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中文名称适用专业总学时先修课程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72学时普通心理学课程类别英文名称开课单位学分专业发展课程developmentalpsychology心理学院4后续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现代心理学中七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观,就是心理学院本科的专业发展课程。
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必须并使学生掌控现代心理学的七种发展心理学理论及主要的发展观,对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影响因素有所介绍,初步构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发展观,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发展心理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要求(一)本课程属基础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控。
在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上,必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特别注意发展心理学原理与实际的儿童教育结合。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现代心理学中七种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观,重点章节为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发展理论、日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等。
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的思想,力图通过发展心理学自学培育学生的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特别强调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时数分配:章次学时一6二8三10四8五12六12七10八6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控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
(二)掌控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介绍发展理论的概念、促进作用、分类。
(四)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二、讲授内容:(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发展心理学的体系(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心理发展的实质2、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3、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的促进作用(三)发展理论的详述1、发展理论的概念2、发展理论的促进作用3、发展理论的分类(四)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三、本章阅读书目: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章认识我们自己的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演变历史,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研究方式及研究方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ehology) 心理发展(mental development) 发展历史(development history) 研究原则(research principle)每一天都有一些新的生灵降临到这个世界,看起来他们很像你我的样子,但要小一些。
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他们有自己奇特的言语,会问很多问题。
显然,他们是想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目标是要取代我们来管理地球。
他们就是儿童。
一个孩子怎样成长为一个大人?不研究儿童就无法揭开这个谜。
这是儿童研究最富有吸引力的一点。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原因: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与成人对世界的理解有着质的区别,想了解儿童的世界谈何容易,甚至可能同了解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星球的人一样复杂,这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来帮助我们。
儿童发展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心理学,它以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熟期间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具体来说,它研究的时间界限是从受精卵到十七八岁。
如果从发展的时期来看,这个时期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胎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小学生阶段)、青春期(初中生阶段)和青年初期(高中生阶段)。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或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而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
同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又转过来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儿童发展心理学2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第一章:绪论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一、当前发展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强调该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1. 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中向整体化变化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3.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4.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四、研究理论的进展1.一般理论的进展2.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环境决定论: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华生对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发展的课题上。
情绪发展的课题又分为两种:重点是研究儿童在三种非习得性,及非习得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同时,他重视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
(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与华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不同点,在于它区分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把由可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作应答性行为,把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作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即时强化等原则。
首先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其次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
教育者要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强化作用,依照斯金纳的观点,可以分为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作用两类。
(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2.社会学系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①攻击性②性别化③自我强化④亲社会行为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发展的实质: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绪论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认知发展规律B、心理的种族发展C、心理的种系发展D、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答案:D2.狭义理解心理发展是指( )A、心理的种系发展B、心理的种族发展C、群体的心理发展D、个体的心理发展正确答案:D3.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冯特B、奥尔波特C、普莱尔D、弗洛伊德正确答案:C4.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 )年A、1879B、1882C、1876D、1891正确答案:B5.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 )A、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B、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一书C、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D、1922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正确答案:A二.主观题1.动物心理进化过程的主要阶段?正确答案:刺激感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2.复演说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个体心理发展是种系心理发展的复演3.人类心理的三个主要特点?正确答案:有意识的、社会性的、有语言功能的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
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一、单向选择题1.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遵循快乐原则的是( )A、本我B、超我C、自我D、意识正确答案:A2.艾里克森把心理发展划分为( )个阶段A、3B、4C、6D、8正确答案:D3.艾里克森认为婴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正确答案:A4.艾里克森认为婴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正确答案:A5.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正确答案:D6.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忠实品质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D、智慧品质正确答案:A7.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晚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正确答案:C8.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晚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D、智慧品质正确答案:D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维果斯基C、华生D、皮亚杰正确答案:C10.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A、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B、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C、个人的心理发展决定于生理成熟D、心理发展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正确答案:A11.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C、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正确答案:B1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C、动作 D、吸吮正确答案:C14.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正确答案:B15.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正确答案:C16.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个阶段A、2B、3C、4D、5正确答案:C二.主观题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2.观察学习的主要过程?正确答案: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动机过程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正确答案:把活动作为考察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又叫年龄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年龄特征),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年龄特征),如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发展心理学涉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①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②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③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即连续性和阶段性);④关键期(受洛伦兹的“印刻现象”的启发)。
3、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
4、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被称为“青少年之父”。
5、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佛洛依德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因此这一时期又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又称心理断乳期,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人格渐成说):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其发展任务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主动性内疚感;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勤奋对自我;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自我综合对绝望。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霍尔(G.S.Hall)提出的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是()。
[统考2008研]A.白板说B.复演说C.进化说D.成熟势力说【答案】B【解析】霍尔提出复演说来解释儿童的心理发展,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对人类进化史的复演。
A项,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强调后天的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项,进化说是达尔文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心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功能。
D项,成熟势力说是格赛尔提出的,强调生理成熟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2010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答案】B【解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匀速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展的,即一生的发展历程中,有的时期发展速度快,有的时期发展速度缓慢。
这样,心理发展就呈现出不平衡性。
3.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B.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C.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D.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答案】A【解析】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单是认知发展特点或仅涉及从幼儿到成人都不够全面。
4.狭义发展心理学是指()。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儿童发展心理学B.学前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答案】D【解析】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5.最先具有完整的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霍尔C.普莱尔D.埃里克森【答案】A【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的生命全程的发展率先进行了研究。
发展心理学选择题题目汇总(附答案)发展心理学选择题题目汇总(附答案)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A.只研究婴幼儿期发展的心理学B.只研究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展的心理学C.研究人类从出生至死亡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D.只研究成人期发展的心理学答案:C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观察法B.实验法C.访谈法D.问卷调查法E.病例研究法F.个案法答案:A、B、C、D、E、F第二章: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影响1.下列哪个因素会对发展产生遗传影响?A.同龄压力B.家庭环境C.父母素质D.培养方式答案:C2.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社会文化环境B.家庭环境C.同伴关系D.学校环境答案:A、B、C、D第三章:儿童认知发展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传感运算阶段答案:A、B、C2.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对象的存在?A.同时存在B.永久存在C.自主存在D.抽象存在答案:B第四章:儿童社会与情感发展1.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指:A.初级亲子关系期B.双重亲子关系期C.对等亲子关系期D.亲子关系期的巩固与发展答案:A、B、C2.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有哪些?A.初级情绪B.自我意识C.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D.情感沟通与情感识别能力的发展答案:A、B、C、D第五章:青少年发展1.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点包括:A.个体特征突出B.自我认同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C.性别身份与社会角色意识的发展D.心理建设与社会策略能力的提高答案:A、B、C、D2.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指:A.建立社会关系与友谊B.建立自我认同C.规划未来职业与生活目标D.形成独立的情感关系答案:A、B、C、D附件:1.《发展心理学导论》学习指导2.发展心理学相关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不受侵犯的法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2.发展的概念:生物个体从孕育到死亡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着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也称为个体发展。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4.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内在心理冲突对发展的影响,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6.艾里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绝望。
7.发展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发展过程、解释发展规律、预测发展结果、探究发展机制。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倒返研究、群体内研究、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9.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剖研究和纵剖研究。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①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②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a.人的心理过程第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第二,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第三,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b.人格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外部行为,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①人的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
外部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心理过程和人格对行为有很大影响。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发展,一般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其中,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定义:狭义: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一门分支。
广义: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和人类种系心理发展两方面。
2.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a.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
b.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人格的年龄特征是最重要的。
3. 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4. 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5.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的关系——复演说提出者:霍尔【美】主要观点:个体心理发展或多或少可以看成是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中最早表现出来,而基于意志的高级活动则要到年龄比较大时才出现。
6. 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年龄特征的一致性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年龄特征的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发展心理学一般以横向研究为主要线索加以研究,研究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以纵向角度探索某种心理现象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趋势。
7.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8.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
《青少年心理》《衰老:人的后半生》9. 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10.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发展心理学_____林崇德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尽管生理、言语、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诞生:1882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发展: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荣格: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成人心理学之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
霍林沃斯——最先提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全貌,1927年,《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迪纳夫——1935《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的,每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心理发展阶段说人格结构:1、本我:即原我。
指原始、本能的自己,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