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3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一)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主观活动与行为表现。
)(二)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1)两个主要部分:a 人的认识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思维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b 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能力、自我意识、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2)四个有关方面:a 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b 生理因素的发展;c 动作与活动的发展;d 言语的发展。
种系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动物心理学)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心理发展:动物进化的标志之一是其结构的分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出现,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心理.(二)人类心理的发展(1)人类的进化(2)人类心理的产生特点:有意识的心理(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社会性心理(区别于原始人)、有语言功能的心理(概括、调节行为、传递经验)(三)心理的个体发展心理的个体发展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品质、道德、价值观、信念等社会化(socialization process)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四)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的关系霍尔的复演说:(1)霍尔简介:是美国心理发展的先驱,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一、前言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总学时理论60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认识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3.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4.了解当前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方法和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内化学说。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心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本课程全程54学时,3个学分,是考试课程。
教材内容共十二章,前二章是基本理论部分,包括了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及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篇主要内容为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主要包括感知觉、认知和语言方面的专项论述。
第三篇的内容是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
第一篇总论总论中主要介绍和讨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等问题。
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教学重点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观察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来龙去脉。
教学方法:本章以讲授为主,方法部分,使学生领会方法的要点和具体操作要求。
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一)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的几个概念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以人、动物为主的生命体,研究它们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状态和机制的成长、变化的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生命体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同时探明各种特殊形态的特殊规则以及特殊规则与一般法则间的相互关系。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出生到青年前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探明其一般的心理和规律的同时,还探究学前儿童的认知、情绪、自我意识、艺术以及社会化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特殊领域与一般发展规律间的相互关系。
3、关于发展的概念一般的解释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首先,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
第1章0—3岁儿童发展心理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 掌握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婴儿期和幼儿期的发展特点。
3. 理解影响0-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等方面。
4. 培养学生对0-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 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 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3. 影响0-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特点。
2. 如何掌握影响0-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互动关系。
四、教学手段1. 讲述式教学。
2. 课件演示。
3.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
五、教学学时安排本章共计2 学时,详细安排如下:第1 学时: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 学时)第2 学时: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影响因素(1 学时)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第1 学时: 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 学时)1. 介绍课程内容及学习目标(5 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本章课程内容及学习目标。
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涉及儿童从出生到 3 岁的心理发展阶段、特质和特点等,让家长们了解婴儿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培养宝宝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婴幼儿时期的发育特点、发育指标、父母教育方法等方面。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a. 了解婴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
b. 掌握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方法。
c. 提升与孩子沟通的能力,学会关爱宝宝。
d. 具备正确的育儿观念。
期望各位家长在学习完本节课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宝宝的成长,为宝宝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呵护。
2. 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0 分钟)(1) 教师讲解0-3 岁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婴幼儿行为和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发展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还包括种系心理发展,即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围,不同于常识所称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特征。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
3、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4、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
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
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类型(完整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凝聚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等,对不同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社区环境方面,邻里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社会支持体系等是较为重要的环境变量。
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1.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1.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2.2 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4 认知发展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三章: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3.1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3.2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过程3.3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3.4 情绪和情感对儿童行为和发展的作用及教育启示第四章:儿童社会性发展4.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4.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4.3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4.4 社会性发展对儿童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五章:儿童人格发展5.1 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5.2 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5.3 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和特点5.4 人格发展对儿童行为和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六章:儿童语言发展6.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6.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6.3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和特点6.4 语言发展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七章:儿童智力发展7.1 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概念7.2 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理论7.3 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和特点7.4 智力发展对儿童学习和社会适应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八章: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8.1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基本概念8.2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主要理论8.3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8.4 道德和价值观发展对儿童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启示第九章:儿童心理健康与发展9.1 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9.2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9.3 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9.4 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及教育启示第十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10.1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0.2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0.3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10.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评估方法11.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评估的基本概念11.2 常用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评估工具11.3 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时的注意事项11.4 评估结果的解释与应用第十二章:典型发展障碍与干预策略12.1 发展障碍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2.2 典型发展障碍的特点与诊断12.3 针对发展障碍的干预策略12.4 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干预中的作用第十三章:文化视角下的儿童发展13.1 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3.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发展特点13.3 跨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13.4 文化多样性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启示第十四章: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实践14.1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应用14.2 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策略14.3 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4.4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展望15.1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15.2 科技发展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15.3 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性15.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家庭、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第一章绪论(2学时)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受精卵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就诞生了,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少年、青年、成人到老年,直到生命的终结。
那么在这整个的生命历程中,一个人的记忆、思维、言语、个性等各个方面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各阶段又有哪些特点呢?试想,我们自己在2岁、8岁、15岁……的时候又是一个什么状态,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呢?我们这门课就将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们明确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尤其是儿童时期的个体其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每一门学科都是以客观存在的某一领域中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所特有的规律,从而以其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在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之前,我们都要首先交代清楚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等基本情况,发展心理学也不例外,为了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我们需要从心理和心理的发展谈起。
一、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成年人的最一般的心理发展规律。
从普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
首先,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客观现实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其次,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通过脑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说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再次,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一样的机械的,而是能动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
因此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
最后,心理、意识虽是第二性的,但它一旦形成后就能在人的活动中起定向、调节的作用,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的。
这就是对心理实质的理解。
(二)心理的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1、心理的种系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它主要经过刺激感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此时,就已经进入到人类的动物祖先猿类。
促进猿类进化到人类的前提: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语言,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之下促进了人类的产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本章重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本章难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涵义及特点。
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入手,阐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2)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讲清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该门学科的研究意义。
(3)讲清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等,要让学生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与特点。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等。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讨论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3.讨论参考答案: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五、课堂习题1.习题内容: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选取。
2.参考答案: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六、案例分析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选取。
七、课堂提问的问题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2.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调查法和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八、本章思考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3.观察法有哪些类型?4.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5.活动产品分析法这种研究方法有什么优势?九、本章作业题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十、本章参考书目1.刘万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2.杨柯.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第2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二、本章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本章重点(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2.本章难点(1)各个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如何正确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讲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时,要讲清楚每种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目的: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高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能力。
2. 适用对象:幼儿园、小学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
3. 课程时长:每章约45分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3. 学会观察和分析儿童的心理行为,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4. 提高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1.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 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认知发展的教育指导第三章: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1. 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理论2. 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情绪和情感问题的教育指导第四章:儿童的人格发展1. 儿童人格发展的理论2. 儿童人格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人格问题的教育指导第五章:儿童社会性发展1.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2.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社会性问题的教育指导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规律。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分享经验和见解。
4. 实践演练:模拟教学场景,让教师学会观察和分析儿童心理行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3.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2. 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指导七、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1.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理论2.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问题的教育指导八、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1. 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与特点3. 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方法和技巧九、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1. 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2.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3. 特殊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十、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 观察和分析儿童心理行为的方法2. 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的策略3. 评估和反思教育效果的技巧六、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1.2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者。
1.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伦理考虑。
1.4 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介绍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咨询和临床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认知发展2.1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2.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介绍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2.3 认知发展的测量:介绍认知发展的测量方法和评估工具。
2.4 认知发展的干预策略:介绍促进认知发展的干预策略和教育活动。
第三章:情绪和社会发展3.1 情绪发展的理论:介绍情绪发展的理论模型和情绪识别与表达的发展过程。
3.2 社会发展的理论:介绍社会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理论。
3.3 情绪和社会发展的测量:介绍情绪和社会发展的测量方法和评估工具。
3.4 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干预策略:介绍促进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干预策略和教育活动。
第四章:人格发展4.1 心理动力学理论:介绍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4.2 认知行为理论:介绍认知行为理论在人格发展中的应用。
4.3 人格测量的方法:介绍人格测量的问卷法和实验法。
4.4 人格发展的干预策略:介绍促进人格发展的心理治疗和自我提升策略。
第五章:青春期发展5.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发展,包括性成熟和身体变化。
5.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介绍青春期认知、情绪和自我认同的发展。
5.3 家庭和朋友关系的发展:介绍青春期家庭和朋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
5.4 青春期问题的干预:介绍应对青春期问题的心理治疗和教育策略。
第六章:成年早期发展6.1 教育与职业发展:探讨成年早期个体在教育和职业领域的选择与发展。
6.2 情感关系的发展:分析成年早期个体在情感关系中的发展,包括恋爱、婚姻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2、掌握心理发展的内涵3、了解有关童年期儿童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与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前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日本N.H.K.电视台记者汤田美代子的调查:中国独身子女与非独身子女教育的不同:1、小学上学放学时都有一大群家长接送,连到了三、四年级还是这样;2、双休日小孩大都反映不开心,原因之一是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以外,家长还要加码,还要学钢琴、学美术、学书法,比平时负担还要重,压力很大。
还有家里没有小伙伴玩,邻里之间很少来往等;3、小学生不少表现为怯懦、孤独、不和群、不关心别人等。
她发问:1、小学是就近入学,上学放学连这点距离都不敢独来独往,将来怎么自立?2、从小不和群,不关心别人,将来怎么融入社会?她说:我相信你们以前肯定不是这样的,一定是独身子女之后出现的教育现象。
这是心理素质上出现的新问题。
童年时代,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
怎样应对未来世界,牵动着所有与此相关的人的心。
第一节儿童教育与心理学一、心理学的性质科学求真,心理学的真就是心理的真实状态是什么。
(一)研究心理事实:是什么(二)研究心理规律:为什么(三)研究心理机制:怎么样(四)研究心理本质:源头、过程、方向(五)研究心理学知识的应用1、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途径:营销心理学如何应用营销实践2、心理学应用的研究途径:用韦伯定律制定营销策略二、儿童教育需要心理学儿童教育同样要求真。
为了教育儿童,首先就该了解他们。
中外教育史表明,人们为了认识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无论是在欧洲的中世纪,还是我国的封建社会,那时候对儿童的心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是把儿童当作是处于社会边缘的。
未发展好的成年人来对待。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没有任何地位,在教育中也毫不考虑儿童的特点,严重地摧残了儿童身心的发展。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观点1.3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掌握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普遍性第二章:认知发展2.1 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认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阶段2.2 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掌握儿童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感知觉和注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2.3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理解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语言和思维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第三章:情绪和情感发展3.1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理论和分类3.2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掌握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过程和变化探讨儿童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和表达方式3.3 情绪和情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情绪和情感对儿童认知、社交和个性发展的作用掌握促进儿童情绪和情感健康发展的方法第四章:社会性发展4.1 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社会性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和阶段4.2 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掌握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3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发展理解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道德和价值观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个性发展5.1 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个性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个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和阶段5.2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自我意识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5.3 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理解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性格和行为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六章:儿童发展的评估6.1 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工具6.2 儿童发展评估的实践操作学习如何进行儿童发展评估的步骤和技巧探讨儿童发展评估的结果解读和应用6.3 儿童发展评估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理解儿童发展评估中存在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掌握解决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家庭因素与儿童发展7.1 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7.2 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掌握家庭环境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3 家庭干预与儿童发展理解家庭干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家庭干预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操作第八章:教育因素与儿童发展8.1 教育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教育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教育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8.2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教育干预与儿童发展理解教育干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教育干预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操作第九章:心理因素与儿童发展9.1 心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心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心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9.2 心理健康与儿童发展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心理健康对儿童发展的影响9.3 心理干预与儿童发展理解心理干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心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操作第十章:儿童发展的障碍与干预10.1 儿童发展障碍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障碍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儿童发展障碍的主要类型和表现10.2 儿童发展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学习如何进行儿童发展障碍的评估和诊断的步骤和技巧探讨儿童发展障碍的评估和诊断的方法和工具10.3 儿童发展障碍的干预与支持理解儿童发展障碍的干预和支持的方法和策略掌握儿童发展障碍的干预和支持的实践操作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十一章:文化与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1.1 文化背景与儿童发展理解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1.2 社会背景与儿童发展理解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1.3 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干预与支持理解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干预和支持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干预和支持的实践操作第十二章: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12.1 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需求12.2 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探讨特殊需求儿童的支持系统和资源12.3 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干预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干预方法和技巧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干预的实践操作第十三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1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3.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解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和应用掌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13.3 研究伦理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解研究伦理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ethical 问题的处理方法第十四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4.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概述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作用14.2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法和策略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案例14.3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医疗、法律、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应用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第十五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趋势15.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新进展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15.2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新领域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新技术、新环境下的应用前景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15.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