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酸的反应专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9.12 KB
- 文档页数:4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 <7,随着反应的进行,pH 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a图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B.b图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c图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D.d图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不断产生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对应关系正确;B、镁比锌活泼,镁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较快,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镁和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大于7,对应关系正确;D、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对应关系正确。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 <7,随着反应的进行,pH 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B.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D.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错误;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错误。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的定量分析1.将30g某合金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1g氢气,这种合金的成分可能组成是()A.镁和铁B.铁和锌C.铝和镁D.锌和铜2.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铝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出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3.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A.B.C.D.4.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 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M>X>Y>Z B.M>X>Z>YC.X>M>Z>Y D.X>M>Y>Z5.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 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M>X>Y>Z B.M>X>Z>YC.X>M>Z>Y D.X>M>Y>Z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5.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与足量Mg、Al、Zn、Fe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信息,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四种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H2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Mg>Fe>ZnC.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消耗酸的质量相等D.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稀H2SO4反应氢气质量:Zn>Fe>Mg>Al考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2.现有X、Y、Z三种金属单质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又把X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 .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镁溶液反应,铁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应减少,故错误;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是硫酸的量,故等量的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当金属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2价的金属),则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故正确;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pH小于7,但是不能减小到3,更不能小于3,故错误;D、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铜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故错误。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与酸反应一、单选题1.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4溶于水】A.Mn+2HCl=MnCl2+H2↑B.Fe+MnSO4=FeSO4+Mn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2.学习化学的目的关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适量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炉具上的油污B.油库着火,用水扑灭C.用含有用活性炭制品清除异味D.用稀盐酸鉴别黄金制品和假黄金(铜锌合金)制品3.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H2SO4=MnSO4+H2↑B.Mg+MnCl2=MgCl2+MnC.Fe+MnCl2=FeCl2+Mn D.Mn+CuCl2=MnCl2+Cu4.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需要选用适当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A.C(Zn)﹣稀硫酸B.CaCl2溶液(HCl)﹣Ba(OH)2溶液C.CO2(CO)﹣澄清的石灰水D.NaOH溶液[Ca(OH)2]﹣K2CO3溶液5.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
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
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6.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2===XCl2+Y,①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 和稀硫酸反应。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 > Z > Y B.Z> Y > X C.Y > Z > X D.X > Y > Z7.下列图像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8.以下文字叙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A.等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B.向盐酸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C.常温下向pH=1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Na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9.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A>B>CC.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二、填空题11.如下图所示,甲、乙、丙烧杯中均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三种金属片Zn、X、Cu分别放入其中,请根据图示回答。
(4)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1.将等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间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图不可能的是( )A. B.C. D.2.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X、Y、Z、M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X>Y>ZB.M>X>Z>YC.X>M>Z>YD.X>M>Y>Z3.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B.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M=NC.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M=ND.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M=N4.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 段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22Fe 2HCl FeCl H ++↑B.bc 段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2332Fe O 6HCl 2FeCl 3H O ++C.影响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d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且d 点温度高于a 点5.两个烧杯中各装有等质量的镁、铁金属,然后分别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加入硫酸的质量和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图象可得出,镁比铁的活动性强②从图象可得出,a 点时消耗两种金属质量相同 ③若硫酸有剩余,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 ④若两种金属有剩余,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A.1种B.2种C.3种D.4种6.兴趣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将相同形状、相同质量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混合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装置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 <7,随着反应的进行,pH 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a图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B.b图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C.c图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D.d图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不断产生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对应关系正确;B、镁比锌活泼,镁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较快,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镁和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大于7,对应关系正确;D、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对应关系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酸反应同步专项(含解析)基础知识: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2、应用:(1)氢前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初中阶段重点掌握Mg Al Zn Fe四种金属);(2)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排在后面金属;金属与酸反应图象题1、基础练习(1)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1 等酸足金图2 等金足酸①产生氢气的快慢(针对反应过程):金属活动性越强,图象斜率越____,产生氢气越___,产生氢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②产生氢气的多少(针对反应结束情况):a.等酸足金(图1):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酸决定,即产生氢气的质量。
b.等金足酸(图2)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金属决定,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2)当横坐标为酸时,意味着控制反应速率,生成氢气的速度相等图3 等酸足金图4 等金足酸①产生氢气的快慢: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速度相等;②产生氢气的多少:a.等酸足金(图3):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酸决定,即产生氢气的质量。
b.等金足酸(图4):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金属决定;(3)当横坐标为金属时图5 等酸足金图6 等金足酸①产生氢气的快慢: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速度与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价相关,产生氢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②产生氢气的多少:a.等酸足金(图5):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酸决定,即产生氢气的质量。
b.等金足酸(图6):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金属决定,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提升练习:1、足量的Mg、Zn、Fe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A B C D2、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X>YB、金属活动性:Y>XC、相对原子质量:X<YD、消耗硫酸的质量:X<Y3、现有镁、铝两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D.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酸质量相等,金属过量,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相等,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锌的质量应大于铁的质量,与图像不符;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与图像相符,故选B;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多少,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生成氧气质量应该相等,与图像不符;D、加水稀释只会使稀硫酸酸性减弱,不可能pH大于7,变为碱性,与图像不符。
【点睛】该题是一道图像题,图像题的难点在于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转化,然后和实际反应情况对应是否相符。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铁与稀盐酸反应:22Fe+2HCl=FeCl +H ↑,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 <7,随着反应的进行,pH 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等量金属和足量酸反应例1等质量的a、b、c、d四种金属(在化合物中均显+2价)分别与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B.b的金属活动性最强C.c可能是铜D.d与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质量最大二、足量金属和等量酸反应例2(2021济宁改编)一定质量的镁、铝、锌、铁四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金属的活动性:Mg>Al>Zn>FeB. 生成氢气的质量:Al=Mg=Fe=ZnC. 消耗稀硫酸的质量:Al=Mg=Fe=Zn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Al=Mg=Fe=Zn三、等量金属和一定量的酸反应例3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镁、铝、锌和铁,然后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图反映出铝的金属活动性最强B. a点时,四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 b点时,四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 c点时,四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四、等量酸和一定量的金属反应例4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一定量的镁、铝、锌、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四种金属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_,且消耗盐酸的质量________。
(2)m点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消耗金属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结束后,有一种金属没有剩余,该金属是________,剩余金属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考向1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分析(10年4考)1. [产生相同质量氢气的金属质量比](2020河南14题1分)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
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A. 3∶2B. 4∶3C. 1∶1D. 1∶21 变问题——相同质量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比若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A. 3∶4B. 4∶3C. 8∶9D. 9∶82. [足量金属和一定量酸反应](2022郑州二检改编)a、b、c分别代表镁、铝、铁三种金属中的一种,它们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B. a、b、c分别代表铝、镁、铁C.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a>b>cD.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b<c3. [等量金属和足量酸反应](2022河南逆袭卷)分别向等量且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镁、铝、锌、铁,待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 Mg<Al<Zn<FeB. Al<Mg<Zn<FeC. Al<Mg<Fe<ZnD. Mg<Al<Fe<Zn5. [一定量金属和一定量酸反应](2016河南12题1分)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
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 5个B. 4个C. 3个D. 2个6. [一定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 (2019河南19题1分)四种金属①Zn②Mg③Al④Fe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金属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 (填序号)。
7. [等量金属和一定量酸反应][2013河南备用卷19(2)题1分]取等质量的镁、铝、锌和铁四种金属,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
充分反应后有两种金属剩余,则应是哪两种金属?7 变问题——剩余金属质量大小若充分反应后四种金属都有剩余,则剩余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考向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判断混合物的成分(10年2考)金属与酸的极值法做题技巧:四个物理量可相1.金属与酸的反应,当根据金属质量计算时可用公式:氢气质量=金属质量x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互换算,选择题和填空题可以此法,节约时间2.规律:(1) 相同质量的Mg Al Zn Fe与足量的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量:Al >Mg>Fe> Zn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质量:Al <Mg<Fe><Zn(2) 相同质量的盐酸、稀硫酸与足量的Mg Al Zn Fe反应。
产生H2的量:Al = Mg = Fe = Zn(3) 以上两种情况下,产生H2的速率:Mg > Al > Zn > Fe解题思路极值法解题有三个基本思路: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原理,确定不确定条件的范围;2、假设为纯净物,计算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结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1.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共12g,加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可产生1g氢气,该金属混合物可能是()A .Al和FeB .Zn和Fe C. Mg和Zn D. Mg和Fe2. 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和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克氢气,则组成该混和物的两种金属可能是()A. Mg和Fe B. Fe和Zn C. Zn和Cu D.Cu和Ag3.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克,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放出1克氢气,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 Zn和MgB. Fe和MgC. Zn和FeD. Al和Cu4. 2.3g铁与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A.镁B.铝C.碳D.钠5.由Na、Mg、Al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5g氢气,则此混合物必定含有() A . Al B .Mg C . Na D. 都有可能6.将一定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5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 .2g B. 6g C. 10g D .14g7.相同质量的镁铝铁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8. 将镁、铝、锌、铁的单质分别投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镁、铝、锌、铁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铝>镁>铁>锌B.铝=镁=铁=锌C.锌>铁>镁>铝D.镁>铝>锌>铁9. (2022河南12题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
6.5 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 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A. MgB. AlC. ZnD. Cu10. (2022河南逆袭卷)一定质量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A. 10 gB. 11.2 gC. 12 gD. 14 g11. 将一定质量镁和某种金属M的混合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4 g H2,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8 g固体,则M可能是()A. AlB. FeC. ZnD. Cu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例题1、某班同学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方案设计1——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1)甲、乙两组同学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装置如图1、图2所示,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X为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2)实验前需先将金属进行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采用铁丝、稀硫酸、Cu、AgNO3溶液的方法达到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目的,说出他们的操作、现象、结论(4)丁组同学采用“两盐夹一金”的方法也能达到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目的,实验方案如图4所示,满足条件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
A. 铁丝、Cu(NO3)2溶液、AgNO3溶液B. 铜丝、Fe(NO3)2溶液、AgNO3溶液C. 银丝、Fe(NO3)2溶液、Cu(NO3)2溶液(5)[改变方法](2022温州改编)戊组同学的实验如图5所示,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
根据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可推测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______(填“强”或“弱”)。
1、下列验证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不正确的一组是()A. Zn(NO3)2溶液、Cu、AgNO3溶液B. Zn、Ag、CuSO4溶液C. Zn、Cu、H2SO4、AgNO3溶液D. Zn、Cu、AgNO3溶液2、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①将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Zn片插人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①③B、③C、①②③D、②③3、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B、X能置换酸中的氢C、Y能置换酸中的氢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4、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①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②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A、X>Z>YB、Z>Y>XC、X>Y> ZD、Z>X>Y5、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放z的盐溶液;x跟y的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z>y>x>wB、x>z>y>wC、y>x>z>wD、y>z>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