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精华子宫收缩力
- 格式:docx
- 大小:264.16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子宫收缩乏力临床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协调性子宫收缩之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对称性和节律性正常。
但宫缩弱而无力。
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倒置、频率高,节律不协调。
(二)健康指导
1.临产后注意休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如安定10毫克或杜冷丁100毫克。
2.多进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3.及时排尿、排便,保持膀胱和直肠的空虚状态。
4.在待产过程中不要过度担心和焦虑,护士会密切观察胎心变化及产程进展,如有问题会及时处理。
5.待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等方法加强宫缩,需要产妇的配合。
6.宫口开大10厘米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会阴侧切、产钳术或胎头负压吸引术助产。
7.若出现产程异常或其他产科手术指征时,医生会及时进行剖宫术终止妊娠。
宫缩乏力致产程曲线异常
宫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有以下8种:
1)潜伏期延长:从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称潜伏期。
初产妇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
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
初产妇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
8小时,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2小时以上。
4)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晚期至宫口开大9~1Ocm,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24h.
7)胎头下降停滞;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小时以上
8)滞产:部产程超过24小时。
基层医院配制1/2张液体的简易方法| 创新医学网。
例:14kg的小儿,中度脱水,需要补液约120ml*14kg=1680ml,就需要5%葡萄糖约1680*62%=1041.6ml,0.9%氯化钠注射1 680*33.33%=559.94ml,5%碳酸氢钠注射液约78.46ml,如需要配制一组300ml的3∶2∶1液静滴,则按以上公式估算出3∶2∶1的用量分别是糖:300*62%,盐:300*33.33%,碱:300*4.67%,临床上可按此公式类推计算使用。
个人收集整理-ZQ.促使子宫颈张开,宫颈口地张开还需要靠宝宝用自己地头硬顶,才能把它们撑到足够大,让自己地头和身体通过.而这项艰难地工作单凭宝宝自己本身是做不到地,只有靠妈妈地疼痛一次次推动地帮助才能完成.妈妈在分娩中地痛感是由于妈妈地子宫在收缩引起地,而子宫地收缩正是在帮助宝宝扩充产道,推动宝宝前进.没有子宫地收缩力,宝宝就不能够把产道扩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产道地“大门”一旦被打开,宫缩又将会促使宝宝尽快娩出来到人间.因此说,妈妈地疼痛是必须地..宝宝只有通过妈妈地产道才能获得新生,由于妈妈地产道并不是光滑平直地,而是一个上宽下窄,还略微上翘地弯行“隧道”.在这个隧道中还设有几道关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中间地两个路障之间地宽度平均只约有个厘米,是宝宝地必经之路.由于产道地弯曲、狭小,当宝宝途经“隧道”时必需要做一系列地动作,以便使自己头部地径线缩小和让身体适应隧道地形状和大小后,才能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就是分娩机转中所说地: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拨露与着冠,仰伸,复位,外旋转,娩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然而这一系列动作地完成都不是宝宝自己主动做出地,宝宝通过妈妈产道地某个路障时本身并不需要作任何动作和努力,一切都由妈妈地子宫收缩力和妈妈产道产生地反作用力地合力给“包办”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果不能及时变换姿势,宝宝就会被卡在此处,长时间留在此地就会威胁到宝宝地生命.宝宝姿势地及时变换需要强有力地推力才能完成,这个推力就是妈妈地子宫收缩力.没有分娩时妈妈地疼痛,可爱地宝宝就不可能降生,因此说妈妈地疼痛也是必须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最重要地是,宝宝经过阴道分娩,其头必然要受到产道地挤压,并被拉长变形.但这种挤压是为宝宝从“水中生活”过渡到“陆地生活”做地准备.对宝宝脱离母体而独立生活是十分有益地.因为子宫有节律地收缩,可使宝宝地胸廓受到相应地压缩和扩张,正是这种有节律地舒缩运动,能刺激宝宝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磷脂类物质)加速生产,这种物质能使宝宝出生后肺泡富有弹性,容易扩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子宫收缩反复挤压宝宝地胸廓,有利于将肺泡液及吸入地羊水挤出.随着宝宝降生地一声长啼,肺泡张开,从此开始独立地呼吸运动,而不至于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引起肺透明膜病变导致新生儿死亡.产道对宝宝头部地挤压还能刺激脑活素地释放,有利于宝宝地智力开发.因此说妈妈地疼痛给宝宝带来地益处是剖宫产分娩不能做到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 1。
妇产科主治医师——产后出血根据阴道流血的时间、数量和胎儿、胎盘娩出的关系,可初步判断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
有时产后出血的几个原因可互为因果关系。
1.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娩出后,子宫缩小至脐平或脐下一横指。
子宫呈圆球状,质硬。
血窦关闭,出血停止。
若子宫收缩乏力,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呈水袋状。
2.胎盘因素:胎盘在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未娩出,并有大量阴道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如胎盘部分剥离、胎盘粘连、胎盘嵌顿等。
胎盘残留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故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3.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持续流血,应考虑软产道损伤,仔细检查软产道。
(1)宫颈裂伤(2)阴道裂伤(3)会阴裂伤。
产后出血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或伴有失血过多引起的并发症如休克、贫血等。
1.阴道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应先考虑软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几分钟后开始流血,色较暗,应考虑为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后出现流血,其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
若阴道流血呈持续性,且血液不凝,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
如果子宫动脉阴道支断裂可形成阴道血肿,产后阴道流血血虽不多,但产妇有严重失血的症状和体征,尤其产妇诉说会阴部疼痛时,应考虑为隐匿性软产道损伤。
2.休克症状:如果阴道流血量多或量虽少、但时间长,产妇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头晕、脸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这些项目是需要检查的1.乳房检查对于母乳喂养的您来说,检查乳房和乳头特别重要。
产后乳房一般都会变得非常丰满、娇嫩,但乳胀、乳房疼痛等常常会来困扰新手妈妈,严重的可能会感染乳腺炎,威胁乳房健康。
2.腹部检查进一步确定子宫是否已经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和大小,腹部肌肉弹力是否恢复正常,以及分娩后腹腔内其他器官的情况。
刮宫产的新手妈妈,进行腹部检查就更重要,因为子宫复位较自然分娩的要困难,而且剖宫产的切口是否愈合也需要医生的正确指导。
3.下肢检查怀孕时,有些妈妈会出现下肢浮肿的情况,有些甚至于分娩后仍不见好转,所以医生可能会检查您的腿部,看是否有水肿的情况。
子宫收缩乏力.……概述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对称性和节律性正常,但宫缩弱而无力,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或不规则。
使胎先露对子宫下段及宫颈口压迫无力,即不足以使宫颈口以正常的速度扩张,造成产程延长或停滞,而导致母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本病在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及多次妊娠、双胎、羊水过多等子宫局部因素者发病率较高,同时也见于精神紧张者如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孕期及临产过程,则可减少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
临床表现1.宫缩力弱、间歇时间长而持续时间短,宫缩最强时指压子宫壁出现凹陷。
2.产程进展缓慢。
3.休息不好,精神体力疲惫,脱水酸中毒现象。
诊断依据1.子宫收缩力弱而无力,产程长。
2.原发性宫缩乏力,指产程开始时就出现的子宫收缩乏力;3.继发性宫缩乏力,指产程进展到某一阶段方出现子宫收缩乏力。
4.宫腔内压力少于4KPa。
治疗原则1.排除产道、胎儿性难产制定分娩方式。
2.枯计能从阴道分娩者增强产妇体力,加强子宫收缩。
3.有头盆不称,或胎儿窘迫,及早行手术。
4.情况改善后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用药原则1.如胎膜未破宫口开大3cm以下者宜先用温热肥皂水灌肠,排便后行人工破膜。
2.如经上述处理无效或继发性宫缩乏力者可选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催产素静脉滴注。
3.精神紧张体力差者予以休息必要时予以杜冷丁或安定调整后加强宫缩。
4.进食少脱水者酌情补液。
辅助检查1.检查框限“A”是最基本的,但有条件的单位应包括“B”。
2.怀疑胎儿宫内缺氧检查框限应包括“C”。
疗效评价1.治愈:产程进展恢复正常,分娩结束无并发症。
2.好转:产程有进展但未正常。
3.未愈:产程无进展或有并发症。
子宫收缩乏力处理原则-回复“子宫收缩乏力处理原则”是指在妇科临床中,对于子宫收缩力不足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子宫收缩乏力通常指的是在产后子宫收缩不到位或强度不够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子宫脱垂等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子宫收缩乏力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如何处理子宫收缩乏力的问题。
首先,对于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应该在产后立即展开,以防产后出血等困扰。
处理子宫收缩乏力有以下几个原则:1. 观察和评估:在产后,产妇的子宫应该迅速收缩,重现到盆腔底。
产妇出血的情况可能是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
因此,医生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并通过触诊、B超等手段评估子宫的位置和收缩状态。
2. 立即应用催产素:一旦发现产妇存在子宫收缩乏力问题,尤其是出血情况严重时,可以立即进行催产素的应用。
催产素常用药物有催产素和升压素等。
使用这些药物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收缩的力度和持续时间,从而有效减少出血,促进子宫的恢复。
3. 推拿和按摩: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推拿和按摩的方式来刺激子宫收缩。
这些理疗技术可以通过刺激产妇的腹部和腰部来促进子宫发生收缩,从而减少出血的风险。
4. 镇痛和止血药物:有时候,子宫收缩乏力可能是由于产妇的疼痛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产妇使用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以减轻疼痛,促进子宫收缩。
同时,可以给产妇注射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和七氟佐辛等,来减少出血情况。
5. 手动刮宫:如果催产素、推拿按摩等方法无法改善子宫收缩情况,或者产妇出血越来越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动刮宫手术。
手动刮宫是通过刮宫器具将子宫内的组织刮除,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和修复。
总结起来,子宫收缩乏力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和管理。
处理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则包括观察评估、催产素应用、推拿按摩、镇痛和止血药物的使用,以及必要时进行手动刮宫手术。
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改善子宫收缩情况,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产妇安全。
2019年卫生资格《初级护士》妇产科精华论(2)影响分娩的四因素: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
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能迫使宫颈管短缩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
临产后的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①节律性。
②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中央集中,左右对称,称为对称性。
③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称为极性。
④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放松,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较前略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2)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腹肌及膈肌有力的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
腹压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实行内旋转的作用。
肛提肌收缩有助于胎盘娩出。
二、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1)骨产道:指真骨盆,其大小、形状、轴、倾斜度都与分娩关系密切。
(2)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三、胎儿: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胎儿畸形也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的因素。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胎头是胎体的的部分,也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分。
(1)胎头颅骨:由顶骨、额骨、颞骨各两块及枕骨一块构成。
颅骨间的缝隙称为颅缝。
两顶骨间为矢状缝。
枕骨与顶骨间为人字缝。
两颅缝交界的空隙较大处称为颅囟,位于胎头前方,为两额骨与两顶骨的空隙,称前囟,呈菱形。
位于胎头后方,为两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空隙,称后囟。
胎头骨缝和颅囟,有一定可塑性,分娩时颅骨可略微变形或重叠从而缩小头颅体积,有利于分娩。
(2)胎头径线枕下前囟径:自前囟中心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9.5cm.枕额径:自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平均ll.3cm.枕颏径:自颏骨下方至后囟顶部的距离,平均l3.3cm.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临床用8超测定此值判断胎儿大小,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9.3cm.(3)胎位:若为纵产式,胎体容易通过产道。
卫生资格《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讲义(6) 2020年卫生资格《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讲义(6)正常分娩第一节决定分娩的三因素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产力。
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临产后的宫缩能使宫颈管短缩消失、宫口扩张、先露下降和胎盘娩出,其特点有:(1)节律性: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2)对称性:自两侧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均匀协调地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向子宫下段扩散至全子宫。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
(4)缩复作用: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娩出胎儿重要辅助力量,还可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在盆腔进行内旋转,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和胎盘娩出。
二、产道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1.骨产道(1)骨盆入口平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
①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
②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
③入口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2)骨盆最大平面:此平面为骨盆腔内最宽大部分,无产科临床重要性。
(3)中骨盆平面:即骨盆最小平面,中骨盆平面有两条径线。
①中骨盆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m。
②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4)骨盆出口平面:即骨盆腔的下口。
①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1.5cm。
②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
妇产科——子宫收缩知识点汇总一、子宫收缩过强的表现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
若产道无阻力,胎位正常、头盆相称,宫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全,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总产程<3h,为急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1)强直性子宫收缩宫颈口以上部分的子宫肌层出现强直性痉挛收缩。
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
胎方位触诊不清,胎心音不清楚,可出现病理性缩复环。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壁某部分肌肉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
产妇持续性腹痛、烦躁,宫颈扩张慢,胎先露下降停滞,胎心率不规则。
二、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原则对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应找出病因,对因处理,并根据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对产程不进展,宫口不扩张,先露不下降,宫缩无力,经用催产素点滴加强宫缩无进展,只能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如产妇乏力、产程延长,可先给镇静剂,休息4h后,再刺激调节宫缩力,恢复成协调性子宫收缩后,再适时选择结束分娩的方式和时间。
三、子宫收缩过强的护理1.有急产史的孕妇提前住院待产,加强巡视,一旦发生分娩先兆,及时处理,维持左侧卧位,鼓励孕妇作深呼吸,给予背部按摩,嘱其不要向下用力。
2.持续评估宫缩,观察产程进展。
做好产后护理,观察宫体复旧、会阴伤口、生命体征,向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四、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1.做好预防加强孕期保健,消除孕妇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加强产时监护,密切注意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2.配合医师找出原因,积极处理,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3.提供心理支持,减少焦虑。
4.做好产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妇产科主治医师——子宫收缩子宫收缩乏力对母儿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产妇的影响产程长,产妇体力消耗、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严重时引起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均影响子宫收缩。
第二产程延长,膀胱受压形成尿瘘,也容易引起产后出血。
2.对胎儿的影响协调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手术产率高,胎儿产伤增多;不协调性宫缩乏力不能使子宫壁完全放松,容易发生胎儿窘迫。
胎膜早破易造成脐带受压或脱垂,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子宫收缩过强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有急产史的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应提前住院待产。
临产后不应灌肠。
提前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胎儿娩出时,勿使产妇向下屏气。
产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外阴,有撕裂应及时缝合。
未消毒接产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强直性子宫收缩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仍不能缓解强直性宫缩,应行剖宫产术。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应停止阴道内操作及停用缩宫素,给予镇静剂。
狭窄环仍不能缓解,宫口未开全,胎先露部高,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均应立即剖宫产。
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先露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2)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失去正常收缩能力。
经产妇使子宫肌纤维变性影响宫缩。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子宫肌瘤等,均能引起宫缩乏力。
(3)精神因素:产妇恐惧、精神过度紧张、睡眠少、膀胱充盈、临产后进食不足、过多消耗体力、水及电解质紊乱,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4)内分泌失调:可影响肌细胞收缩,导致宫缩乏力。
(5)药物影响:临产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镇痛剂及麻醉药,如吗啡、哌替啶、苯巴比妥钠等,可抑制宫缩。
孕期的子宫经常会出现收缩,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一、生理性生理性子宫收缩自孕12-14周起即可出现,表现为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孕妇可以感觉到腹部发紧,也可从腹部扪到子宫发硬,每日出现的次数稀少,以后随着妊娠进展,宫缩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但没有规律性,强度不会使宫腔内压力超过2KPa,所以没有分娩宫缩的疼痛咸。
子宫收缩力的特点【导读】子宫收缩在生产的女性来说时候很常见。
人们统一的都称为子宫收缩,但是对于具体的子宫收缩力还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子宫收缩力,还有它的特点有哪些?子宫收缩力的特点子宫收缩是代表着要进行生产,但不能保证顺利分娩。
子宫收缩力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
它是能保证顺利分娩正常进行的重要动力。
所以在生产的时候,子宫收缩力是比较重要的。
想要顺利的分娩,都要确保子宫收缩力是否能够支撑着整个生产过程。
1、子宫收缩具有节奏性,不受人力的影响,所以在出现有节奏的,规律性的宫缩是生产的重要标志。
宫缩由弱到强的节奏,这个节奏会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再由强变弱,直到消失,这就是出现了间歇期,就是我们所说的间隔时间。
在间歇期的时候,是没有疼痛,所以就可以正常活动。
2、宫缩间隔时间,由开始的几个小时一次,到后来出现几分钟一次,宫缩间隔时间慢慢剪短,但是阵痛却持续很久的话,就会加快生产过程,而这个时候的宫口也会慢慢的打开。
子宫收缩是会随着产程来进行变化,宫缩中的间歇性也是比较重要,有规律,有间歇,还有强度的宫缩是会保证产程的顺利和宝宝的安全。
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子宫收缩力对于生产时很重要,因为它的重要性,就要保证它能支撑住整个产程。
如果出现乏力的状况,就会比较严重,不仅对产妇不好,对宝宝也是非常的不好。
这会使宝宝在产道中出现缺氧症状,危及到宝宝的生命状况。
1、如果出现头盆不称或者是胎位不正,是会影响生产和宫缩。
如果胎位不正不能使子宫收缩正常进行,就会导致宫缩乏力的现象。
2、由于子宫的纤维过度拉伸,而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力,经产妇就会有这样的现象。
还有子宫发育不良,存在子宫瘤等都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3、如果产妇在生产的过程,精神上太过紧张是会影响到生产过程的。
如果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睡眠,又没有很好的进食,又消耗了过多的体力,导致身体中的电解质出现紊乱情况,这样也是会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
4、如果在临产时,过度的使用了镇定剂和止痛类的药物,就会感觉不到疼痛,就不会根据宫缩疼痛来进行生产,同时抑制住了宫缩。
2018广东医疗卫生考试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产力异
常之子宫收缩乏力
产力异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子宫收缩乏力,另一种是子宫收缩过强,简而言之一个劲小孩子出不来,一个劲太大出来的太快。
主要来看下子宫收缩乏力。
临床上我们将子宫收缩乏力分为两种一个是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另一种是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协调的意思就是子宫收缩还是具有对称性、节律性、极性但是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
原因有很多如胎位异常、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等等。
处理方法若无头盆不称就给予人工破膜、缩宫素这种加强宫缩的措施就可以了,若有头盆不称者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
不协调子宫收缩乏力特点为子宫收缩极性倒置,意思就是本来从上往下使劲,结果这种从下往上,所以孩子根本出不来。
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拒按,烦躁不安。
产科检查: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潜伏期长,宫口扩张缓慢。
处理原则一定是先恢复正常节律性和极性,要记住方法给予镇静剂。
切记在恢复正常节律宫缩前不能使用缩宫素若宫缩纠正后仍然较弱就按照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
【例题】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为恢复正常的节律性和极性应给予:
A.人工破膜
B.酌情使用缩宫素
C.静注硫酸镁
D.0.9%生理盐水
E.镇静剂
【答案】E。
解析:处理原则一定是先恢复正常节律性和极性,要记住方法给予镇静剂恢复极性。
切记在恢复正常节律宫缩前不能使用缩宫素若宫缩纠正后仍然较弱就按照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
子宫收缩力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子宫收缩力不?这可太重要啦!子宫收缩力啊,就
像是子宫这个神奇的小房子自带的超级力量!打个比方吧,子宫就像
一个大力士,它的收缩力就是它发力的表现。
当宝宝要出生的时候,子宫收缩力就开始大显身手啦!它一阵一阵
地收缩,就好像在努力地把宝宝往外推。
这时候的子宫收缩力可强了呢,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子宫在拼命地工作,为了让宝宝顺利来到
这个世界上。
我记得我闺蜜生孩子的时候,她跟我说那感觉简直了!她说子宫收
缩的时候,就像肚子被紧紧地攥住一样,一阵一阵的,疼得她直咬牙。
她当时还说:“哎呀,这子宫收缩力也太猛了吧,我都快受不了啦!”
但这就是迎接新生命必须经历的呀。
子宫收缩力还很有规律呢!它可不是瞎收缩的,而是有节奏地进行。
这就像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每一个节拍都那么准确有力。
而且它会越
来越强,就像跑步的时候速度越来越快一样。
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收缩力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呢!要是它不给力,那可就麻烦啦。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了解它,重视它。
总之,子宫收缩力就是子宫在分娩过程中发挥的超级力量,它有规律、有节奏,为了宝宝的诞生而努力奋斗着。
它就像一个幕后英雄,
虽然我们平时不太会注意到它,但在关键时刻,它的作用可太大啦!所以,可千万别小瞧了这子宫收缩力哦!。
产后子宫收缩的规律生过娃的姐妹们都知道,产后子宫收缩那可真是一场特别的“战斗”呀!就好像身体里有个小拳头,时不时地握紧、松开。
刚生完宝宝后,子宫就开始它的工作啦。
这时候的收缩啊,就跟海浪似的,一阵一阵的。
你想想,子宫之前被宝宝撑得那么大,现在得赶紧恢复回去呢,它能不努力嘛!这收缩的感觉,有点像来大姨妈时的那种隐隐作痛,但可比那要强烈多啦。
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哎呀,怎么肚子突然就紧起来啦,还硬邦邦的。
这就是子宫在努力收缩呢!它就像个勤劳的小工人,一点点地把自己变回原来的模样。
这过程可不轻松呀,就好比要把一个吹大的气球再慢慢变回原来的大小,得费多大劲儿呀!在产后的头几天,这种收缩会特别明显。
每次喂奶的时候,宝宝一吸吮,子宫就好像得到了信号一样,收缩得更厉害啦。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小家伙怎么还让我更疼啦!但其实呀,这是好事呢,说明子宫在积极工作呀。
咱就把子宫想象成一个有弹性的口袋,宝宝在里面住了那么久,把它撑得老大啦。
现在宝宝出来了,这个口袋得赶紧缩回去呀,不然松松垮垮的多难看呀。
而且呀,子宫收缩得好,对咱身体恢复也有很大好处呢,能减少出血啥的。
那怎么能让子宫收缩得更好呢?这可得注意啦!首先呢,要尽早让宝宝吃奶,多吸吮能刺激子宫收缩。
然后呢,自己也可以适当按摩一下肚子,帮助子宫努力工作。
还有呀,可别总是躺着不动,适当走动走动也是有好处的。
这产后子宫收缩虽然有点疼,但这也是身体在恢复的表现呀。
咱可不能怕疼就不配合,要知道,这都是为了咱自己好呢。
就当是身体给自己的一个小挑战吧,勇敢地去面对它!等过了这一阵,子宫恢复好了,咱又能变回那个健康活力的自己啦!所以呀,姐妹们,别怕产后子宫收缩的疼,这是咱们成为妈妈后身体的一次特别旅程。
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好好照顾自己,很快就能度过这个阶段,迎来更好的自己哟!。
选择题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最可能的诊断是?A. 前置胎盘B. 胎盘早剥C. 子宫肌瘤D. 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正确答案)下列哪项不是剖宫产的指征?A. 骨盆狭窄B. 胎儿宫内窘迫C. 孕妇要求(无医学指征)(正确答案)D. 胎盘前置并伴出血关于子宫收缩力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B. 子宫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受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双重调控C. 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D. 宫缩时宫体肌纤维缩短变宽(正确答案)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协调性宫缩乏力,首选的处理措施是?A. 剖宫产B. 人工破膜C. 加强宫缩剂使用D. 鼓励产妇进食休息,恢复体力(正确答案)下列哪项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A. 宫缩乏力B. 软产道裂伤C. 胎盘因素D. 孕妇年龄过大(正确答案)关于胎膜早破的处理,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 卧床休息,抬高臀部B. 监测胎心及孕妇生命体征C.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D. 立即行剖宫产术(正确答案)孕妇在妊娠中期,出现阴道流液,伴有腹痛和发热,最可能的诊断是?A. 羊水过多B. 胎膜早破并感染(正确答案)C. 尿失禁D. 阴道炎下列哪项不是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A. 胎心率异常B. 胎动异常C. 羊水胎粪污染D. 孕妇体重减轻(正确答案)关于产褥期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保持外阴清洁B. 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C. 禁止性生活及盆浴至少6周D. 产后应立即开始剧烈运动以恢复体型(正确答案)。
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精华子宫收缩力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精华:子宫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能迫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
临产后的正常子宫收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
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期逐渐缩短。
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
宫缩的节律性对胎儿有利。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以每秒约2cm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15秒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此为子宫收缩的极性,子宫底部的收缩力的强度是子宫下段的2倍。
4.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