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质量考评细则-2020
- 格式:docx
- 大小:17.14 KB
- 文档页数:2
介入中心护理质量管理考评细则
负责考核:介入中心考核对象:介入中心护士长考核内容考核方法扣分标准
1.执行«护士条例»依法执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护理管理目标明确
查看工作计划,进度和总结
传达上级精神并执行
不落实一次扣0.2分
查计划无完成措施扣1分
2.有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查看学习掌握制度情况
查看相关资料是否落实
询问护士长落实情况
落实不到位一项扣0.5分
有违规违纪一次扣0.5分
3..建立、制定并实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有考核方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在医院护理质量考核中一项
考核指标未达标扣1分
4.落实手术患者安全目标,重点在查对制度落实查看手术患者腕带佩戴情况
查看术中用药情况和无菌物
品管理及使用情况
发现一处不到位扣0.5分
5.遵守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技术指标完成符合上级
考评标准
操作考核不达标扣1分
日常检查发现一人操作不符
合要求扣0.5分
6.各种登统计记录查看文字资料
业务学习记录完整规范
抢救物品登记及消毒登记记
录内容齐全
一项未达到要求扣0.5分
7.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年底检查撰写护理专业论文
情况无省级以上论文发表扣5分
8.严格遵守医院劳动纪律,急诊随叫随到根据情况检查发现迟到、脱岗等一次扣1
分。
介入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100分)得分: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法扣分标准扣分基本要求(5分)1.所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项目与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临床诊疗科目一致,有关介入诊疗项目(如心血管介入)获取准入资格。
2.有与介入诊疗项目相关临床科室,能为介入诊疗的并发症与其他意外紧急情况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3有介入诊疗科室与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
4.相关科室和人员知晓协作职能和工作流程。
1准入资格证明材料2相关科室共同制定的各类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3提问相关人员预案及流程内容考核要点不合格每项扣一分导管室硬件管理(5分)1.导管室设置符合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1)操作室使用面积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等相关要求。
(2)有多功能监护系统和心、肺、脑抢救复苏设施、急救药品。
(3)配备8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血管造影机,并配备高压注射器。
2.有设备使用及维护技术人员,有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相关措施,并落实。
3、设备维修响应及时,保障安全运行,保障临床需要。
4.有设备使用管理相关制度,有专人负责,有保养、维护、维修记录。
1、现场查看布局、设备、及有效抢救物资2、设备维护、维修、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维护人员工作记录3、相关制度文件、保证影响质量的措施4、现场演示设备故障时设备科响应是否及时或查看报修维修记录体现响应及时考核要点不合格每项扣一分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10分)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制定实施细则文件与管理流程,医院有介入诊疗工作制度、导管室管理制度、技术操作常规和介入诊疗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并执行。
2.有相关人员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并考核。
3.相关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技术操作规范,考核合格率≥100%。
各级各类人员知晓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并遵循。
4对制度与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检查、总结,对存在问题有整改措施。
XX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考评细则详细考评内容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考评细则是对该领域技术的评估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工作。
下面是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考评细则的详细考评内容:一、基本知识考评1.对心血管病理学的理解程度;2.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3.熟悉心血管疾病的分型与分类以及不同疾病的诊断标准。
二、手术技术考评1.手术准备:熟练掌握术前准备的步骤和要求,包括病人评估、设备准备等;2.麻醉技术:了解不同麻醉方法的使用情况,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并能熟练操作;3.导管插入技术:掌握导管插入的操作要点,包括穿刺点的选择、导管的放置和取出等;4.树立气囊:熟练操作血管内的树立气囊,包括选择合适大小的气囊、定位精确等;5.支持装置的使用:掌握不同支持装置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方法;6.各种介入治疗技术的使用:熟练掌握球囊扩张、血管支架植入、旋切刀、拳头等介入技术;7.给药技术:了解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掌握给药的技巧;8.治疗后处理:熟悉术后处理的步骤和要求,包括止血、处理可能的并发症等。
三、操作技能考评1.掌握导管操纵技巧:包括导管的导引、操纵和逆行等操作技巧;2.细小器械的运用:熟练使用微型支架、微导丝等细小器械进行血管内操作;3.解决术中问题:能够迅速解决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血管穿孔、冠脉痉挛等;4.镜下血管成像技术:掌握血管成像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荧光显像、超声心动图等;5.组织血管学技术:了解组织标本取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组织血管学检查。
四、术后疗效考评1.术后效果评估:了解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评估标准,包括血管通畅度、临床症状的改善等;2.并发症处理:熟悉不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如血肿、感染等;3.术后监测:了解术后监测的方法和指标,包括心电图、心音等;4.随访工作:掌握术后随访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复查周期、检查项目等。
综上所述,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考评细则对医生的知识水平、手术技术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核,以保证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医疗单位考核标准及细则(草案)(2006年3月19日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
备注:
未登陆卫生部网站注册,扣2分;未提供资质调查表,扣2分。
单项否决:
1.弄虚作假者;
2•不具备影像质量与防护条件良好的心血管造影机;不具备以下条件者不可从事治疗性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1.具有800m A ,120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的影像质量与防护条件良好的心血管造影机;
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
凡总评分:80分以上为A级导管室,可从事所有心内科介入手术;
凡总评分:70-79分为B级导管室,只可从事除冠状动脉治疗(PCI、支架植入)以外的介入手术;
凡总评分:60-69分以下者需停止从事介入诊治工作,并限期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介入诊疗工作。
凡总评分:59分以下者,立即停止介入工作。
A 级导管室,可从事所有心内科介入手术;
B 级导管室,只可从事除冠状动脉治疗(PCI 、支架植入)以外的介入手术;
B+级导管室为过渡期间暂时设定。
B+级导管室是指该机构已有熟练PCI的医师
(2005年独立完成PCI 50例以上),但设备不具备A级导管室的标准。
B+级导管室自公布之日起限期6个月整改,整改期间可从事A级导管室工作,并在整改后提出复核申请,不合格者降为B级导管室。
6个月内不提出复核申请者自动变为B 级导管室。
介入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
(1)严格执行各级岗位职责,,熟练本岗位的技术操作规范,考核合格率≥90%。
(2)有相关介入手术操作规范和流程、相关人员知晓率100%。
(3)掌握介入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符合率100%,履行知情同意。
(4)有介入诊疗工作制度并认真落实,能定期开展评价,相关人员知晓率100%。
(5)有介人诊疗相关的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知晓率10%。
(6)有介入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并执行,核查率100%。
(7)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的随访工作,随访率≥90%。
(8)有抢救工作制度和抢救流程,相关人员知晓率100%。
(9)急救设备及药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10)抢救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