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节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节小麦籽粒的形态结构一、小麦籽粒的形态特征(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Kernels)小麦籽粒的形态如图1-2-1所示,因为小麦的穗轴韧而不脆,脱粒时颖果很容易与颖分离,所以收获所得的小麦籽粒是不带颖的裸粒(颖果)。
小麦籽粒的顶端生长着茸毛(称麦毛),下端为麦胚,胚的长度约为籽粒长度的1/4~1/3。
在有胚的一面称为麦粒的背面,与之相对的一面称为腹面。
麦粒的背部隆起呈半圆形,腹面凹陷,有一沟槽称为腹沟。
腹沟的两侧部分称为颊,两颊不对称。
麦皮图1-2-1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小麦籽粒的形态特征包括籽粒形状、粒色、整齐度、饱满度、透明度等。
这些形态指标不仅直接影响小麦的商品价值,而且与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关系密切。
1.形状小麦籽粒的长度一般为4~10毫米,随品种和在小穗上着生的位置有所不同。
籽粒形状是小麦的品种特性,有长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和圆形等,以长圆形和卵圆形为多,其腰部断面形状都呈心脏形。
圆形籽粒的长宽相似;椭圆形籽粒中部宽,两端小而尖。
与其它谷物相比,小麦籽粒形态特征最显著特点的是具有腹沟。
腹沟的深浅及沟底宽度随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而言,腹沟面积占麦皮总面积的15%~25%。
小麦腹沟的形状和深浅是衡量籽粒形状优劣的重要指标:腹沟开裂型的品种,麦皮面积和质量占籽粒的比例相对较大,出粉率低;而腹沟闭合型的品种,籽粒的皮层面积和重量占籽粒的比例相对较小,且能较好地抵御外界微生物的侵染,有利于抗穗发芽和延长贮藏期,在磨粉过程中也可使润麦均匀,受力平衡,方便研磨。
因此,就籽粒形状而言,在小麦育种中,以选择近圆形且腹沟较浅的籽粒为优。
2.粒色小麦籽粒的颜色有红色、琥珀色、白色、黄白色、浅黄色、金黄色、深黄色、紫色等。
最近几年,我国育种家还培育出黑色、蓝色等彩色小麦新品种。
小麦籽粒颜色的深浅不同,主要由于种皮色素层细胞所含色素不同的缘故,也受气候条件、收获季节以及胚乳结构的影响。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多个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2、过程与方法: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观点的教育【学习重点】用化合价升价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学习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知识回顾】1、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下列反应分别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那一种?(1)3Fe+2O2Fe3O4(2)CaO+CO2=CaCO3(3)2H2O2=====2H2O+O2(4)CaCO3高温CaO+CO2↑_____________(5)H2+CuO H2O+Cu (6)Fe+CuSO4=FeSO4+Cu (7)AgNO3+HCl=AgCl ↓+HNO3(8)NaOH+HCl=NaCl +H2O(9)CO+CuO 高温Cu+CO22、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断上述反应中的(5)和(9)属于何种反应类型?并标出反应物、生成物各元素的化合价。
一、化学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有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按照有无化合价变化分为和反应。
2、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是什么?【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①2Na+2HCl=H2↑+2NaCl _________ ②2Na+Cl2点燃2NaCl _________③2KClO32KCl+3O2↑_____________ ④2NaOH+H2SO4=Na2SO4+2H2O _________⑤CaCl2+Na2CO3=CaCO3+2NaCl _________ ⑥H2+Cl2点燃2HCl __________⑦MnO2+4HCl(浓)MnCl2+Cl2↑+H2O _______ ⑧2Na+2H2O=H2↑+2NaOH _________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什么?【思考】CO+CuO高温Cu+CO2反应中,CO发生__________反应,化合价___ CuO发生_________反应,化合价___________。
第三节晶体的32点群(point group)•晶体32点群的推导 •晶体的分类 •点群的符号1•晶体32点群的推导原则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允许有L1, L2, L3, L4, L6, L4 , m和i. i因为旋转轴之间的组合不会产生反映 面,而反映面的组合却会产生旋转轴。
所以推导从轴的组合开始。
所以推导从轴的组合开始2晶体32点群的推导1. 旋转轴的组合 2. 旋转轴与反映面的组合 3. 旋转轴与对称中心的组合 4. 四次反轴与其它对称元素的组合31. 旋转轴的组合•单 单一旋转轴 旋转轴•高次轴与二次轴的组合 •高次轴的组合4单一旋转轴 单 旋转轴:L1, L2, L3, L4, L6。
由对称性定律:晶体中只能出现1, 2, 3, 4, 6次旋转轴。
次旋转轴5•高次轴与二次轴的组合:组合原理欧拉定理:两个旋转轴的适当组合产生第三个 旋转轴62次轴与2次轴(高次轴与2次轴)每个2次轴均可看作两互相垂直的反映面的连 续动作 把两个反映面重合于两个L2决定的 续动作,把两个反映面重合于两个 平面中,另两个反映面将垂直于此平面,这 两个反映面交成新的旋转轴。
两个反映面交成新的旋转轴 以两个2次轴的组合为例说明之: L2 + L2 = m1•m2 • m3•m4 = m1•I•m4 = m1•m4 = L2 m2, m3重合于两个L2决定的平面, m1,m4 垂直于此平面7图示推论二:一个二次轴和一个n次轴垂直相交,则有n个 二次轴同时与n次轴相交,且相邻两二次轴的交角为 次轴相交 且相邻两二次轴的交角为n 次轴基转角的一半。
8L2 + L2 = 3 L29L3 + L2 = L3 3 L210L4 + L2 = L4 4 L211L6 + L2 = L6 6 L212高次轴与二次轴的组合总结L2 + L2 = 3 L2 L4 + L2 = L4 4 L2 L3 + L2 = L3 3 L2 L6 + L2 = L6 6 L213•高次轴的组合几个高次轴组合时,如 Ln 和Lm (m, n > 2), 两高次轴交于O点,Ln周围能找 到n个Lm ,连接在每个Lm 上距O等距离 的地方的点得到正n边形。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内容第二章:红星照耀中国第三节:主要内容本文档将重点探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第二章的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
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1.1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在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探讨其主要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论述:1.1.1 共产党在军事领域的作用:通过红军与国军的合作,共产党对于抗击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的军事指导和组织作用。
1.1.2 共产党在政治领域的作用:共产党通过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实现全国抗战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1.3 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借助农村根据地和群众基础,共产党能够广泛动员群众进行抗战,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提高抗战士气。
1.2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内重要的政治议题,表现出的合作与斗争的特点在本节中得以详细描述。
1.2.1 合作阶段在部分时间段内,国共两党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这一阶段,共产党与国民党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
1.2.2 斗争阶段时机和利益的转变使得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合作关系时断时续,并逐渐转化为政治斗争。
这一阶段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差异、军事实力对比和政治利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历史案例和具体事件对文中所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论证,例如:- 举例1:张学良与朱德会谈(1936年),探讨其在建立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关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 举例2:一二九运动(1929年),论述共产党在城市中进行大规模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与国民党的斗争与合作。
本文档通过对《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第二章第三节的详细描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军事和政治领域的作用以及对民众的影响力,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