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漆中的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喷漆中的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喷漆中的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喷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它用于涂装各种材料,例如汽车、家具等。然而,喷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

到成品的质量。下面将列举一些喷漆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

避免措施。

1. 气泡

气泡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当喷漆过程中出现气泡时,它们会在

涂料干燥后形成小凸起,从而破坏了涂装作品的外观。为了避免出

现气泡问题,应该在喷涂之前进行适当的表面准备工作,例如打磨

和去除表面油脂等。另外,在涂料中添加抗泡剂也是一个好的方法。

2. 粘附力不佳

如果涂料未能很好地附着在表面上,则会出现粘附力不佳的问题,这会导致涂层的剥落或脱落。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应确保表面

干燥彻底,涂布液体不能过于稠密,涂布后应避免受潮和触碰等。

3. 颜色不均匀

颜色不均匀是喷涂时常见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由于涂料不均匀地涂布在表面上,或者表面本身有凹坑等问题。要

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应该在涂料喷涂前进行适当的表面准备工作,如涂刷底漆、打磨等。

4. 喷头发生堵塞

如果喷头发生堵塞,就会导致喷出涂料的压力骤降,或完全不

能喷出涂料,进一步导致涂料不均匀或可能出现颜色混合等问题。

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需要定期清洁喷头。每次使用喷头前都应该对其清洗干净。

喷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但在加强表面准备工作、定期清洁喷头、避免接触湿度等方面,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从而确保涂装作品的质量。

涂装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涂装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 白化或发白 Blushing 一. 症状------Symptom 产品在面漆加工后,涂层表面呈现出白雾症状。 二. 原因的根源------Reason 1. 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特别是在阴雨潮湿的天气时最为常见 2. 稀释剂挥发速度太快或稀释剂含有水分。 3. 涂层表面被潮湿污染或没有清除干燥。 4. 压缩空气中含有水分。. 三. 解决方法------Solution 1. 在涂装区加强空气除湿功能,降低相对湿度。 2. 加强涂装线的烘房高温强制性干燥,降低潮湿度对涂装的影响。 3. 锅炉压缩空气并定时排水处理, 以杜绝水分通过喷枪直接污染物面。 4. 选择与季节性相适应的稀释剂。如冬季型和夏季型的。 5. 相对湿度高时,应适量的防白水,如不超过3%的BCS,并避免厚涂。 6. 涂料和容器避免放在潮湿的场所,防止再次污染。 (二) 针孔 Pinhole 一.症状-----Symptom 在底漆或面漆喷涂后,涂层表面呈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孔症状。 二. 原因的根源-----Reason 1. 涂料粘度过高过稠,或一次性喷涂过多过度,致使内部的溶剂无法挥发。 2. 物体砂光不良,或木材含水率过高。 3. 前一道涂层干燥不彻底,在下一道涂层干燥过快。 4. 用了过期或已变质的涂料。 5. 烘房的温度过高,或与烘房外的温度差异大。 6. 使用错误的或变质的稀释剂。 7. 双组份涂料的硬化剂添加过多。 三.解决方法------Solution 1. 加强物体砂光质量。 2. 检查木材含水率是否在10%以下。 3. 检查涂料是否过期或变质。 4. 检查稀释剂是否用错或变质。 5. 使用双组份涂料时务必按标准配方操作。 6. 多次喷涂时,涂层之间的干燥时间要充分。 7. 涂料的粘度调整至适当程度。 8. 高温干燥前,务必让涂料内的溶剂有充分挥发的时间。 9. 烘房内外的温度差异不要太大。 10.已有针孔的产品在再涂前,须彻底研磨 (三) 气泡 Bubble

喷漆常见缺陷及处理

喷漆常见缺陷及处理 1流挂、垂流与流痕 (1) 原因 」溶剂挥发缓慢。 _ 涂的过厚,如重枪处。 」 喷涂距离过近,喷涂角度不当 」涂料粘度过低。 - 几乎不换气,周围空气中溶剂蒸气含量高。 - 气温过低 」 涂料中含有比重大的颜料,在涂基中分散不良的色漆。 - 在旧漆膜上(特别是在有光的漆膜上)涂布新漆时也易产生流痕。 (2) 预防措施 - 溶剂选配适当。 _ 对常规涂料一次涂布的厚度控制在 20-25微米为宜。为了要获得较厚的涂层, 热固性涂料可采用“湿碰湿”工艺,或选用高固体分涂料。 _ 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控制喷涂距离为喷涂大工件 25-30厘米,喷小件 厘米,并与物面平行移动。 - 严格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如硝基漆的喷涂粘度为 18-26秒,烤漆20-30秒。 _ 适当换气,气温保持在 10C 以上。 _ 添加阻垂剂来防止流痕缺陷,有较好的效果。 」 在旧涂层上涂新漆前先打磨一下。 2粗粒、疙瘩 (1) 在干漆膜上产生突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通常大的称为疙瘩,小 的称为痱子,有的呈极微细的(针尖状的)颗粒分布,且影响光泽。 (2) 原因 - 周围空气不清洁,涂装室内有灰尘。 」涂料未很好过滤。 - 易沉淀的涂料未很好搅拌。 」涂料变质 」 漆皮被搅碎,混杂在漆中。 - 闪光金属色面漆的漆基对铝粉粒子分散不良。 (3) 防止措施 - 涂装室的除尘要充分,确保周围空气和环境整洁。 _ 被涂面应充分吹净和用粘灰抹布擦净。 - 涂料应仔细过滤,充分搅匀。 3、露底、遮盖不良 (1 )、原因 - 涂料的遮盖力不足,含颜料少,使用了透明性的颜料。 - 涂料搅拌混合不充分,沉淀未搅起。 - 涂布不仔细。 - 涂料粘度稀,涂得过薄。 - 底漆和面漆的颜色相差过大。 (2)、预防措施 对于 15-20

常见喷漆缺陷 原因及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原因及措施 常见的喷漆缺陷有很多种,包括颜色不均匀、鱼眼、气泡、沉降、起皮、剥落等。这些缺陷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但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和解决。 首先,颜色不均匀是指喷漆后出现明显的色差。造成颜色不均匀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底漆没有涂抹均匀、环境湿度不合适、喷漆速度不一致等。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喷漆前确保底漆涂抹均匀;2)调整喷漆环境的湿度至适宜的范围;3)控制喷漆速度,保持一致。 其次,鱼眼是指喷漆表面出现小凹痕或气泡状的缺陷。这种缺陷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底漆或者涂层表面存在油脂、灰尘或水分等杂质。要解决鱼眼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喷漆前清洁底漆或涂层表面,确保其无油脂和灰尘;2)使用合适的抗鱼眼剂;3)将喷漆环境的湿度降低到适宜的范围。 此外,气泡和沉降也是常见的喷漆缺陷。气泡是指喷漆表面出现大量小气泡,而沉降是指喷漆后漆膜表面出现凹陷或塌陷。造成气泡和沉降的原因可以是底漆没有完全干燥或者喷漆工艺不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喷涂前确保底漆完全干燥;2)调整喷漆的速度和压力,确保喷涂均匀;3)在喷漆后进行适当的干燥和固化处理。 另外,起皮和剥落是喷漆后表面出现漆膜脱落或剥离的现象。起皮和剥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底漆或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不足、环境湿度过高或者涂层中含有杂质等。

为了防止起皮和剥落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底漆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足够强;2)调整喷漆环境的湿度至适宜的水平;3)在涂层中添加合适的抗剥离剂。 总之,对于喷漆缺陷,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喷漆过程中的参数和环境条件来进行预防和解决。这些措施包括:确保底漆涂抹均匀、控制喷漆速度和压力、调整喷漆环境的湿度、干燥和固化处理等。通过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喷漆缺陷的发生,提高喷漆产品的质量。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总结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在涂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等现象。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漆之间。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清洁或准备不当 包括: 1、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建议清洁材料使用L919除油剂。 5、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二、涂料在调色过程中搅拌不够均匀 在涂料的使用中,要注意固化剂及稀料的加入要符合要求,即按比例先加入固化剂并均匀搅拌2~3分钟,然后再按比例加入相应的稀料,并均匀搅拌2分钟左右,这样能够保障喷涂后的漆膜均匀一致。 三、没有使用合适的底漆特别在硝基底漆的选择和使用中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硝基底漆使用上比较混乱,有的修理厂甚至使用很多非汽车修补漆涂料,象装修类的底漆等。这样的底漆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致命缺陷。一是底漆施工干燥后硬度太高,不适合下一道的面漆施工,一般这样的底漆在面漆脱落后可以看到底漆的表面又滑又硬,即底漆之硬度远大于面漆,在这样的底面上很难形成良好的附着力。二是很多低价底漆为降低成本造成其中的体质颜料严重超标或采用过量的滑石粉,与面漆的附着力严重下降。 四、使用1K灰底漆或2K黄底漆时未采用适当稀料 采用了挥发过快的稀料,极易造成底漆成膜不良,表面存在疏松的粉质层,与面漆的附着力大大降低。 五、底漆的施工存在严重问题 与底漆配合使用的稀料是劣质稀料,其中含水量超标,造成底漆含水难以干燥而造成面漆附着力降低。另外有时在底漆施工中存在不等底漆完全干燥即开始水磨的情况,会使底漆极难干燥。一般来讲,即使是硝基类快干底漆,20摄氏度时可以水磨的时间也不会低

喷涂中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

喷涂中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 喷涂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建筑装饰等行业。然而,在喷涂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如漆面不平整、色差、漏涂等问题。下面将对喷涂中常见的不良现象进行分类,并提出改善对策。 1.漆面不平整 漆面不平整主要包括起针眼、粗糙、凹凸不平等问题。起针眼是由于喷涂气压过高、喷嘴携带杂物、喷嘴损坏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方法包括控制气压、清洗喷嘴、及时更换损坏的喷嘴等。粗糙和凹凸不平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喷涂底材表面不洁净、涂料粘度过高、厚度不均等原因引起的。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在喷涂前进行底材表面处理、控制涂料的粘度及厚度,避免发生不平整的漆面。 2.色差 色差是指喷涂表面出现的颜色不一致的现象。色差可能是由于喷涂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喷涂设备损坏、涂料质量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改善色差问题的对策包括优化喷涂工艺参数、维护和更换损坏的喷涂设备、选择稳定的涂料供应商等。 3.漏涂 漏涂是指喷涂表面出现未涂覆或涂覆不均匀的现象。漏涂可能是由于喷涂工艺参数设置错误、涂料粘度过高或过低、喷嘴堵塞等原因引起的。解决漏涂问题的对策包括控制喷涂工艺参数、调整涂料的粘度、定期清洗喷嘴等。

4.气泡和鱼眼 气泡和鱼眼是由于涂料中存在挥发性溶剂或含有不溶性杂质所引起的。改善气泡和鱼眼问题的对策包括选择低挥发性的涂料、筛选涂料中的杂质、加强喷涂区域的通风等。 5.粘结不良 粘结不良是指喷涂表面涂层与底材之间粘结力不强,容易剥离或起皮 的现象。粘结不良可能是由于底材表面处理不当、涂料与底材之间的相容 性差等原因造成的。改善粘结不良问题的对策包括增强底材表面的粗糙度、选择合适的涂料和底材、确保涂层与底材之间的相容性等。 总结起来,喷涂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包括漆面不平整、色差、漏涂、气 泡和鱼眼、粘结不良等问题。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优化喷涂工艺参数、维护和更换损坏的喷涂设备、选择稳定的涂料供应商、控制涂料的粘度和 厚度、清洗喷嘴、选用低挥发性的涂料、筛选涂料中的杂质、加强喷涂区 域的通风、增强底材表面的粗糙度、选择合适的涂料和底材、确保涂层与 底材之间的相容性等。通过以上改善对策,可以有效避免喷涂中的不良现象,提高喷涂质量,增强产品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喷漆过程中遇到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喷漆过程中遇到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喷漆是一项常见的装饰和修复工艺,常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物和 其他物体的喷涂表面。然而,在喷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喷漆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粘附不良 问题描述:喷漆后,漆面无法牢固地附着在物体表面,容易起皮或 剥落。 处理方法: 1. 清洁表面:在进行喷漆之前,确保物体表面干净,无尘、无污渍。使用洁净布或清洁剂彻底清洁表面。 2. 使用底漆:使用底漆可以提高涂层与物体表面的粘附力。在喷涂 之前,先施加一层底漆。 3. 注意温度和湿度:在喷漆时,避免高温、高湿度的环境,这可能 会影响喷漆涂层的粘附力。确保环境温度适宜,并保持相对湿度在40%至60%的合理范围内。 二、颜色不均匀 问题描述:喷涂后,涂层表面的颜色分布不均匀,出现斑驳或色差。 处理方法:

1. 均匀搅拌:在喷漆之前,确保漆料充分搅拌均匀。有些漆料可能会有沉淀物,需将其搅拌至一致的颜色。 2. 喷涂技巧:喷涂时,注意保持均匀的喷涂距离和速度,避免涂层过厚或过薄。 3. 多次涂层:如果发现颜色不均匀,可以尝试在涂层干燥后再次涂抹一层。这有助于使颜色更加均匀。 三、垂流 问题描述:喷涂后,涂层表面出现垂流现象,形成垂下的凝结物。 处理方法: 1. 适当稀释:如果垂流问题较为严重,可以适当稀释喷漆液。添加适量的稀释剂可以改善喷涂液体的黏度,减少垂流现象。 2. 喷涂技巧:喷涂时,保持适当的喷涂距离和速度,尽量避免在同一位置过度喷涂。 3. 调整环境条件:在高温或高湿度环境中喷涂时,垂流问题更容易发生。确保环境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四、气泡和鱼眼 问题描述:涂层表面出现小气泡或大鱼眼,影响喷漆效果。 处理方法:

喷漆常见品质问题、预防办法和补救措施

表1 喷漆常见品质问题、预防办法和补救措施 问题问题原因预防办法不合格示例图补救措施 起泡漆膜干结后,局部与被涂 物体表面失去附着力,成 直径不同的球状小泡向 上膨胀隆起,内部包藏着 液体或气体,或者发生破 裂的现象。 1、选用适当的稀释剂、固化 剂;2、加温烘烤前,给予足 够的静置时间;3、避免在高 湿环境下喷涂施工及自然干 燥; 4、利用正确的喷涂粘度、气 压、喷枪喷嘴(口径)来达到 正常的漆膜厚度。 1、对于影响轻微的漆膜,可 砂纸磨平、抛光的方法加以 修复; 2、起痱子严重的漆膜,则将 受影响的范围重新喷涂中涂 漆,然后重新喷面漆。 流挂涂料施工于垂直物体表 面,未干前涂层下流,干 后漆膜厚度不匀,并成流 痕的现象。 1、漆层要薄且均匀; 2、按比 例加稀释剂稀释;3、充分考 虑湿度和温度。 1、湿膜干燥前,马上用刷子 或滚筒将漆料刷均匀;2、适 当处理表面,打磨光滑的表 面;3、不要稀释,按推荐的 涂布率均匀地涂刷;4、两道 正常厚度的漆比一道加厚漆 效果更好。

问题问题原因预防办法不合格示例图补救措施 针孔漆膜在干结过程中,表面 出现的一种凹陷的透底 的针尖细孔现象。 1、环境温度不要太高; 2、若 需升温加速固化,应在室温下 放置约20分钟,让溶剂充分 挥发再升温;3、腻子涂层要 刮光滑,腻子层涂底漆时,刷 涂比用喷涂针孔要少;4、待 底层做到平整、细致光滑,再 喷上层的漆。 1、细小针孔可以用P1200砂 纸将漆膜磨至底漆层,填补 针孔;2、或用湿式或干式磨 平受影响针孔漆膜后重喷, 不可以弄平底漆连续干喷来 填平。 渗色在底层漆上涂覆一层漆 后,底层漆的颜色由于新 漆层溶剂的作用而渗透 于表面的现象。 1、应等底层漆膜干透后再涂 面漆;2、采用与面漆层颜色 相近的中涂层过渡;3、采用 挥发速度快且对底层漆溶解 力小的溶剂或底面漆配套;4、 彻底清洗所有设备;5、可先 做试验,如有渗色现象,须封 闭后再喷涂。 1、打磨到原漆膜,完全清除 毛病之漆,喷涂封闭底漆将 原漆膜封闭,然后重新喷涂 油漆。 问题问题原因预防办法不合格示例图补救措施

喷漆作业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喷漆作业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喷漆危险源辨识 在喷漆工作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为了确保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危险源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 1.易燃易爆物 喷漆过程中使用的油漆和稀释剂等易燃易爆物,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时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 预防措施:在喷漆作业前,应先检查工作场所是否符合防火要求,并确保空气流通。使用防火设备和材料,如灭火器、防火布等。避免在高温或明火环境下进行喷漆作业。 2.有害气体 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可能导致头痛、眩晕、呕吐等健康问题。 预防措施:使用封闭式的喷漆室或局部排风设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逸出。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并确保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口罩等。 3.职业病 喷漆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如尘肺、皮肤病等。这些疾病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职业病的产生。定期检查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健康管理措施。4.机械伤害 喷漆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机械伤害,如旋转、挤压等。 预防措施: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保持设备整洁完好,避免使用带有故障或缺陷的机械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将手或肢体置于危险区域内。

5.静电危害 喷漆过程中由于高速喷射和干燥过程,可能产生静电并导致火花放电或静电积累。这些静电可能引燃油漆或其他易燃物质,导致火灾或爆炸。 预防措施:使用导电材料,如金属、导电漆等,来提高设备和工具的导电性。避免使用非导电材料,如塑料、木材等。工作人员应穿戴导电纤维制成的衣物和鞋子,以消除静电积累。定期检查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并确保其与大地连接。在操作前应先进行除静电处理,例如通过导电性良好的稀释剂进行清洗。 6. 高处坠落 在喷漆作业中可能需要登高作业,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应使用搭设稳固的脚手架、工作平台或升降机等设备进行登高作业。在有坠落危险的位置设置防护栏或安全网,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7. 交叉作业 在喷漆作业中,可能存在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的情况,如与土木工程、焊接、机械加工等作业同时进行。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隔离和警示措施,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在进行交叉作业时,应确保各作业区域之间有足够的隔离和警示标志。对各作业区域的进出通道进行明确标识和管理,以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对各作业区域的设备、材料等进行合理规划和摆放,以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同时,应加强现场监管和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8. 火源控制 喷漆过程中使用的油漆和稀释剂等易燃易爆物,必须严格控制火源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预防措施:在进行喷漆作业前,应先检查工作场所是否有火源存在,如明火、电火花等。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选择符合防爆要求的设备和电缆,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和安全性。避免使用非防爆型的电动工具和设备

汽车喷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补救措施研究

汽车喷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补救措施研究 作者:万昌雄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2020年第15期 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5-160-01 摘要随着人们对汽车用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完善和提高喷漆的工艺和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在对汽车进行喷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些预防补救措施。 关键词汽车喷漆问题措施 对汽车进行喷漆为避免出现尘点、砂纸痕、咬底、漆雾、针孔、鱼眼、走珠、橘皮、痱子、流挂、失光等喷涂缺陷,应在喷漆的过程中注意相关事项和施工工艺,方可解决和避免在喷漆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汽车喷漆过程中鱼眼、珠孔问题和预防补救措施 (一)汽车喷漆过程中预防鱼眼、珠孔问题出现的注意事项和施工工艺 汽车喷漆过程中预防鱼眼、珠孔问题是漆层由于受到外界的污染影响而出现的弹坑状低陷处现象。这样的问题一般是由于一些化学物质和油脂机油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就会和油漆当中的颜料或者其中的调和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以此就造成了汽车漆面出现深浅、密度和大小不同的珠孔的现象。除此之外,如果在车辆喷漆之后没有充分晾干或者使用了一些不合适的清洗剂来擦车,就也会使汽车漆膜出现变色或者污点的现象[1]。还有就是在喷漆的过程中压缩泵没有设油水分离器,气管内有水和油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之前的喷漆在操作程序上不正确的话,如底层旧漆有溶剂泡缺陷,喷涂时产生珠孔。因此在喷漆的过程中为避免出现鱼眼和珠孔问题,应在施喷工作之前,用清洁油将其工作表面彻底清洁干净,要注意水溶清洁剂与自来水的比例应是1:4来清洁待喷表面,如果发现旧漆有溶剂泡缺陷,应先用2K中涂底漆将其彻底填充后在进行上涂处理。 (二)汽车喷漆中预防补救鱼眼和珠孔问题的措施 为了避免汽车喷漆过程中出现鱼眼和珠孔的现象,应在对车辆喷漆的过程中远离一些具有化学物品和油脂之类的污染物,如果需要喷漆的车辆本身有污染物应在喷漆之前,一定要将汽车底漆上的污染物清除掉。当漆膜完全干燥后用砂纸一直研磨受影响的漆膜,直到出现底漆的

喷漆质量常见问题

(5)、每遍涂层不宜过厚,并应在完全干透的情况下再施用第二遍以防夹生(假干)起皱。4、漆膜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1漆膜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鼓泡,继而脱落。其原因有:①机具表面清洗后未晾干,或在潮湿环境下喷漆; ②用压缩空气喷漆时,空气压缩机或贮气筒无油水分离装置,致使空气中混入了水及油污;③喷枪喷嘴选择不

当或喷涂时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导致漆料雾化不良;④机具表面未清洗干净,有灰尘及杂质存在,影响漆膜与机具表面的附着力。(2)针孔漆膜表面出现一些透底状小孔,继而引起剥落。其原因有:①涂料在固化过程中,稀释剂受高温急剧挥发;②涂料及压缩空气中有水分;③工作表面有异物颗粒;④喷枪口径过小或

空气压力过大,导致涂料雾化不良。(3)起皱漆膜出现不规则的折皱,造成落块。其原因有:①涂层过厚;②工件清洗不彻底;③高温条件下干燥过快.(4)漆膜起纹漆膜表面呈桔皮状纹理,与工件结合强度非常低,极易脱落。其原因有:①涂料过稠流平性欠佳;②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当气温在30℃以上和10℃以下时涂料的流平性即显著下降;③空气压力过大,

而喷嘴口径偏小,使涂料雾化不良.(5)裂纹漆膜出现不规则的深浅不同的开裂纹路,造成剥落.原因有:①漆膜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如雨雪侵蚀、潮湿、温度骤变或强烈敲击,使涂料与工件结合强度下降;②在温度或湿度变化很大的环境中喷涂。(6)流痕漆膜出现流淌痕迹。原因有:①涂料过稀;②涂层过厚;③环境湿度过大如在雨

天或梅雨季节喷涂);④喷枪离工件太近,空气压力过小或喷枪移动速度过慢等。(7涂层出现颗粒状,表面不光滑其原因有:①操作现场尘土多;②涂料未经过滤;③工件清洗不彻底.(8)纤维及絮状物:即喷漆件表面有纤维状及毛絮状异物, 其原因有:①擦拭工件时粘挂在工件表面的纤维物没清理干净.②打磨后留在工件

喷涂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常见故障一:涂料表面结皮 成因及对策: 氧化聚合类油漆、醇酸树脂以及颜料成分较多的硝基漆或氨本醇酸树脂类的底漆,在贮存过程中表面很容易结皮。一般可通过添加碳酸类和肟类化合物作为有效的防结皮剂,每种只要添加1%以下的用量即可。 常见故障二:涂料凝胶 成因及对策: 涂料在贮存过程中粘度会越来越大,这种现象称为增粘或滞后增稠。若进一步发展,涂料会丧失流动性并形成凝胶态。对于油性涂料,应适当减少干燥剂的用量及添加氧化聚合防止剂。但需注意,这会影响到涂料的干燥性能,减量必须是有限度的。对于氨基醇酸树脂的涂料,应添加有氢氧根的酒精类极性溶剂,这对于结皮具有显著的效果。 常见故障三:涂料硬化粘结 成因及对策: 涂料表面结皮后形成胶状体,若进一步发展往往出现硬化而产生粘结现象。通常,应选择低酸值的载色剂,也可添加肪酸酯或胺类来防止硬化粘结。值得注意的是,醇酸树脂对于高酸值载色剂不发生硬化粘结,对于低酸值载色剂反而会产生硬化粘结。 常见故障四:颜料沉积分离 成因及对策: 通常,颜料粒于在涂料的高分子溶液中呈悬浮分散状态,由于溶液和颜料粒子的比重不同,颜料常常沉淀,处于亚稳定状态,导致镀膜过程中由于搅拌不充分而形成涂膜色泽不均或表面光泽差异,以及涂料在管路输送时阻塞。为了防止沉淀和分离,应选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使分散剂保持一定的粘度,并合理确定溶剂的组成。如果涂料已产生沉积分离,应采用良好的分散器械和分散方法,充分搅拌。 常见故障五:涂膜下垂或流挂 成因及对策: 垂直面上的涂膜流挂后,会产生柱状或波状条纹,长柱状的条纹称滴流,帘状条纹称流挂。产生滴流和流挂是以涂料的流动性为起因的,它与涂料中颜料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有无添加剂直接相关,而且对其影响较大。一般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和溶剂挥发速度慢的涂料容易产生滴流。另外,由于含有颜料的涂料容易表现出触变性,所以采用机械搅拌的涂料容易产生流挂。涂料的粘度对滴流具有一定的影响,通常涂料粘度越高,越不容易滴流。 不过,同一粘度的涂料滴流性亦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受涂料触变性及溶剂挥发性的影响。为了防止涂料滴流及流挂,可考虑使用挥发性较好的溶剂,涂层应尽量喷涂得薄一些,适当调整稀释剂的稀释比例,适当降低涂料的粘度,合理控制喷枪的距离及运行速度。 常见故障六:涂层白化 成因及对策: 涂膜在干燥过程中或干燥后,表面产生白色的雾化现象称为白化。产生白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涂料中的溶剂急剧蒸发时,尽管周围的环境温度较高,涂液温度却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进入料液中,使得涂料中的聚合物或是沉淀,或是因凝结水的挥发,涂膜中充满气体,干燥后,膜面就会出现微小的白浊印迹。 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若使用含有大量挥发快的溶剂的亮漆系涂料进行涂装时,溶剂的挥发会骤然带走大量的热量,导致涂液表面温度下降,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并混入其中,造成涂料中的聚合物沉淀,产生白化。此外,如果采用溶解力弱的稀释剂稀释涂料,则溶解力强的溶剂成分很快挥发,使涂料中的非溶剂成分比例增多,导致溶解了的聚合物沉淀,产生白化。由此可见,白化主要取决于相对湿度、涂料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溶剂及聚合物种类等因素。

喷漆中的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喷漆中的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1.发白 发白又称“起雾〞,成因是油漆内的溶剂急促挥发。造成漆膜表面温度下降,这时空气里的水分就在油漆表面凝结,并混入漆膜,形成发白。 避免方法: 1〕使用油水分开器以清除气管内的水分。 2〕避免在高湿度时喷涂,必要时可在油漆或清漆中加入不超过15%的化白水(防潮剂〕。 3)使用符合规格的稀释料。 补救方法: 可试用粗蜡抛光去除,或进行漆面全过程美容,使漆膜面恢复光泽。如果发白是产生在清漆内(银底漆表面发白),应彻底打磨重喷。 2.腻子印 腻子(原子灰)打在风干类油漆的表面时,腻于自干时产生收缩。形成接口处向上浮当喷涂油漆时里面的溶剂将腻子的四周溶化,因而形成腻子印。 避免方法:

1〕建议将腻子订在金属表面、原厂漆表面和完全干燥的双组分烤漆表面。 2〕使用快干厚膜底漆; 补救方法: 1〕硝基漆可持漆面完全干燥磨平重喷,重喷二道底漆及面漆,或作脱漆处理并铲至金属表面重作处理。 2〕2K烤漆漆膜完成干燥后,彻底打磨重喷。 3.起泡 成因大至有如下几点: 1)油漆受到污染; 2)待喷的表面不清洁; 3)使用不良的溶剂; 4)新喷漆膜没有干燥就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5)没有清除气管内的水分和油; 6)锈穿了的金属基底。 避免方法: 1)避免在高湿度时喷漆,气压泵必须加设油水分开器。 2)喷漆前应清洁待喷工作面,彻底清除金届表面的锈迹。 补救方法: 铲至金属面重新处理。 4.渗色、浮红

就是在红色漆膜面重喷浅色漆(包括浅银色漆)时出现浮红的状况。主因是部分红色颜料有向上浮在漆膜表面的特性,当新漆内的溶剂溶解了旧漆膜表面时,旧漆里的/颜料(包括红色)就跟随挥发的溶剂上升到新漆膜的表面,因而形成浮红。 避免方法: 1)在重喷浅颜色于红色或带红色的车子时,应使用有效的隔绝底漆依据漆种选用防浮红底漆。 2)切记一般的黑色漆及银粉漆,不能有效地把浮红地方隔绝。 补救方法: 在现红的地方重喷二层防浮红底漆(不用打磨),接着喷涂三层二道底漆,打磨后重喷面漆。打磨时应避免磨破防浮红底漆。 5.龟裂 油漆表面产生裂痕及脆裂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漆膜过厚或油漆老化而产生的。 补救方法:铲至裸铁皮重新处理。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流挂;在垂直和斜面上,漆膜形成不均匀的条纹和淌挂下垂状态。 1、枪距近:喷出的油漆没在密布均匀的释放区,射在被涂面上面积小漆量大。小枪150mm至250mm,大枪250mm至350mm。 2、枪速慢:形成湿膜一次过厚,因漆液的重力而下垂。小枪每秒300mm 左右,大枪每秒400mm左右。 3、气压大:出漆速度加快,射在被涂面上造成喷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小枪每平方厘米4公斤,大枪每平方厘米6公斤。 4、粘度稀:粘性底,附着差,挂不住,抵抗不住漆液重力。小枪喷底漆18至22秒,面漆16至18秒,拉光12至16秒。大枪喷底漆25至30秒,喷面漆18至22秒。 5、室温低:枯燥慢,第二次喷漆间隔时间短,湿膜过厚而下垂。≥-3度,最正确25度左右。 6、角度不对:厚薄不均,薄处遮盖正好时,厚处湿膜过厚而下垂。上下左右不弧状、不倾斜,横平竖直。 7、搅拌不均:涂料稀稠不均时压力释放形成脉冲,使用前搅拌透,使用后定时搅拌,每15至20分钟左右搅拌一次,温度高时时间短一点。 8、喷出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根据枪嘴直径大小与空压力的调整。 9、漆前处理不好:油水影响湿漆膜吸附力,去除干净,操作环境湿度≤80%。 10、湿膜太厚〔重枪〕:一次喷涂过厚,湿膜小枪≤15um,大枪≤25um。 11、压缩空气中油水没排尽:空气中油水混入漆液中,造成被涂面油水污染影响湿漆膜吸附力与漆膜层别离。定时排放油水别离器油水,夏日室外每小时一次,冬天室外三小时一次,其实二小时一次,室增加一小时。排放油水处与喷枪枪距离≤15m。 二、颗粒:有颗粒杂质突起物影响漆膜外表的平整光滑和光泽度。

喷涂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喷涂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现象:起粒 喷涂 缘由:作业现场不洁,灰尘混入油漆中;油漆调配好后放太久,油漆与固化剂已产生共聚微粒;喷枪出油量太小,气压太大,令油漆雾化不良或喷枪离物面太近 解决方法:清洁喷漆室,盖好油漆桶;油漆调配好,不宜放太久;调整喷枪,以使其处于最正确工作状态,确定枪口距离物面20-50CM为宜。 2.现象:垂流 缘由:稀释剂过量令油漆粘度太低,失去粘性;出油量太大,距物面太近或喷运行太慢;每次喷油量太多太厚或重喷间隔时间太短;物面不平,尤其流线体外形易垂流 解决方法:按要求配比;掌握出油量,确保喷漆离提高喷枪运行速度;每次喷油不宜太厚,分两次最好把握间隔喷漆时间;掌握出油量,削减漆膜厚度;按使用说明配比 3.现象:桔皮 缘由:固化剂太多,令漆膜枯燥太快反响猛烈;喷涂气压太大,吹皱漆膜以致无法流平;作业现场气温太高,令漆膜么应猛烈 解决方法:按使用说明配比;调整气压,不行太大;留意现场温度,

可添加慢干稀释剂抑制枯燥速度 现象:泛白 4.缘由:作业现场气温湿度大,漆膜反响猛烈,可能和空气中水份结合产生泛白现象;固化剂过量,一次喷涂太多太厚 解决方法:留意现场湿度,可添加防白水,阻挡泛白现象发生;按比例调制,一次喷涂不行太厚 5.现象:起泡 原固:压缩空气有水混到漆膜上,作业现场气温高,油漆枯燥太快;物面含水率高,空气湿度大;一次喷涂太厚 解决方法:油水分别,留意到排水;添加慢干稀释剂;物面处理洁净,油漆加防白水;一次不宜太厚 6.现象:收缩 缘由:涂装面漆前底漆或中间涂层未干透 解决方法;按扒荐的每道扫枪喷涂层的厚度喷涂 7.现象:起皱 原顺:枯燥时间太短或漆膜太厚;底漆或腻子中固化剂选用不当;底漆腻子化不完全;喷涂面漆时一道枪走得太厚,内部深剂未准时挥发,外干内不干。 解决方法:每道涂层之间要赐予足够的枯燥时间;实干后只能喷其次道或湿喷湿。

涂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涂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涂装工程是“面子工程”,做的不好,就要返工,那么时间与金钱就白白的浪费。俗话说涂装行业是三分油漆、七分施工。油漆是否好用是与油漆师傅的技术水平密不可分。 公司根据以往案例,深入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们明白,因各施工单位的情况不一致,在涂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涂膜缺陷,产生的原因与被涂物的状态、选用油漆、涂装工艺及设备与涂装环境等有关。现将涂装常见的漆病及防治方法详述如下 1、渗色 被涂物的原有面漆(例;红色、褐色及黄色面漆)的颜料渗入被涂物面漆中,常产生在涂浅色面漆场合。 由底层上除附着的着色物透过或者渗入面涂层,产生异色斑现象称之底层污染。 起因: (1)被涂物表面被底层有渗色倾向颜色的漆料所污染(如落上漆雾)。 (2)设备未清洗干净。 (3)旧漆面未进行适当封固。 (4)底涂漆料被易形成渗色的材料所污染。 预防: 勿使易产生渗色的漆雾落在于工作物上。完全清洗所有设备。在未进行喷涂前,先在一小片的地方,喷涂一层色漆,测试原有漆膜,如有渗色状况,则按漆厂要求予以封固。 (1)底漆内绝不可混入其它杂质。 (2)使用面漆近似颜色的中涂漆,假如白色或者浅色面漆,则不能使用红色的中涂层。原子灰腻子使用的固化剂不应过量。 补救方法:在多层底漆及面漆均已喷涂后开始发生渗色时,则可用防渗封底予以隔绝。 2、涂膜产胶状物或者硬块。 起因: (1)稀释剂溶解力差导致涂料中的胶状物不能全部溶解。稀释时会先出浑浊,然后析出胶状物,尽力搅拌也难溶解,清漆此种现象较好。 (2)色漆析出的胶体与颜色结成硬块,稀释硝基漆中的硝化棉有一定限度,超出限度即析出。 预防: 选用质量好的稀释剂、清漆,禁止使用质量差的稀释剂与放置时间过长的清漆。 补救方法: (1)对稀释剂与要紧成膜物质间的配备是否合适难于确信时,可将涂料涂装玻璃上,观察其是否有析出;有严重析出时,则不能使用。 (2)硝基漆有析出时,可加丙酮等强溶剂使其再溶化。 (3)漆膜已产生析出,用水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涂一层面漆. 3、发白 涂装过程中或者刚喷涂完的涂层表面呈乳白色无光泽。多发生在高湿环境下喷涂挥发性涂料的场合,严重时完全失光,涂层上出现微孔。 起因: 漆内溶剂急速蒸发,使涂面温度降底,导致大气中湿漆面凝聚,沉入涂膜中致使树脂析出而变白。漆可能喷涂过薄、油漆配套不当,或者板材比较潮湿。 (1)喷涂场所空气湿度过高。 (2)所使用稀释剂品质不良,挥发太快。 (3)喷漆场所气温严寒,特别在被涂物温度低于室温的场合。 (4)喷漆室内空气流通不良,又没有加热设备。

在喷涂油漆过程中常见的16个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喷涂油漆过程中常见的16个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针孔 问题现象: 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问题原因: (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2)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3)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一次性施工过厚。(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7)环境温度湿度高;(8)木材含水率高。 解决对策: (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 (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 (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 (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 (6)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二、起泡 问题现象: 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问题原因: (1)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 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起泡。(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 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3)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 空隙口孔眼等。(4)油漆粘度过高。(5)油漆配比不恰当。(6)刷涂时来回拖动

刷子,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7)底材表面附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8)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9)大部分与针孔原因一样。 解决对策: (1)木材应干燥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 (2)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刷面层涂料。 (3)应将木材接合处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 (4)最好用干净的碎布清理基材表面的杂物,不要用手触摸,清理干净后的被涂表面,即可上涂料。 (5)油漆的施工粘度要合适。 (6)刷涂时不要来回拖动,先横理,后竖理,最后顺木纹方向理直。 (7)定期排出压缩机中水份,加装油水分离器。 (8)参考针孔的对策。 (9)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对气泡严重的,先挑破气泡,用砂纸仔细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按涂装工艺修补。 三、发白 问题现象: 涂膜含有水份或其它液体,涂膜颜色比原来较淡白,涂膜呈现白雾状。 问题原因: (1)板材含水率过高,日久水份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2)环境湿度过高;(3)施工表面、容器、油漆中混有水分;(4)稀释剂挥发太快;(5)底层漆膜中含有的水分没有清除干净;(6)对于黑胡桃木等深色板材使用透明性较差的油漆,因为透明性问题发白;(7)油漆施工过厚;(8)固化剂配套错误,与油漆不相容而发白。 解决对策: (1)板材施工前要经过干燥处理,控制板材含水率在12%以下; (2)对于深色板材要选用透明性较好的油漆施工;

喷涂中的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

喷涂中的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 一、气纹:喷涂表面有不规则块,大部分呈圆形,颜色较其它部位暗 且表面粗糙。 原因:成型时模具内空气没有完全排除,导致素材表面密度 不一致产生气纹。 对策:1、增加模厚或降低烤箱温度。 2、砂磨气纹部位,淡化气纹与其它部位的差别。 3、改用溶解力较低的溶剂。 1、表面有龟裂,像用刷子擦过未干油漆留下之痕迹。 2、有如重工品磨痕, 3、有亮印,如顶针位发亮,凸起。 原因:1、烤箱温度过高。 2、开油水沸点太低未充分反应既已挥发。 3、油漆中树脂含量太少。 4、素材中加入水口料过多。 对策:1、降低烤箱温度、使之自然挥发。 2、加入慢干水或更换为溶解力较弱的溶剂。 3、调整油漆比例,增加树脂含量。 4、素材原料中不放或减少水口料含量。 注:重工品不会有烧焦现象勿将磨痕判为烧焦。 三、面粗:表面粗糙、手感不细腻且伴有小颗粒状的油漆。 原因:1、油漆粘度过高。 2、油漆成分配比不合适,导致树脂与颜料未完全溶解。 3、喷枪未调致最佳状态,(如气压过大,油量过小等)。 4、产品重工次数过多,涂膜太厚。 对策:1、降低油漆浓度。 2、合理调整油漆比例;使之完全溶解。 3、注意喷枪气压、幅度、油量的调整。 4、做重工品时应将油漆调配相对较稀状态。 四、发白:油漆表面不透明,模糊不清,有水雾状或被涂物边沿呈灰色, 无金属感。 原因:1、气温骤然下降,导致室内、外温度差过大。 2、产品表面有水气或压缩空气未完全干燥。 3、温差过大,热空气遇冷产品凝结成水气。 对策:1、将产品在喷涂前进 行烘烤或在喷柜前安装烤箱。 2、减少空气流通,如送风、抽风等,抽风调至最低点 且保持相对平衡。 3、提升烤箱温度并将热量散发至生产线周围,减少生产线 温差、湿度差。 4、添加防白水(先试验再加,以防影响性能)。 五、面花:被涂物同一表面颜色不均,有亮有暗。 原因:1、油漆喷涂厚薄不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