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廉洁简朴
- 格式:doc
- 大小:241.57 KB
- 文档页数:29
初中政治廉洁教育教案课程名称:初中政治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廉洁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道德修养。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成为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的人。
教学重点:1. 廉洁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廉洁故事和案例。
2. 准备讨论和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廉洁?为什么我们要讲究廉洁?2. 学生分享对廉洁的理解和看法。
二、讲解廉洁的含义和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廉洁的含义:廉洁是指不贪污、不受贿、公正无私、勤俭节约等。
2. 强调廉洁的重要性:廉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个人品质高尚的体现。
三、分享廉洁故事和案例(10分钟)1. 分享相关的廉洁故事和案例,如:周恩来、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廉洁故事。
2.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廉洁的价值和意义。
四、讨论如何践行廉洁(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如: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勤俭节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廉洁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践行廉洁,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廉洁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是否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做到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勤俭节约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将廉洁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案例等生动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廉洁教育。
名人名言子z ǐ 曰yu ē:其q í 身sh ēn 正zh ân ɡ,无w ú 令l ìn ɡ 而ãr 行x ín ɡ;其q í 身sh ēn 不b ù 正zh ân ɡ,虽su ī 令l ìn ɡ不b ù 从c ïn ɡ。
(孔子)译文:孔子说: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经典诵读衣y ī 贵ɡu ì 洁ji ã,不b ù 贵ɡu ì 华hu á。
上sh àn ɡ 循x ún 分f ēn ,下xi à 称ch ân 家ji ā。
——《弟子规》 译文精解穿衣服贵在整齐大方,而不在于华丽。
衣服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又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
经典故事两袖清风于谦是明朝的名臣,他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
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
有人劝他:“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
”第六课 廉洁简朴经典诵读对du ì 饮y ǐn 食sh í,勿w ù 拣ji ǎn 择z ã,食sh í 适sh ì 可k ě,勿w ù 过ɡu î 则z ã。
译文精解对于食物,不要挑食,偏食会营养不良。
吃东西要适可而止,过量会损伤脾胃。
经典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朝乾隆年间,送礼之风盛行,官宦之间更厉害。
一次,健锐营的都统赫老爷60大寿,所属文官武将前往送礼贺寿。
刚直不阿,从不卑躬屈膝的曹雪芹也让随从挑了两坛酒,并亲笔写了一幅贺幛前来祝寿。
赫老爷平素很喜欢曹雪芹,见此特别高兴。
一、课程名称廉洁文化教育课程二、教学对象小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廉洁自律的品德;3. 提高学生对反腐倡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廉洁文化的内涵、意义及如何践行;2. 难点:如何将廉洁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廉洁文化相关课件、故事、视频等教学材料;2. 学生准备:收集廉洁文化相关故事、名言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廉洁文化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廉洁与个人品德的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廉洁文化故事或名言。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包括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廉洁自律等方面;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廉洁文化与个人行为的关系;3. 教师讲解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廉洁文化的感悟;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文化,如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等。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廉洁文化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实践中的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2. 课后实践作业:检查学生撰写的感悟,评价其内容与质量;3. 学生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廉洁行为,评价其践行效果。
廉洁文化课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廉洁自律的品德;3. 提高学生对反腐倡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廉洁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廉洁文化的内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廉洁文化与个人行为的关系;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廉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分享讨论成果;4. 实践环节: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廉洁文化的感悟;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廉洁文化的重要性,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实践中的收获。
廉洁教育读本教案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廉洁的含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具有廉洁意识和行为。
三、教学内容1. 廉洁的含义:介绍廉洁的概念,解释廉洁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廉洁行为:讨论廉洁行为的表现,分析廉洁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3. 廉洁榜样:介绍廉洁榜样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和精神。
4. 廉洁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廉洁行为,如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拒绝腐败等。
5. 廉洁法规:介绍相关的廉洁法规,让学生了解法律对廉洁的要求和规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廉洁的含义、价值和行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廉洁榜样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品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廉洁行为的意义和实践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廉洁的理解和认识。
2.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廉洁行为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改变。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见解。
4. 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价,促进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改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一则廉洁故事或新闻,引起学生对廉洁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廉洁的含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廉洁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廉洁榜样的实例,让学生学习他们的品质和精神。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廉洁行为的意义和实践方法,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5.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廉洁行为计划,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实践廉洁行为。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廉洁故事或新闻素材。
2. 廉洁榜样的案例资料。
3. 廉洁行为计划模板。
4. 教学PPT或黑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参与,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廉洁的重要性。
4. 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实践廉洁行为。
廉洁教育教案全一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廉洁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腐败现象,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1.廉洁的含义及重要性2.廉洁自律的表现3.廉洁教育的意义和方法4.廉洁行为在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廉洁的含义,掌握廉洁自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廉洁的含义及重要性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廉洁是什么意思吗?(2)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廉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廉洁的含义(1)廉洁:不受贿赂,不贪污,不谋取不正当利益。
(2)廉洁的表现: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廉洁自律。
3.分析廉洁的重要性(1)廉洁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2)廉洁是个人品德的体现。
(3)廉洁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第二课时:廉洁自律的表现1.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廉洁的含义和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到廉洁自律呢?(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廉洁自律的理解。
2.讲解廉洁自律的表现(1)不贪污受贿,不接受不正当的馈赠。
(2)诚实守信,遵守法律法规。
(3)公正无私,不偏袒、不徇私情。
3.案例分析(1)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廉洁自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课时:廉洁教育的意义和方法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吗?(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廉洁教育的理解。
2.讲解廉洁教育的意义(1)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预防腐败现象。
3.廉洁教育的方法(1)家庭廉洁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廉洁意识。
(2)学校廉洁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廉洁品质。
第四课时:廉洁行为在生活中的实践1.导入新课(1)同学们,学习了廉洁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廉洁行为呢?(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廉洁行为实践的想法。
2.讲解廉洁行为在生活中的实践(1)不抄袭作业,不剽窃他人作品。
(2)不浪费粮食,不乱花钱。
(3)不欺骗家长和老师,不撒谎。
廉洁教育教案第一篇:廉洁教育教案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小公民(廉洁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选取的事迹,使小学生树立勤俭朴素、遵守纪律、明辨是非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
2、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从小培养学生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人物,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廉洁就在我身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廉”“廉”可以组成那些词。
(廉洁、廉耻、清廉、廉明、廉正)你知道廉是什么意思吗?从古至今,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二、明理1、师: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他脸蛋很黑,眉毛中间有一个月亮形的图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包拯)师:对,他就是古代清政廉洁的典范——包拯。
现在我们一起听包拯的故事。
(老师讲故事)(故事《爱戴百姓的包拯》)爱戴百姓的包拯宋朝有个包拯,他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的爱戴。
当时,包拯在端州任职,那儿盛产端砚。
一方端砚可是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生产出来的。
然而,当地的一些官员不顾百姓的死活,命令百姓大量生产,以便来上贡朝庭,以此来取悦朝廷中权贵之人和中饱私囊。
虽然包拯自己也说:“能够拿到一方端州方砚,就算是死在南昌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可是,直到他离开端州,到其他地方去任职,他也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让百姓为他生产端砚,也从没有拿走过一件。
2、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学生说)3、师:孩子们刚才听得真认真,其实,清政廉洁的典范远远不止包拯一个,从古至今是数不胜数,课前我们同学已经做了收集,谁来讲讲当代领袖人物清正廉洁的故事。
(学生讲领袖人物故事1—2名)听完后讨论:1、听了这个故事,你最受感动的是什么?有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三、联系实际,关注周围人的廉洁。
第六课生活简朴行为文明第一框生活富裕不忘俭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俭朴的基本含义,理解新时期崇尚俭朴生活的意义;懂得俭朴生活的基本行为要求。
2.过程与方法:以话题讨论、交流等活动方式,为学生在成长中关于俭朴的困惑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同俭朴生活对国家建设、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自觉培养俭朴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简朴生活。
难点:理解新时期社会崇尚的简朴生活。
二、课前准备1.收集中远两湾社区新旧的图片。
2.收集能反映家庭住房条件改善的学生家庭照片。
3.收集我国资源状况的相关资料,以及“希望工程”有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活动1】展示新旧两湾城的照片教师出示照片,前方为旧式矮平房,后方为新造高层住宅搂。
师:这是我们社区的景色。
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感觉熟悉吗?下面请知情的同学谈照片中旧房的住房情况。
生:矮平房,1个门牌号还要分上、下两户,或前门、后门。
每户住房多为一间房,下雨天会漏水,地板会震动。
弄堂里杂物繁多,卫生状况较差。
师:接下来请同学谈谈新造高层住宅的住房情况。
生:有电梯,1梯3户,多为2室2厅或3室2厅,小区内有花园。
师:同学们从这张照片中感受到我们的住房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住房越来越宽敞了,住房环境越来越好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们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板书)【观察活动2】我与爸爸生活的对比师:请学生观看书本62页上的插图:我与爸爸生活的对比。
这是不是真实的情况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将照片和书上图片一一对照,找出二者的异同之处。
师:这样的今昔对比,反映了什么变化?生:(不仅住房更宽敞了,家具也更好了,家庭条件好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板书)师:在当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不要谈俭朴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老一辈的俭朴习惯?师:你的长辈有哪些俭朴的习惯?生:剩菜剩饭不肯倒,旧东西都不舍得扔,很少买新衣服,总是很节省。
第一课、廉洁文化进校园童谣(一)1、争当廉洁小卫士一心正气为党忠。
两袖清风为民忧,三个代表定乾坤。
四海安宁乐太平,五谷丰登举国庆。
八荣八耻要牢记,廉洁文明要熟记。
争做廉洁小卫士,共创十全十美新社会。
2、讲廉洁,人人夸新校园,新面貌。
有制度,有规章。
同学间,常互助。
讲文明,懂礼貌。
敬老人,爱幼儿。
伸援手,献爱心。
讲诚实,守信用。
讲勤俭,不攀比。
爱学习,爱劳动。
讲廉洁,人人夸。
3、文明廉洁校园行好学生不贪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作业从来不拖拉,按要求做规范。
勤学好问有发展。
好学生要节约,不挑食来不浪费。
蹦蹦跳跳来锻炼,五讲四美习惯好。
第二课、廉洁文化进校园童谣(二)1、《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爱干净,拒污秽。
不贪婪,讲诚实,不骄傲,进步快。
快乐活泼好可爱!2、过马路过马路,要看灯,各种颜色要看清,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往前行。
小朋友,要牢记,遵法规,守纪律,爱劳动,爱学习,讲团结,讲正气,和谐社会齐努力。
3、廉政歌廉政文化进校园,清廉种子种心田。
崇廉敬洁树新风,净化校园促发展。
两袖清风树正气,廉洁和谐花正妍。
小手大手紧拉住,系列活动庆廉欢。
第三课、廉洁文化进校园童谣(三)好娃娃良好风气娃娃抓,自小养成好习惯;不可贪图小便宜,拾到钱物要归还;不可索求他人物,不与他人争名利;要向清者学榜样,不与浊者同合污;从小争做小雷锋,社会风景日月新!第四课、廉洁歌爸妈工作呀我勤奋,为人正直守本分。
做人要讲诚和信,道德遵守最重要。
说话行事讲文明,助人为乐是美德。
自觉守法风尚高,敬廉崇洁有保障!第五课、廉政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学习努力争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公共利益不侵害;你拍三,我拍三,人民财产不能贪;你拍四,我拍四,待人处事要理智;你拍五,我拍五,诚信正直两不误。
第六课、廉政耻荣歌(一)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劲你拍三,我拍三,铺张浪费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
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第七课、廉政耻荣歌(二)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明晰。
一、课程名称廉洁文化教育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1. 廉洁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廉洁文化的基本内涵3. 廉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廉洁人物事迹介绍5. 廉洁自律的重要性6. 廉洁行为规范与案例分析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廉洁?为什么廉洁很重要?2. 教师简要介绍廉洁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二、讲授新课1. 廉洁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廉洁文化的基本内涵三、课堂互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廉洁人物事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廉洁人物事迹中的廉洁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廉洁文化的起源、内涵等。
2. 教师总结上节课的要点。
二、讲授新课1. 廉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三、课堂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自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廉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 教师总结上节课的要点。
二、讲授新课1. 廉洁行为规范与案例分析2. 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三、课堂互动1. 组织学生观看廉洁教育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廉洁自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廉洁行为规范与案例分析。
2. 教师总结上节课的要点。
二、课程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三、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廉洁自律的感悟文章。
2. 学生制作一张廉洁文化宣传海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廉洁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廉洁自律的表现。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廉洁文化进校园(教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廉洁文化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 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廉洁文化的含义。
2. 诚信、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廉洁文化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廉洁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廉洁文化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廉洁文化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廉洁自律的案例,让学生明白诚信、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廉洁自律。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5. 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廉洁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廉洁文化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 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 教师是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2.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廉洁文化的含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增强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一定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名人名言子z ǐ 曰yu ē:其q í 身sh ēn 正zh ân ɡ,无w ú 令l ìn ɡ 而ãr 行x ín ɡ;其q í 身sh ēn 不b ù 正zh ân ɡ,虽su ī 令l ìn ɡ不b ù 从c ïn ɡ。
(孔子)译文:孔子说: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经典诵读衣y ī 贵ɡu ì 洁ji ã,不b ù 贵ɡu ì 华hu á。
上sh àn ɡ 循x ún 分f ēn ,下xi à 称ch ân 家ji ā。
——《弟子规》 译文精解穿衣服贵在整齐大方,而不在于华丽。
衣服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又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
经典故事两袖清风于谦是明朝的名臣,他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
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
有人劝他:“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
”第六课 廉洁简朴经典诵读对du ì 饮y ǐn 食sh í,勿w ù 拣ji ǎn 择z ã,食sh í 适sh ì 可k ě,勿w ù 过ɡu î 则z ã。
译文精解对于食物,不要挑食,偏食会营养不良。
吃东西要适可而止,过量会损伤脾胃。
经典故事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朝乾隆年间,送礼之风盛行,官宦之间更厉害。
一次,健锐营的都统赫老爷60大寿,所属文官武将前往送礼贺寿。
刚直不阿,从不卑躬屈膝的曹雪芹也让随从挑了两坛酒,并亲笔写了一幅贺幛前来祝寿。
赫老爷平素很喜欢曹雪芹,见此特别高兴。
当即命人立即将曹雪芹送来的酒坛启封,每人斟上一盅,与众人同庆。
众人每人喝一口,觉得这酒没有一点味道,但不敢说,只是连声赞道:“真佳酿也!”曹雪芹听了哈哈大笑:“非佳酿也,请看贺幛便知。
”早有家人将贺幛挂于寿字旁边,大家定睛看时,却是七个大字“朋友之交淡如水”。
满堂宾客顿时鸦雀无声,赫老爷也脸色阴沉,呆了片刻不由哈哈大笑:“高!妙哉!”众宾客连忙附和道:“确是不俗……”这时,赫老爷自我解嘲地说道:“圣人有言,水淡而情浓,更显友谊之厚也。
”众人点头称是。
就这样,两坛清水被喝个精光。
经典诵读年ni án 方f ān ɡ 少sh ào ,勿w ù 饮y ǐn 酒ji ǔ。
饮y ǐn 酒ji ǔ 醉zu ì,最zu ì 为w ãi 丑ch ǒu 。
译文精解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饮酒。
一旦喝醉了酒,就会丑态百出而丢尽脸面。
经典故事青天包拯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包拯,以廉洁著称,执法严明,不畏权贵,被誉为“青天”,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
下面是一个包拯拒礼又收礼的故事。
包拯60寿辰时,他吩咐儿子包贵,一概不收寿礼。
送寿礼的第一家是当今皇上,这万岁送来的礼敢不收吗?包贵无奈,只好拿出红纸一张,皇宫送礼的太监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拯看后,又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叼念功。
操劳为官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辞去寿礼。
包拯的至交好友,在京城做官的同乡张奎前来送礼:“别人的礼可以不收,我送的礼得收下。
”张奎在包贵递过来的红纸上写了四句:“同窗同师同乡人,同科同榜同殿臣,无话不谈肝胆照.怎好拒礼南衙门。
”包拯在下面写道:“你我本是知音人,肝胆相照心相印,寿辰薄“酒”促膝谈,胜似送礼落俗尘。
”张奎只好把礼品带了回去。
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双手抱着月季花的送礼人。
那人说:“俺叫赵钱孙李。
我本姓赵,左邻姓钱,右邻姓孙,对门姓李,相爷60大寿,大家推举我来送盆月月红,给相爷作寿礼。
”并说出了四句诗,“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总相关,但愿相爷身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
”包拯一看亲自出来,双手接过庄户老人送的月月红,接着说了四句诗:“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
”这月季花包含着为官清廉的包拯和黎民百姓的深情厚谊。
经典诵读若ru î 衣y ī 服f ú,若ru î 饮y ǐn 食sh í,不b ù 如r ú 人r ãn ,勿w ù 生sh ēn ɡ 戚q ī。
译文精解如果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饭菜,不如别人,也不要心生悲伤。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
经典故事白居易怒打行贿人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
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
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
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二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
”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
”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
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
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四十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经典诵读凡f án 取q ǔ 与y ǔ,贵ɡu ì 分f ēn 晓xi ǎo 。
与y ǔ 宜y í 多du ō,取q ǔ 宜y í 少sh ǎo。
译文精解拿了人家的东西和给人家东西,一定要分得清楚。
给人家东西应多一点,拿别人的东西应当少一点,这是人情往来的道理 经典故事“天下第一清官”施世纶施世纶系清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的次子。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年仅27岁的施世纶就任泰州知州。
康熙二十八年,他被提拔为扬州知府。
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但施世纶经办的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假错案,他长于断案的美名由此远播。
施世纶为官几十载,始终廉己恤民,刚正不阿,身体力行,勤于政事,深受民众爱戴,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施世纶升任江宁知府,管辖上元、江宁等八个县。
他到任后,立即革除旧规,严惩贪吏,民众安居乐业。
就在这时,他的父亲施琅病故,按礼制他必须离职三年,回家丁忧守孝。
他临行之日,数万民众伏道挽留,舍不得他离去。
他自然无法允请,于是民众就每人自捐一文钱,在府衙门前建亭以示怀念,取名“一文亭”。
捐钱的民众说:“施大人为民父母,却不滥取民一文,我等自捐一文建一文亭,就是永远记住这个一文不取的清官啊!”这个故事在《清史稿·施世纶传》中有所记载。
施世纶晚年曾任江苏漕运总督,这个职位在一些贪官看来是个肥缺,他的几个前任岁入白银都在百万两以上。
施世纶不但分文不取,仅靠薪俸度日,而且身体力行,深入漕运基层,整肃漕运中的敲诈克扣、藏货纳赃、中饱私囊等痼疾,使漕政风气焕然一新。
康熙帝闻知后,感叹说:“施世纶真乃天下第一清官也!”有一年,施世纶奉命去陕西协助陕甘总督鄂海督办军饷,时逢陕西大旱,饥荒严重。
在督办军饷时,他发现鄂海和西安、凤翔两地知府借灾情大肆贪污,导致当地粮食储备空虚,于是立即具疏参劾。
鄂海得知施世纶的儿子在任知府,归自己管辖的消息后,便以此要挟,暗示施世纶若参劾,即要他儿子的性命。
施世纶坦然一笑,厉声斥责说:“我从做官那天起,连自己的命都不看在眼里,还怕你谋害我儿子吗?”他坚持上疏,鄂海等人后来受到了惩办。
由于长期劳累,施世纶早已病患缠身,康熙六十一年四月,他向朝廷辞官,但被康熙挽留。
同年五月,施世纶卒于淮安任上,终年64岁。
经典诵读俭ji ǎn朴p ǔ 最zu ì 为w ãi 良li án ɡ,奢sh ē 华hu á 不b ù 久ji ǔ 长ch án ɡ。
粗c ū 衣y ī 与y ǔ 淡d àn 饭f àn ,也y ě 好h ǎo 过ɡu î 时sh í 光ɡu ān ɡ。
——《小学诗》译文精解勤俭朴素是最可贵的品德,生活奢侈的日子不会久长。
粗布衣裳和清淡的饭菜,也一样能过上幸福生活。
经典故事 李清照卖衣治学李清照夫妇二人勤俭度日,常典当衣物换钱买来一些碑文古迹,回家研习,且全身心投入。
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吃第二道荤菜,不穿第二件绸衣,更不置办贵重饰物。
有时她在街市上碰见珍贵史料,宁肯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买回。
李清照夫妇为世人所称颂,流芳百世,这与其对治学的不断追求分不开的。
经典诵读靡m í 费f âi 真zh ēn 无w ú 益y ì,空k ōn ɡ 云y ún 体t ǐ 面mi àn 装zhu ān ɡ。
省sh ěn ɡ 来l ái 行x ín ɡ 善sh àn 事sh ì,积j ī 尔ěr 子z ǐ孙s ūn 昌ch ān ɡ。
——《小学诗》 译文精解一个人生活上奢侈浪费,确实一点好处也没有。
只能为自己装装脸面。
不如把这些钱财节省下来多做些好事,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这样做,你会为子孙后代积福积德,日子过得会更好。
经典故事苏轼之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经典诵读戒ji â 尔ěr 勿w ù 贪t ān 财c ái ,贪t ān 财c ái 便bi àn 有y ǒu 灾z 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