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课本第3页自主练习1.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画“√”。
x +5 ( ) 15+5=20 ( ) x ÷5<25 ( ) 3y=12 ( ) 8-n=6 ( ) 10÷m=2 ( )2x +3>10 ( ) 3x +5x=160 () 24+6=540 () 2. 看图列方程。
3. 填一填。
课本第7页自主练习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 解方程。
X +8=13 2.5+X=5.3 X -2.7=13 X -40=15 X -1.6=1.4 X -5.3=103. 括号里哪个X 的值是方程的解。
4. 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1)买一套课桌椅一共用120元。
其中椅子的价格是40元,桌子的价格是X 元。
(2)一筐西瓜有X 个,如果卖出6个,还剩下13个。
(3)小红买了一个单价为105元的书包,她付了X 元,找回15元。
(4)小东体重X 千克,小美的体重是35千克,小美的体重比小东轻13千克。
X 30 100 x 60 x x 方程:方程: x 50 x 20 10方程:方程:方程:一个书包x 元一块橡皮2元 25元书包的价钱+ = 总价钱方程:一箱皮球x 个 4个皮球 10个+ = 总个数方程:一盒彩笔x 支42支× = 总支数方程:一盒彩笔x 支一盒彩笔x 支 X -24=56 解:X -24 ○ □ =56 ○ □X = □ 45+X=64 解:45+X ○ □ =64 ○ □ X = □ 43+X=62 (X=105 X=19)X -56=37 (X=19 X=93)X -1.02=3.98 (X=5 X=2.96)一箱苹果x 个每盘放了12个÷ = 每盘的个数方程:课本第9页自主练习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数。
2. 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4. 看图列方程。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第二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第三课认识岩石第四课做个岩石百宝箱第五课岩石的用途第六课岩石的风化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第七课土壤里有什么第八课土壤的种类第九课土壤与植物第十课保护土壤第十一课认识光第十二课玩镜子第十三课筷子“折”了第十五课飞旋的陀螺第十六课光与我们的生活彩虹的秘密飞旋的陀螺光与我们的生活第十七课航海家的发现第十八课地球上有什么第十九课我在哪里第二十课苹果为什么落地第二十一课测量重力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热胀冷缩•认识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提出问题: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制订计划: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观察、试验、制作: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思考与结论: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对待科学学习态度: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物质世界: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岩石的科学•认识科学探究: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观察、实验、制作: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试验记录。
•搜集整理信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初步学会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表达与交流:选择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图1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41~42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会画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高。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三角板。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学校五年级“巧手小工匠”兴趣班的同学要用木条来做衣架。
我们欣赏一下他们制作的衣架吧。
点击课件,内容见图1。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可能会有以下几个问题:(1)衣架是什么形状的?(2)为什么做成平行四边形的?(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师: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从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兴趣小组为班级制作衣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解决“衣架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师:衣架是什么形状的?预想学生能轻松回答。
师:生活中哪里还有平行四边形?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二)解决“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问题1.沟通知识,猜想特征。
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要想研究这个问题,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时候是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的?小组讨论。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我们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研究的,那平行四边形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小组讨论后交流并板书:对边可能平行;对边可能相等;对角可能相等;……2.小组探究,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刚才是我们自己的猜想,你能想出办法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吗?学生借助直尺和三角板探究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教师根据小组探究情况点拨学生。
1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初步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提示抓住教学契机,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实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飞跃,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为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方程的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难点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任务单;情境图。
学生准备:课前先收集“节能减排”的资料或图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1)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熟悉的车牌号。
明确:字母在车牌号中起到了简单明了的作用。
(2)合作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字母或符号起到简洁的作用。
学生举例预设:(1)英语课本,学校的名字下面有英文字母。
(2)计量单位、简便写法。
多媒体展示(3)提问:谁来说说生活中这些地方用字母的优越性?明确:让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的简洁美。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课本。
游戏体验法: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师:同学们,对这个儿歌不陌生,大家接着往下说。
学生边拍手边说。
师:我们就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生:说不完。
师:那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儿歌的内容呢?生: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
师:那用字母大家会表示吗?例如:n只青蛙()张嘴,怎样填写?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时,通过儿歌游戏唤起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21青岛版全册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 掌握物体的形状、质量、颜色等基本属性- 了解生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和观察记录教学内容第一课:科学是什么- 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课:物体的属性-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物体的形状、质量、颜色等属性,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属性-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第三课:生物的生长变化- 通过观察和讨论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第四课:生物的繁殖- 通过观察和讨论植物和动物的繁殖方式,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繁殖过程-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繁殖过程第五课:科学实验- 通过教师演示和引导,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总结实验结果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 教学内容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每一课的教学内容3. 学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研究主动性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5. 总结归纳:通过回答问题或小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6.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小测验或作业评分,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资源- 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图片、实物和实验器材:用于示范和实践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设备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44.巡视指导。
5.讲述麦哲伦航行,播放视频。
6.模拟实验,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实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模拟实验。
7.提问:麦哲伦航海旅行给你什么启示?通过麦哲伦实验航海经历,深刻体会前人探索地球历程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
8.总结。
明什么?证明地球是什么形状4.汇报交流:(1)前人探索地球历程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
(2)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盖天说、古印度学说、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认识,以及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前人探索地球历程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
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事实认识地球的形状。
环节三: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教师活动1.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所居住的家园——地球。
这两幅图片分别是在月球上拍摄的和利用人造卫星拍摄的。
从图片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2.同学们课前也收集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请以小组为单位将资料整理,归纳。
3.教师播放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视频资料。
思考:通过视频,你又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1.学生看图描述地球的样子。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3.汇报交流: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地半径约为6357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4.交流:我知道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代技术拍摄的地球,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播放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视频资料和数据,加深学生对地球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英语1.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make today?A.Cups.B.Some flowers.C.A big vase.2.Where is the woman?A.In a restaurant.B.In a hair salon.C.At a tailor’s shop.3.What has happened to Jerry?A.He has gone to visit his mother.B.He has asked for sick leave.C.He has found a new job in Europe.4.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clock?A.She has trouble waking up.B.She wants to buy someone a gift.C.Her watch is broken.5.What does the man mean?A.He already has the signature.B.He is still interested in the signature.C.He doesn’t want the signature.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camera?A.It’s easy to use.B.It’s only for professional use.C.It’s better than an Olympus E1.7.What does the man promise to do for the woman?A.Choose a camera for her.B.Take some photos of her.C.Play tennis with her.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四年级下册:
教案报送进度与课题名称
(51课时)
1周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孙
第2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运算中的规律;-------孔
第二单元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李令令
2周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练习;-------王
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与计算公式;-------黄
第4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综合练习;-----------高
3周
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
第1课时:加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刘
第2课时: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及减法的性质;-------李佩第3课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张
4周
第4课时:乘法的结合律与交换律;--------马
第5课时: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郝
第6课时: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除法的性质;--------侯
5周
第7课时:乘法的分配律;---------孙
第8课时: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与应用;--------孔
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征;--------李令令
6周
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王
第3课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黄
第4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高
第5课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刘
第6课时:梯形的特征;--------李佩
第7课时:多边形的综合练习;---------张
8周
第8课时:实践活动——图形的密铺;----------马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课时:认识两位小数;-------郝
第2课时:认识三位小数;---------侯
9周
第3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孙
第4课时:小数的性质;-----------孔
第5课时:小数的比较与性质练习;---------李令
10周
第6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王
第7课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练习;---------黄第8课时: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高
11周
第9课时: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练习;------- 刘
第10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 李佩佩
第11课时: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张
12周
第六单元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物体;------------ 马
第2课时:根据看到物体的形状确定物体的摆放;----------- 郝
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及验算;------------- 侯
13周
第2课时: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孙
第3课时:小数连减、连加、加减混合;--------------------- 孔
第4课时:小数简便计算;-------------- 李令
第5课时:智慧广场;--------------- 王
第八单元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
第1课时:求较复杂平均数;--------------------- 黄
第2课时: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高
15周
第3课时:复式统计表与复式分段统计表;---------------- 刘第4课时:实践活动——消费知多少;------------------- 李佩佩第九单元回顾整理——总复习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张
16周
第2课时:运算律;--------------- 马
第3课时:多边形;------------------------ 郝
第4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侯
17周
第5课时:小数的加减法;------------------- 孙
第6课时:观察物体;---------------- 孔
第7课时:平均数与复式统计表;------------------- 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