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雷电防护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更新,建筑物对雷电的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雷电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更会带来人身安全隐患,因此求助于专业防雷施工方案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但是,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阐述一下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钢筋混凝土公用设备接地的问题1、出现在防雷接地极的周边存在过多的混凝土、水泥及其它杂质,接地电阻较大,不符合规范排列。
2、接地线的截面积太小,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解决方法:施工时要留意地面防雷接地极周边有无障碍物。
要定时清理杂物,并将杂物下放到足够深度的地下进行贮存。
接地线截面积太小应该更换为符合要求的线缆。
二、建筑物外围接闪的问题1、外围接闪时,线缆的接触点和各地线不符合技术标准,导致接闪效果不佳。
2、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存在较强的散射和屏蔽物,对外接线所引发的电场扰动干扰。
解决方法:根据建筑物的外墙材料、周边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围接闪方案。
同时注意将接闪导线的布放和接地的位置等。
对于存在散射和屏蔽物的区域,需要利用反射和补偿作用,加大接闪点的数量,增强接闪的效果。
三、阴极保护施工中的问题1、在外失效平衡的防雷装置下,换流系统被用作了一个通用的接地系统。
2、管道未接附相应的阴极保护地网,导致系统的接地电阻很大。
解决方法:在防雷装置建设工程中,应设置专门的阴极保护地网。
对于接触面积较小的输电管道,需要使用分流阴极保护网的方法进行施工,防止因接触面积小、电阻大而导致的地阻过大的问题。
四、建筑物避雷针系统的问题1、安装地点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技术指标不能保证。
2、轻浮高产的避雷针线路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方法:避雷针系统的安装地点必须符合要求,安装位置应该是建筑物屋顶的最高点,同时还要注意考虑针头到任何潜在的穿透点之间的安全距离。
照准轻浮高产要符合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具体的工程测量和设计中,每个设计避雷针的线路都必须进行基本的验证和测量,确保质量和精度。
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雷电防护随着现代化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筑物防雷施工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雷电活动频繁且具有破坏力,建筑物防雷施工必须得到有效的规划和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雷电防护方案。
1. 防雷材料选择不当防雷材料是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施工单位在选择防雷材料时常常只考虑价格而忽视了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这导致了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性能不稳定,影响了防雷效果。
2. 预防措施不足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有些施工单位忽视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只通过安装接闪针来达到防雷目的。
这样的做法不仅简单粗暴,而且效果不佳,不能真正发挥防雷的作用。
3. 施工质量不达标建筑物防雷施工质量的达标与否是影响防雷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速度过快、工艺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防雷设施的安装质量不达标。
这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防雷效果。
雷电防护方案1. 合理选择防雷材料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防雷材料。
优质的防雷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风化性能,能够有效地导引雷电电流,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2. 综合考虑各种预防措施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应综合考虑各种预防措施,以提高防雷效果。
除了安装接闪针外,还应采取接地措施,建设避雷网和防雷网,设置安全隔离带等。
这样可以形成多重的防雷系统,有效地避免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 严密监督施工质量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应严密监督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配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规范施工。
建设单位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定期维护和检查建筑物防雷施工后,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工作。
不仅要定期清理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还要检查防雷设施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这样可以保证建筑物的防雷效果持久稳定。
总结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防雷效果。
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范文防雷接地系统是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侵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论述防雷接地系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其控制方法,以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接地体1. 施工质量问题:(1)接地体埋深不足或不均匀:接地体埋深不足会导致接地电阻增大,防雷性能下降。
(2)接地体材料不符合要求:接地体材料选择不当、质量差劣,影响接地效果。
(3)接地体焊接不牢固:焊接点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氧化和腐蚀,导致接地电阻升高。
2. 质量控制方法:(1)接地体埋深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要求接地体埋深不少于1.5米。
(2)选择符合要求的接地体材料,如铜材质接地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能力。
(3)接地体焊接应牢固可靠,焊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保证接地体接触良好。
二、接地导体1. 施工质量问题:(1)接地导体选用不当:选择导电性能差的导体,导致接地电阻过大。
(2)接地导体焊接质量差:焊接点接触不良导致接地电阻增加。
(3)接地导体未保护好:接地导体应避免受到机械损伤和腐蚀。
2. 质量控制方法:(1)选择导电性能好的接地导体,如裸铜导体或镀铜导体。
(2)确保接地导体焊接点接触良好,焊接质量可靠。
(3)对接地导体进行保护,使用护套或护管进行保护,避免受到外界损伤和腐蚀。
三、接地网1. 施工质量问题:(1)接地网布置不合理:接地网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避免接地电阻过大。
(2)接地网焊接不牢固:接地网焊接点接触不良,导致接地电阻升高。
(3)接地网连接件未经过防腐处理:接地网连接件暴露在空气中易受腐蚀,影响连接质量。
2. 质量控制方法:(1)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接地网的布置,合理分布接地体,确保接地电阻低于规范要求。
(2)接地网焊接点应进行牢固可靠的焊接,确保接触良好。
(3)接地网连接件应进行防腐处理,如涂防腐漆、使用不锈钢连接件等。
四、接地装置1. 施工质量问题:(1)接地装置安装位置选择不当:接地装置应选择在离被保护设备较近的地方安装,避免接地电阻过大。
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应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防雷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新建建筑物的防雷检测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
本文将会探讨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应对方法。
一、接地电阻过大在建筑物的防雷系统中,接地电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防雷性能。
当接地电阻过大时,会导致建筑物的防雷性能下降,增加了建筑物受到雷击的风险。
接地电阻过大的原因可能是接地体的材料质量不好,接地体与土壤接触不良等。
处理方法:当发现接地电阻过大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可以对接地体进行清理,确保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良好。
如果清理后接地电阻仍然过大,可以考虑增加接地体的数量或者改善接地体的材料质量,以降低接地电阻。
二、接触电阻异常在建筑物的防雷系统中,接触电阻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安全性。
当接触电阻异常时,会导致建筑物内部设备受到雷击的影响,甚至损坏。
处理方法:当发现接触电阻异常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可以对接触电阻进行测量,确定异常原因。
如果是由于连接件松动或者腐蚀导致的接触电阻异常,可以进行紧固或更换连接件。
如果是由于接地体与建筑物内部设备的连接不良导致的接触电阻异常,可以加强连接处的接触性,确保接触电阻正常。
三、避雷针位置选择不当处理方法:在进行避雷针的安装时,需要进行合理的位置选择,确保避雷针覆盖范围达到最大化。
如果发现避雷针位置选择不当,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避雷针能够有效覆盖建筑物的所有区域,提高防雷性能。
四、接地体损坏五、防雷设备使用不当处理方法:在使用防雷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防雷设备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果发现防雷设备使用不当,需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建筑物的防雷性能正常。
六、检测工作培训不足在新建建筑物的防雷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由于自然灾害的增多,现代建筑物必须要进行防雷接地工程。
安装防雷装置,不仅要严格控制接地装备的质量,而且对于姐弟工程的施工也具有严格的限制。
本文从防雷接地装置的重要性、常见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入手,就防雷工程质量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问题;质量控制Abstract: this paper write from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vice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start with mine project quality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control has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lated work benefit. Key words: buil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issues, quality control防雷与接地是关系建筑物及人身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雷击时有强大电流通过,产生机械力和热效应,破坏建(构)筑物和电气设备。
在建筑设计中规定了建筑物设防要有多种防雷接地的要求,防雷的基本方法为“泄”和“抗”。
两者如能恰当地结合,并根据保护物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雷害,达到保证安全供电的目的。
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避雷器、均压环及金属导体等电位连接等的施工和安装。
一、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常见问题通过实际检测测验和经验,施工过程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扁钢小于宽度的2倍,圆钢小于直径的6倍,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保障建筑物及人员安全的重要工程之一,但是其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铜杆接头处容易出现氧化腐蚀现象,导致接头阻力增加,影响导电性能。
2. 地网铺设不规范或者接地不良,会导致接地电阻升高,影响雷电保护效果。
3. 高空工作安全问题,施工人员无法正常作业或者操作不当,容易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坏。
4. 确定放电路径不当,会导致放电效果不理想。
为了保障建筑物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措施:
1. 防腐措施。
建议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止出现氧化腐蚀现象。
在铜杆接头处增加防腐层。
2. 接地电阻测量。
在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防雷系统接地良好。
3. 安全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防止高空坠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 放电路径的确定。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放电路径和排雷针安装位置,确保放电效果良好。
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雷电防护建筑物防雷施工是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设施免受雷击伤害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建筑物防雷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雷电防护措施来解决。
以下是关于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雷电防护的详细介绍。
1. 建筑物外部设施防雷问题建筑物外部设施如天线、监控摄像头、广告牌等,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在防雷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特点,合理布局这些外部设施,并采取强有力的防雷措施,如设置避雷针、接地装置等。
还要注意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建筑物内部设备防雷问题建筑物内部设备如电气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同样也需要防雷保护。
针对这些设备,可以采取接地措施、隔离装置等。
还可以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防止过电压对设备产生影响。
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状态,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保持设备的完好。
3. 建筑物屋顶防雷问题建筑物的屋顶是直接暴露在雷电攻击下的重要部位,必须进行有效的防雷保护。
一般的做法是在建筑物屋顶设置避雷带、避雷针等,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
在屋顶施工过程中,应使用具备防雷功能的建筑材料,如金属板、金属架等,以增强屋顶的防雷能力。
4. 建筑物地下设施防雷问题建筑物的地下室、停车库等地下设施同样需要防雷保护。
在建设地下设施时,可以采用接地装置、避雷带等措施,将地下设施与地面导电衔接,以便有效地引导雷电电流。
建筑物地下设施也需要定期检查,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
5. 建筑物周边环境问题建筑物的周边环境,如高树、高杆、铁塔等,也会对建筑物的防雷效果产生影响。
在防雷施工中,应尽量远离这些高耸物体,减小雷击的可能性。
对于无法避免的高耸物体,可以采取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等,以加强周边环境的防雷能力。
在进行建筑物防雷施工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雷电防护措施:1. 合理设置屋顶避雷装置,确保其良好接地。
2. 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必须接地良好,并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
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雷电防护引言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常见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它不仅对建筑物造成直接损害,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以及雷电防护的方法。
一、建筑物防雷施工中的常见问题1. 地接闪击和侧击问题在建筑物防雷施工过程中,地接闪击和侧击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地接闪击是指当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附近地面时,由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不完善,可能导致电流通过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或设备,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而侧击是指由于雷电击中了附近的物体,产生了电流侧击到建筑物上,同样会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威胁。
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地接闪击和侧击问题。
2. 接地系统设计问题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的核心部分,它起着导流、分散电流的作用。
在实际的施工中,接地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会导致建筑物的防雷效果不佳。
接地体的数量、深度和布置位置不合理,都可能影响接地系统的导流效果。
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中,需要对接地系统的设计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3. 防雷材料选择问题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中,防雷材料的选择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难题。
不同的建筑物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防雷材料,例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对防雷材料的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防雷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防雷材料。
4. 防雷施工标准不统一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中,防雷施工标准不统一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由于国家和地区的防雷标准不一致,有些施工单位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进行防雷施工,导致防雷效果不理想。
在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中,需要统一施工标准,确保防雷工程的质量。
二、雷电防护的方法1. 合理设计避雷系统合理设计避雷系统是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关键。
避雷系统包括接地系统、避雷带、避雷针等部分。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周围环境和雷电活动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避雷系统的有效性。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建筑物防雷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为确保工程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问题一:导线连接不牢固、接触不良。
这可能导致防雷电源系统负载不平衡,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控制措施: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纹连接等,确保导线连接牢固可靠。
对连接部位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问题二:引下线或接地线埋设不规范。
如果引下线或接地线埋设不够深,容易受到外力破坏,影响防雷系统的正常工作。
控制措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引下线和接地线的埋设,一般要求埋设深度不少于1.5米。
使用耐腐蚀、耐压强的导线和接地材料,确保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问题三:施工中未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雷装置。
这会导致防雷系统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降低防雷能力。
控制措施:施工前要详细了解设计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雷装置。
安装过程中要仔细查阅设备的安装手册,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问题四:施工中未正确接地。
正确的接地是保证防雷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接地不良,会造成防雷系统的故障。
控制措施:施工前要明确接地位置和方法,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接地。
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和方法,保证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接地测试,确保接地质量。
问题五:施工中防雷接地装置与其他设备存在干扰。
如果防雷接地装置与其他设备接地存在干扰,会影响防雷系统的正常工作。
控制措施: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其他设备接地情况,并合理进行防雷接地装置的布置。
避免接地回线与其他设备回线交叉,尽量选择独立的接地杆或接地网,减少干扰。
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应对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运行。
然而,由于建筑物在设计、施工、使用阶段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难题。
本文将介绍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应对。
一、质量问题1.雷电接地系统设计不当:当雷电接地系统设计不当,接地电阻大,则不能有效的将雷电引入地下,相反还会加剧闪电打击后浪潮电压的增长,从而导致雷电影响的严重程度加剧。
处理应对:及时遗留设计问题,重新调整雷电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2.保护装置失效:保护装置是防止闪电冲击的一种关键设备,当保护装置失效时,则不能及时隔离电路,从而给建筑物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处理应对: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标准规定,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有效运行。
二、施工问题1.施工过程大量使用明火:在施工过程中,如大量使用明火,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
处理应对:遵守规范,控制施工范围,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采用非明火施工工艺,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如进行防雷设施的安装和调试,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处理应对: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切实落实有关施工安全的工作规章制度,确保人员的安全施工。
三、检测问题1.雷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过大或过小:雷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系统接地不良,导致雷击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处理应对:及时检测雷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维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险丝或保护器损坏:保险丝或保护器损坏会导致防雷装置失效,从而给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
处理应对:定期检查和更换保护装置,确保设备的正确有效运行,防止保险丝等关键部件的损坏。
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作者:袁金水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01期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屋顶避雷带、水暖系统等接地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对策,供相关单位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避雷带;太阳能热水器;淋浴室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1.137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会影响建筑中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旦建筑物遭受雷击,则建筑中设施和人员的安全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因此,防雷接地系统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良好的建筑防雷接地设计是提高建筑物安全性的关键。
1 建筑物实例概况
某建筑物的总高度为17.95 m,防雷设计等级为三级,屋顶为斜坡屋顶,沿屋脊和屋顶四周装有避雷带。
避雷带由Φ8 mm的圆钢焊接而成,接地电阻要求为≤10 Ω。
整个建筑物要求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淋浴室要求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阳面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组,通过进、出水管与各层淋浴室连接。
进、出水管为镀锌钢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内胆和管线连接部件均为金属部件。
2 建筑物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1 避雷带钢筋搭接不合格
该建筑物屋顶避雷带钢筋的搭接不合格——部分区域的搭接长度不足,部分区域未进行双面焊,部分区域的焊接不饱满。
2.1.1 问题分析
避雷带是建筑物防雷工程外部防雷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避雷带搭接不合格,则会导致避雷带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过大。
在遭受雷电直击时,极大的雷电流无法很好地通过避雷带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泄流至大地,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量,使金属融化、飞溅,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进而破坏建筑物。
2.1.2 解决措施
在避雷带钢筋搭接长度小于圆钢直径6倍的区域,取一段直径为8 mm的圆钢紧贴连接处补焊。
圆钢长度按照搭接长度确定,最终要使搭接总长度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或将焊接不合格的圆钢拆除后,重新按规范要求焊接;未进行双面焊接的区域,应按要求进行双面焊接;焊接不饱满的区域,应按要求补焊。
2.2 太阳能热水器组防雷接地
太阳能热水器组安装在向阳坡面,与坡面平行,水箱与屋脊避雷带在同一高度,溢水管为Φ20 mm的镀锌钢管,高出避雷带约2 m,通过Φ8 mm的圆钢与避雷带相连。
2.2.1 问题分析
屋顶太阳能的溢水管普遍比避雷带高,其不仅无法受到避雷带的保护,还存在引雷的危险。
虽然施工方依据规范中的部分条款连接了溢水管与避雷带,但由于缺乏对规范的全面、准确理解,忽略了其他问题。
2.2.1.1 管壁厚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外壳厚度为0.6~0.8 mm,与避雷带处于同一高度;太阳能热水器的溢水管壁厚3 mm,高出避雷带约2 m。
一旦发生雷击,溢水管、太阳能热水器、避雷带都有被雷击的可能性。
GB 50057—2010中规定,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并满足下列数值:针长1~2 m,圆钢长16 mm,钢管长25 mm,钢管、钢罐的壁厚≥2.5 mm;一旦钢管、钢罐被雷击穿,且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应>4 mm。
由此可见,该建筑物的溢水管和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壁厚度均达不到规范要求,无法直接承受直击雷,需要安装避雷带加以保护。
2.2.1.2 高电位幅值
建筑物遭受雷击时的电流很大,通常为50 kA,最大可达200~230 kA,雷击处的瞬时电位可达500 kV。
而太阳能热水器的内胆,进、出水管,连接部件均为金属材质,极可能将雷击处的高电位引入淋浴室。
淋浴室接触电压的限值为25 V,而淋浴室的局部等电位联结设计主要是用来防范感应雷沿金属管线的侵入和剩余电流沿金属管线的侵入。
因此,淋浴室设置的局部等电位联结无法有效避免通过太阳能热水器进、出水管引入的高电位电流所造成的危害。
2.2.1.3 雷电流
太阳能热水器普遍具有电加热功能和数字显示控制功能。
发生雷击时,部分雷电流将通过热水器的管线、电源线和信号线直接侵入用户室内,烧毁热水器和家用电器,还可能引发爆炸、火灾、人员伤亡等事故。
由此可见,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住宅防雷中的安全隐患。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接地尚无标准可参考,主要借鉴GB 50057—2010中的要求和依靠建筑物
的防雷接地系统。
因此,在考虑太阳能防雷之前,要先确认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情况,然后再制订科学的防雷措施。
2.2.2 解决措施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方面改进太阳能热水器防雷接地系统:①避免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溢水管受到雷电直击。
应将太阳能热水器的溢水管更换为PVC管,以消除引雷的危险;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高度,提高屋脊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从而使太阳能热水器处于避雷带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②限制侵入淋浴室高电位的幅值。
应将热水器与顶层淋浴室间的进、出水管更换成PPR管,从而降低引入淋浴室的高电位幅值;通过热水器中的水引入淋浴室的电位远比通过金属进、出水管引入的电位小,可采取淋浴间内的局部等电位措施补充电位,从而降低淋浴室遭受电击的概率。
③防止雷电流的侵入。
应按照规范要求可靠连接太阳能热水器的金属部分、屋顶避雷设施,采用穿金属管敷设的方式安装热水器的电加热管和水位水温传感器线路,并在两端做好屏蔽接地处理;在热水器电源所在线路上加装浪涌保护装置(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建议用户不要在雷雨天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更不可用其洗澡,并拔出太阳能热水器的插头。
2.3 淋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
目前,多数淋浴室内局部等电位联结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局部等电位联结线的规格、型号不正确,采暖管、太阳能热水器的进、出水管未与局部等电位端子箱连接等方面。
2.3.1 问题分析
淋浴室的局部等电位联结是建筑物防雷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拉近人体可能触及的任意两个带电部分间的电位差,达到有剩余电流或感应雷电流沿金属管线侵入时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
2.3.2 解决措施
应严格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中的要求,将淋浴室内太阳能热水器的进、出水管,采暖管与给排水管一同与建筑物钢筋网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从而消除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所有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线均采用BVR-1×4 mm2,原先给排水管与局部等电位端子排间的局部等电位联结线应由BVR-1×2.5 mm2更换为BVR-1×4 mm2,以降低连接部分的电阻;局部等电位联结线与金属管的连接做法应按照《等电位联结安装》中的要求进行,并确保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足够小。
3 工程实例总结
3.1 要与电气等其他专业密切配合
在安装水暖时,如果水暖专业能与电气专业密切配合,并充分考虑防雷接地问题,就能尽量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出现的高电位电流流入淋浴室等对电气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果存在无法避免流入的高电位雷电流,则要详细论证,制订科学的防雷措施。
3.2 要深刻理解标准规范
只有加强对电气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深刻理解规范中的理论和方法,才能避免片面地引用规范标准的情况发生。
对于标准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也应依据规范中蕴涵的思路和方法,并参照类似问题处理。
3.3 要关注“均压”问题
监理工程师要坚决纠正施工人员的不良施工习惯,严格依据设计规范、标准开展监理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物防雷接地的最终实际效果,达到设计预期效果。
3.4 要重视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接地
太阳能热水器的大量使用和安装特点使其成为住宅防雷的新隐患,其防雷保护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新问题,目前尚无标准、规范可参考,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3.5 要重视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有效保证电气安全的措施之一。
目前,等电位联结在我国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政府相继颁布了设计规范标准,对等电位联结作了强制性规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设计人员应重视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过程,详细分析防雷接地工程存在的问题,在提高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防雷接地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施工。
只有这样,才能使居民放心居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欣.小区高层建筑防雷接地装置施工技术[J].重庆建筑,2010(10).
[2]王趁义,张蕾.谈餐厨垃圾工程灌区防雷系统设计[J].山西建筑,2013(22).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