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的经典_精神分析引论_
- 格式:pdf
- 大小:39.66 KB
- 文档页数:1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理解: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
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2、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教育文化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法与技巧,建立了一些价值观.弗洛伊德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社会相对立,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
精神分析引论导读:本文是关于精神分析引论,希望能帮助到您!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副标题: 全面解析人类心灵神秘的性图景译者: 高觉敷出版年: 1997-02页数: 377装帧: 平装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ISBN: 9787100003155内容简介······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作者简介······精神分析学奠基人弗洛伊德(1856-1939)于1856年生在原属奥地利帝国、今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弗赖堡城。
4岁时随全家迁往维也纳,―生几乎是在那里度过的。
弗洛伊德学习成绩优异,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此后10年中,他一直进行生理学研究,先在精神病诊所工作,后自开诊所,专治神经病。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逐渐发展,l895年才发表了他的第―部著作《瘟病研究》。
他的第二部著作《释梦》发表于1900年,这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他应邀赴美国讲学之后,名声大噪。
他在维也纳成立了精神分析学会,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是其最老的会员之一,后来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客也加入了该学会。
这两位学者都成了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了婚,有6个孩子。
晚年患口腔癌,自1923年起,先后曾作30余次手术。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1938年,纳粹分子占领维也纳之后,82岁高龄的犹太老人弗洛伊德被迫逃往伦效,第二年客死那里。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难以用简单的话加以概括。
精神分析学派(xuépài)精神分析学派(xuépài)1.基本(jīběn)简介精神分析学说,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xīnlǐ)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德主义。
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zhīhòu)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
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běnnéng)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2.产生(chǎnshēng)原因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S.)是位精神病医生,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分析的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bù fen):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
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
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gàiniàn),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
它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精神分析原理
精神分析是由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的核心原理是深入探索和理解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以及童年经历对个体性格和行为的影响。
以下是精神分析的几个重要原理:
1. 无意识: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存在着一个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无意识心理层面。
无意识包含了被抑制和压抑的冲动、欲望、冲突和不可接受的情感,它对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动力冲突: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力量之间的冲突,特别是本能冲动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会导致焦虑和不适,个体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而采取各种防御机制。
3. 童年经历:精神分析强调童年经历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幼年阶段对于个体性格形成和心理冲突的影响。
精神分析治疗中,治疗师会试图通过回顾童年经历来理解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
4. 转移与反转移:转移是指个体将早期关系中的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
这种情感投射的过程能够揭示出个体在早期关系中产生的心理冲突,并在治疗中修复这些冲突。
反转移则是指治疗师对个体产生的情感反应。
5. 自由联想和解梦:精神分析治疗中,个体被鼓励自由联想,
即将思维自由流动,不加限制地表达出来。
解梦也是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方法,认为梦境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表达。
通过解析梦境可以了解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含义。
这些原理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治疗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无意识心理过程和童年经历,个体可以逐渐认识和解决潜在的心理冲突,实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郦卓琦12心本班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
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
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2.人格结构理论: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3)“青少年时期”(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
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
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
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
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