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量飞轮的简单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376.88 KB
- 文档页数:18
赫尔佐根奥拉赫/布尔/伍珀塔尔变速箱的喧杂噪声,变速箱使用寿命的降低、驾驶舒适性的严重受损、以及旅行中产生的一些噪声使人们无法在汽车中交谈,这些都是没有对扭转振动隔振造成的,如果动力传动系统中没有减振的零部件,汽车行业必须会面临这些问题。
庆祝LuK发明双质量飞轮25周年25年的阻尼振动赫尔佐根奥拉赫/布尔/伍珀塔尔变速箱的喧杂噪声,变速箱使用寿命的降低、驾驶舒适性的严重受损、以及旅行中产生的一些噪声使人们无法在汽车中交谈,这些都是没有对扭转振动隔振造成的,如果动力传动系统中没有减振的零部件,汽车行业必须会面临这些问题。
引起扭转振动的原因是四冲程内燃发动机的周期运动,加上汽缸的顺序点火,带来了曲轴转动的不规则性。
动力传动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固有频率,又会把发动机产生的不规则转动转化为扭转振动。
八十年代出现的对动力传动系统内部摩擦阻力优化及传动效率提升的研发趋势增加了扭转减振的要求。
但是,在20多年前先进的直喷柴油发动机才真正地对研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发动机的扭矩不断提升,同时传动系统的不断优化,我们称之为“变速箱敲齿噪声”也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高扭矩柴油发动机的激励产生的扭转振动更会引起车身的轰鸣声。
由此,通过找到减小扭转振动的解决方案,而消除这些令人不快的问题成为汽车工程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直到1985年,舍弗勒集团的成员,离合器和变速箱领域的专业厂家LuK公司发明的双质量飞轮(DMF)得以批量生产,在此之前,通常采用离合器从动盘对传动系统进行扭转减振。
双质量飞轮的使用对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减小设定了新的标准。
它与传统系统中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刚性飞轮不同,新系统的飞轮被一分为二。
自从发明了双质量飞轮,发动机侧的第一质量和变速箱侧的第二质量被分离开来,它们通过一个弹簧减振系统彼此相联。
双质量飞轮的核心零部件是弧形弹簧。
它比传统的从动盘减振器所采用的弹簧要长很多,因此它的隔振效果更好。
LuK双质量飞轮首次将传动系统的共振转速降低到怠速转速以下,也因此确保了对发动机产生的扭转振动的隔振效果。
双质量飞轮工作原理
双质量飞轮是一种用于减振和平衡引擎扭矩的装置。
它由两个相互连接的飞轮组成,其中一个被称为主质量飞轮,另一个被称为从质量飞轮。
主要原理是利用主质量飞轮和从质量飞轮的相互作用来平衡动力系统中的扭矩变化。
当引擎产生扭矩时,主质量飞轮将储存一部分能量;当扭矩变化时,主质量飞轮会释放储存的能量,从而平衡引擎输出的扭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引擎传递扭矩:当引擎工作时,它会向主质量飞轮传递扭矩。
主质量飞轮是直接连接到引擎曲轴的部件,它会接收并转移引擎产生的扭矩。
2. 能量储存:主质量飞轮会将一部分来自引擎的扭矩能量储存起来。
它通常由高密度金属制成,如钢铁,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
3. 从质量飞轮的作用:主质量飞轮和从质量飞轮通过一系列弹性元件(例如弹簧)相互连接。
当主质量飞轮储存扭矩能量时,从质量飞轮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4. 扭矩平衡:当引擎产生的扭矩发生变化时,主质量飞轮会释放储存的能量并开始旋转,从而平衡扭矩。
主质量飞轮的旋转会导致从质量飞轮相对于主质量飞轮进行相反的旋转运动,从
而抵消扭矩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双质量飞轮能够减小引擎输出扭矩的波动,并提高整个动力系统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它常用于高转速或高扭矩输出的引擎,如柴油发动机和高性能汽车引擎。
双质量飞轮工作原理
双质量飞轮工作原理是指由两个飞轮组成的机械系统,其中一个是主飞轮,另一个是从飞轮。
主飞轮和从飞轮通过离合器连接在一起。
主飞轮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其重量较大,转动惯量也相对较大。
从飞轮通常由纤维材料制成,重量较轻,转动惯量也相对较小。
在正常工作时,车辆的发动机会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输给主飞轮,主飞轮通过转动将动力传递给从飞轮。
从飞轮通过离合器连接到传动系统,以便将动力传递给车辆的轮胎。
主飞轮的转动惯量使得转速的变化较为缓慢,从而减轻了发动机的负荷变化。
同时,从飞轮的轻量化设计使得转速的变化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适应车辆的加速、减速以及换挡等操作。
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基于转动惯量的概念,通过合理安排主、从飞轮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并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和驾驶舒适性。
需要注意的是,双质量飞轮并非所有车辆都配备,一般用于高性能车辆或涡轮增压发动机。
在车辆维护保养过程中,双质量飞轮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1782020第7期 总第284期随着航空领域科技的发展,汽车发动机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已在航空活塞式发动机中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M15《活塞发动机(ME-TA/TH )》的内容缺乏现代的新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原理的内容,而国内通航的机务人员对新的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较浅,同时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家的原始学习资料获取途径太少,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和维护经验总结并提出建议,使机务人员增长知识,以便提高维护能力,保障飞行安全。
因此,本文以DA42NG 飞机的AE300发动机为例,介绍双质量飞轮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的应用,并分析维护重点和注意事项。
1 双质量飞轮在航空活塞发动机中的应用1.1 双质量飞轮简介双质量飞轮是一种高效扭转减振器。
第一个双质量飞轮在20世纪80年代生产,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推广,主要应用于汽车活塞发动机,作用是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降低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
随着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发展,国外开始使用汽车发动机作为核心部件,并增加其他发动机的相关部件,改造成为航空活塞发动机,而双质量飞轮就是其中之一。
双质量飞轮减振降噪的原理:一是弹簧扭转减振系统可以吸收发动机输出扭矩中所包含的变动扭矩成分,将扭矩平均化后传递给齿轮箱;二是通过将飞轮分成两个不同质量的飞轮,降低整个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从而使发动机的工作转速范围避开共振点。
根据国内外双质量飞轮的使用经验,它的优点如下:(1)可以降低发动机和齿轮箱变速系统振动的固有频率,以免发动机在慢车转速时出现共振;(2)可以加大减振弹簧的安装半径,降低减振弹簧刚度并允许增大转角;(3)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弹性和阻尼原件;(4)可以延长传动系零部件的寿命。
1.2 AE300系列发动机双质量飞轮AE300系列发动机的核心发动机为奔驰OM640发动机,在曲轴外侧增加了齿轮箱和螺旋桨。
双质量飞轮则安装在核心发动机和齿轮箱之间。
双质量飞轮包括两个部分。
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编制说明《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日益成熟,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的振动和噪声被用户越来越关注,是汽车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双质量飞轮(DMF)扭转减振器是解决振动和噪声问题的最佳方案,但双质量飞轮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直到近几年才在国内得到了飞速发展。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离合器行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结合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关于培训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文件的要求,行业亟需制定出满足离合器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双质量飞轮技术的团体标准。
通过团体标准的制定,促进国内离合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标准的差距,帮助国内离合器企业的技术提升与创新,提高国内离合器企业的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国内离合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2标准编制过程2018年12月18日,离合器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作为离合器行业团体标准制定牵头单位,组织珠海华粤、浙江铁流、华域动力、长春一东、桂林福达、重庆长安、重庆爱思帝、浙江奇碟、荣成黄海、宁波宏协、捷通、浙江科马、浙江德瑞、湖北鑫宝马等理事单位在湖北武汉召开了关于离合器团体标准制定的专家组工作会议,并邀请了来自一汽、东风汽车、合肥工业大学、吉利汽车、上汽、上汽通用五菱、江淮汽车等单位的7名外部专家参与了立项论证评审。
专家组经过讨论认为:1)该标准的制订非常有必要: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双质量飞轮技术在MT、AT、CVT、DCT、混合动力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推动双质量飞轮技术在国内的的产业化发展,出于离合器行业的转型升级,特提出了本项目的团体标准申请。
通过团体标准的制定,促进国内离合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标准的差距,帮助国内离合器企业的技术提升与创新,提高国内离合器企业的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国内离合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双质量飞轮结构原理介绍及常见失效分析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多数人对于汽车的追求已经不只是代步工具,人们追求更多的是整车舒适性和驾驶乐趣。
传统手动模式离合器从动盘内部减震效果无法满足人们的追求,双质量飞轮大大改善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平稳性及有效改善整车共振带来的噪音。
标签:双质量飞轮;异响;故障分析1 双质量飞轮结构及工作原理1.1 结构双质量飞轮是将常规的飞轮质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主动飞轮)与发动机连接,另一部分(从动飞轮)通过离合器与变速器联接,两级质量之间采用一个或多个具有强阻尼效应的弹簧/阻尼系统进行联接,用于降低NVH,见图一。
双质量飞轮主要零部件及该零部件作用为,见图二:①轴承:联接主动飞轮及从动飞轮,使其产二者之间可产生相对转动;②密封片1/2、碗型塞片:密封片密封主飞轮前端面,碗型塞片封堵主飞轮工艺孔,防止液体进入主飞轮导致主飞轮内油脂冲刷,造成飞轮异响;③阻尼环1/2、膜片弹簧:膜片弹簧为阻尼环提供压力,阻尼环在压紧力作用下产生阻尼;④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分为H、M、L三级刚度,分别在发动机各工况下组合作用。
1.2 原理为了降低发动机旋转的不均衡性而造成传动系的扭转振动,传统上在离合器中采用扭转减振器来达到减振目的。
但一方面,该扭转减振器无法将整个动力传递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到发动机怠速以下,因此在整个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共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扭转减振器弹簧安装半径限制和传递扭矩需要,在实际设计中很难通过降低弹簧刚度来减少扭振,因此在发动机实用转速范围(1000-2000r/min)之间,难以通过降低减振弹簧刚度来得到更大的减振效果。
而双质量飞轮将质量一分为二,其中的第二质量(次级质量)能在不增加飞轮的惯性矩的前提下提高传动系的惯性矩,而使共振转速下降到怠速转速以下。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出现共振转速都在发动机运行的转速范围以外。
2 双质量飞轮优势受发动机及变速箱自身固有频率影响,其二者之间在一定的发动机转速段产生共振,进而影响整车的NVH性能,图三所示,发动机与变速箱在1200-1600rpm 时产生共振,导致变速箱转速波动两急剧上升,在此转速段内,变速箱易产生敲齿异响,整车出现共振等问题,此时我们需通过降低变速箱转速波动量或将该共振区域降低至怠速以下,使其隔离在整车正常工况以外(启动瞬间),图四所示。
双质量飞轮故障表现-回复双质量飞轮是一种用于传动引擎动力的装置,它通过连接引擎和变速器,平衡和减震引擎的转动力矩。
然而,正如其他机械设备一样,双质量飞轮也可能会发生故障。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双质量飞轮故障的表现,并一步一步回答与此相关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双质量飞轮在深入了解双质量飞轮故障的表现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双质量飞轮。
双质量飞轮是一种由两个飞轮通过一系列弹簧和个别离合器连接而成的装置。
一个飞轮连接到引擎,另一个连接到变速器。
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减少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的转动扭矩冲击,提供更平稳的驾驶体验和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但双质量飞轮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它的故障风险。
第二步:双质量飞轮故障的常见表现双质量飞轮故障的表现可以分为机械和音频两个方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现:1. 引擎颤动:当双质量飞轮出现故障时,您可能会感到引擎颤动,尤其是在启动车辆或离合器踏板刚刚松开时。
这是因为双质量飞轮无法平衡和减震引擎的力矩,导致引擎颤动。
2. 噪音增加:由于双质量飞轮的复杂结构,当它出现故障时,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噪音。
这些噪音可能是类似于金属碰撞或摩擦的声音,尤其是当引擎运行时。
3. 车辆失去动力:双质量飞轮故障可能会导致车辆在启动或加速时失去动力。
这是因为引擎无法顺利传递动力到变速器,从而影响车辆的加速性能。
4. 离合器异常:双质量飞轮故障还可能导致离合器异常。
例如,当您松开离合器踏板时,可能会遇到离合器打滑或无法顺利离合的问题。
5. 异常烧油:双质量飞轮故障可能会导致烧油增加。
如果您发现车辆的燃油消耗明显增加,那么可能是因为双质量飞轮故障导致引擎效率降低。
第三步:如何诊断双质量飞轮故障如果您怀疑车辆的双质量飞轮出现故障,我们建议您将车辆送至专业的汽车维修店进行诊断。
专业技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诊断双质量飞轮故障:1. 检查机械表现:技师将检查引擎颤动、离合器异常和车辆失去动力等机械表现。
这些表现通常与双质量飞轮故障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