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酱番茄膜下滴灌栽培及效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9.22 KB
- 文档页数:2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栽培是结合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继承了新疆加工番茄传统栽培技术的精华,吸取现代科学之功效,形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工程。
其核心是利用成熟的膜下滴灌技术,选用优质高产的番茄品种,在增加投入的前提下,走高产节水的栽培线路,显著降低栽培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温度,有利于预防番茄多种病害的发生,专门是常发的疫病、叶霜病等。
将各项栽培技术办法优化组装配套,发挥栽培技术体系整体综合效益,实现加工番茄高产优质高效。
一、加工番茄的植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加工番茄植物学特性加工番茄的品种一般都属于有限生长型,植株主茎长到必然节位以后,花序封顶,主茎上果穗数的增加受到限制,侧枝抽生继续生长,整个植株较矮,结果较集中。
加工番茄的根系很发达,散布广而深,主根入土深度可达以上,伸展范围可达,它的根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埋入土中专门快能生长出侧根,即便碰到潮湿阴暗的环境也能长出不定根,这种特点使得番茄很容易移栽成活。
主茎的第6-7片叶开始着生第一个花序,以后每隔1-2叶形成一个花序,每一个花序花数为5-15个,开花授精后4-5天能够明显看到果实膨大生长,40-50天果实开始红熟。
丰收植株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深绿,茎粗壮,节间较短且一致,同花序内开花整齐,花器大小均匀;徒长植株根系发育旺盛,植株高大,叶色黄绿,茎较细,易折断,节间很长,花序内开花不整齐;老化株短小,分枝能力弱,花少而器官小,子房小,叶色深绿,皱缩。
生产中应保证植株处于丰收株形。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加工番茄具有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枝叶繁茂,喜温暖忌高温,喜光照忌强光直射,喜干燥忌潮湿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特性是制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办法的重要依据。
一、温度及光照加工番茄是喜温性蔬菜,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及反映是有不同的。
生长最适宜温度20-25℃,温度低于15℃不能开花或授粉不良,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长时刻在5℃以下能够起低温危害,35℃以上开花结果率显著降低。
阐述膜下滴灌技术经济效益引言膜下滴灌措施是现在最有用的节约水资源灌溉措施之一。
我国最开始使用膜下滴灌措施主要是在新疆等非常干旱的区域。
经过结合使用覆膜栽植措施搭配膜下滴灌措施,组建了高效能节约水源的农业形式。
1. 膜下滴灌技术简介膜下滴灌技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相结合,将工程节水—滴灌技术—农艺节水—覆膜栽培集成组装,即在地膜下铺设滴灌带(毛管),同时嫁接管道输水等其他先进技术,构成大田膜下滴灌系统工程,是一种集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采用浸润式灌溉,实现了施肥、浇水的一体化和可控化。
膜下滴灌技术可使土地不板结,保证作物棵内无水,较常规灌溉节水40%。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增加密度、增加收入、增加地温、增加产量、节水、减少肥料损失、减少种植风险、减少除草剂的挥发、保温、保墒、提高水利用率、提高玉米品质、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丰产性能的特点。
2.膜下滴灌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2.1灌溉用水最省。
滴灌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属局部灌溉,由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而不会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且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棵间水分蒸发;覆盖地膜还能将较小的无效降雨变成有效降雨,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
据测试,膜下滴灌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2% ,是喷灌的50% ,是一般滴灌的70%。
2.2 肥料利用率提高。
滴灌时,水滴将易溶肥料溶解到作物根系土壤中,使肥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据测试,膜下滴灌可使肥料的利用率由30%~40% 提高到50%~60%。
2.3 增产效果明显。
膜下滴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昼夜温差变化时,膜内结露,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增产效果明显据调查,膜下滴灌可使低产棉田产量提高30% ,蔬菜增产40%,西瓜甜瓜增产25%。
2.4 投工费用低。
采用膜下滴灌,由于植物行间无灌溉水分,因而杂草比全面积灌溉的土壤少,可减少除草投工滴水灌溉,土壤不板结,可减少锄地次数滴灌系统又不需平整土地和开沟打畦,可实行自动控制,这就大大降低了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加压滴灌番茄高产栽培技术0引言加工番茄膜下加压滴灌技术是一项高难度技术项目,可节水、节肥、节药,减轻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提高产品的品质。
该项目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让更多的农民都了解并接受这一新技术,各政府和农业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现将具体的栽培措施总结如下:1地块选择膜下滴灌要求地块有较好的平整度,坡度不大于8%,长度<800 m,宽度为80~100 m,要联户统一种植,分户管理,尽量选择井灌和土壤肥力较高、土质保水性较好的地块。
要进行秋翻秋灌,秋翻深度大于25cm以上,并且深施底肥.平均施尿素8 kg/667m2、二铵15kg/667m2、三料25 kg/667m2。
2播前准备2.1精细整地地块要求去除地中的渠、埂等设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拾净地中的茬、杆等杂物。
2.2机具准备膜下加压滴灌番茄均采用90 cm的地膜,一膜两行,加装了膜下滴灌管带,铺设装置的铺膜机。
2.3管网安装在项目中标单位的现场指导下,布设管网,根据地块坡降及长宽距离,布设干管,设置支管。
2.4种子准备选择适宜本地栽培且丰产性能较好、抗病性能较好的品种。
如:立源8号。
大多数种子用“三开一凉”55℃温水对种子进行温烫浸种催芽,杀灭种子表面病菌。
2.5播种播前土壤用除草剂100~120mL/667m2对水30kg喷雾,浅耙后,立即播种,行距设置为50 dm,株距50~55 dm,播量150 g/667m2。
2.6压管为防止在地中拉运番茄时车辆压坏支管,可对过路的支管采取挖宽沟深埋处理。
3播后田间管理3.1间定苗对缺苗处进行及时补种移栽,保苗密度2200-2300株/667m2。
3.2中耕为了防止压坏支管,应在前期中耕一次。
3.3适时滴水,看苗追肥从第四次滴水开始,追施尿素3~6 kg/667m2,滴水时倒入施肥桶与水溶化,随水施入,全程追肥2~3次。
4病虫害防治4.1棉铃虫防治初花期,可用速灭杀丁、功夫、杀灭菊酯30-40 mL/667m2.对水20 kg/667m2喷雾,每2 d一次,连喷2~3次。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加工番茄在车排子垦区种植只有几年时间,由于栽培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再加上番茄对气候因素的要求与棉花有差别(番茄要求大于35℃的高温天气少于15天,而车排子垦区此类天气在30天以上),所以单产常年在3~5吨/亩徘徊。
相比之下,屯奎、乌苏等种植区的加工番茄单产都在6~8吨/亩,高产田可达9~11吨/亩。
2022年123团六连引进奎屯农七师131团番茄种植大户来种植番茄,使番茄单产在六连有较大突破,平均单产7吨/亩以上,栽培技术也有了大的飞跃。
一、育苗移栽1.地块选择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力中上等的地块,要求土壤pH值在6~7.5,有机质含量0.8%以上,碱解氮≥50毫克/千克,速效磷8毫克/千克,含盐量≤0.3%,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苜蓿、绿肥为最好,其次为向日葵、甜菜、瓜类等,茄果类、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较差,番茄最好不连作,即使连作也不可超过3年。
2.施肥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全层施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磷酸一铵或二铵25~30千克,钾肥5~8千克或棉籽油渣10~150千克,随犁地翻入耕作层,翻地深度达到28~30厘米。
秋耕蓄水灌溉,每亩灌100~120米3,要求灌水均匀。
整地达到“墒、松、碎、齐、平、净”六字标准。
播种前7天结合整地进行化学除草,亩用除草剂金都尔60~80毫升(砂壤土用60毫升,黏土地用80毫升)对水40千克,喷洒在土壤表面。
整地采用复式作业,一次完成,边喷雾边耙地,以提高除草效果。
3.选择苗种选择适宜当地的丰产、抗病、优质、硬度高、耐储运的早、中、晚熟番茄品种,提早向育苗单位下订单,保证基本幼苗供给,要求选用的幼苗高度在15~20厘米,健壮、绿黑色、茎粗、无病虫害。
4.幼苗的拉运幼苗向移栽地拉运时,首先要喷足量的水,以保证拉运时不失水分。
卸下后要散放在一边,及时喷足水分,防止蒸发过量。
5.覆地膜、铺滴灌带、滴水选择90厘米幅宽的地膜,一机三膜六行,一膜一管。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是全球最适合加工番茄生长的地区之一。
膜下带压滴灌技术可全面改善作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等生长环境,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节水、节肥、增温、省人工,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等诸多优势。
利用膜下带压滴灌技术生产加工番茄效益十分显著,与普通栽培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技术可增加收入660元/667m2。
截止xx年底,博湖县加工番茄膜下滴灌已累计推广5667hm2,增加农民收入5610万元。
1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一般早熟品种选择立原8号、红杂10号;中晚熟品种选择新番4号、石红9号、AS9081。
2 整地施肥播种前对角耙地,精细平整,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结合秋翻施足底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三料磷肥5kg/667m2。
3 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量3%的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或用1kg种子兑5ml适乐时加少量水进行包衣,晾干后待用。
4 播种4.1直播4.1.1播期在气候许可范围内尽量早播。
一般当10cm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播种,博湖县正常播种期在3月底左右。
4.1.2机械播种覆膜、施肥、铺滴灌带一次性完成。
一条膜下铺一条滴灌带。
地膜规格宽为90cm、厚为0.008mm,用量3~3.5kg/667m2。
滴灌带用量600m/667m2左右。
膜上行间距40cm,膜间距70cm,便于滴灌能迅速滴到根部。
播种时可不带种肥。
加工番茄播种量100g/667m2,播种深度视墒情而定,墒足时浅播,深度1~2cm;墒差时深播,深度3cm。
播种后及时灌出苗水15~20m3/667m2,达到一播全苗。
一般播种后7~10天出苗,当出苗率达到20%~40%开始放苗。
遇高温早晨提前放苗,遇低温或霜冻危害时缓放苗。
根据出苗情况进行放苗,若出苗率接近100%时,应按等距离40~45cm株距放苗;若出苗率低于80%,应多放苗,便于以后补苗。
膜下滴灌在番茄种植中的优势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辅助有自动灌溉设施的一项新型技术,那么,与传统技术种植的番茄相比,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可增产。
传统技术种植番茄,仅灌水3次左右。
特别是在浆果膨大期因害怕浆果泡水腐烂不予灌水,故番茄的产量低;而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其灌水不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其全生育期,话费全部随水滴施,水、肥直达作物根部,极利于吸收,故番茄的产量高。
经测算,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其理论产值可达到120-150t/hm2,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0%。
2、可提质。
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因其能够适时补充水、肥等营养,有效防治各种病害,所以与传统技术种出的番茄相比,营养丰富,色泽鲜亮,个大且均匀,耐储运性强,品质有了明显提高。
3、可防病。
番茄因氮、磷、钾、钙等营养的缺失,会引起各种生理性病害。
常见的番茄“黑头病”就是因番茄在浆果膨大期缺失钙引发的“脐腐病”。
按需随水滴施氮、磷、钾、钙等营养肥,可有效防治番茄的各种生理性病害。
4、可节水。
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番茄,因其通过管道输水直接滴水至作物根部,有效减少了灌水损失,可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量。
玉米栽培节水灌溉技巧介绍一、地膜覆盖、合理中耕节水栽培技巧地膜覆盖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
温度低,气候单调,蒸发量大,露地玉米经常因底墒不足出苗迟,生长迟缓。
地膜覆盖后,可减少泥土水分蒸发,地温增高,增进玉米苗发育生长。
地膜覆盖较露地种植,通常株高增长20厘米以上,抽雄较露地早15天左右。
合理中耕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蒸发,把水分保蓄在耕作层。
通常中耕2—3次,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大喇叭口期。
经过中耕可提高泥土含水量10%—15%,加强抗旱能力。
二、改良灌溉方法为了确保玉米的节水、保水、用水,在灌溉方法上,采取喷灌、防渗灌、小畦灌、隔沟灌和适时适量灌溉等几种方法。
1.喷灌喷灌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巧,具备省水、省工、省地等优点,通常每亩需水50立方米,较土渠灌溉节水70立方米,较防渗渠灌溉节水30立方米,节俭土地2%,而且泥土不板结,避免了因大水漫灌造成的水分、养分散失,增产效果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