肾脏替代治疗,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7)有其他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护理标准(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正确记录出入液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压疮护理、管道护理,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一级护理分级标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标准(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压疮护理、管道护理,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分级标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护理标准(1)每2小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正确护理措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分级标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标准(1)每3小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根据患者病情,实施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分级护理制度5篇在进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劳动保障规章制度,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分级护理制度最新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级护理制度最新1一、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录入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
2、录入医嘱者与查对者均必需签全名或盖章。
3、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需问清后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待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
保存用过的空安瓿。
5、整理医嘱后,必需经其次人查对。
6、护士长应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需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的质量、留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
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需经其次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要经反复核对,用后保存安瓿。
用多种药物时要留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
应准时查清,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裂痕。
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姓名、血型、库血号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上有无凝集。
3、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库血号及血量。
4、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必需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输血完毕,应保存血袋,以备必要时送检。
(四)饮食查对制度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根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卡,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
2、发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开饭时在病人床前再查对一次。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需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确、准时地进行。
分级护理制度
护士根据医生医嘱下达的护理级别,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1、特级护理
(1)适应症:对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进行抢救的患者;各种重症或新开展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所实施的护理称特级护理。
(2)护理要求: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
(1)适应症:对重症患者,各种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实施的护理称为一级护理。
(2)护理要求: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和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1)适应症:对病情相对稳定,需限制活动的患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所实施的护理称为二级护理。
(2)护理要求: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安全措施和给药措施;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1)适应症:对病情相对稳定,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所实施的护理称为三级护理。
(2)护理要求:每3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以及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
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指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4.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映;(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5。
分级护理原则(1)特级护理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包括以下要点: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③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④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包括以下要点: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④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⑤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2、护理内容:
①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二、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护理内容: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一般每15~30 min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②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③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三、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2、护理内容:
①1~2 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2、护理内容:
①每班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