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 公民基本义务 》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28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是一节旨在让学生理解公民义务的重要性的课程。
教材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真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治观念,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公民义务的理解较为模糊,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宪法的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义务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认识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公民义务的内容及其履行。
3.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履行情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公民义务的理解。
4.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宪法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课堂实践。
4.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引导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履行了公民义务,并说明理由。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履行公民义务的认识。
《公民基本义务》说课稿一、说教材科学把握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公民基本义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题主要内容是介绍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重点讲述了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这四项基本义务的内涵及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受成长环境影响,学生的权利意识很强,但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
尤其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更是知之甚少,或是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
所以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我会循循善诱,为他们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进对宪法的认识。
能力目标: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义务具体内容和要求。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难点:理解公民履行义务的意义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观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紧紧地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配合情境设置问题,采取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进行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五、以上所述都是为了课堂更好的呈现,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从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四部分展开我的教学。
(一)导入课堂伊始,我展示一张漫画,让学生初步感知义务,从而引出课题一《公民的基本义务》。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漫画(一块蛋糕,“义务”的部分被切成了两半留在了桌上,而“权利”的部分被这人拿起),拿起的这块蛋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上节课所学的政治、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化发展等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增强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自觉性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学会正确运用各项基本权利,能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需落实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与公民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对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劳动权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2.教学策略: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和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小云一家》故事发展预设情景,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一例到底,实现思维的连续性。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3.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法4.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分析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生入境]情景一:《小云的一家》板块一:比一比,公民基本权利知多少?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p32《小云的一家》的情景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权。
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权。
学生活动:1.学生看材料 2.小组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公民基本权利,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并且导出新课。
【讲授新课】我能做自主学习学习与探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33——P39课本,并思考解决下列问题: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2、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具备哪些条件?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3、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哪一些?这项自由对公民有何意义?4、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有何意义?5、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有何重要性?6、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分别有哪些?7、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哪些?8、什么是公民的受教育权?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何意义?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本,思考讨论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阅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探究与分享[创设情境引生入境]情景二:投上宝贵的一票——小云妈妈竞选人大代表演讲一、政治权利和自由(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块二:找一找,与之法律依据是什么教师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点拨思考:(1)小云妈妈在这次竞选活动中体现了她有哪些基本权利?(2)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3)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教材P33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的内容,主要围绕公民的基本义务展开。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义务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概念。
他们对权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义务的理解和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宪法和法律的知识储备较浅,对于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义务的内涵,并通过实例让他们感受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义务的内涵,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3.准备宪法相关知识,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引用和解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例如:某中学生小明,因未参加义务教育阶段的上课,被学校和家长批评教育。
公民基本义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图片)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教师总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遵守宪法法律活动一:案例再现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目标导学二:维护国家利益活动二:情景再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而进行的盛大阅兵,阅兵地点由广场变为实战化沙场。
此次阅兵在香港和澳门引发强烈反响。
香港、澳门媒体为之配发的社评、社论也随之而来。
港、澳媒体认为,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强大保障,是世界和平的重要捍卫力量,也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
1.思考:(1)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你准备怎样做?提示:(1)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军队。
(2)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动三:事例学习(阅读教材第4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2.问题: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昭君出塞等。
3.归纳总结:4.教师讲解: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4.1 公民基本义务1.李某认为既然有那么多人服兵役,自己服不服兵役无所谓,李某的观点( )A.正确,服兵役是完全自愿的行为B.错误,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C.错误,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D.正确,这是善于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表现2.出租车司机秦某发现,租车旅游的老外名为看风景,实际上偷拍军事设施,他乘机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老外被依法抓获,国家安全机关奖励了秦某。
从中可以看出()A.秦某正确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B.违法犯罪要受刑法处罚C.秦某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D.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3.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A.可以履行,也可以放弃B.有条件的C.公民自愿履行的D.必须履行、不能放弃的4.下列不能体现公民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选项有()①在公园里,苗苗吃完香蕉随手扔地上②刘某给110打骚扰电话③初三学生小光在网络中反击分裂言论④佳佳勤奋学习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5.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这告诉我们()A.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B.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6.下列对我国税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偷税、欠税不属于违法行为,违反道德要求②纳税光荣,偷税可耻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④税收是我国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④7.对于税收,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我们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税收与我们无关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④任何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下列属于履行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①小明遵守法律,上学过马路走斑马线,从不闯红灯②小花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团结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③周强对他所在社区的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④小平努力完成初中的学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微信上曾被这样一段话刷屏:“不管你在哪里遇到军列、军车、军机、战舰等军事设备,请不要拍照、录视频发到朋友圈,你的好奇和无意可能会泄露军事机密。
部编⼈教版道德与法制⼋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省优质课⼀等奖教案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教版《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第四课。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正确的义务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活中⾃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学情分析:学⽣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掌握,同时⼋年级学⽣对于社会热点也有⼀定了解。
但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仍有偏颇,对于履⾏义务的也缺少⾃觉。
在本课中将帮助学⽣树⽴权利与义务相统⼀,法定义务需⾃觉履⾏的观念,引导学⽣做⼀个懂法守法、具有⾼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1.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活中对他⼈、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2.体会履⾏公民义务对个⼈、社会和国家的价值。
⼆、能⼒⽬标1.正确对待公民义务。
2.提升公民素养,⾃觉承担对他⼈、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三、知识⽬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这些义务的意义。
2.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增强⾃觉履⾏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
【导⼊新课】教师展⽰漫画,学⽣观察漫画并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为什么他“只想吃这块”?为什么他不能“只吃这块”?学⽣思考并发⾔。
教师总结: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义务。
那么,你知道公民应该履⾏哪些基本义务吗?【讲授新课】⼀、遵守宪法法律1.活动⼀:展⽰视频《洱海边棒打海鸥男⼦被罚1 500元》2018年3⽉4⽇16时许,彭某某(男,28岁,湖北省⼈)与朋友驾车到⼤理市银桥镇马久⾢村洱海边游玩中应⼩孩要求,⽤⼩孩⼿中的“⾦箍棒”打海鸥,造成⼀只海鸥受伤。
18时30分许,彭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根据相关规定,⼤理市森林公安局依法给予彭某某没收猎捕⼯具、罚款1 500元的处罚。
此外,⼤理市旅游⽂体⼴电局拟将该不⽂明⾏为上报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纳⼊“游客不⽂明⾏为记录”。
(最新)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等奖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成长及参与公共⽣活中的作⽤。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标能够尊重他⼈合法权利,学会⾃觉规范⾃⾝⾏为。
三、知识⽬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式。
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由不受侵犯。
【导⼊新课】师⽣互动:今天,我给⼤家介绍⼀位新朋友,刘斐,⼀个很可爱的⼩姑娘,⼤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个⼥婴降临⼈间,⽗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斐在⽗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学,12岁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家出版社采⽤。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中毕业的暑假,她参加勤⼯俭学,获得 1 000元收⼊。
在⼈民代表⼤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满意的代表候选⼈投下了庄严的赞成票。
提出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权、选举权。
【讲授新课】⼀、政治权利和⾃由1.活动⼀:“投上宝贵的⼀票”针对刘斐趁假期回乡参加选举⼀事。
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答案提⽰:(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必须是中华⼈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项基本政治权利,⾏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教师:我国公民有⾔论、出版、集会、结社、游⾏、⽰威的⾃由。
公民享有政治⾃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充分表达⾃⼰的意愿。
3.活动⼆:探究监督权的⾏使阅读教材P33的第⼆个“探究与分享”及下图。
思考:罗先⽣实名举报是在⾏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提⽰:罗先⽣是在⾏使监督权。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的第四课《公民义务》,主要讲述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特殊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履行义务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履行义务的必要性仍存在模糊认识。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关注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义务的履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树立履行义务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特殊义务,掌握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特殊义务,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
2.教学难点:权利义务的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履行义务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义务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公民义务的思考,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和特殊义务,讲解履行义务的方法和途径。
此环节可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履行义务的情况,讨论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此环节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4.实践环节: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履行义务的过程,从而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