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6
X射线防护的基本方法对于射线检测人员,主要考虑的是外照射的辐射防护,通过防护控制外照射的剂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不超过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
射线防护的三要素是距离、时间和屏蔽,或者说射线防护的主要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俗称为射线防护的三大方法,其原理如下:§3.1 时间防护时间防护的原理是: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就可能使他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仅在非常情况下采用此法),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缩短人体受照射的时间)。
根据:剂量=剂量率x时间,因此可根据照射率的大小确定容许的受照射时间。
例题1:射线检测工作人员所处位置在有辐照的情况下该位置的剂量率为50x10-6Sv/h,按照GB4792-1984的规定,为了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如果每年按照50周考虑工作时间,则每周的剂量当量限值为1mSv=1x10-3Sv,则工作人员每周可工作的小时数是多少?解: [1x10-3Sv]/[50x10-6Sv/h]=20h例题2:按照GB4792-1984的规定,为了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如果每年按照50周考虑工作时间,则每周的剂量当量限值为1mSv=1x10-3Sv,射线检测工作人员每周工作时间如果是24h,则工作人员所处位置在辐照时的最大剂量率不能超过多大?解:[1x10-3Sv]/[ 24h]=41.6x10-6 Sv/h§3.2 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距离防护的射线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辐射源是作为点源的情况下,辐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吸收剂量均与该点和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平方反比定律,即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变化(在源辐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剂量率或照射量与离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现场射线探伤防护措施
射线探伤是无损检测的重要手段,为了施工现场广泛采用。
由于放射线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电子离作用,因此,在进行射线探伤,尤其是现场探伤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1.现场屏蔽
采取有效的屏蔽方式,限制射线的辐射空间。
在预制厂内设置一套活动探伤集装箱铅房。
施工现场设置五个临时铅棚。
尽可能利用各种建筑物遮当。
2.操作人员的防护
1)射线探伤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穿防护服戴防护镜。
2)作业班组配备射线剂量检测仪。
3)操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器具。
3.射线装置的管理
1)射线探伤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并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
2)射线探伤装置控制器应增加自动或遥控装置。
4.施工现场的防护管理
1)射线探伤应尽量在探伤室内,活动铅房或铅棚中进行。
2)室外探伤应选择在无人作业的时间或区域进行。
3)射线探伤时应设置警示标志(如警灯、警绳等)。
并加强界区巡逻,防
止无关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5.射线探伤防护用品。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要求
一、防护设施
1、透视、摄影、CT扫描均为隔室操作。
2、移动式床旁X光机施行远距离操作(大于2m)或穿铅衣,并对周围人员争取防护措施。
3、对受检者配备铅防护毯、防护颈套、防护巾、防护三角巾和高领坎肩式防护围裙等。
二、诊断X射线防护操作要求及被检者安全防护要求
1、X射线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注意掌握其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射线诊断。
2、除了临床必需的透视检查外,应尽量采取摄影检查。
3、摄影时,X射线工作者应严格按所需的照射部位调节照射野,受检者的非透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摄影时,X射线工作者必须在隔室等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对受X射线检查者的性腺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护,孕妇一般不宜作X射线检查。
6、对儿童进行X射线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注意非检查部位的防护,特别应加强性腺及眼晶体的屏蔽防护。
三、个人防护措施
1、尽量缩短接触射线的时间。
2、尽量增加与X线管的距离。
3、正确运用各种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4、保持个人剂量监测与定期健康体检。
XXXXX工程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XXXXXXXX公司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1.前言1.1为保证X射线操作人员及周围公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只适用于萨南至南压输气管道更新X射线探伤检测过程中的防护、人员资质、环境保护等要求。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3.人员要求3.1从事X射线操作的人员应年满18周岁,经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职业的要求。
3.2 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放射性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基本知识。
3.3 X射线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制度。
3.4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取得省级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3.5 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资质证》。
3.6一般情况下不得雇佣临时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确需使用临时人员从事方射工作的,也应经过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7 检测单位为杭州三维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4.设备要求4.1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不得将带病设备用于现场检测。
4.2设备使用前应经过检定或校准,确定设备各项参数处于要求状态下方可投入使用。
4.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各项性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
4.4 X射线探伤机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5现场操作应保证环境条件符合设备要求,当现场潮湿、及雨雪天气时,应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能在安全条件下工作。
严禁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开机工作,以免发生危险。
4.6 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将各个开关归于零位。
操作人员应将设备清理干净,并将设备收回库房保存。
4.7设备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设备震动、碰撞及受潮,以免设备损坏。
4.8设备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采取防盗措施,避免设备丢失。
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辐射防护设计建设方案范本1:正文:一、引言工业X射线探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但其中的辐射防护问题也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辐射防护设计建设方案。
二、环境调查分析2.1 当地气象因素分析:考虑降雨量、湿度、温度等因素对机房辐射防护的影响。
2.2 周围建筑物分析:检查周围建筑物是否会对机房辐射产生阻挡或遮挡,导致辐射泄露。
2.3 人员通行分析:考虑人员进出机房对辐射防护措施的影响。
三、辐射防护设计3.1 墙体和天花板设计:选用具有辐射防护性能的建筑材料,确保辐射泄露最小化。
3.2 地板设计:选择适当的防护材料,以防止地下辐射泄露。
3.3 防护门设计:采用防护门,确保人员进出机房时的辐射泄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 照明设计:选择防护性能优良的照明设备,以满足机房照明需求并避免额外的辐射污染。
3.5 空调设计:确保机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稳定,并防止空调系统本身对辐射的扩散。
四、辐射监测与控制4.1 辐射监测设备:选用高精度的辐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机房内外的辐射情况。
4.2 辐射控制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工业要求,制定辐射控制指标,对机房内外辐射进行控制。
4.3 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处理并减小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损害。
五、人员培训与评估5.1 辐射防护培训计划:制定辐射防护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培训。
5.2 人员评估与资质要求:制定人员评估机制,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辐射防护法:规定辐射防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7.2 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标准及相关解释。
7.3 辐射防护术语:解释辐射防护中常用的术语及其含义。
---范本2:正文:一、前言工业X射线探伤技术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同时也带来辐射防护问题的关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工业X射线探伤机房辐射防护设计建设方案,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工业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汽车制造、管道建设等领域。
然而,X射线具有一定的放射危害性,因此在进行X 射线探伤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首先,对于从事工业X射线探伤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放射卫生防护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以减少X射线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另外,操作人员还应定期接受放射卫生检测,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工业X射线探伤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安全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设备本身不会存在辐射泄漏的风险。
在进行X射线探伤时,必须设置专门的辐射区域,并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另外,工业X射线探伤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辐射警示标识,警示周围人员注意辐射风险,并且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
对于周围环境,必须进行定期的环境辐射监测,确保X射线探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此外,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还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监测和记录。
对于每次X射线探伤作业,必须记录操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以便及时评估操作人员的辐射暴露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探伤设备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设备的辐射剂量不会超出安全标准。
总的来说,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是保障X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X射线探伤作业的顺利进行。
希望所有从事工业X射线探伤的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放射卫生防护的重要性,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共同维护好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
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
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重性和独立性,其基本要求如下:
1.安全联锁
1)门机联锁
探伤室进出工件大门和人员通道门应与探伤机联锁。
即X射线探伤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XXXXX工程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XXXXXXXX公司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
1.前言
1.1为保证X射线操作人员及周围公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只适用于萨南至南压输气管道更新X射线探伤检测过程中的防护、人员资质、环境保护等要求。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3.人员要求
3.1从事X射线操作的人员应年满18周岁,经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职业的要求。
3.2 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放射性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基本知识。
3.3 X射线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制度。
3.4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取得省级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3.5 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资质证》。
3.6一般情况下不得雇佣临时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确需使用临时人员从事方射工作的,也应经过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7 检测单位为杭州三维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4.设备要求
4.1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不得将带病设备用于现场检测。
4.2设备使用前应经过检定或校准,确定设备各项参数处于要求状态下方可投入使用。
4.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各项性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
4.4 X射线探伤机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5现场操作应保证环境条件符合设备要求,当现场潮湿、及雨雪天气时,应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能在安全条件下工作。
严禁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开机工作,以免发生危险。
4.6 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将各个开关归于零位。
操作人员应将设备清理干净,并将设备收回库房保存。
4.7设备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设备震动、碰撞及受潮,以免设备损坏。
4.8设备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采取防盗措施,避免设备丢失。
5.人员防护
5.1 X射线操作人员应配备防护服、报警器及个人剂量仪。
报警器及个人剂量仪应按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以保证准确有效。
5.2 X射线操作人员应按期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应在具备资质的专业卫生部门进行。
5.3从事X射线操作人员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检查记录、个人剂量记录等。
5.4对于经检查不适合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调离放射性工作岗位。
6.现场防护
6.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通知甲方及相关单位及时撤离放射区,并根据工件及所用射线强度计算出安全距离,在照射时应在安全距离2米以外拉警戒绳、挂警戒灯,行人路口应设置警示牌,标明:“射线检测,请不要靠近”,并派人进行巡视,每个路口至少设置1人进行巡视。
6.2每台探伤机应配备2台警报器进行监测,每次检测前应首先将X射线机开机,打倒工作状态后,用两台报警器分别监测,如果两台报警器都能正常报警,说明报警器工作正常,可以用于监测。
如果报警器不能正常报警时,不能用于现场监测,应修理并检定后方可使用。
6.3现场检测时,操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应按期检定,保证剂
量计处于正常状态。
6.4探伤过程中,应为站队人员留出巡检时间,该时间段不允许探伤检测。
7.职责
7.1经理
7.1.1负责批准安全防护机构的设置,安全防护人员的指派。
7.1.2批准年度安全措施费用的安排及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与发放。
7.1.3 批准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及人员体检计划。
7.2副经理
7.2.1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监督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7.2.2 根据各施工点的情况,落实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
7.2.3组织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
7.3安全主管
7.3.1制定年度安全计划,监督检查各工地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7.3.2负责报警器、个人剂量仪的检定与校验。
7.3.3负责无损探伤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
7.4探伤队长
7.4.1负责制定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监督报警器、个人剂量仪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7.4.2 制定现场检测时各项防护措施计划,与甲方及相关单位沟通,确定探伤检测时间。
7.4.3负责现场探伤机的维护与保管。
7.5现场安全员
7.5.1负责现场安全巡视,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提出批评。
7.5.2对现场各项安全措施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记录报生产技术科。
8、作业地点:XXX(见附图)。
9、联系电话:见附表1。
10、在检测完毕后,通知甲方调度及相关人员。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