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8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治理之策经济0901 潘超0902010118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数量激增人口问题严峻(一)人口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21% 的世界人口,而且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在农村,人口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人口数量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增长,人口的增长势必会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对耕地、森林、能源和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势必大幅上升, 同时,废弃物排放量激增,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人口总体素质仍然很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1)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
(2)人口健康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结构老龄化,环境污染加剧以及疾病构成变化、医疗模式转变等因素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卫生事业落后,医疗条件简陋,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不高,一些地方病、传染病依然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二、土地问题“迫”不容缓在“人口——资源——环境”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是最主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近几年我国土地管理秩序等方面虽有所好转,但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或者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目标还没有实现.(一)土地面临的严重问题1、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59亩,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2.4%,且还在不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1.世界银行计算各国财富的指标体系被分解为四种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社会资本。
自然资本:拥有各类自然资本的价值。
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各种人造资本的价值。
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教育、医疗等形成的价值。
生活资本: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的价值。
2.看不见的脚:人们基于自利行为而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
看不见的手在私人和社会之间造成失衡,产生一只看不见的脚。
3.稳态经济:是人口和社会商品生产规模维持在恒定的水平。
物资和能量流通率最小的经济。
四个特点:一是持横的人口数量,二是持横的人造资本数量,三是上述两个数量的持横水平要足以使人们过上较好的生活并可延续到未来,四是维系人口和资本数量所需的物质保持恒定。
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持续发展。
任务: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因、条件、特点、规律和途径。
5.人类文明史的三次转折:第一次转折有狩猎和采集社会向农业文明社会的转折(黄色文明);第二次转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工业文明);第三次是从黑色的工业文明像着绿色的生态文明的转折。
6.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发展与普及并深入实践的过程:198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
(1)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产生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2)1982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后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目标和策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成为一种具有逻辑内涵和完整内容的思想体系,也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3)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把可持续发展转化为具体目标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全球21世纪章程》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标志。
(4)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又称地球峰会,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理论体系,旨在分析和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并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的过程。
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常常伴随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导致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从而损害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必须加以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行环境保护政策,限制和规范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建议。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监管和治理。
其次,要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理论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才能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美好的双赢局面。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请简单阐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作为资产的环境:环境被视为能够提供一系列服务的综合性资产,提供了支持生命的系统(资产)以维持人类生存。
1. 环境为生产过程提供了原材料和能源。
2. 环境为消费者直接提供了服务。
6.什么是收益-成本方法的基本原则?➢收益-成本方法:收益B>成本C(或B/C>1),支持项目;反之,则反对。
7.总支付意愿TWP是如何构成的?请划分价值的类型,并逐一说明。
➢总支付意愿TWP=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
1. 使用价值(反映环境资源的直接利用);2. 选择价值(反映人们在未来有能力使用环境所带来的价值,反映了人们保留未来使用的潜在可能性);3. 非使用价值(反映人们愿意为改善和保存那些永不会使用的资源所支付的价值)。
8.请将估值方法进行分类,并简单说明。
➢直接观察法:以实际可观察的选择为基础,并且实际资源价值可以直接推断出来。
➢或有估值法:征询被访者,环境变化的价值是多少,或者支付多少钱来防止变化或保护物种。
问题:战略偏向;信息偏向;始点偏向;假定偏向。
➢间接观察法:旅行成本法;享乐财产价值;享乐工资方法;避害或保护性支出;间接假定法。
9.什么是第一边际相等原理?什么是Pareto最优?请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边际相等原理:当一项分配方案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净收益最大。
➢Pareto最优:如果不存在使至少一个人获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收益减少的可行方案,那么当前的分配方案时最优的。
➢净收益最大的方案是Pareto 最优分配(有效分配);有效分配使资源的所有可能用途所产生的净收益最大化。
10.什么是第二边际相等原理?➢当所有可能方法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得到一个完成目标所需的成本最低的方法。
11.请阐述并说明有效的产权结构所具备的三大特性。
➢排他性:所有因为拥有和使用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由并且只能由所有者自身所承担,要么直接或间接地出售给他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探讨经济现象和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时,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限于经济增长对人口的影响,还涉及到如何理解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社会发展中人口问题对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影响。
在探讨这一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人口发展与经济问题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了人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人口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当今社会,人口规模以及结构都会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核心议题。
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推动生产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调整也会对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表明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经济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因素。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时,强调了人口对经济的双向影响。
人口与经济发展并非单向的影响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
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会引起人口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发展。
同时,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徙将会塑造经济的发展格局和空间结构。
这种双向影响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再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了人口问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人口的增长、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的限制,如何合理利用和调整人口结构,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关系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阐明这种关系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时代意义的重要一环。
最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强调人口问题又对阶级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