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管理)多层及高层房屋
- 格式:doc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2
房屋性质分类请用ctrl+F搜索你想要查找的关键字词房屋:一般指上有屋顶,周围有墙,能防风避雨,御寒保温,供人们在其中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和储藏物资,并具有固定基础,层高一般在2.2米以上的永久性场所。
但根据某些地方的生活习惯,可供人们常年居住的窑洞、竹楼等也应包括在内。
商品房: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出售、出租的房屋。
房改房:已购公有住房,是指城镇职工根据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按照成本价或者标准价购买的已建公有住房。
按照成本价购买的,房屋所有权归职工个人所有,按照标准价购买的,职工拥有部分房屋所有权,一般在5年后归职工个人所有。
存量房:是指已被购买或自建并取得所有权证书的房屋。
集资房:一般由国有单位出面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国家予以减免部分税费,由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房屋建成后归职工所有,不对外出售。
产权也可以归单位和职工共有,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过渡为职工个人所有。
属于经济适用房的一种。
微利房:亦称微利商品房,指由各级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组织建设和管理,以低于市场价格和租金、高于福利房价格和租金,用于解决部分企业职工住房困难和社会住房特困户的房屋。
平价房:是根据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以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解决对象,通过配售形式供应、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
其建房土地由政府划拨,配售对象及配售价格由政府管理部门审核认定。
解困房: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解决本地城镇居民中特别困难户、困难户和拥挤户住房问题而专门修建的住房。
再上市房:是指职工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公有住房或经济适用房首次上市出售的房屋。
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花园式住宅:也叫西式洋房或小洋楼,也称花园别墅。
带有花园草坪和车库的独院式平房或二、三层小楼,建筑密度很低,内部居住功能完备,装修豪华,并富有变化,一般为高收入者购买。
房地产术语释义(房屋类型)1.多层:不高于6层的住宅,多为4-6层,常见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
2.小高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7-9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7-11层的住宅从尺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同样的氛围,而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
3.高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受市场习惯的影响,我们通常将12层以上的住宅称为高层。
4.超高层:以高度为判断标准,高度100米以上的住宅称为超高层。
5.独栋别墅:一户一栋独立建筑的别墅产品。
6.联排/双拼别墅:多户住宅联立成为一栋单体每户单独出入口,通常为四联或六联,两户住宅联立成为一栋单体,则称为双拼。
7. 叠拼类别墅:多户住宅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联立,此种住宅可通过不同方向不同标高入户来解决交通问题。
每户户内空间有别墅的特点。
建筑单体通常为四层或以上。
8.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两者差别:前者是居住建筑,而后者是旅馆建筑。
酒店式公寓楼盘可将每个单元出售给个体买房者,买房者可拥有产权,可自住、出租、转售,而公寓式酒店则属于酒店,从产权的年限来看,酒店式公寓的产权年限为70年或50年两种,而公寓式酒店则只有40年。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名词解释中的第13条明确写明:”‘公寓式酒店’指按公寓式(单元式)分隔出租的酒店,按旅馆建筑处理”。
第14条:”‘酒店式公寓’指按酒店式管理的公寓,按居住建筑处理”。
其他省市基本也都按照类似规定对二者进行区分和管理的。
9.跃层:是一套住宅占两个楼层,有内部楼梯联系上下层。
(一般在首层安排起居室、厨房、餐厅、卫生间,二层安排卧室、书房、卫生间。
10.复式:概念上是一层,并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但层高比普通住宅高,可在局部分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用楼梯联系上下。
(夹层在底层的投影面积只占底层面积的一部分,夹层和底层之间有视线上的交流和空间上的流通。
11.错层:纵向或横向剖面中,楼层的几部分之间楼地面高低错开。
住宅分类一、如何区分板楼和塔楼可以从楼房的平面图区分塔楼和板楼。
塔楼的平面图特点是,一层若干户,一般多于四五户共同围绕或者环绕一组公共竖向交通通道形成的楼房平面,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同。
这种楼房的高度一般从12层到35层。
塔楼一般是以一梯4户到一梯12户。
板楼的平面图上,长度明显大于宽度。
板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走廊式的,各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第二种是单元式拼接,若干个单元连在一起就拼成一个板楼。
其实我们买房时,很容易分出塔楼和板楼,简单地说,塔楼比较高、比较方;板楼比较矮、比较长。
二、其他住宅类别1.住宅的种类住宅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TOWNHOUSE、别墅等。
(1)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
(2)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
(3)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
(4)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分为普通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复式住宅、跃层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
(5)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资建房等。
2.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主要是指由各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以营利为目的,按市场规律经营的房屋。
它有别于各地政府为解决住房困难,实施“安居工程”而建造的“安居房”、“解困房”、“解危房”,从1998年年底开始兴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也是特殊的商品房。
从销售看,商品房又分现房销售和期房预售;从销售对象看,分内销商品房、外销商品房;从用途看,分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
3.内销商品房与外销商品房的区别内销商品房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建造的向境内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房。
外销商品房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建造的向境外人员(外国人、港澳台人士)销售的商品房。
学习情景9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090101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为()。
A 框架体系B 框架-剪力墙体系C 剪力墙体系D 筒体体系答:选A。
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
090102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侧向刚度比框架结构大,大部分水平力由()承担。
A 框架B 剪力墙C 框架和剪力墙一起D 剪力墙或框架答:选B。
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侧向刚度比框架结构大,大部分水平力由剪力墙承担。
090201在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很少采用的结构布置方案是()。
A 横向布置方案B 纵向布置方案C 混合布置方案D 纵横向布置方案答:选B。
在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因其横向刚度较差,在民用建筑中一般采用较少。
090202除装配式框架外,一般可将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视为()节点A 铰接B 刚接C 有些铰接,有些刚接D 不能确定答:B。
除装配式框架外,一般可将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视为刚接节点。
090203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随着层高的增加()。
A 轴向荷载和所产生的变形将成为控制因素B 水平荷载和位移将成为控制因素C 构件的弯矩的增加速度将超过位移增加速度D 轴向力的增加速度将超过弯矩答:B。
随着房屋高度增大,增加最快的是结构位移,弯矩次之。
因此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竖向荷载的作用与多层建筑相似,柱内轴力随层数增加而增加,而水平荷载的内力和位移则将成为控制因素。
090301《高规》规定对穿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连梁的管道宜预埋套管,洞口(边长小于800mm)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宜()。
A 大于梁高的1/3,且不宜大于200mm,且可不设补强钢筋B 小于梁高的1/3,且不宜小于200mm,且必须设补强钢筋C 小于梁高的1/3,且不宜小于200mm,且宜设补强钢筋D 小于梁高的1/4,且不宜小于250mm ,且宜设补强钢筋答:选D 。
《高规》规定,当剪力墙墙面开有非连续小洞口(其各边长度小于800mm ),且在整体计算中不考虑其影响时,应将洞口处被截断的分布筋量分别集中配置在洞口上、下和左、右两边,且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
《房屋建筑学》教案建筑”的含义,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们习惯上也将建筑物称为建筑。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如水坝、水塔、蓄水池、烟囱等。
建筑具有实用性,属于社会产品;建筑又具有艺术性,反映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因此建筑又是一种精神产品。
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构造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
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并能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从具体构造和设计方案入手,牢固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构造方法和大量性房屋的设计方案;⑵要注意了解各构造作法和设计方案的产生和发展,加深对常用典型构造作法和标准图集以及设计方案的理解;⑶多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多参与现场实际施工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充实和记忆理论;⑷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
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不断提高自己绘制和识读施工图的能力;⑸经常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发展态势。
0.2 建筑的构成要素、分类与分级0.2.1建筑的构成要素总结人类的建筑活动经验,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地产专业术语解释综合类:1、房地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房地产经营者与使用者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出让结束,由房地产经营者投资开发后,从事房屋出售、出租、土地转让、抵押等房地产交易的市场;➢三级市场,是指在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再转让或出租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2、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3、按层高划分住宅:低层住宅,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多层住宅,指四层至六层的住宅;小高层住宅,指七层至十二层的住宅;高层住宅,指十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超高层建筑就是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楼层;塔式高层住宅,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单元式高层住宅,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4、五证:房地产商在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简称“五证”。
其中前两个证由规划部门核发,《开工证》由建设部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由国土资源部门和房屋管理局核发。
5、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6、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7、房屋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住宅的种类划分〔按级别.按建筑物层数分.按楼型分等〕一、住宅的种类(种类很多.你一定要耐心看啊!包括如何区分塔楼.板楼.应该是很全面了.) 住宅的种繁多.主要分为高档住宅.普通住宅.公寓式住宅.TOWNHOUSE.别墅等.1、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2、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3、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4、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分为普通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跃层式住宅.复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5、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资建房等.1.01、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主要是指(一户)独立式住宅.(二户)联立式住宅和(多户)联排式住宅.与多层和高层住宅相比.低层住宅最具有自然的亲合性(其往往设有住户专用庭院).适合儿童或老人的生活,住户间干扰少.有宜人的居住气氛.这种住宅虽然为居民所喜爱.但受到土地价格与利用效率.高政与配套设施.规模.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供给总量上有限.1.02、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拟大.居住舒适度较高.(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2)、难以创新.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本钱方面的优势.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根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1.03、小高层住宅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气氛.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它自己的特点:(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本钱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那么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但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的心思.1.04、高层住宅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 (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高层住宅内部空间的组合方式主要受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按住宅内公共交通系统分类.高层住宅分单元式和走廊式两大类.其中单元式又可分为独立单元式和组合单元式.走廊式又分为内廊式.外廊式和跃廊式.1.05、超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多为3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的楼地面价最低.但其房价却不低.这是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别外.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瞩目.因此在外墙面的装修上档次也较高.造成其本钱很高.假设建在市中心或景观较好地区.虽然住户可欣赏到美景.但对整个地区来讲却不协调.因此.许多国家并不提倡多建超高层住宅.4.01、单元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又叫梯间式住宅.是以一个楼梯为几户服务的单元组合体.一般为多.高层住宅所采用.单元式住宅的根本特点有:(1)、每层以楼梯为中心.安排户数较少.一般为2-4户.大进深的每层可服务于己5-8户.住户由楼梯平台进入分户门.各户自成一体.(2)、户内生活设施完善.既减少了住户之间的相互干扰.又能适应多种气候条件.(3)、建筑面积较小.户型相对简单.可标准化生产.造价经济合理.(4)、仍保存一定的公共使用面积.如楼梯.走道.垃圾道,保持一定的邻里交往.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4.02、公寓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是区别于独院独户的西式别墅住宅而言的.公寓式住宅一般建筑在大城市里.多数为高层楼房.标准较高,每一层内有假设干单户独用的套房.包括卧房.起居室.客厅.浴室.厕所.厨房.阳台等等,有的附设于旅馆酒店之内.供一些常常往来的中外客商与其家属中短期租用.4.03、花园式住宅花园式住宅一般称西式洋房或小洋楼.也称花园别墅.一般都是带有花园草坪和车库的独院式平房或二.三层小楼.建筑密度很低.内部居住功能完备.装修豪华并富有变化.住宅内水.电.暖供给一应俱全.户外道路.通迅.购物.绿化也都有较高的标准.一般是高收入者购置.4.04、跃层式住宅跃层式住宅是指住宅占有上下两个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与其他辅助空间用户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都内独用小楼梯连接.优点是:(1)、每户都有较大的采光面.通风较好.(2)、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3)、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4.05、复式住宅复式住宅一般是指每户住宅在较高的楼层中增建一个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3.3米.而一般跃层式为5.6米).其下层供起居用.如炊事.进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和贮藏用.优点是:(1)、平面利用系数高.通过夹件层复合.可使住宅的使用面积提高50%-70%,(2)、户内隔层为木结构.将隔断.家具.装饰融为一体.既是墙.又是楼板.床.柜.降低了综合造价,(3)、上部层采用推拉窗户.通风采光好.与一般层高和面积一样住宅相比.土地利用率可提高40%.不足在于:(1)、复式住宅面宽大.进深小.如采用内廊式平面组合必然导致一局部户型朝向不佳.自然通风.采光较差,(2)、层高过低.如厨房只有2米高度.长期使用易产生局促憋气的不适感,贮藏间较大.但层高只有1.2米.很难充分利用,(3)、由于室内的隔断.楼板均采用轻薄的木隔断.木材的本钱较高且隔音.防火功能差.房间的私密性.安全性较差.4.06、智能化住宅智能化住宅是指将各种家用自动化设备.电器设备.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与建筑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以获得一种居住安全.环境健康.经济合理.生活便利.服务周到的感觉.使人感到温馨舒适.并能激发人的创造性的住宅型建筑物.一般认为具备以下四种功能的住宅为智能化住宅:(1)、安全防卫自动化,(2)、身体保健自动化,(3)、家务劳动自动化,(4)、文化.娱乐.信息自动化.具备以下四种根本功能.即可实现家庭活动自动化.家庭活动自动化是指家务.管理.文化娱乐和通信的自动化.所谓家务.是指家电设施.保安设施.能源管理等,所谓管理.是指家庭购置.经济管理.家务工作与医疗健康管理等,所谓文化娱乐.是指利用计算机进展学习.娱乐.文艺创作等,所谓通信.是指利用通信网络与外界联络与咨询服务.要注意电脑化和智能化的是不同的.大量内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仪表仪器.装备和系统.均可称为[电脑化".但不一定是智能化.必须采用某种或某些人工智能技术.使该仪表.仪器.装备和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方可称为智能化.电脑化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以一套先进.可靠的网络系统为根底.将住户和公共设施建成网络并实现住户.社区的生活设施.服务设施的计算机化管理的居住场所.其重点在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住宅的安全性.为进一步规X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和勘察设计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X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那么>(以下简称<导那么>).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1)、<导那么>要求一星级示X小区应具有:安全防X子系统.包括出入口管理与周界防卫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对安全防X系统实行监控.远程抄收与管理.IC卡.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重要设备监控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包括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的布线.每户不少于两条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建立有线电视网.(2)、二星级示X小区除应具有一星的全部功能外.在安全防X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方面.其功能与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高,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部网络.并供住户使用.(3)、三星级示X小区应具有二星级的全部功能.其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应实现现代集成建造系统(HI-CIMS)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整个住宅小区中.作为HI-CIMS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时.HI-CIMS要考虑物业公司对其智能化系统管理的运行模式.使其实现先进性.可扩展性和方便管理.4.07、退台式住宅退台式住宅又称为[台阶式"住宅.因其外形类似于台阶而得名.这类住宅的建筑特点是住宅的建筑面积由底层向上逐层减小.下层多出的建筑面积成为上层的一个大平台.面积要大大超过一般住宅凸出或凹进的阳台面积.退台式住宅的优点是:住户都有较大的屋外活动空间.同时也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缺点是:一局部建筑空间转作平台.建筑容积率减少.占地较多.因此.地价在总造价中的比重提高.目前.国内建造的退台式住宅.都属于价格较高的中高档住宅.一般建在地价较低的郊外住宅区或旅游度假区.一些低层的独立式别墅式住宅.也常采用退台式设计.4.08、组团住宅[组团"是目前较多为大型社区所引用概念.它是一种融合了中式四合院建筑模式的居住结构.院落式的布局.用四面楼房围合成封闭的空间.由单一的出入口出入.它能给住户带来领域感和安全感.邻里有交往的气氛和空间.空间尺度宜人.让人轻松愉快.非常符合现代人交流的心理需要.4.09、走廊式住宅走廊式住宅分为外廊式住宅和内廊式住宅.(1)、外廊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在联排式低层住宅.多层.高层的板式住宅和[Y"型.[工"字型的点式住宅中普遍采用.这类住宅的特点是在房间的一侧设有公共走廊.走廊端通向楼梯和电梯.外廊式住宅双可分为长外廊和短外廊两种.长外廊第一楼层可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前者多在多层.高层住宅中使用.采用柱子和栅栏.玻璃等围护.外廊式住宅的优点是:分户明确.每幢或每套住房的公共走廊有一个出入口.每户均可获得较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较好.这类住宅的缺点是:外廊作为公共交通走道.所占的面积较大.建筑造价较高,每户的门对着公共走廊.相互干扰较大.(2)、内廊式住宅.内廊式建筑设计多在早期的多层.高层住宅.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工厂的集体宿舍和旅馆.酒店.医院病两侧.各户毗邻排列.内廊式住宅也长内廊与短内廊之分.长内廊视住户多少.可设一部或二部楼(电)梯于内廊中部或两端,短内廊仅在一端设楼(电)梯.内廊式住宅的缺点是:楼(电)梯服务的户数较多.各户只有一个朝向.而且由于两排房屋并列相对.无法打开门窗产生穿堂风.采光和通风都大大低于外廊式住宅,由于走廊内设.没有天然光照明.因此过于黑暗,同时各户之间共用坡度廊.户间干扰比外廊式住宅要大.此类住宅.建设本钱较低.销售价格也较廉价.4.10、独院式住宅这是一种独户居住的单幢住宅.有独用的院.居住环境安静.室外生活方便.由于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内部各房间容易得到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居住舒适.像各种别墅和花园洋房都属于独院式住宅.4.11、并联式住宅一般由两户住宅并靠拼联组成.每户形成三面临空的独用庭院.既有独院式住宅的优点.双比独院式住宅节省用地.二.三层并联式住宅一般每个单元楼上楼下归一户使用.但也有楼上楼下分户居住的.前后小院可分户专用.4.12、联排式住宅一般由多个独户居住的单元拼联组成.各户在房前房后有专用的院子.供户外活动与家务操作之用.这类住宅的日照与通风条件都比拟好.二.三层联排式住宅一般每个单元楼上楼下归一户使用.但也有楼上楼下分户居住的.前后小院那么分户专用.联排式住宅的组合方式变化很多.有拼联成排的.也有拼联成团的.例如.现在比拟受欢迎的TOWNHOUSE住宅.4.13、梯间式住宅这类住宅每个单元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住宅平面布置紧凑.住宅内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不大.相比照拟安静.也能适用于多种气候条件.因此.它是种比拟常见的类型.这类住宅目前多采用大厅小室的设计方案.明厨.暗厕.南凹口.多层砖混结构.现已非常普遍.它的优点是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合理.交通路线简捷.当南北向布置时.二室套型.三室套型.一室套型各有二个.三个.一个房间向阳.使得家家有向阳房间.采光.通风良好.起居室一般达到14.9平方米.有南向大窗并和阳台联通.室内环境舒适.4.14、独立单元式住宅独立单元式(或称点式)住宅.是由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的单元独立建造的住宅类型.它四面临空.可开窗的外墙较多.有利于采光.通风.其平面布置灵活.外形处理的自由度也较大.易于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每幢建筑的占地面积少.便于利用零星土地.4.15、塔式住宅高层独立单元式住宅又称塔式住宅.是由一个单元独立修建的.具有与多层独立单元式住宅相似的优点.但由于设置了电梯.服务户数比拟多.提高了经济性.其平面布局因地区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轮廓.如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往往采用十字.井字形平面.以其凹口解决通风问题,北方那么更强调日照.要求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此外.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还要求设消防电梯.十二层以上那么需设两部电梯.4.16、高层走廊式住宅走廊式住宅采用走廊作为电梯.楼梯与各住户之间的联系通道.其优点是可以提高电梯的服务户数.一般分为内廊式和外廊式两大类.内廊式住宅由于各户布置在走廊两侧.建筑进深较大.有利于节约用地.但户间干扰大.通风条件差.假设采用暗厨房.还需要有完善的厨房设备.外廊式住宅那么具有便于通风的有利条件.但又难以防止进深小的缺点.也不利于节约用地.由于高层风力很大.一般多采用封闭式外廊.如板式高层住宅就属于外廊式住宅.4.17、跃廊式住宅跃层式与跃廊式住宅采用小楼梯作为层间联系.从而克制了走廊式住宅层层设公共走道的缺点和局限性.设户内楼梯而每户占两层的称为跃层式住宅,在户门外设两户或更多户合用小楼梯.每户只占一层的称为跃廊式住宅.由于公共走廊的减少.这类住宅常常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立面形式.跃层式住宅有结构.设备管道较复杂.不适应中小户型布局等缺点.因此跃廊而不跃层的住宅即应运而生.例如.某些高层板式结构的住宅.每三层平面中只设一个外廊.从外廊层再设小楼梯服务上层和下层的住户,一个小楼梯服务两户.每户只占一层,套型不大.上下厨卫管道对齐.面积比跃层式经济.目前.国内的高层板式住宅楼多采用一种住宅单元才一种楼(电)梯单元组合多种建筑平面.形成住宅街坊.住宅内的小楼梯服务于两户.楼(电)梯单元为两层高.节省了一层楼板.由于采用外廊跃层式设计手法.大大增加了电梯服务的户数.经济实用.4.18、混合式住宅这里所说的[混合式住宅"是指在一幢住宅建筑或一个住宅建筑群体中.将多种住宅类型结合在一起的住宅形式.例如.高层.多层或低层住宅的混合布局.走廊式.梯间式或跃层式的混合采用.混合式住宅反映出设计思路突破了住宅类型划分的束缚.在建筑布局上更加切合当时当地的建设条件.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使用要求.大大推进了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例如.将塔住宅与板式住宅结合在一起的塔板结构住宅等.4.19、小户型住宅小户型是最近住宅市场上推出的一种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户型.小户型的面积一般不超过60平方米.小户型的受欢迎与时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许多年轻人在参加工作后.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福利分房逐渐取消.因此在经济能力不太强.家庭人口不多的情况下.购置小户型住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过渡性选择.既暂时解决了住房问题.又可使奖金保值升值.为以后购置更理想的住房打好根底工业.但在购置小户型住宅时应注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功能布局要合理.如何能在不大的面积内.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是购置小户型的关键.另外.在一个整体楼盘中(尤其是塔楼).许多小户型房屋大多颁布顺楼体的北面和边角位置.采光通风情况不好.而且离电梯间比拟近.易受干扰.购置时需注意这些问题.4.20、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住宅的定义是:套内使用面积在15平方米-30平方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室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俱备.由于户型过小.一般只能放一X床和根本的家具.有的没有厨房.阳台.有的厨房只是点缀而已.业主在室内只是休息.更像一空家庭旅馆.4.21、青年住宅适应青年夫妇生活需要的一种新住宅类型.它适应青年人的个性特点.行为模式.面积虽小.但功能齐全.空间划分灵活.在总体布局中应考虑幼儿园与商业和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等..4.22、两代居住宅两代居住宅是指包括两套相邻而又独立的.各自拥有完事的卧室.厨卫等生活设施的.稳中有降自拥有独立的户门.但室内有门户相通的住宅形式.[两代居"住宅的产生.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展趋势在居住方面的需要.这种住宅既考虑到老年人与青年人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保存了相对的私密性和适当的距离.同时又考虑到便于就近照顾老人的生活.4.23、老人住宅这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住宅.主要对象是那些没有晚辈照顾的老年人.老人住宅应在单元内设置活动室等空间.在整体布局中靠近医务室.居委会.街坊绿地等服务设施.能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需要.增加老年人与邻里交往的机会. 4.24、商住住宅商住住宅是SOHO(居家办公)住宅观念的一种延伸.它既属于住宅.同时又融入写字楼的诸多硬件设施.尤其是强大的网络功能.使居住的同时又能从事商业活动.商住住宅适合于小型公司以与依赖网络进展社会活动的人群.4.25、酒店式公寓酒店式公寓是指建筑的结构形式类似于酒店.而负责管理的物业公司提供酒店模式的服务.如客房打扫.洗衣等.同时居室内配有全套家具与厨房设备.概括地说.就是[酒店式服务.公寓式管理".将星级酒店的高标准服务融于日常生活之中.购置者拥有单元产权.既可以自住.出租.也可以转售.是一种既提供酒店专业服务又拥有私人公寓私密性和生活风格的综合物业.酒店式公寓与产权酒店.单身公寓和商务公寓相比.有同有异:(1)、产权酒店与酒店式公寓产权酒店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主要分布在气候宜人的旅游度假胜地.简单地说.产权酒店是由消费者或个人投资者买断旅游设施在特定时间里的使用权.酒店将每间各房分割成独立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一般不在酒店居住.而是将客房委托酒店经营管理.取得投资回报,同时还可获得酒店赠送的一定期限后免费入住权.它是将房地产业.酒店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商业形态.而酒店式公寓面积有大有小.居室有多有少.室内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式公寓采取酒店式管理.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星级酒店的家.但收费比酒店廉价.(2)、单身公寓与酒店式公寓单身公寓的消费者是收入不菲又讲究生活品质的年轻人.所以.从装修标准到物业配置比酒店式公寓要简单得多.同时.单身公寓的面积要小一些.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下.以降低总价.适应年轻人的购置需求.而酒店式公寓的消费者是高级白领.经理和总裁等.物业由星级酒店或有酒店背景的物业公司管理.(3)、商务公寓与酒店式公寓商务公寓注重商用.建筑结构上采用大开间.户型大小不一.多数以毛坯形式出售.便于后期结合办公需要改造.像市场曾经出现过的STUDIO和SOHO类商务公寓.虽然采用精装修.有些还配有少量的家具.但整体上显得更适合于办公.配套的服务机构也多是些邮寄.打印等办公项目.而酒店式公寓的公共设施类似于酒店.除拥有酒店的服务机构外.还提供了银行.会所和超市等家庭配套设施.4.26、错层式住宅错层式住宅主要是指一套房子不处于同一平.即房内的厅.卧.卫.厨.阳台处于几个高度不同的平面上.错层和复式房屋的区别在于尽管两种房屋均处于不同层面.但复式的层高往往比拟高.而错层式的层高较低.人站立在第一层面平视可看到第二层面.另外.复式的两个楼面往往垂直投影.上下面积大小一致,而错层式两个(或三个)楼面并非垂直相叠.而是。
第七节多层及高层房屋一、《考试大纲》的规定结构体系及布置、框架近似计算、迭合梁、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框一剪结构设计要点、基础二、重点内容1.结构体系和布置多层及高层房屋常用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一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
(1)框架体系框架体系是指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框架所组成的多(高)层房屋结构体系。
按照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体系可分为横向布置,纵向布置及纵横双向布置等三种。
框架结构用以承受竖向荷载是合理的,在非地震区框架结构一般可建至15层,最高可达20层左右。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故一般称它为柔性结构体系。
(2)剪力墙体系剪力墙是一片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剪力墙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水平荷载,因剪力墙在其自身平面内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在水平面方向有刚性楼孟的支承,一般称此种结构体系为刚性结构体系。
板式(条式)体型的剪力墙一般均按横向布置。
通常剪力墙的问距为3. 3~8m。
当剪力墙开有门窗洞口时,宜上下各层对齐,避免出现错洞墙,门窗洞口宜均匀布置。
(3)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力的承重结构体系。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受,水平荷载则主要由剪力承受。
在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约可承受70 %~90 %的水平荷载。
剪力墙的布置除应满足使用要求外,宜放在恒载较大处,并宜尽量均匀对称,以免整个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发生扭转。
为了增加房屋的抗扭能力,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各区段的两端。
在平面形状或刚度有变化处,宜设置剪力墙,以加强薄弱环节。
(4)筒体体系简体体系是指由单个或几个简体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高层房屋结构体系。
筒体可由实心钢筋混凝土或密集柱(称框筒)构成。
在实际工程中,简体常和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同时应用。
结构布置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1)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在布置结构时,应考虑施工上技术先进,提高工业化程度等因素。
(2)应使房屋平面尽可能规则整齐、均匀对称,体型力求简单,以尽可能减小房屋的扭转效应。
(3)提高结构的总体刚度减小侧移。
除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外,还应从平面形状和立面变化等方面考虑减小结构的侧移;应避免结构竖向刚度的突变而形成结构薄弱层。
(4)考虑沉降、温度收缩,以及抗震缝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2.框架结构计算(1)内力近似计算在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面可作为框架梁的有效翼缘,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面,楼面的作用不予考虑。
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梁,取I=1.5I0,中框架梁,取I=2I0;对装配整体式楼盖的边框架梁,取I=1.2I0,,中框架梁,取I=1.5 I0,。
I0,为矩形部分的惯性矩。
竖向荷载作用于框架内力采用分层法进行简化计算。
如图14-7-1所示,此时每层框架梁连同上、下层柱组成基本计算单元,如同开口的框架。
竖向荷载产生的梁固端弯矩是在本层内进行弯矩分配,单元之间不再传递。
除了底层柱子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 9的折减系数,其弯矩传递系数为1/3;底层柱的线刚度不予折减,其传递系数取为1/2。
按照迭加原理,多层多跨框架在多层竖向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内力,可看成是各层竖向荷载单独作用下内力的迭加。
最后,梁的弯矩取分配后的数值;柱端弯矩取相邻两单元对应柱端弯矩之和。
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可以用D值法进行简化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假定梁柱之间的线刚度之比元穷大,还假定柱的反弯点高度为一定值,即假定各层框架柱的反弯点位于层高的中点;底层柱的反弯点位于距支座2/3层高处。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D值法对反弯点法中柱的侧向刚度和反弯点高度的计算方y h = (y 0十y 1十y 2十y 3)h式中y 0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是在假定各层层高相等,各层梁线刚度相等的情况下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的; y 1、y 2、y 3则是考虑上、下梁刚度不同和上、下层层高有变化时 反弯点位置变化的修正值。
根据上述求得的柱的侧向刚度、各柱的剪力、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后,可求出各柱的杆 端弯矩,再根据节点平衡条件求出梁端弯矩,再求出梁端的剪力和各柱的轴力。
(2)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近似计算对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控制侧移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控制顶层最大侧移;二是控 制层间侧移。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总体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
对 一般框架结构通常忽略总体剪切变形只考虑由梁柱弯曲变形,则:∑==∆m i jkjj DV u 1 框架顶点总绝对位移u 为各层层间相对位移之和,即:u =∑=∆n j j u1式中j u ∆为第j 层的层间相对位移; n 为框架结构的总层数。
(3)最不利内力组合柱的最不利内力可归纳为:∣Mmax ∣及相应的N 、V; Nmax 及相应的M 、V; Nmin 及相应的M 、V; ∣M ∣较大但不是最大,N 较小或N 较大但不是绝对最小或最大。
(4)弯矩调幅在变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现浇框架 调幅系数为0. 8~0. 9;装配整体式框架调幅系数为0. 7~0. 8。
梁端负弯矩减小后,应按 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矩。
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的弯矩应先进行调幅,再与风载荷和水平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5)截面设计与框架节点构造要求对框架柱设计时,其计算长度l 0的取值规定见表14-7-1。
注:表中H 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
框架体系的多层厂房,节点常采用全刚接或部分刚接、部分饺接的方案;框架体系的 高层民用房屋,多采用全刚接的情况。
现浇框架节点处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要求见本章第二节受弯构件中纵筋构造要求部分。
装配整体式接头的设计应满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
××××××××××××××××××××××××3.迭合梁迭合梁指在装配整体式结构中分两次浇捣混凝土的梁。
第一次在预制厂内进行,做成预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现场进行,当预制楼板搁置在预制梁上后,再浇捣梁上部的混凝土使板和梁连成整体。
在施工阶段不加支撑的迭合式受弯构件(如迭合梁) ,应对迭合构件及其预制构件部分分别进行计算。
其中预制部分应按第二节和第三节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规定计算。
当h l/h<0.4时,应在施工阶段设置可靠支撑,此处, h1为预制构件的截面高度, h 为迭合构件的截面高度。
施工阶段设有可靠支撑的迭合式受弯构件,可按普通受弯构件计算,但是迭合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迭合面受剪承载力应按《规范)) 10. 6. 4条和10. 6. 5条计算。
施工阶段不加支撑的迭合梁,其承载力计算如下。
(1)荷载规定10.6.2施工阶段不加支撑的迭合式受弯构件,其内力应分别按下列两个阶段计算:1第一阶段后浇的迭合层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之前的阶段。
荷载由预制构件承担,预制构件按简支构件计算;荷载包括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迭合层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2第二阶段迭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之后的阶段。
迭合构件按整体结构计算;荷载考虑下列两种情况并取较大值: 1)施工阶段计入迭合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2)使用阶段计入迭合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面层、吊顶等自重以及使用阶段的可变荷载。
(2)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0.6.3预制构件和迭合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2.1条或第7.2.2条计算,其中,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取用:预制构件M1 = M1G十M1Q (10.6.3-1)迭合构件的正弯矩区段M=M1G十M2G十M2Q (10.6.3-2)迭合构件的负弯矩区段M=M2G十M2Q (10.6.3-3)式中M1G——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迭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2G一一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1Q一一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2Q——第二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载和使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中的较大值。
在计算中,正弯矩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迭合层取用;负弯矩区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计算截面受压区的实际情况取用。
10.6.4预制构件和迭合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 5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其中,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取用:预制构件V1= V1G + V1Q (10.6.4-1)迭合构件V = V1G + V2G十V2Q(10.6.4-2)式中V1G一一预制构件自重、预制楼板自重和迭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V2G一一第二阶段面层、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V 1Q 一一一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V 2Q 一一第二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取本阶段施工活荷 载和使用阶段可变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
在计算中,迭合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 应取迭合层 和预制构件中较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计算,且不低于预制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设 计值。
(3)迭合面受剪承载力计算V ≤0085.02.1h sA f bh f sv yv t ++ 式中ft 取迭合层和预制梁中的较低值。
(4)迭合梁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验算在迭合梁中有"钢筋应力超前"的特点, ((规范》对此作出了限制,具体参阅《规范》10. 6. 6---- 10. 6. 13条。
(5) 叠合梁的构造规定10.6.14叠合梁除应符合普通梁的构造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梁的箍筋应全部伸入迭合层,且各肢伸入叠合层的直线段长度不宜小于 l0d (d 为箍筋直径) ;2在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迭合梁中,预制构件的叠合面可采用凹凸不小于 6mm 的自然粗糙面;3叠合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C20。
4.叠合梁预制部分高度必须满足h 1/h ≥0.4,否则宜在施工阶段设置可靠支撑。
××××××××××××××××××××××××××××××××××4.剪力墙结构(1)剪力墙结构计算的基本假定基本假定是:一是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可视为刚度元限大的刚性楼盖,在 平面外,则由于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二是各片剪力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很大,而 相对地在其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