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第一章 绪论20190821
- 格式:pdf
- 大小:232.29 KB
- 文档页数:15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林崇德<br /><br />第一章<br />概念<br />1. 二因素理论p10<br />2. 复演说p18 -p19 +p187<br />3. 比率智商p19<br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br /><br />简答、论述<br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br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 02 年论述。
<br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br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br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br /><br />第二章<br />1. 格式P23<br />2. 同化和顺应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br />3. 平衡过程P26<br />4. 客体永存P30<br />5. 守恒P32 02 年名词<br />6. 心理社会危机P40 01 年名词<br />7. 同一性P217<br />8. 观察学习P43<br />9. 内化P44 -P45<br />10. 最近发展区P46<br /><br />简答、论述<br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br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br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br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br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br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br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br /><br />第三章<br />1. 组群效应P49 02 名词<br />2. 序列研究P51 01 名词<br />3. ABAB 设计P57<br />4. 跨文化研究P52<br />5. 文化公平测验P56 -P53<br /><br />简答论述<br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br />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br />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br />4. 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 -P58<br />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P56<br /><br />第四章<br />1. 同nuan 双生子P64<br />2. 异nuan 双生子P64<br />3. 伴性遗传P62<br />4. 低体重儿P65<br /><br />简答论述<br />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 -P65<br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 第一段概括<br /><br />第五章婴儿期(出生-1 岁)<br />1. 髓鞘化P70<br />2. 无条件定向发射P71<br />3. 视崖实验P88<br />4. 前语言思维P92 02 年名<br />5. 依恋P95<br />6. 陌生情景P98<br />7. A 非B 错误P93<br />8. 抓握放射P72<br />9. 双向性原则P100<br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P95<br />简答论述<br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 -84 P85 举例<br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 年论述P96 -98<br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 年论述pp<br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 年简78<br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br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 -P101<br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P81<br /><br />第六章幼儿期(1 -3 岁)<br />1. 第二信号系统P105<br />2. 模仿性游戏P108<br />3. 单词句P110<br />4. 直觉性行动思维P117<br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br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br /><br />简答论述<br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 -P106<br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16<br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br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 简答P112<br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 -P123<br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br /><br />第七章幼儿期(3 -6.7 岁)<br />1. 平行游戏P133<br />2. 积极词汇P139<br />3. 消极词汇P139<br />4. 自我中心言语P141<br />5. 内部言语P140 01 、02 名<br />6. LAD P146<br />7. 他律道德02 年名词P161<br />8. 自律道德P161<br />简答论述<br />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 -P135<br />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 -P143<br />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 、P143<br />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62<br /><br />第八章童年期(6 -12 岁)<br />1. 中介缺失P173<br />2. 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br />3. 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br />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 选P166<br />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林崇德(一)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通过对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发展轨迹进行观察和分析,发展心理学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个体发展的关键线索。
本文将回答发展心理学课后题,解析林崇德关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正文:一、婴幼儿期的心理发展1. 婴儿的感知能力: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感知周围环境,他们能够通过听觉、触觉和视觉等感官途径来理解世界。
2. 婴儿的认知发展:在婴儿期,婴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包括对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的区分,对物体常规性的理解等。
3. 婴儿的情绪发展:婴儿在情绪发展方面经历了从简单的基本情感(如快乐和悲伤)到复杂的社交情感(如羞愧和嫉妒)的转变。
二、儿童期的心理发展1. 身体动作和粗大动作的发展:儿童通过运动和活动来探索和理解世界,他们的身体动作和粗大动作能力在儿童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2.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儿童期开始学习和使用语言,他们能够逐渐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认知发展中的逻辑思维:在儿童期,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进行分类、比较和操作符号等认知任务。
三、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1. 身份认同的发展:青少年期是身份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会探索自己的身份,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见。
2. 社交关系的发展:青少年期,社交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他们不仅与同龄人建立友谊,也开始与异性建立感情关系。
3. 思维抽象能力的提高:在青少年期,思维抽象能力开始得到提高。
青少年能够思考更加抽象的概念,并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四、成年期的心理发展1. 职业选择和发展:成年期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个体将开始思考职业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
2. 爱与亲密关系的建立:成年期,个体开始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包括恋爱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等。
3. 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成年期个体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蚌埠医学院《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英文名称:Development psychology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 36 理论课学时:36 实验学时:0适用对象: 精神医学本科专业课程简介: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及精神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个体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尤其掌握儿童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辨证发展观,以便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打下基础。
该课程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基本理论部分和年龄特征部分。
基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国内外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一些著名理论,主要是各个学派中较经典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年龄特征部分介绍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长、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各方面发展的规律,其中以中小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为重点部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发展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了解与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具体方法、发展心理学在优化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还应能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自己及他人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为后继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1、学生应了解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解释与描述个体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等,具备相关的知识与科学的发展观,对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学生应掌握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理解发展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发展中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关键问题、儿童教育现状、老年文化等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风格。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The not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笔记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人的发展是指人身心的生长和变化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和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二)发展心理学1 分类(1)从其层次上分(2)从其应用范围上分2 定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种希腊方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简言之,它是研究毕生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广义的是指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3 年龄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4 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范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四个有关方面(1)人的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2)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1)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2)生理因素的发展;(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4)言语的发展5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种系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心理发展1 种系发展的进化进程(1)刺激感应性阶段(2)感觉阶段(3)知觉阶段(4)思维萌芽阶段2 人类心理的进化进程(1)人类心理的发展A人类祖先演变为人类的三个前提条件B 社会(2)人类心理的特点A是有意识的心理;B是社会性心理;C是有语言功能的心理(二)个体心理的发展1 其过程:(是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2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关系理论20世纪初霍尔的复演说: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的历史的理论。
评错在将他们等同起来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年龄特征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诞生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1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所谓发展存有多种含义。
通常人们认知为泛指某人的快速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
但严苛意义上、发展尤所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就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将就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将就是环境或自学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质变也可是量变。
而生长通常用作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从卵子受精已经开始,直到个体或非政府衰败年才的持续过程。
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明朗比前两者更为繁杂,它存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明朗,即为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善状态,生长终告暂停;其二为心理明朗,包含智能的明朗、情绪的明朗和社会性的明朗三个方面。
简言之,明朗就是本款年龄的快速增长自然而然发生的个体身心的蜕变与变化,明朗确定了练和经验。
一般说来,明朗不但确认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同意个体自学的效果和速度。
但生理明朗和心理明朗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所指的就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绵延的长河,时而可以引起B90的波涛,时而可以静静地推移着。
人的发展也可以存有起至存有条叶,存有激流涌入,存有平淡奔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人从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直观至繁杂。
由低级至高级,由旧质至新质不断地变化。
相同年龄阶段存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发展就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个体的发展除了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关键的就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做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进,至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道“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1)(2)(3)(4)(5)(6)(7)(8)(9)1个月);(1个月——1岁)(1岁——3岁)(3岁——6、7岁)(6岁——11、12岁)(11、12 岁——14、15 岁)17、18 岁)发展心理学夏习材料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心理的衍变(种系心理发展)及个体心理发展(2)狭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1).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新生儿期(出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早期(14、15岁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年龄特征的研究(plO)三、发展心理学简史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9世纪后半期(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2.儿童心理学演变:a.19世纪后期之前,准备时期b.1882〜一战,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c.两次大站期间,西方.儿童心理学分化发展时期d.二战后,西方儿童心理学演变增新期3.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发展学家(英格:最早对成年期心里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的研究儿童心理,于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笫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论。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义:对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研究,考察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发展:连续、系统的变化(稳定、有序、相对持久)。
纵向: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横向: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揭示普遍模式与个体差异what、时间表when、解释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机制why3.目的:描述解释优化发展4.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既体现出量的积累(连续性),也存在质的飞跃(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个体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不同关键期/敏感期: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在关键期/敏感期内,个体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影响,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该时期以后,某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语言、规则形成、情绪控制、同伴社会技能具有年龄特征:年龄阶段划分:0-2、3岁,2、3岁-7岁,7-12岁,12-18岁,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奠定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直接推动,《一个婴儿的传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出版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学问世: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本我——受本能驱动的人格成分: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遵循现实超我——内化了的道德规范形成的人格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随着性成熟,性驱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聚集到另一个部分,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进入了性心理发展的新阶段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性本能集中于口唇,通过吮吸、咀嚼、咬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性器期(前生殖器期),3-6岁:快感来自对性器官的刺激潜伏期,6-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青春期,11、12岁起:性冲动唤醒不足难以证实或证伪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强调社会文化(而非性本能)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要实现健康的心理适应,需要解决不同时期的八种心理社会冲突。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一、先天还是后天二、与环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三、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年龄特征: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里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两个部分:一、人的认知过程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四个方面:一、心理发展的社会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二、生理因素的发展三、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语言的发展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30年,出版的《发展心理学概论》-何林渥斯,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五.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心理跟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刺激感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2)人类心理的特点:有意识的;社会性的;有语言功能的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1,3,5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
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 )–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剪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剪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剪发生、发展的特色和规律,即研究一生心剪发展特色和规律的科学。
往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样心理活动的年纪特征。
详细地说,研究心剪发展的年纪特色范围,应该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 智力活动 ) 的发展的年纪特色,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纪特色。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一生心剪发展年纪特色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一定联合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剪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要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语言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踊跃再现社会经验/ 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经过社会化,个体获取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要的质量 / 价值 / 信念以及社会所赞成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必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品,并掌握社会认同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纪特色:指个体生理心剪发展在各个年纪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色。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度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纪有亲密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剪发展的年纪阶段而言,在必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 / 少儿期 / 童年期 / 青少年期 / 青年期 / 中年期 / 老年期;就心理在必定年纪阶段中那些一般的 / 典型的 / 本质特色而言,各样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 要点期 / 成熟期 / 转折期,其本质就是各个阶段各样心理现象的质变年纪。
发展心理学1,3,5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
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