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58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经济学专业详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概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
专业排名重点优势学科单位: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优势学科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重庆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就业前景1)关系人类生存发展,此学科的发展意义深远。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建设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恶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2)此专业有长远的应用价值,总的前景不错。
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评价、环境经济分析、生态经济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这一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3)目前就业出现困难,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加之经济学专业近年大规模招生, 而且对工作的期望值偏高,地区性就业出现失衡,所以 就业呈现困难的局面。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简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该学科涉及到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旨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
研究领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专注于以下几个主要研究领域:1. 人口经济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
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数量、结构、迁移等问题,探讨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和行为模式,为政府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提供建议。
2. 资源经济学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如水、土地、能源)和非物质资源(如技术、人力资本)。
资源经济学研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问题,旨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开展资源评估和管理研究,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经济学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经济活动的不当行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环境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政策效果、制定碳排放减少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它强调满足当前需求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研究方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需要掌握多种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基础工具。
博士研究生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2.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将数理统计学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模型,以评估政策效果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马尔萨斯人口论: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假设: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限制原理);(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增殖原理);(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两种抑制:积极抑制:通过贫困、饥饿、瘟疫、罪恶、灾荒、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增长;预防抑制:通过禁欲、晚婚、不生育等预防人口增加。
马尔萨斯人口论四个结论:(1)“人口法则”是永恒的绝对法则,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2)“人口法则”的作用造成失业、贫困甚至是罪恶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实施“救贫法”是错误的;(3)“人口法则”的作用是把工人的工资压到最低水平;(4)“人口法则”使任何试图通过实现财产平等等来消除失业、贫困的社会改革趋于失败。
马克思: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还有环境的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对人口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表现在马克思关于不同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的著名论点中;其次,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经济是决定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三,经济决定人口的社会构成,决定人口的各种社会规定性,如阶级、职业、部门的规定性;第四,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经济决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下降而产生的劳动力人口叫做“相对过剩人口”。
主要变现为:(1)流动的过剩人口(近代产业中的失业者,随着景气循环的局面反复出现暂时失业和暂时就业);(2)潜在的过剩人口(经常等待着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3)停滞的过剩人口(现役劳动军的最底层,劳动条件最差);(4)需要救济的贫民(失业的工人,绝对过剩人口)。
1、专业概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教育部设立的一门新的经济学学科。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
授予经济学学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承担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任务,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与我校环境学院共建教育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唯一重点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培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口经济学,宏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及规划。
3、研究内容
本专业侧重于人口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它的专业优势在于人口学、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科学的交叉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人口与粮食安全,生态脆弱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等。
4、专业培养目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高层次理论人才,以及相应的宏观与区域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及规划的高级研究人才。
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创新能力,有组织实际工作的能力,能熟练地应用外语。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一章、P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第二章、2.1世界人口的增长(P17人口的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快速增长原因)第二节(了解)第三节(马尔萨斯人口论p26※)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种抑制第四节(凯恩斯人口论)看一看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及其发展)p37“两种生产”原理物质资料,人类自身生产“三种生产”理论p42第三章、第一节p45孩子的成本和效用生育、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p50概念形式教育培训的需求和供给p51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第三节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p56划去三个(刘、拉、非)第四章、第一节p62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p64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第二节适度人口论(什么是适度人口,静态经济适度人口、动态经济适度人口,静态动态要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还有p73城市化及其机制三个方面第五节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经济学(概念)第五章、第二节p90人口压力说第三节p93增长极限轮“资源耗竭”说第六章、第一节什么叫自然资源p108自然资源及其分类第二节p112矿产资源p113七地资源第三节p122人口承载量第七章、第二节p127自然资源定价相关定价理论水资源定价五个方面土地资源定价两个方面定价评价第八章、p135自然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第九章、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第一节P149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P153(背)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第二节p154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必然性P156目标与原则(原则6个)第十章、第一节(关系)第二节p16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p163图第十一章、第一节p172环境-经济体系(四个要素)第二节产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正负… 问题)第三节p179公共商品(两个特性)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供给(如何实现?背过!)第十二章、环境资源的特点环境资源的价值(了解一下)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概念)p193P200环境污染的经济控制手段(知道即可)P203排污权交易(优势及好处)第十五章、第一节p213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4个方面经济及社会背过!)第二节p217 公平的三个方面,效率三个方面(知道即可)第三节p219 价值观五个尺度第十六章、p229可持续的生产模式4个方面(看看)P230可持续的消费模式4个方面第十七章、p234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5个)第十八章、(名词解释为主)P241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原则(3个)节能减排(概念)清洁生产(概念)绿色经济(概念)绿色经济基本原则低碳经济(概念)第十九章、p269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P270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内容(6个)。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工程试题摘要:一、引言1.介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2.马工程试题的背景和意义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与内涵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2.资源配置理论3.环境价值理论四、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实践与应用1.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政策实践2.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案例分析3.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五、马工程试题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启示1.马工程试题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推动作用2.马工程试题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挑战3.马工程试题对未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建议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门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它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以马工程试题为例,探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与应用。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与内涵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等方面。
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保障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兼顾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资源配置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研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简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活动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专业背景、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综合运用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经济学关注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等问题,通过分析人口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消费需求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影响,为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是资源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资源经济学关注资源的稀缺性、替代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分析资源的供需关系、资源价格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为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学支持。
资源经济学还涉及自然资源的评估、保护和管理,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再次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环境经济学关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问题,通过分析环境外部性、环境成本和环境政策等因素,为推动绿色发展和构建生态文明提供经济学解决方案。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是人口政策和社会政策领域,通过研究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制定人口计划、教育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通过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制定资源管理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还在城市规划、农业发展、能源转型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活动对其的影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简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人口福祉的问题。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关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源头。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因素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通过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问题,分析人口对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关注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资源的供需关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等问题,旨在寻找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关注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而环境问题又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既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又能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的供需关系、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如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以便能够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学科门类:经济学(02)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
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在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水利、环境等学科雄厚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良好的协作研究条件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水资源经济、环境生态、区域可持续发展、项目影响评价、环境灾害评价与预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有博士学位人员8人;近5年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一、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从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人口经济学2、环境经济学3、资源经济学4、可持续发展三、学制和学分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