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547.57 KB
- 文档页数:13
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分类、常用复合吸入制剂、适应症、指南、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要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吸入制剂已成为临床指南推荐用于治疗哮喘和COPD的首选给药途径。
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目前吸入制剂分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
复合吸入制剂有:ICS+LABA、LABA+LAMA、LABA+LAMA+ICS。
按吸入装置分类:干粉吸入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溶液等。
常用8种复合吸入制剂ICS+LABA: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
以上4种都属于国家医保乙类药品(2023版目录),其中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属于国家基本药物(2018版)。
LABA+LAMA: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
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不在国家医保目录(2023版目录),另三个药均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协议期内谈判药品。
适应症指南推荐《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2023版)》推荐:ICS-福莫特罗(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为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首选控制及缓解药物。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ICS+LABA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剂量ICS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至重度慢性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中,指出COPD初始治疗方案推荐,B组COPD患者若CAT>20分,推荐起始使用LAMA+LABA联合治疗;D组COPD患者根据情况可选择LAMA或LAMA+LABA或ICS+LABA或ICS+LAMA+LABA,若CAT>20分,则推荐首选双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异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COPD,都是阻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两种疾病的诊断也都以来于肺功能的呼气流速的测定,尤其是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也就是FEV1。
哮喘的特点在于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但COPD的特点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首先介绍一下两者在定义方面的异同。
哮喘是以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虽然COPD主要影响肺功能,但它有明显的全身反应。
哮喘病程长者、吸烟者可以出现不可逆气流受限。
因此新的哮喘指南强调:一些哮喘病人可以有混合性或不可逆的气流阻塞成分,有时不可能将气流阻塞不完全缓解的哮喘与具有部分可逆性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区分开。
在流行病学方面,哮喘,哮喘病程长者可以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同时可以出现肺弥散功能下降、高分辨率CT显示有肺泡结构破坏。
这些特点都支持哮喘合并COPD。
COPD:部分COPD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也就是哮喘对部分COPD的发生起主要作用,哮喘是COPD的危险因素。
下面看一下二者在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支气管高反应性、哮喘、以及哮喘反复发作。
哮喘肺功能加速下降的原因,也包括吸烟、严重的支气管高反应性,以及哮喘的反复发作。
下面我们看一下二者的共同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
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在幼小患儿中就可以存在,早期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与将来的肺功能减低有关,儿童期低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示着成年后更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这些显示了肺功能与AHR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都对哮喘有独立的影响。
COPD已经明确气道高反应性可以引起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先于慢性气道症状的发生,并预示肺功能加速下降,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与FEV1的水平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慢阻肺与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容易混淆。
但是,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点,正确的鉴别对于治疗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慢阻肺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并且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准确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慢阻肺:主要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气流受限,呼吸困难,并且通常与吸烟有关。
支气管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主要由于支气管高反应性所致,气道痉挛,炎症反应,黏液分泌增加。
二、临床表现慢阻肺: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虽然也可见支气管哮喘样的慢性咳嗽,但明显的喘息并不多见。
支气管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多有气道受限的可逆性。
三、体格检查慢阻肺:可见慢性呼吸困难,呼吸气促,胸骨旁和锁骨上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常伴有肺气肿、心脏病或肺心病等合并症。
支气管哮喘:肺部体征多不明显,患者可有活动期喘息、呼气性哮鸣音,咳嗽等症状。
四、影像学检查慢阻肺:胸片检查表现为肺气肿、肺大泡和肺血管狭窄等特征。
支气管哮喘:胸片检查可见肺气道充气不良,肺容积减少。
五、肺功能检查慢阻肺:典型表现为气道阻塞,气体交换障碍。
支气管哮喘:可有可逆性气道梗阻,肺功能检查常在发作后显示有气流受限。
六、治疗方案慢阻肺:治疗重点在于停止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缓解症状,通常采用吸氧、药物治疗等手段。
支气管哮喘:主要治疗为控制发作和预防发作,通常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治疗。
七、预后慢阻肺: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影响呼吸功能,容易合并其他慢性病。
支气管哮喘: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控制症状,预后相对较好。
总结:慢阻肺与支气管哮喘虽然都是慢性呼吸道疾病,但是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仔细鉴别,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哮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和痰液过多。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复杂,与吸烟、空气污染、感冒等因素密切相关。
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肺气肿肺气肿是肺部慢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特征是气道扩张和肺组织破坏。
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肺功能受限,易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吸烟是肺气肿主要诱因,长期吸烟可导致肺气肿的发展。
三、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阻肺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情波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晚期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四、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阻塞性通气障碍。
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临床表现,哮喘的发作可出现剧烈的喘息。
哮喘主要是由过敏原、环境因素等诱发。
五、相互关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和哮喘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各自的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常并存于同一患者身上,合称为慢阻肺。
哮喘和慢阻肺也常共存,相互影响,使病情更为复杂。
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肺功能逐渐减退,气道阻塞严重,导致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对于哮喘和肺气肿合并的患者,在治疗上需要兼顾防止哮喘发作和改善肺功能。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和哮喘是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时需要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合干预。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和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早期的干预和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
以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哮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简要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孙永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两者的区别似乎显而易见。
但在临床中,要做到不将哮喘误诊为COPD,或不将COPD 误诊为哮喘,有时并非易事。
更复杂的是哮喘与COPD并存的情况,即“哮喘与COPD重叠综合征”(简称重叠综合征)。
现行的COPD指南和哮喘指南均提到临床上可见到两者并存,但如何定义和处理却未予以说明。
【病因和发病】重叠危险因素多合并发生率不统一哮喘与COPD并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两者均为常见病,重叠概率必然较大。
更重要的是,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或起源相近,即一种疾病可能会演变成另一种。
“荷兰假说”认为,支气管高反应性是哮喘和COPD的共同危险因素。
此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成年后肺功能损害相关,胎儿或儿童时期的危险因素暴露可能与成年哮喘和COPD的发生有关。
简言之,哮喘与COPD重叠综合征的发病可能因为肺功能的加速下降或儿童时期肺成长不完全,其发病过程由共同的危险因素引起,如烟草/烟雾暴露、支气管高反应性、哮喘和呼吸道感染。
这些危险因素可先后或共同出现,并相互强化。
不同文献对哮喘合并COPD发生率的报道有较大差异。
有研究称约10%的COPD患者同时患有哮喘;另有研究纳入美国联邦医疗补助系统中的3年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6059例COPD患者中有2604例(43%)同时诊断为哮喘,而在5676例哮喘患者中有2604例(46%)至少有一次也在研究期间被诊断为COPD,同时具有两种诊断结果的患者医疗利用、支出和住院率都显著增加。
一项小样本研究发现,44例55岁以上具有阻塞性气道疾病(哮喘和COPD)的患者中,65%为哮喘与COPD重叠综合征,只有16%和21%患者可以明确区分为哮喘或COPD;重叠综合征或COPD患者基本均为既往吸烟者。
【诊断】甄别气流阻塞特征合理选用评估指标推荐一:间接刺激物评估更佳哮喘与COPD并存的临床诊断,需根据症状、病史和生理学异常定论(表1)。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肺弥散功能检查是一种通过测量肺部气体交换能力来评估肺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行鉴别诊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从肺弥散功能检查的意义、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临床特点以及两种疾病在肺弥散功能上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肺弥散功能检查在这两种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一、肺弥散功能检查的意义二、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临床特点支气管哮喘和COPD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虽然它们有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气道过度反应和可逆性气道阻塞。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细胞、气道平滑肌、黏膜腺体等多种因素,导致气道黏膜肿胀、分泌增加及气道痉挛等,从而引起气道阻塞和通气功能减弱。
患者常常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发作时可有气流受限,但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可迅速缓解。
COPD则是一种进行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主要由吸入性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引起,特点是气道壁破坏、纤维化以及气道壁炎症。
COPD患者气道阻塞通常为不可逆性,伴有进行性肺功能损害。
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绀、体重减轻、早晨气促等。
在肺弥散功能检查中,支气管哮喘和COPD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出现差异。
1. 肺弥散功能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弥散功能一般是正常的,或者轻度受损。
因为在支气管哮喘中,肺泡通气通常是正常的,而且肺泡-capillary 单位也通常是完整的。
这些因素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弥散功能通常是正常的或轻度受损的。
而COPD患者的肺弥散功能一般会受到明显影响。
COPD患者的肺泡-capillary 单位可能发生破坏和炎症等改变,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减弱,从而引起肺弥散功能的明显下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慢阻肺和哮喘的区别是什么?
导语:哮喘和慢阻肺两者都是慢性疾病,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像是病症上都会出现咳嗽,气喘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从病因上两者就有所不
哮喘和慢阻肺两者都是慢性疾病,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像是病症上都会出现咳嗽,气喘的问题,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从病因上两者就有所不同,但是很多患者朋友并不难很好的区分。
那么,慢阻肺和哮喘的区别是什么呢?小编现在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区分开来。
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疾病,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慢阻肺与吸烟以及吸入有害气体、颗粒有密切关系,往往是中老年人发病。
另外,中老年慢阻肺患者合并哮喘的情况也不少见。
两者炎症细胞的浸润和致炎物质有很大差异,与之相关的气道结构的改变也不一样。
哮喘表现为大气道的平滑肌增生和肥厚,而慢阻肺则表现为肺气肿、气道壁增厚以及黏液过度分泌等。
在治疗方面,控制哮喘强调的是环境和过敏原问题,以吸入激素治疗为主;治疗慢阻肺则强调戒烟,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主张应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
这两种病都需长期规范治疗,在治疗中有些药物的使用是相同的,比如平喘药、扩张支气管药物等。
慢阻肺的定义和对哮喘的新认识越发使人感觉到慢阻肺与慢性持续哮喘相似。
某些哮喘患者可以有混合性或不可逆的气流阻塞,因此不可能把气流阻塞不完全可逆的哮喘与气流阻塞部分可逆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明确区分。
然而,慢阻肺与哮喘间存在许多差异,最重要是:①哮喘的发病较早,起病于婴幼儿期者不少,而慢阻肺通常起病于中年以后,绝大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区别
近年的研究发现,有相当比例存在慢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同时具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的诊断和/ 或特征,并存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流受限。
与单纯的哮喘或 COPD 患者相比较,同时具有哮喘和 COPD 特征的患者,会具有频繁的急性加重发作、较差的生活质量、更快速的肺功能下降和更高的死亡率,并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
因此,目前的相关国际组织大多倾向采用哮喘 -COPD 重叠综合征(ACOS)来描述这类患者的状况;而且这一主题已得到了广泛地综述和讨论。
2016 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INA) 组织再次发布了其与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议 (GOLD) 组织科学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哮喘、COPD 和哮喘 -COPD 重叠综合征》诊疗共识,旨在为人们提供一种识别这类患者的方法。
[1][2]
共识的主要目标
该共识是要帮助临床医生实现以下目标:①确定有慢性气流受限的患者;②区分哮喘、COPD 和 ACOS;③确定患者的初始治疗及转诊需要;④促进人们在广大慢性气流受限患者人群中进行 ACOS 特点、潜在发病机制和预后方面的研究。
哮喘、COPD 和 ACOS 的相关定义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
患者存在随时间和强度而变化的呼吸道症状,如喘鸣、气短、胸闷和咳嗽等,并伴有可逆性的呼气气流受限。
(GINA 2015)
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性疾病,其特征是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
这种气流受限为进行性的,且与患者气道和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增强的慢性炎症反应相关。
急性加重和合并病可影响患者疾病的整体严重程度。
(GOLD 2015)
ACOS:在获得更多相关临床表型和潜在机制方面的可用证据之前,还难以提出 ACOS 的具体定义。
目前,该术语只是针对相关患者临床特点的适用性描述,即:患者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且具有数个通常与哮喘相关和数个通常与 COPD 相关的特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同时存在哮喘和 COPD 特征,来识别 ACOS 患者。
哮喘、COPD 和 ACOS 的主要特征
表 1 总结了典型哮喘、典型 COPD 和 ACOS 的主要特征,并描述了三者在病史和检查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
表 1 哮喘、COPD 和 ACOS 的一般特点
表 2 支持为哮喘或 COPD 的特征
* 参考下文中的步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