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6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1期摘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
当前互联网正在全方位的影响着传统畜牧业的各个环节。
“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为适应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而建的。
研究对“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总体设计、组成以及实现功能做了一一介绍。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设计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举措。
产教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
“互联网+现代畜牧业”,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现代畜牧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成以后将成为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产教融合的共享平台、科技研发的创新基地、学生实训与创新创业的基地、职业农民和企业员工培训中心。
1 “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总体功能设计“互联网+现代畜牧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是借助物联网技术,利用多种可挂载传感器和音视频实时传输与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环境、生长状况等数据采集与上传。
平台根据大数据库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回企业,企业人员利用电脑或手机APP实施对畜禽养殖环境及生长状况的智能化调控。
通过远程诊断中心实现企业人员与学校专家实时可视通话、在线诊断会商,及时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学校利用平台积累的优质资源,依托智慧教室和远程诊断中心等信息化设备和工位资源,同步进行远程实训教学和员工培训。
同时,依托校企共建的现代畜牧技术研发中心充分发掘大数据资源,开展科研合作和成果推过,最终建成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会商、远程示教、远程科研合作、远程技术指导、远程教学与培训等交互式操作的“互联网+现代畜牧业”校企深度融合实训平台。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3.04.25
•【字号】苏教高〔2023〕4号
•【施行日期】2023.04.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苏教高〔2023〕4号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各在苏州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在苏州分院:
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2021年立项课题结题与2022年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22〕2 号)精神,在各院校推荐申报的基础上,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产教联盟”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评出立项重点课题15项、一般课题35项。
经市教育局审核,现将立项名单(立项时间:2022年12月31日)公布如下(详见附件)。
希望各校按申报书承诺将支持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各课题主持人根据要求推进课题研究任务,最迟于2023年11月底完成结题验收工作。
附件: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5日附件
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重点课题15项
一般课题35项。
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研究所涉及的问题的历史渊源、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动态等相关信息。
在进行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一主题的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深入研究和探讨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对策,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训平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场地和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也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有产教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深入研究关键技术应用及实践案例分析,评估实践效果,为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研究,旨在明确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路径,探索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有效措施,促进学校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促进多方合作共赢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职业院校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通过对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贡献力量。
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
一、天津市津南区
二、河北省唐山市
三、辽宁省沈阳市
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
五、江苏省常州市
六、浙江省杭州市
七、浙江省宁波市
八、安徽省合肥市
九、福建省泉州市
十、江西省景德镇市
十一、山东省济南市
十二、山东省青岛市
十三、河南省郑州市
十四、湖北省襄阳市
十五、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
十六、广东省广州市
十七、广东省深圳市
十八、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十九、四川省宜宾市
二十、陕西省咸阳市
二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基于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与机制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在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实训基地作为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其建设和运营管理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设施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与企业合作程度不高等,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以提升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升级,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营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与机制的探索,以期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产教深度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促进高校教育和行业发展的深度互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其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其未来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与机制,有利于为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经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落地。
同时,深入探讨产教融合的机制及管理方式,对于优化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营,提高实训效果,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为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与机制的探索,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增强学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产教融合的概念产教融合是指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和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企业提供实习机会、资助项目,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
1.适应市场需求。
产教融合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
2.提高教育质量。
产教融合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促进产学研合作。
产教融合不仅仅是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可以激发产学研合作的活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促进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能够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1.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需要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实现企业和高等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的目标是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四、产教融合的实施方式2.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
高等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习就业保障。
高等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就业保障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五、总结第二篇示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案是指将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种融合模式不仅可以使教育理论与实践更加贴近现实,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利益,促进三方共赢。
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方案。
其次,企业应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立项申报表附件实训基地名称: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项目申请单位: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联合申报单位: 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实训基地网址: /zhuanti江苏省教育厅制二○○九年目 录一、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介绍 (2)1、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概况 (3)2、校企合作 (15)3、实训场景 (22)4、技能鉴定与培训机构 (25)5、开放共享 (27)6、取得的成绩 (31)二、大型仪器设备项目论证报告 (38)三、相关的规章制度 (41)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规章制度 (43)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规章制度 (72)一、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介绍1、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概况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在近10年的办学实践中, 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布局不断调整,正在逐步形成以工为主,机械和汽车为特色的办学格局。
学院成立以来,在董事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学院自建为主,企业共建为辅的建设模式,建成了设备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包括2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1400平方米的数控实训中心和1800平方米的机械实训中心。
图1-1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全貌图1-2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实训项目2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包括网络机房、单片机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数控仿真编程实训室、数控机床调试维修实训室等实训场地,网络机房包括网络计算机200台及配合实训用的AutoCAD、Pro-E、CAXA正版软件,单片机实训设备10套,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设备10套,机电控制多功能实验台20台,数控仿真编程实验台40套,数控机床调试维修实验台4套。
图1-3 多功能实训大楼图1-4 实训网络机房图1-5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图1-6 数控仿真编程实训室图1-7 数控机床调试维修实训室71400平方米的数控实训中心拥有FANUC 数控系统生产型数控车床10台,SIEMENS 数控系统生产型数控车床30台,SIEMENS 数控系统生产型数控铣床2台和SIEMENS 数控系统加工中心1台。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的影响与作用1. 引言1.1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的定义高职产教深度融合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接触和掌握行业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产教融合的本质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贴近实际工作和市场需求。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就能获得真实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这种模式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使教育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学生的入行时间,更能培养出更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性高职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学生可以在校期间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提前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与行业紧密结合,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还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获取优质人才和技术支持,提升自身竞争力;社会也能受益于更多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输送,促进经济发展。
高职产教深度融合对于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2. 正文2.1 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历程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国内开始探索产教融合的道路。
最初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简单合作,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学校提供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作者:黄宁李明星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07期[摘要] 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体制机制[1],谋求职业院校校企长远、深度发展,寻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2.0时代方向。
通过分析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深度剖析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深层次问题,结合“职教二十条”,从育人角度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2.0时代”发展模式,借助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手段,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信息化体系,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探索适合交通类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信息化体系;大数据[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054-02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师资、人才培养等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技术性人才。
但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尤其在行业高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同时,社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和产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产教深度融合。
本文通过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结合大数据采集、分析手段,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信息化体系,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探索适合交通类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机制。
一、产教融合现状近年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时代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瞄准行业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優化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链条与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附件1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提出的“打造30个左右江苏省高职产教融合集成化实践平台”要求,现制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支撑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建设为目标,在2016年实施的“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集成创新,重点支持建设30个左右的产教深度融合、功能有机集成,设施设备先进、资源集聚集优、团队结构优化、管理集约高效的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改革经验和模式,支撑江苏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重点任务(一)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聚焦区域重点行业或产业(链)领域,整合本校相关专业的设施设备与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间共享、专业群内共享、专业核心能力和公共基础通用能力四个方面整体设计实践平台教学体系。
结合国家“双高计划”创建等项目实施,打造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在国际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群,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支撑服务体系。
(二)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在实践平台创设不同复杂程度、不同技术技能要求的多种岗位,以满足学生循环学习、阶梯起步、螺旋上升的实习实训要求。
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
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着力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完善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实训教学体系,积极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
(三)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以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为纽带,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团队。
引进或培育一批行业有权威专业群建设带头人,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09.11•【字号】苏教职[2013]31号•【施行日期】2013.09.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立项名单的通知(苏教职〔2013〕31号)各市教育局、财政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财政局: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2〕34号)要求,经学校申报,各市教育局、财政局推荐,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确认对277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立项,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采取“省级补助、地方配套、学校自筹、社会参与”的办法,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建设。
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分期分批支持立项项目建设,每个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划补助300万元(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集中连片地区项目补助350万元)。
补助资金分两次拨付,第一年启动建设补助经费200万元(部分项目由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一年后,中期评估基本达到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标准的,追加补助100万元(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集中连片地区项目补助150万元)。
市、县(市、区)财政应按与省级资金不低于1: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支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
项目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吸引行业企业资金共同支持实训基地建设。
各地、各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指导。
现代学徒制下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聂开俊龚希宾戴茂良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要植根产业环境进行规划、整合多方资源进行建设、完善机制保障运行,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多主体办学、职业教育制度、学徒培养质量评价、企业参与学徒培养等先进经验,提出在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中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统筹发挥二者作用,并在实际建设中进行实践探索。
2019年初,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实训平台是职业院校进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如何开展实训平台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用人要求的零距离对接,是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省级智能电梯制造与维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项目为契机,将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相结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1 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关键要素实训平台建设是职业教育极其重要的方面,产教融合是新阶段职业院校实训平台建设肩负的新使命,如何实现实训平台产教融合并达到高水平专业化要求,以下三个关键要素亟待厘清。
1.1 平台规划要植根产业环境随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扩张,以有利于招生为目的的专业开设使众多职业院校逐渐弱化了原有的办学特色,这种情况也明显给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带来影响,从前期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立项建设情况看,部分建设项目脱离区域产业环境,教在此地、产在他方,存在着跨城域、跨省际融合现象,这些项目在我国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的意义不能否认,但实施执行却困难重重,跨区域融合的资源共享高成本、协调沟通不便捷等因素难以克服,最终导致项目难以延续,虎头蛇尾。
专业聚焦产业,专业跟着产业走,推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要立足于区域产业环境,这不仅有利于资源优化、降低浪费,也更宜于项目实施,形成示范。
1.2 平台建设要整合多方资源产教融合作为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政治、经济、教育等多元主体,是产业链与教育链的生态化融合。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
基地建设点遴选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2.07.30
•【字号】苏教高[2012]24号
•【施行日期】2012.07.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
设点遴选结果的通知
(苏教高〔2012〕24号)
各高等职业院校: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高〔2012〕17号)精神,在学校择优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网上公示和省教育厅审核,共遴选推荐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60个,现予公布(具体名单附后)。
建设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需要,是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与共享,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实训基地建设各环节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相关共建部门要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各项承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加强对各实训基地建设点的管理与考核,对建设成效显著的实训基地给予一定的奖励。
附件:2012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名单
江苏省教育厅
2012年7月30日附件:
2012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名单
第二类:综合型(共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