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治疗新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手足口病检验及治疗进展李国辉【摘要】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急性传染病,EV71和CoxA16为主要病原,近年来HFMD发病率增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也有增高,通过检验血常规、心肌酶、cTnI、CRP、血糖、乳酸、血气分析及脑脊液,能够早期诊断HFMD;分离到病毒颗粒是确定诊断的最客观依据,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血清学中和实验阳性均可确定诊断.实时荧光RT-PCR扩增技术是目前检测EV、EV71和CA16的首选方法.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普通病例选择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及中成药等治疗效果满意;重症病例及早发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线索,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积极早期应用机械通气,能帮助患者避免脑损伤-脑缺氧的恶性循环,提高救治成功率.【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23【总页数】3页(P129-131)【关键词】手足口病;检验;治疗;进展【作者】李国辉【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儿科,天津 3002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9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2.23.056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EV)引起的全球性急性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9年提出HFMD命名。
可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为小RNA病毒科,依据分子生物学特性分为脊髓灰质炎病毒(PV)、柯萨奇病毒(Cox)、埃可病毒(ECH-O)及新型肠道病毒(68~71型)[1]。
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自2008年在我国安徽大规模暴发流行以来,每年流行季节均有大量儿童发病,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手足口病临床研究进展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病原学研究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肠道病毒 71 型(EV71)、柯萨奇病毒A 组 16 型(Cox A16)以及其他多种肠道病毒。
其中,EV71 型病毒感染往往病情较重,容易并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这些病原体的基因序列、结构和变异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制。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者能够对病毒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追踪病毒的传播链,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对病毒蛋白结构的研究也有助于开发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
二、流行病学研究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在我国,多发生于春夏季,南方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尤其是 5 岁以下的婴幼儿。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手足口病的流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儿症状较轻,表现为发热、口腔疼痛、手足皮疹等。
但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医生主要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部分患儿心肌酶谱异常。
病原学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对于诊断合并脑炎的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四、治疗方法目前,对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2024年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
近年来,手足口病疫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为了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研发手足口病疫苗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进行前景分析,旨在为相关疫苗企业提供参考。
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EV71)是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引起了多次疫情爆发,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威胁。
研发手足口病(EV71)疫苗是控制该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也成为疫苗企业关注的焦点。
市场规模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的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手足口病病例数近2000万例,其中儿童占比相对较高。
手足口病的高发率和严重后果,使得疫苗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市场竞争目前,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竞争激烈。
已有多家企业研发出手足口病疫苗,并获得了市场准入许可。
这些疫苗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疫苗制造工艺、免疫效果、安全性等方面。
不同疫苗企业通过不同的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市场趋势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面临着一些有利的趋势。
首先,政府对手足口病控制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提高了疫苗的需求。
其次,人们对儿童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对预防手足口病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也为疫苗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市场挑战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
其次,市场上已经存在多个疫苗品牌,新进入者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此外,疫苗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市场前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将更加高效和安全。
政府对手足口病控制的支持力度也将增加,为疫苗市场提供更多机遇。
2023年手足口病(EV71)疫苗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手足口病(EV71)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征性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在严重的病例中,手足口病还可能导致脑膜炎、脑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爆发,疫苗成为了重要的防控手段之一。
EV71疫苗作为一种新兴的疫苗,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并开始投入使用。
目前,EV71疫苗市场正快速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EV71疫苗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高发病率和严重并发症。
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在一些地区,手足口病疫情严重,导致了大量的患者和死亡病例。
因此,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另外,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手足口病和EV71疫苗。
家长们对于保护孩子免受手足口病侵害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为EV71疫苗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EV71疫苗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EV71疫苗的研发和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
目前市场上的EV71疫苗品种较少,产品价格较高,这也是一些家庭难以承担的。
此外,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EV71疫苗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低效果,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疫苗的信心。
针对以上挑战,EV71疫苗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市场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EV71疫苗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包括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疫苗生产企业应加强与研究机构和医院的合作,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EV71疫苗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的来说,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正迅速发展,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需共同努力,推动疫苗行业的发展,为预防手足口病做出贡献。
2024年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飞沫传播。
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主要病原体之一,引起手足口病的严重病例和并发症。
目前,为了防止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疫苗作为一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全球手足口病疫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在东亚地区,由于手足口病的高发性,疫苗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疫苗供需情况供应商目前,市场上提供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供应商较多。
重要的供应商包括:•中国国内的制药公司:如中国生物制药集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
•国际制药公司:如格兰特制药公司、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等。
随着手足口病疫苗的普及和推广,全球对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密集地区,对疫苗的需求量更为迫切。
市场竞争态势国内市场在中国,手足口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
多家中国制药公司进入市场,推出自己的疫苗产品。
此外,一些国际制药公司也在中国市场上开展业务。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疫苗价格、供应能力等方面。
国际市场全球范围内,手足口病疫苗市场同样竞争激烈。
国际制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自己的疫苗产品,并与中国制药公司进行竞争。
疫苗质量、疫苗价格和供应能力都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市场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由于手足口病的高发性,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将继续扩大。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市场规模将逐渐增大。
政策支持政府对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视将促进疫苗市场的发展。
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将进一步推动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研发和推广。
结论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供应商众多,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同样竞争激烈。
用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治疗手足口病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腹泻以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红斑、水泡、溃疡等病症。
尤以手足口疱疹为其典型表现之一。
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症状支持治疗以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
在药物治疗方面,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下文将进一步探讨其治疗原理及用法。
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的治疗原理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是一种人工制造的蛋白质,其结构与天然干扰素相似。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激活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手足口病的症状和加速康复。
具体来说,重组人干扰素2h通过与人体细胞表面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了一系列的信号通道,包括转录因子JAK-STAT通路。
在这个通路的调节下,人体细胞会合成和释放一些抗病毒蛋白,例如Mx蛋白、肝细胞抗原等。
这些抗病毒蛋白的合成和释放可以改变病毒复制所需的宿主细胞环境,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了手足口病的症状。
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的用法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经过局部外用可以加速病灶的愈合、减轻水泡、溃疡、瘙痒等症状。
在使用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时,应根据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操作。
下面列举常见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双手洗净,用流动水或医用酒精清洁患处。
步骤二2次,从药瓶内取适量凝胶,均匀涂抹于患处。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涂抹12次每天1重症患者可增加次数,但不应全身涂抹。
步骤三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覆盖涂抹区域,尽量避免敷料与凝胶接触。
步骤四按照医嘱,涂抹足量的药膏,一次涂至少有5毫升,可在手掌心对着患处轻柔揉擦。
3到5分钟后停止揉擦。
每天应涂抹3~4次。
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的注意事项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是一种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前,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重组人干扰素2h凝胶不能涂抹于眼睛、口腔及眼、口、鼻附近皮肤,儿童要避免涂抹于手指、手掌和手腕。
2024年手足口病疫苗市场发展现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近年来,由于手足口病的高发和传播趋势,手足口病疫苗市场也逐渐得到关注。
本文将对手足口病疫苗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规模自手足口病疫苗问世以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手足口病疫苗的推出为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提供了有效手段。
根据近年的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手足口病疫苗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5年全球手足口病疫苗市场规模为X亿美元,到2020年已增长至X 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手足口病疫苗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疫苗接种的重视。
市场竞争手足口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多个制药企业。
目前,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在手足口病疫苗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这些企业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经验丰富,并拥有较强的技术和资金实力。
在市场竞争中,价格和质量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手足口病疫苗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仍然较为昂贵。
因此,在一些市场上,消费者的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
市场前景随着对手足口病疫苗需求的不断增长,手足口病疫苗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需求也不断增加。
同时,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发也在不断进行。
新的疫苗技术和方法的出现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提供了更多选择。
预计随着研究和创新的不断推进,手足口病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结手足口病疫苗市场呈现出了稳步增长的趋势,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竞争激烈,大型制药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手足口病疫苗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
然而,价格和质量问题仍然是制约手足口病疫苗普及的关键因素,需要进一步解决。
同时,疫苗技术的创新和研究也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望进一步改善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以上是对2024年手足口病疫苗市场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洞见和参考。
2024年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发展现状手足口病(EV71)是一种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亚洲地区尤其常见,尤其是对婴幼儿造成较大危害。
为了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制药企业致力于研发和推广手足口病(EV71)疫苗。
本文将探讨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概述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
随着对手足口病(EV71)认识的加深和对疫苗需求的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从20xx年到20xx年,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XX%。
市场参与者包括制药企业、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等。
疫苗生产与研发手足口病(EV71)疫苗的生产和研发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制药企业在疫苗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目前,全球多个制药企业已经研发出手足口病(EV71)疫苗,并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疫苗的研发从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到批准上市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疫苗的上市使得手足口病(EV71)的预防控制工作更加有效。
市场竞争情况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多个制药企业进入市场,推出了各自的产品。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价格、疫苗效力和疫苗安全性等方面。
由于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的潜力巨大,各制药企业都希望在这个市场份额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互竞争使得市场中的疫苗产品不断更新迭代,从而提高了疫苗的质量和效果。
市场前景与挑战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的前景光明,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的发展受到疫苗接种政策和宣传推广的影响。
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支持和推广对于疫苗的普及至关重要。
其次,市场中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药企业需要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结论2024年手足口病(EV71)疫苗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有望继续增长。
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
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退热、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西瓜霜喷剂外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退热、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结论:开喉剑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效果显著。
标签:开喉剑;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手足口病;普通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 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多见。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以及发热,少数患儿还会并发心、肺、脑疾病,甚至个别症状比较严重的还会死亡[1]。
本科近年来,采用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HFMD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的HFMD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
所有病例均按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1]。
排除标准:(1)先天性疾病;(2)Ⅱ度营养不良;(3)疱疹性咽峡炎;(4)心、肝、肾功能异常;(5)C反应蛋白升高至正常值2倍以上者。
其中,观察组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4个月~13岁,血常规中WBC≤10.0×109/L者66例,分类以淋巴细胞较高;对照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3个月~14岁,血常规中WBC≤10.0×109/L者64例。
所有病例除典型皮疹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最高40 ℃,合并流涎、拒食等临床表现,同时所有病例可见口腔黏膜充血以及舌、颊、腭、咽弓等部位散在点状溃疡。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42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文通过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
【关键词】手足口病治疗热毒宁注射液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婴幼儿特别是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该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目前,HFMD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对42例手足口病患儿联合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符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及《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住院前均未进行治疗,均有手足皮疹、口腔疱疹和发热症状,排除口蹄疫、风疹、水痘等,少数患儿并发心肌炎、支气管炎、肺炎,但均无手抖、易惊、呼吸困难、皮肤花纹等表现。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不分性别),对照组30例(不分性别)。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予利巴韦林10mg/kg加入5%葡萄糖液100-20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3岁0.6-0.8ml/kg·d,3-7岁0.8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予对症治疗,对口腔疼痛不能进食者酌情予补液治疗及能量合剂,对伴有下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增高者予相同敏感抗生素治疗,均予补充维生素B2等。
1.3疗效判定用药后观察体温下降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用药3d内体温降至正常,4d内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且无新皮疹出现;有效:用药5d内体温降正常,6d内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且无新皮疹出现;无效:用药5d后体温才降正常,6d后皮疹才全部干燥结痂,或有新皮疹出现。
手足口病治疗新进展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然而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已有多次手足口病的大流行报道,并伴随较高的致死率。
该病通常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
值得关注的是,肠道病毒71感染者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及致死率较柯萨奇病毒A16感染者高。
本研究针对国内外有关手足口病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标签:手足口病;治疗;新进展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以科萨奇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多见。
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多见于婴幼儿[1],年长儿及成人也偶有发病。
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个别患者症状较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心脏损害(如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2-5]。
HF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需引起重视的是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暴发[6]。
由于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针对此类病毒疫苗,故控制疾病的暴发还有一定难度。
鉴于HFMD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呈上升趋势,尤其2008~2012年在我国多个省市呈暴发流行[7],现将国内外关于其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多数患儿病情较轻,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并可自愈,然而,有些患儿(尤其出现严重合并症者)则需住院治疗[8-9]。
目前HFMD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主要采取减轻炎症反应、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相应调整。
针对仅有手足口症状或同时有发热的患儿的治疗,除积极对症处理以外,需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状况,密切观察患儿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呕吐、抽搐、惊厥及意识状态改变,要及时送往医院。
CoxA16及EV71感染导致的重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为主,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是核苷类抗病毒药,是目前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
该药通过干扰DNA聚合酶,抑制病毒DNA的复制,起到抗病毒作用。
阿昔洛韦治疗HFMD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临床上适用于发热明显、进食困难、一般状况差及合并症的HFMD患儿。
阿昔洛韦可缩短HFMD患者的退热及口腔疱疹的治疗时间。
此外,牛乳铁蛋白(lactoferrin)能抑制EV71型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1],在抗病毒治疗时值得关注。
1?普通病例对发病者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使用利巴韦林或蒲地蓝、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
患者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时给予退热、止咳、止泻等对症治疗,注意积极防治继发感染[3]。
2?重症病例重症患儿更应注意隔离,进入ICU救治,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等生命指征,积极完善B超等检查[2]。
对于危重症患儿2012年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强调“三早三基”。
早期强化三大措施:早期降颅压,早期气管插管,早期抗休克处理;把握三项基本处理:及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掌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指征,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以下对具体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出现神经系统受累时应及早降颅压并控制液体入量,适时使用利尿剂,避免肺水肿及肺出血,可给予1/2~2/3张力液来维持;可快速静点甘露醇注射液0.5~1.0 g/(kg·d),于20~30 min内滴完,4~8 h使用1次;根据病情调整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必要时加用速尿。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总量2 g/kg,分2 d 静点;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基泼尼松龙20~30 mg/(kg·d),或地塞米松0.5~1.0 mg/(kg·d),连续使用3 d后改为常规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分1~2次给药。
对处于心肺衰竭期重症患者应尽早实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采取正压通气模式。
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 20~30 cm H2O,PEEP 4~8 cm H2O,f 20~40/min,潮气量6~8 mL/kg。
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由于颅内高压及正压通气需要,应抬高体位15°~30°,减少反流,并应放置胃管,为避免发生脑疝,减轻颅内压波动,可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胺等药物进行镇静麻醉,并放置导尿管以避免尿潴留刺激导致的腹压增高,同时联合使用米力农、多巴胺、山莨菪碱等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循环,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可维持静点异丙肾上腺素0.2 μg/kg。
对症治疗:注意监测患者呼吸节律及频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改变表现,随时调整抢救措施。
3?手足口病患儿处理注意事项3.1?治疗时的注意事项[10-11](1)手足口病的治疗中抗生素无效,不推荐使用。
(2)发热时可选用非处方药如泰诺林、布洛芬退热,阿司匹林在小于12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不要使用。
(3)口腔护理时可用淡盐水(一杯温水中加入1/2汤匙盐)冲洗口腔,在此过程中患儿要做到不咽下冲洗的盐水。
(4)确保患儿得到充足的液体,尤其对于发热的患儿。
凉的奶制品是最佳的选择,很多患儿会因为果汁或碳酸饮料中的酸性成分引起口腔内溃疡灼痛而拒绝饮用该类饮品。
3.2?重症患儿治疗注意事项[12-15]3.2.1?惊厥?怀疑颅内压增高者及有惊厥抽搐的患儿,给予止惊对症处理。
首选安定0.2~0.5 mg/kg 静脉推注,速度l mg/min,太快可致呼吸抑制。
婴儿最大剂量每次2 mg,幼儿每次不超过5 mg,较大儿童最大剂量每次10 mg。
该药起效快,不易蓄积,1~3 min起效,必要时20 min可重复1次。
24 小时可用2~4次。
如果无法静脉用药,可使用安定溶液直肠给药每次0.3~0.7 mg/kg,(每次不超过5 mg)。
具体方法为:5 mL注射器插入直肠腔内2~4 cm,缓慢推注,5 min 左右起效。
3.2.2?脑水肿?(1)20%甘露醇每次0.5~1 g/kg (2.5~5 mL/kg),4~6 h使用1次,静滴。
(2)地塞米松每次0.1~0.5 mg/kg,6~8 h使用1次,静滴,或氢化可的松50~100 mg/kg,静滴。
甘露醇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以增强效果。
(3)速尿每次1~2 mg/kg,使处于轻度脱水状态。
补液量为60~80 mL/(kg·d)。
3.2.3?神经源性肺水肿(NPE)[12]?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发生的一种严重肺部并发症,1874年由Brambrink等首次报道。
此时由于严重肺水肿、动静脉短路等,肺部气体弥散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肺泡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大量气道液体存留以及肺出血,还可阻塞气道。
低氧血症可进一步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伤。
NPE多发生在手足口病起病的2~4 d,多在重症中枢经系统和交感神经亢进发生后数分钟或数小时急剧出现。
保护左心功能与减轻心脏后负荷对于肺水肿治疗尤为关键。
在使用米力农或多巴酚丁胺的基础上,加用α受体阻滞剂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和心脏后负荷,可首选酚妥拉明维持,也可采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药物,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多巴胺可能不利于降低心率并可收缩肺血管,β受体阻滞剂不利于降低肺通透性,均不应建议使用。
3.2.4?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指征?心动过速(>150次/min)导致的肌痉挛、抽搐;严重的软瘫;急性脑炎:共济失调、半身不遂、特定的颅神经损伤、脑干自主神经异常;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ARDS、肺出血;循环衰竭、心肌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3.2.5?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目前就糖皮质激素如何在危重症患儿中使用,还没有明确的方案。
临床上仍然依靠医生的经验选择性使用。
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d);氢化可的松3~5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
个别患儿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 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 g)或地塞米松0.5~1.0 mg/(kg·d)。
3.2.6?控制血压?血压升高是患儿病情发展至第三期的最早征兆,出现肺水肿、肺出血者应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同时,采用动脉导管连续监测血压,血压正常或偏高时,给予药物增加心输出量,但也同时应注意药物导致患儿心率更快,血压下降的可能性。
当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70 mm Hg,儿童收缩压≥(70+2×岁数)mm Hg。
此期肺水肿及肺出血危险性减少,维持中心静脉压>8 cm H2O,以免脑血流量灌流不足。
3.2.7?气管插管的指征?神经系统状况恶化,GCS评分150 mg/L时可使用胰岛素0.03~0.10 U/(kg·h)(30 min监测1次),应控制糖输入速度。
4?抗EV71疫苗研究进展状况[9]由于HFMD重症或死亡病例以EV71为主要病原,且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EV71疫苗成为预防HFMD的有效措施。
国内外已有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转基因疫苗、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活载体疫苗、DNA疫苗和EV71-VP1基因及其核酸疫苗等多种尝试,但因多种因素影响,这些疫苗仅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了评价,尚未实施临床试验。
综上,目前关于手足口病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作好预防工作,对于已发病者,轻症患儿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危重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神经系统及心血管并发症,最终达到减少后遗症或治愈,避免死亡发生。
[参考文献][1] 邵惠训.手足口病的现状与展望[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0,17(3):74-78.[2] Ooi MH,Wong SC,Lewthwaite P,et al.Clinical features,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enterovirus 71[J].Lancet Neurol,2010,9(11):1097-1105.[3] Zhang Y,Tan XJ,Wang HY,et al.An outbreak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ubgenotype C4 of human enterovirus 71 in Shandong,China[J].J Clin Virol,2009,44(4):262-267.[4] Nilendu Sarma,Abhijit Sarkar,Amlan Mukherjee,et al.Epidemic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West Bengal,India in August,2007:A multicentric study[J].Indian J Dermatology,2009,54(1):26-30.[5] Sazaly A,I-Ching S,Yusof J,et al.Enterovims 71 outbreak,Brunei[J].Emerg Infect Dis,2009,15(1):79-82.[6] Lee TC,Guo HR,Su HJ,et al.Diseases caused by Enterovims 71 infection[J].Podia Infect Dis J,2009,28(10):904-910.[7] Chan LG,Parashar UD,Lye MS,et al.Deaths of children during an outbreak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Sarawak,Malaysia: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J].Chin Infect Dis,2000,31(3):678-683.[8] J Zhang,JL Sun,ZR Chan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 between 2008 and 2009[J].Biomed Environ Sci,2011,24(3):214-221.[9] Juan Xu,Yuan Qian,Shixia Wang,et al.EV71:A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vaccine target in the Far East?[J].Vaccine,2010,28(20):3516-3521.[10] Abzug MJ.Nonpolio enteroviruses.In:Kliegman RM,Behrman RE,Jenson HB,Stanton BF,eds.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M].19th ed,Philadelphia,Pa:Saunders Elsevier,2011:chap 242.[11] Habif TP.Exanthems and drug eruptions.In:Habif TP,ed.Clinical Dermatology[M].5th ed,St.Louis,Mo:Mosby Elsevier,2009:chap 14.[12] Yen FB,Chang LY,Kao CL,et al.Coxsackieviruses infection in northern Taiwan-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J].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9,42(1):38-46.[13] Carlos M,Pe’rez-Ve’lez,Marsha S. Anderson,et al. Outbreak of neurologic enterovirus type 71 disease:a diagnostic challenge[J].Clin Infect Dis,2007,45(15):950-957.[14] Xu QH,Gao LD,Huang W,et al.Risk factors of death cases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in Hunan province[J].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2011,45(10):904-908.[15] Ni H,Yi B,Yin JH,et al.Epidemiological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Ningbo,China,2008-2011[J].J Clin Virol,2012,54(4):34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