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分论点训练
- 格式:ppt
- 大小:548.00 KB
- 文档页数:46
拟好分论点作文令人羡(高中作文技法指导)第一部分名篇佳作示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共生团结之水浇命运共同之花河南林州一中郑媛元(2023年高考文科状元)长河霜冷,时空阒(qù静寂)寂。
历史的泽畔总行吟着两种身影:或单枪匹马,损人利己,终唇亡齿寒,难致彼方;或携手同行,团结共生,终得命运共同之花,灼灼盛放。
习总书记之语道破了共生团结的真谛。
掩卷覃(tán深)思,恍悟得:唯有团结与共生,方可理,黄文秀与乡亲们共生,走进乡村扶贫,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梁的月光;张桂梅与大山的女孩们共生,创办华坪女高,助她们走出大山,化羽成蝶……心怀共生之善,要求我们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可以不舍己为人,却不可损人利己;可以不行义,却不可行不义。
点亮别人的灯,铺平别人的路,我们才能更加光明,走得更远!国与国共生,是谓筑牢团结之基。
得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协和万邦。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退回到一个孤岛”,此言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变暖利剑高悬,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双头怪竞相疯长,人工智能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新的挑战……我们,何以破局?唯有团结共生可致!于是,“一带一路”的悠悠驼铃串联起各国心声,“世博会”琳琅满目的商品牵动着各国的脉搏,中国高铁亦走出国门跨越向万水千山……唯有守望相助,互利共赢,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步履铿锵!世间万物共生,是谓濯(zhuó洗涤、清洗)多元之泉。
议论文写作指导(一)分论点提炼1、并列式分解法:注意要点: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能重复,不能包含,也不能交叉。
2、对比式注意要点:两种看法为一正一反的关系,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3、层进式分解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
注意要点: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4、设疑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典型病例】【病例诊断】论点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角度失当。
两个分论点分别从写文章的人需要沉潜和搞学术研究的人需要沉潜两个方面阐述,视野狭窄,文章指向的对象缺乏广泛性,不能使分论点合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二是分论点只有两个,不匀称,不丰富;三是分论点(1)没有扣住关键词“沉潜”,且句式随意,不整齐,不精炼。
分论点二的主要问题是重心偏向了“弧线”,而不是“沉潜”,且内容基本上雷同,缺乏层次性。
论点三的分论点(1)(2)虽然语气上有递进,但内容重复,阐释起来将十分困难;第三个分论点“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溢出应表达的中心思想之外,与材料的主旨也没有关联。
【精彩分论点】1.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2.沉潜能够历练我们的意志;沉潜能够积聚我们的实力;沉潜使我们准备得更完善;沉潜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我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
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6安徽)1。
2014届毕业班复习作文专题强化训练作文专题训练之九:“议论文分论点提炼技巧” 写作指导第一、并列式横向分解(并列结构)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形式,在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例1:话题“宽容”。
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中心论点:学会低头。
分论点一: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分论点二: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分论点三:学会低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例3: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例4:话题“肩膀”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例5:话题“微笑”微笑,是一剂化解矛盾的神气药水。
微笑,是一种善意单纯的交流方式。
微笑,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传达机(2)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
例1: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②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2: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例3:同样以话题“争”为例。
为什么要争? 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分论点三)(3)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追问办法法,就是从“怎么办”的角度,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分论点式议论文写作指导文一:《反省是成功的基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那些足迹印证着我们的成长。
然而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犯错误.如果做不到反省.只会让自己错上加错.愈陷愈深。
因此.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反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
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自己的同事蔺相如为难.但蔺相如有不与计较的宽大胸怀。
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
将相和的故事一直传诵至今。
因为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
这种反省使人自然轻松.放弃错误的锁链.从而走向成功。
反省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
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于是自欺欺人.从不反省自己.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因为他害怕丢面子.使人际关系僵化.甚至到你至亲的朋友也会弃你而去。
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反省自己:虽然打破了一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
朋友被他这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成为至亲至信之人。
由此看来.反省能让你在他人眼中成为至诚之人.若人人如此.我们的世界岂不美好,反省让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作为中国人.谁都不忘近代屈辱的历史。
由于落后.中国贫穷积弱.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外国列强宰割。
今天.我们反省自己的过错.不再闭关锁国.于是我们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
如今.我们的国家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如果日本也能深刻反省当年侵华战争中的滔天罪行.那一衣带谁的中日邻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反省可以让一个民族复兴.让世界和平永驻。
反省.化干戈为玉帛.化荆棘为坦途.化山重谁复为柳暗花明。
反省既有如此至魅力.经常反省.不亦乐乎,点评:文章采用的一三一的论述模式:开头通过简单议论得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列出三个分论点.最后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全面、充分。
高二议论文写作系列训练第二讲议论文分论点训练【学习目标】1、学习如何从材料中提取中心论点和确立分论点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议论文的写法,练习运用分论点式的作文结构,提高议论文谋篇布局的能力。
3、欣赏优秀议论文,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讲评】【“生活中的减法”写作指导】在世事扰攘、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减法”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理念,它启发人们去思考生活的本源、本真意义的确,生活就像一道数学公式,有加法,亦有减法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加法,更需要做好减法,这样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我们才会轻装前行,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品位,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领略生活的无限风光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金钱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想法会增加生命的负担为此,若想活得健康、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就要时常演习生活中的减法,舍弃生命中的多余,让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来越少,在简单中找寻生活的快乐做好生活中的减法,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和宽容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善于舍弃生命中的杂念和多余,换来的必将是心智的清醒、心灵的净化、健康的体魄,这不正是人们追求的真谛吗?“生活中的减法”,从题目来看,是把数学中的计算方法用到生活中,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明生活态度在审题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从主观角度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减法例如减少对名利金钱的追求;减少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减轻过重的生活负担;减少繁琐的生活环节等等还可以从深层次分析减少和增加的辩证关系例如,减少对子女过分的代劳,可以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可以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
如果从客观角度思考,生活中也还存在减法,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例如,每个人生命旅程的减少,每件事倒计时的临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等,针对这些生活中的减少,我们如何对待,大有文章可做,也应该视为切题。
要围绕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情趣,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等等立意,文意就比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