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知识网络图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
三年级下册语文思维导图与复习资料(2)三、积累部分(一)成语(1)带有数字的成语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万百发百中千变万化九死一生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低三下四万紫千红十全十美三言两语千真万确万无一失(2)带有反义词的成语少见多怪大同小异南辕北辙异口同声大材小用口是心非上行下效内柔外刚公报私仇左右为难出生入死远交近攻天长地久反客为主(3)带有重叠词的成语零零星星郁郁葱葱实实在在缝缝补补结结实实吞吞吐吐浩浩荡荡(4)AABC的成语孜孜不倦蒸蒸日上源源不断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彬彬有礼面面俱到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恋恋不舍历历在目源源不断翩翩起舞息息相关(5)ABAC的成语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有声有色自作自受全心全意(6)喜欢读书: 博览群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过目成诵努力工作: 废寝忘食锲而不舍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坚持不懈(7)注意力集中: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8)描写鲜花光彩夺目群芳吐艳姹紫嫣红万紫千红芬芳迷人描写春天: 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春风得意春暖花开春和日丽春风化雨春花烂漫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色迷人描写夏天: 烈日炎炎烈日中天骄阳似火挥汗成雨汗如雨下(9)描写山林: 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嶂苍翠欲滴(二)名句、名言、农谚、歇后语等(1)与夏天有关的古诗名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声,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2)和思想有关的谚语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水面平发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懂得根据农谚来判断天气)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朝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网址、浏览器等。
(2) 学会使用浏览器查找信息,并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1) 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网址、浏览器等。
(2) 浏览器的使用: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搜索信息、保存信息等。
(3)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关键词搜索、分类搜索等。
(4) 网络安全知识:保护个人信息、防止网络诈骗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网络安全知识。
1.4 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习浏览器的使用。
第3-4周:学习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第5-6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进行网络安全实践。
第二章:电子的使用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的基本概念,如地址、收发邮件等。
(2) 学会使用电子收发邮件,并了解邮件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电子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1) 电子的基本概念:地址、收发邮件等。
(3) 网络安全知识:保护密码、防止邮件诈骗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子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网络安全知识。
2.4 教学进度安排第7-8周:讲解电子的基本概念,学习电子的使用。
第9-10周:学习邮件的基本操作,进行实践操作。
第11-12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进行网络安全实践。
第三章:word的基本使用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如文字录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 学会使用Word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并了解文档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规范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1) Word的基本功能:文字录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 Word的基本操作:新建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关闭文档等。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8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下册(循环教材)姓名: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表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内容(表二)本册教材知识体系梳理结构图(请老师们选择自己的方式,可以用思维导图,也可以用表格或其他。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 1 课课前三分钟一、引入(5分钟)二、新课教学(30分钟)学生课前三分钟展示。
一、引入生:思考。
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记事本(1)自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教师巡视)。
生:完成了。
(2)展学小组代表回答。
(二)输入单个汉字(1)互学生:小组合作互学讨论。
生:上机操作。
一、引入师:回顾上节课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也学会输单字”。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记事本师:自学:课本1-3页。
1)打开记事本。
2)认识“记事本”窗口。
3)认识“保存”按钮。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
然后按要求完成。
(解屏)师:完成了吗?师:那么现在请人来说一说?师:请你。
(二)输入单个汉字师:互学:课本4-50页。
1)输入单个汉字的方法。
师:现在小组讨论。
师: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分工,成员之间互帮互助。
师:完成了吗?学习内容及时间学生活动设计(含练习设计)教师引导设计复备三、总结(2分钟)生:完成了。
(2)展学小组:举手。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
请其他小组评价。
小组:展示,请其他小组补充。
请其他小组评价。
(三)中文打字练习生:打开金山打字通,中文打字练习,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完成打字练习。
三、总结生:思考本节课学习要点。
生:说本节课的收获。
(可以说自己在方法上的收获,也可以说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师:小组派代表展示(PPT展示)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成果?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请你们小组。
(三)中文打字练习师:互学,1)打开金山打字通进行文章练习。
三、总结师: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教案思维导图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
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
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镜子)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持点,还可以从(他人的看法) 中了解自己的特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从这些自我期望中也可以找到自己。
2.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都不足以否定自己,要学会的(改进)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就能做更好的自己。
3. 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4.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
5. 不同的树叶在同一颗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
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6.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交往。
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7.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
8.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9.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中存放着自己喜爱的(事物),美好的(经历),特别的(感受),还会有各种(想法)和(疑问)。
10.有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说谎话,也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说谎)。
11. 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是树上的一片(叶子)。
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12. 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
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13. 我们的成长需要(诚实)的品质来陪伴,我们应该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4.怎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答:①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
②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③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统计知识点导图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习题巩固一、认真读题,正确填写!1.小光单元测验时,语文、数学、科学三科平均95分,其中科学得了99分.那么小光语文与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分.2.已知下面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70,请你在空缺的横线里填上正确的数.();()9;()26.3.制统计表时,必须把()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注明()和().4.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5.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件.6.下面是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7.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视力的人数最多。
()视力人数最少。
8.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多.()的酸奶销售量最多.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2.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可以方便比较数据.()3.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2米,则这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1米.()4.体育老师要分别统计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跳远成绩,可以用复式统计表。
()5.在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5,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和是60,甲数是()A.15 B.35 C.452.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抬水,两人抬一桶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
A.100 B.150 C.2003.从()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A.统计表B.统计图C.两种都可以4.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它的特点是()。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哪些面积单位?整理一下,并与同伴说一说。
我们先来复习长度单位生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生2: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生3:我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师: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形式进行总结。
学过的面积单位还记得吗?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师: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2.师:我们知道了长度和面积单位,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以树叶为例,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一圈儿用红色的线画出了它的周长,我们可以总结周长含义:围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我们仍然有树叶为例,树叶表面的大小就是2.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每个小格子边长1厘米)教师鼠标数格子。
3.这道题是检验我们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是否能灵活运用。
我们一起再回顾,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生读答案,教师再讲解师怎样换算的。
4.这道题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从图中,我们知道这块草地是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5米,宽是12米,问题是: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是求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求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草地的面积:12×15=180(平方米)护栏长:(12+15)×2=54(米)答:这块草地的面积是180平方米。
护栏长54米。
师:同学们在解答的时候,注意面积单位要有“平方”一定不要忘记写答啊!5.再来看第五题,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1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7分,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师:这道题其实是求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先求一分钟洒水的面积,再求7。
课堂笔记知识点我会写:瓣(bàn) 花瓣 蒜瓣 瓣膜蓬(péng) 蓬松 莲蓬 蓬乱胀(zhàng) 膨胀 肿胀 饱胀裂(liè) 分裂 破裂 决裂姿(zī) 姿态 姿势 舞姿 丰姿势(shì) 姿势 趁势 水势 流势仿(fǎng) 仿造 摹仿 模仿 仿佛佛(fó) 佛像 (fú) 仿佛随(suí) 跟随 随后 随便 随意蹈(dǎo) 舞蹈 蹈海止(zhǐ) 停止 阻止 止境 岂止必会词语: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瓣、莲蓬、花骨朵儿、破裂、姿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多音字:挨āi(挨近)ái(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骨gǔ(骨头)gū(花骨朵)近义词:清香—芳香 赶紧—赶快 好像—仿佛如果—假如 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反义词:展开—合拢 破裂—完整 停止—开始快乐—悲伤 粗心—仔细理解词语: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词语搭配:一(阵)清香 一(个个)大圆盘两三(片)花瓣儿 一大(幅)画一(朵)荷花 一(池)荷花 一(阵)微风(碧绿)的大圆盘 (雪白)的衣震词语拓展: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挨挨挤挤 人头攒动 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水泄不通 济济一堂络绎不绝 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 井井有条 频频点头 念念不忘滔滔不绝 历历在目 欣欣向荣 亭亭玉立描写荷花的古诗词:1.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 李璟《浣溪沙》2.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 《采莲曲》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 [清] 石涛 《荷花》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宋] 周敦颐《爱莲说》5.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晋] 乐府 《青阳渡》6.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第11课认识网络新朋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乐趣。
二是认识到IE浏览器工具是我们使用互联网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通过浏览中国科普网,了解有趣的动物行为知识。
另一方面认识IE浏览器,会地址栏输入相应的网址,打开相应的网页,并浏览网页,初步掌握浏览器的使用,理解浏览器、网址、网站、网页、超链接等基本概念,为以后的网络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网络,对上网充满好奇。
因此,老师在让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他们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强调文明上网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体验上网的过程中理解如何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形成“安全上网,健康成长”的意识。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基础上学习的。
使用互联网浏览信息虽说是三年级的学习内容,但学生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有的学生经常上网,有的学生对网络很陌生,从未接触过。
接触过网络的学生,虽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但他们对网络相关的概念、网络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让学生体验上网的过程中,还要通俗的介绍一下浏览器、网页、网址、超链接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
对于从未接触过网络的学生老师要特别关注,让学优生去帮助他,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领略到网络的精彩,让学优生充分发挥作用。
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逐步渗透安全文明上网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网络的作用。
(2)掌握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关闭网页等操作。
(3)了解IE浏览器、网址、网页、超链接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素材和交流,感受网络给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
(2)在自主探究和师生演示交流中,掌握浏览器的初步使用,并理解相关概念。
(3)观看相关网络案例,认识到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网络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浏览科学网站提升科学素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教案思维导图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
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
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