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随堂练习新版鲁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556.58 KB
- 文档页数:34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2、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1、大气污染的危害性;2、保护水资源的措施;3、“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
难点:理解酸雨的成因及危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图片及视频,模拟酸雨环境发芽试验所需试剂及仪器等。
学生准备:1、搜集当地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的事例,分析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2、一周前实行“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师:出示两组图片讲解: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描绘出如诗如画的大自然。
不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但环境的污染并非化学之过,而是因为人们缺乏化学科学素养,即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和环境保护的意识造成的。
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大事。
生:观看图片,听讲。
二、推动新课,探进创新过渡:现在我们面临的污染主要是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水体污染。
问: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么当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如何呢?交流共享: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的现象和实例,指出污染源主要有哪些?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有哪些危害?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回答。
师:播放视频《水污染的危害和原因》生:观看视频资料,归纳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污染不但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师:介绍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并出示水污染的图片。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知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2、了解防治水污染的一般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环保的意义,树立"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世界意识",理解参加国际合作在保护大气环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教学难点】1、对学生各种活动在方法上的指导和在时间上的调控。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准备】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图片展示,导入新课大气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大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当前的大气环境存有着很多问题,我们应怎样保护大气环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气环境保护》。
(进入新课)首先,请各位同学欣赏这些图片,如果各位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精神是不是倍爽啊?但是,如果是接下来这些图片呢?如果,你的生活环境是这样,那你会怎么办?(讲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环境污染并非化学之过,而是因为人们缺乏化学学科素养,即缺乏化学学科知识、水平和环境意识造成的。
二、推动新课,探究创新【过渡】现在我们面临的污染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水体污染。
【提问】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那么当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现状如何呢?列举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现象,说说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哪些。
有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第108页,分析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污染的图片【小结】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
水污染不但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以及人的生命安全。
【过渡】现在人们已经理解到水污染的危害如此之大,已经采取了措施。
现在利用化学的方法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 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 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水污染和防治措施;空气污染和防治措施难点: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读书思考:1. 保护生命之源–––水水的污染源: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②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的、随着雨水流入水体。
防治:利用化学方法(如、等)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
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加强水质监测,禁止;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
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1)酸雨的形成:和气体与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pH< )(2)酸雨的危害: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3)措施:①固硫剂:和②安装“”3. 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举例:“白色污染”“无铅汽油”“无氟冰箱”“无磷洗涤剂”梯度训练: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①SO2在空气的飘尘的催化下,被氧气氧化为SO3,溶于水生成硫酸,方程式为:,;②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
2. 目前,大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①请写出汽车尾气中两种主要污染物。
②请你提出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的两项措施。
3.为了解决汉江污染问题,湖北省正式实施《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条例规定: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行“污染源头”控制,严格管制沿江主要城市的污水排放……,下列措施符合此条例规定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①汉江沿岸新建住宅小区、宾馆、饭店、医院等要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入江问题;②汉江沿岸城市居民禁止使用含磷酸钠的洗衣粉;③禁止用汉江水进行农田灌溉和作生活用水;④向汉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以提高汉江的水质。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案(新版)鲁教版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止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保护水资源阅读课本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水污染的来源:①工业废水;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
2.水污染的危害:①破坏水体生态系统;②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③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3.水污染的防治:①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②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答:治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就是除去废水中的氢离子,故设计以下4种方案: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废铁,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属于易燃气体,遇火易燃烧甚至爆炸,不安全,所以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产生氢气,遇火有安全隐患,成本高;方案2:向废液中加入火碱,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钠价格较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不易掌握终点,成本高;方案3:向废液中加入石灰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现象明显,而且石灰石价格较低,故此方案能除酸,成本也较低;方案4:向废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生石灰价格比石灰石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也不易掌握终点,成本也较石灰石高;故所设计的4种方案中方案3比较经济,也易控制,更为合理。
保护和防止空气污染阅读课本第110-11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酸雨的形成: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气体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落,形成酸雨(pH<5.6的降雨)。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止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挂念,树立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收集资料。
收集好资料以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水资源的污染及防治,其中又可分为污染源小组、危害与防治小组。
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
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
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
正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同步测试(新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01知识管理1.水污染来源:①__工业__废水;②__农业__废水;③__生活__污水任意排放。
危害:①破坏水体生态系统;②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③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防治:①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②加强水质监测;③禁止污水排放;④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2.空气污染来源:__气体__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
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导致酸雨(pH<5。
6的降水)的形成等。
防治:(1)向煤炭中加入__石灰石或生石灰__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2)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__催化转化器__"等。
3.绿色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__源头__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02基础题考点1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1.下列有关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D )A.为不浪费水,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庄稼B.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考点2空气的污染与保护2.(2017·郴州)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下列物质能造成酸雨的是( D )A.CO B.CO2 C.CH4 D.SO23.某镇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保护水资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3.水污染的防治: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合作探究】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答:治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就是除去废水中的H+,故设计以下4种方案: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废铁,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属于易燃气体,遇火易燃烧甚至爆炸,不安全,所以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产生的氢气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高。
方案2:向废液中加入火碱,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钠价格较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不易掌握反应终点,成本高。
方案3:向废液中加入石灰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且石灰石价格较低,故此方案能除酸,成本也较低。
方案4:向废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生石灰价格比石灰石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也不易掌握反应终点,成本也较石灰石高。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难点】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保护水资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3.水污染的防治: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合作探究】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答:治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就是除去废水中的H+,故设计以下4种方案:方案1:向废液中加入废铁,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属于易燃气体,遇火易燃烧甚至爆炸,不安全,所以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产生的氢气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高。
方案2:向废液中加入火碱,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钠价格较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不易掌握反应终点,成本高。
方案3:向废液中加入石灰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且石灰石价格较低,故此方案能除酸,成本也较低。
方案4:向废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生石灰价格比石灰石高,故此方案虽能除酸,但也不易掌握反应终点,成本也较石灰石高。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生通过对《水和溶液》、《我们周围的空气》两单元内容的学习,对空气、水的污染已有所了解,对污染防治措施也有所认识,只是比较肤浅。
本节课通过“保护生命之源”、“还人类洁净的空气”、“与自然和谐相处”三个切实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2.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方式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周前准备的“实验探究11-3”和网上下载的有关图片、音像。
一、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二、推进新课活动1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板书】一、保护生命之源页,然后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阅读】先阅读课本P108~109【讨论】列举你所熟知的污染现象,指出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交流】水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农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讨论】水体污染造成哪些危害?【交流】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形成赤潮和水华。
【讨论】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具体有哪些方法?【交流】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绿色化学”的宗旨是要求原料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反应类型中,肯定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国家节水标志”的图标是A.B.C.D.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合成纤维B.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D.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4.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5.“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
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甲醇(CH4O)B.乙酸(C2H4O2)C.乙醇(C2H6O)D.甲醛(CH2O)6.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A.防止水龙头滴漏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C.使用节水器具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7.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8.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 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 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9.在初中校园的学生洗手间内应该粘贴的图标是A.B.C.D.10.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端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明矾可把硬水转化为软水1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C.流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12.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1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14.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u稀盐酸→CuCl2NaOH溶液→Cu(OH)2B.H2O通电→O2Mg→MgOC.CaCO3煅烧→CaO H2O→Ca(OH)2Na2CO3溶液→ NaOH溶液D.MgCl2NaOH溶液→Mg(OH)2Fe→Mg15.当前提倡低碳理念,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下列符合上述理念的是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制氧气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C.水的电解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16.水是宝贵的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用水应该循环利用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C.水被严重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D.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可以减少大量用水17.2018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在国际上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全新可能,该“超级材料”由三维石墨烯和黑色二氧化钛两种材料混合而成,使用时,将该材料平铺于水面、2周以内,黑臭随之消减。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材料可能是催化剂B.该材料属于氧化物C.硬水通过蒸馏可转化为软水D.水体污染与人类生活有关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保护环境,可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B.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地球淡水资源少,要爱惜水C.汽车改用乙醇汽油可以完全避免对空气的污染D.我国化石能源有限,应该禁止开采19.“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将垃圾焚烧处理B.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C.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D.禁止生产和使用化肥20.农业和城市的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涤剂(含有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主要来源,处理污水是否需要除去磷,以下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需要除去B.含有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排放到河道中会引起藻类繁殖,导致水域富营养化,必须除去D.磷酸钠对人体无毒,是否除去无关紧要二、计算题21.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如下:请回答:(1) 滤液中的溶质可作化肥使用,属于。
(2) 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3) 氯酸钾中(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4) 计算滤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三、综合题22.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图:(1) 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生产过程中从合成塔中输出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生产过程中可重复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 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23.实验室制备蒸馏水和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实验I中水从A转移到B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了的是水分子的。
为加速实验中试管内的液体冷却,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往实验I试管中的液体加入肥皂水振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 水中氢、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实验II的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为n时,A中气体的分子数为。
(3) 如图是科学家研究岀来的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的碘硫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反应流程图。
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箭头上方或下方有时还会标注操作。
请结合图示回答:i 反应I的符号表达式为。
ii 该流程图总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4.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里的Na2SO4,其作用是。
(2)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3)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25.回答下列问题:(1) 按要求从氧化镁、一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钙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i 一种有毒的气体ii 一种金属氧化物iii 一种可溶性的碱iv 一种难溶性的盐(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成为国家的意志,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试回答:i 某某市已全面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将全面得到无害化处理。
现有下列四种生活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玻璃啤酒瓶B、金属易拉罐C、废弃水果皮D、塑料饮料瓶ii 保护水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自来水厂通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净水剂和消毒剂来处理天然水。
在高铁酸钾中,铁、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iii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影响生态环境。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
在二氧化硫(SO 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现在的汽车排气管上都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如图),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 2)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这样就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 、生成的 N 2 属于单质B 、生成的 N 2 和 CO 2 都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 、生成的 N 2 和 CO 2 都不能燃烧D 、生成的 CO 2 属于氧化物iv 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从生产源头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单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制备实验方案:甲:Cu →ΔO 2CuO →Δ稀硫酸CuSO 4 乙:Cu →Δ浓硫酸CuSO 4(已知:Cu +2H 2SO 4(浓)===加热CuSO 4+SO 2↑+2H 2O ) 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填“甲””乙”之一)。
若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分别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将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甲方案较多B、乙方案较多C、二者相等26.人类是生活离不开水,某生活污水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
现欲将其经去渣处理后作为清洗厕所的用水。
请问:(1) 捡掉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等较大的固体后,可对污水进行操作除去其中捡不掉的固体物质;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利用的目的是。
(2) 实验室检验经(1)处理后的水中还存在氯化钠的实验流程如图:i 试剂A的化学式是;试剂A加入过量的作用是。
ii 写出步骤II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步骤I先加入试剂B,步骤II加入过量试剂A也能达到检验氯化钠的目的,理由是。
27.工业上用如下工艺流程获得较纯净细白的碳酸钙用作食品添加剂,(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试回答:(1) 石灰石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 操作a的名称是,为了节约成本,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 有同学对流程中固体A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i 提出问题: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了?进行猜想:①碳酸钙全部分解;②;③碳酸钙没有分解。
ii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如表是对猜想①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溶解,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为红色;取少量下层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碳酸钙全部分解请你对猜想②进行探究,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溶解,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取少量下层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 28.纳米级超细碳酸钙是一种新型超细固体材料,是橡胶、塑料制品、油墨等工业重要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