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5.52 MB
- 文档页数:76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简介如下:
1、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1368年-1911年)的皇宫,现在被称为故宫博物院。
2、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862690件/套(截至2019年8月),这些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书画、图书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4、故宫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
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5、故宫角楼是紫禁城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约为13层楼高。
角楼是精巧美观的建筑,具有极高的建筑美学价值。
6、故宫城墙高10米,长3400米,有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
整个大殿装饰着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故宫博物院》一.整体感知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二、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交代故宫的位置及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第2段),统观故宫全局,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第三部分(3~15段),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介绍。
第一层(第3段),介绍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和汉白玉石桥。
第二层(4~10段),介绍三大殿,重点介绍太和殿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及功用。
第三层(第11段),过渡段承上启下。
第四层(12~14段),略写后三宫,突出它以凤为主的宫殿图案。
第五层(第15段),介绍御花园。
第四部分(第16段),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再次突出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和谐统一。
三、中心意思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突出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
四、说明方法文章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故宫建筑群的规模时,用了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在说明太和殿的规模时也用了具体数字。
在写“前朝”、“内廷”的建筑特点时,又用了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它们的异同。
在写御花园时,又和苏州园林作比较。
文中,还适当运用了比喻,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写“弯弯的金水河象一条玉带横贯东西”,写台基的排水管道,“下大雨的时候,水从龙头流出来,就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文中还把六岁的同治、四岁的光绪比作傀儡。
五、问题探究1.这四段文字重点在介绍太和殿,请将这四个自然段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5段: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 6段:太和殿的内景;7段:三大殿的位置; 8段:太和殿的用途。
1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太和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堂,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故宫博物院》相关知识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
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介绍故宫资料
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对称,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其后为御花园。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道教建筑。
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 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介绍故宫资料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下面是关于故宫的详细介绍:一、历史背景:故宫的建造始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耗时14年完成。
清朝康熙年间(18世纪早期),故宫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故宫作为中国封建皇帝的宫殿和政治中心,见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兴衰和历史变迁。
二、建筑特点:故宫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建筑群由9999间房屋组成,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咸福宫等。
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以黄色琉璃瓦、红色墙体和金碧辉煌的装饰为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内部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有超过180万件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钟表、宫廷服饰等,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故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四、参观体验:故宫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欣赏到宫殿建筑的壮丽和细致,感受到古代帝王的生活场景。
在故宫博物院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珍贵的文物,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故宫还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以上是对故宫的详细介绍。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资料介绍一、概述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中国唯一的皇家宫殿博物馆。
它建于明代,是中国封建帝王在领袖地位下所居住的宫殿,后又被清朝皇帝作为行宫居住。
故宫是全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现存宫殿建筑群,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背景故宫由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兴建,它经历了五个朝代,从辉煌到颓废,再从衰败到重生。
经过一百多年的修建和改建,故宫总面积达到72万余平方米,拥有大面积的宫殿、门院、台基、花园、街巷等,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杰作之一。
三、建筑特色故宫的建筑特色是对称、规矩、庄严、尊贵。
它所有的建筑都是以黄色琉璃瓦为顶,瓦上饰以天然红色、蓝色、绿色珐琅(fa lang)彩砖,构成了许多精雕细琢的画龙点睛之作。
同时,故宫内修建有整整齐齐的院落,布局合理,且按方位分明建筑风格独特,成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
四、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和中国历史文化旅游的象征,其建筑、书画、器物、园林等方面共有一百多万件文物,包括重要的宝物和名贵的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美学的独特魅力。
它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价值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五、遗产保护故宫在长时间的内外侵蚀下,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也持续数百年。
为保护和维护好文化遗产,现在故宫博物院成为国际上最大型的文物修复中心之一。
同时,故宫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文物保护、修缮措施和制度,如完善的文物保护法规、组建文物修缮专业队伍、维修文物器物、保持修建原貌等。
六、结尾故宫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文化、历史的魅力和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
同时,它也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重要的一员。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好文物保护经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将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共同保护起来。
、故宫简介各位朋友,过一会儿我们将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叫紫禁城。
“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
“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称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天安门广场北侧。
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全面积72万平方米。
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
在故宫城楼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称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精美角楼。
故宫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整个院落分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
“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
“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
除此之外,故宫内还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样、用途不一的大小宫殿。
据说当年紫禁城共有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够多吧!打个比方说吧,如果一个婴儿从哇哇坠地开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间,等他住遍所有房间后已经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啦!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群,所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可想而知的,故宫自1407年开始筹建,至1420年完工,历时十余年。
施工中征集全国著名工匠10多万名,民夫100万,所用的材料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自故宫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执政。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1912年清帝退位。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首次对外开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多次对故宫进行修缮,使它更加壮丽辉煌。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先介绍到这里,呆会儿我再为大家做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