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机的注射故障分析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347.50 KB
- 文档页数:33
一、欠注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设备选型不当:塑件的总质量(包括塑件、浇道及飞边)不能超过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的85%(同时也不能小于20%)。
2、供料不足:应检查原料粒是否均匀,加料口有无“架桥”现象、加料段是否温度过高,背压是否太低等。
3、原料流动性能太差:这时模具的结构参数是影响欠注的主要原因。
应设法改善浇注系统的滞流缺陷,如合理设置浇道位置、扩大浇口、流道及注料口尺寸和采用较大的喷嘴等。
此外检查原料中的再生料是否过量。
4、冷料杂质阻塞料道:5、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设计浇注系统时要注意浇口平衡,各型腔内塑件的质量要与浇口的大小成正比,各腔内制件质量与浇口截面的比值基本相等,这样才能使各型腔同时充满,浇口位置应选择在塑件的厚壁部位。
各种成型树脂与浇口、流道的关系如表2-1所示。
6、模具排气不良:对于型腔较深的模具,应在欠注的部位增设排气沟糟或排气孔;在合模面上,可开设深度为此0.02-0.04mm,宽为5-10mm的排气槽,排气槽设置在型腔的终端充模处。
在工艺操作上可提高模温,降低注射速度,减小浇注系统阻力,减小合模力等辅助措施改善排气不良。
表2-1:各种成型树脂与浇口、流道的关系注:表中的符号“0”表示相宜7、模具温度太低:8、熔料温度太低。
9、喷嘴温度太低。
10、注射压力或保压压力不足。
提高注射压力延长注射时间。
11、注射速度太慢。
12、塑件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设计塑件的形体结构时应注意塑件的厚度与塑料熔料充模时的极限流动长度有关。
塑料熔料的极限流动长度与塑件壁厚间的比值(流长比)如表2-2所示。
表2-2 充模过程中,熔料极限流动长度与塑件厚度的比值在注射成型中,塑件厚度采用最多的为1-3mm,大型件为3-6mm,文献推荐的最小厚度为:聚乙烯0.5mm,醋酸纤维素和醋酸丁纤维素塑料0.7mm,乙醋酸纤维素塑料0.9m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0.7mm,聚酰胺0.7,聚苯乙烯0.75mm,聚氯乙烯2.3mm,通常塑件的厚度超过8mm或小于0.5mm都对注射成型不利。
微量注射泵常见故障及分析
故障现象
微量注射泵插入电源,安装上注射器,再按开机键,机器没有反应,开不了机。
故障分析
一般是因为电源电路故障导致机器加不了电,从而导致机器无法开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查询故障原因:
(1)电源连接线是否正常。
用万用表测量该电源连接线输出端有无220 V交流电压,如有220 V说明电源线正常,如没有则更换电源线可解决。
(2)主机电路板上有2个250 mA/250 V熔断保险丝,用万用表测量是否导通,如没有导通更换熔断丝可解决。
(3)检查测量电源开关是否正常,用万用表测量是否导通,如没有导通更换电源开关可解决。
(4)判断电源内部变压器是否正常。
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输入输出部分电压,如果输入端有220 V电压,而变压器输出端没有输出,可判断变压器不正常,更换该变压器可解决。
(5)如果上面4项检查正常但故障仍然存在,说明主机电源板部分故障,需要更换该电源板。
维修工程FA313型微量注射泵常见故障案例分析参考文献 赵东升.降低洁净设备运行成本的讨论[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9(1):66-6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编写规则:GB50333-2013[S].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11-29.严德隆.洁净室压差控制方法选择及讨论[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5(4):12-14,20.赵东升.某标准洁净室动态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109-112.伍子英,陈文清.洁净手术室突发停电的风险与后备电源的解决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2):115-118.马小军.建筑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3][4][5][6]收稿日期:2019-01-17[文章编号] 1672-8270(2019)09-0181-04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B[关键词] FA313型微量注射泵;工作原理;维修;案例分析赵 龙① 昝 钊②①三原县医院设备科 陕西 咸阳 713800②泾阳县医院设备科 陕西 咸阳 713700作者简介:赵龙,男,(1976- ),大专,主管技师,从事医疗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微量注射泵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输液安全性和准确性,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1]。
FA313型微量注射泵(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具有注射器装卡不当报警、阻塞报警、接近推空报警、电机堵转报警和网电源中断报警等功能,有效保证注射安全可靠地进行,可满足不同注射场合对流速的要求。
1 FA313型微量注射泵原理FA313型微量注射泵主要由电源模块、控制系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19.09.049中国医学装备2019年9月第16卷第9期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2019 September V ol.16 No.9数设置可保障双路供电切换时变频器能够重新启动,ABB510系列变频器自动复位参数调整方法见表1。
微量注射泵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注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步实现智能化,如何安全、准确、有效地实现注射功能,关系到病人的安全。
微量注射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注射仪器,能将药液精确、微量、均匀和持续地泵入病人体内。
具有连续性好、精度高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它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调整用药的速度和剂量,在保证用药安全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微量注射泵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探讨和总结微量注射泵临床应用中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抢救率和医疗质量,让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应用;问题;对策1前言近年来,微量注射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为危重病人或需要精准用药的病人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影响药物输入的准确性,危害病人的健康。
所以对微量注射泵的临床正常使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1微量注射泵操作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微量注射泵的应用中,操作或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大学护理专业的教材中没有对微量注射泵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做详细的说明,导致了临床护士,特别是经验不足的护士,不熟悉微量注射泵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容易造成操作失误等问题;第二,在微量注射泵的临床应用中,部分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严重依赖微量注射泵的报警功能,认为机器不报警就是工作正常,不定时巡视病人,没有检查微量注射泵实际使用情况;第三,微量注射泵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微量注射泵使用频率过高,针头堵塞,速率调节不稳定,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第四,没有对微量注射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也是微量注射泵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五,微量注射泵与使用的附件不匹配。
2.2微量注射泵操作人员专业技术问题在微量注射泵使用中,由于部分操作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病人的病情、注射泵的工作机理和药物相互作用没有得到系统了解,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注射泵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及流程一、注射泵故障的分类在使用注射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
一般来说,可以将故障分为人为操作导致的故障和设备自身问题引起的故障。
人为操作导致的故障包括设置错误、管路堵塞、不正确的操作流程等;设备自身问题引起的故障包括电源问题、电路问题、机械故障等。
在实际应急处理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注射泵故障的应急处理措施1.停止输液当发现注射泵出现故障时,首先要立即停止输液。
停止输液的方法包括按下停止键、关闭电源开关或者拔掉输液管。
2.排除异常在停止输液后,需要排除异常情况。
例如,检查输液管路是否存在堵塞,检查输液管路是否连接正确,检查输液泵的显示屏是否显示异常信息等。
3.确认患者状况在处理注射泵故障时,需要及时确认患者的状况。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4.联系技术支持如果无法解决注射泵的故障,需要及时联系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或者现场维修的方式帮助解决故障。
5.记录故障信息在处理注射泵故障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故障信息。
记录内容包括故障的具体表现、处理过程、联系技术支持的时间和内容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后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6.报告领导处理完注射泵故障后,需要向上级领导进行报告。
上级领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注射泵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处理注射泵故障。
一般情况下,注射泵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现故障当注射泵出现异常情况时,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发现并停止输液,以防止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排除异常在停止输液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排除异常情况。
例如,检查输液管路是否存在堵塞,检查输液管路是否连接正确,检查输液泵的显示屏是否显示异常信息等。
3.确认患者状况在处理注射泵故障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确认患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