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5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 物 试 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教师:刘梦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噬菌体、蓝藻、酵母菌的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A.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可进行有氧呼吸供能D.都能通过有丝分裂繁殖2.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 与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B .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需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C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D .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3.右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 .甲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没有细胞壁B .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C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D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4.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肠激酶与胰蛋白酶原的特定部位结合以发挥效应B .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个肽键C .图中环状结构形成的原因只与二硫键直接相关D .用胰蛋白酶及等量的胃蛋白酶分别在37℃、pH =7的条件下处理同样大小的蛋白块时,前者消失的较快丙 丁5.下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B.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二氧化碳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6.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182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C.上图中与③不直接相通,但膜成分最为相似的是高尔基体,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②⑥⑤④D.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7.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B.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饱和值,其大小取决于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8.下面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马陵中学期中考试高二生物(选修)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什么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A.酵母菌 B.醋酸菌 C.毛霉菌 D.乳酸菌2.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B.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C.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D.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3.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氧气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4.下列有关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B.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C.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碱性重铬酸钾来检验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5.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ml(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ml(4份)分别装在100ml、200ml、300ml、400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A.100ml 100ml B.400ml 400ml C. 100ml 400ml D.400ml 100ml 6.下列不属于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的形状B.有无荚膜C.菌落的大小D.隆起程度7.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有利于环境保护B.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C.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不能反复使用D.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淀粉酶和纤维素酶8.试分析下图中,哪一种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9.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①配制CaCl2溶液②海藻酸钠溶化③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④酵母细胞活化⑤固定化酵母细胞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②③⑤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B.固定化酶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之一是酶都是在细胞外起作用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11.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12.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要先利用蒸馏水消耗酵母细胞中的有机物B.若制备的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C.实验中使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酵母细胞发酵效率D.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吸附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活性影响最小13.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A.酶对高温不敏感,但对强酸、强碱非常敏感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14.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15.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16.下列为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17.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18.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
灌云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的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的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人细菌细胞且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C.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3.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A.氨基酸结构B.蛋白质空间结构C.肽链结构D.基因结构4.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发能力的胚状结构5.通过细胞杂交,要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哪些步骤( )A.分离原生质→诱导原生质融合→组织培养方法→得到杂种植株B.分离原生质→原生质融合→杂种植株C.获取细胞→原生质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D.获得细胞→原生质直接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6.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①同一种限制酶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③RNA聚合酶④目的基因⑤DNA连接酶⑥四种脱氧核苷酸⑦ATP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④⑤⑦7.与创造“番茄一马铃薯”杂交植物有关的生物技术是( )①转基因技术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植物组织培养④细胞融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8.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 )①制造人工种子②培育抗盐植物③制作“生物导弹" ④培育单倍体.⑤生产脱毒植株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9.能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是( )A.基因工程B.组织培养C.诱变育种D.杂交育种10.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D.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11.有关原生质体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②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③被脱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是原生质体④原生质体只能用于植物细胞工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12.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组织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满分100分,时间9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 )A. 都能进行细胞有丝分裂,都有细胞周期B. 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C. 细胞内都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D. 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①线粒体②大液泡③叶绿体④高尔基体⑤核糖体⑥中心体A.①②①B. ②③⑥C.②③⑤D. ③④⑥3.甲型H7N9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下面有关H7N9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H7N9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培养繁殖H7N9病毒C. H7N9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导致其裂解死亡D.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4.()A. 细胞Ⅰ是原核细胞,可能是硝化细菌B. 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 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D. 细胞Ⅰ中一定含有叶绿体和核糖体5.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如图为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A. 细胞失水后导致死亡B.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C. 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D. 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6.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
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D.都能携带遗传信息7.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8.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 鸡蛋加热变成固体9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①A中肯定含有C、H、O、N等元素②组成人体的B约有20种,都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得到③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④过程①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⑤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③④⑤10.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B. 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C. 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D. 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1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①④⑥B.②④⑧C.③⑤⑦D.②⑤⑥12.分析下表某种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能够做出的正确推论是()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1种DNA转录出1种RNAD.1种DNA分子可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13.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生物是动物,是因为能合成糖原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C.此生物是植物,是因为有植物特有的淀粉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14.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15.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一定是转录过程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C.组成丙物质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或者核糖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16.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氨基酸脱水缩合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D.受精作用的完成17.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18.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
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科)(考试范围:选修3专题1—3;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1.将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2.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A.逆转录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解旋酶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根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线索5.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C.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6.细胞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A.有性杂交B.体细胞杂交C.组织培养D.细胞核移植7.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A.用胰蛋白酶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B.从机体取得细胞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取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悬浮生长过程8.(江苏高考改编)下列事实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是()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D.将注射了目的基因的受精卵细胞培养成具有新性状的动物9.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
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生物试题Ⅰ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40题,每小题1分,41——4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一块废弃多年的牧场B.一块牧场内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C.一块牧场内所有的雌性绵羊D.一块牧场内的一只绵羊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B.一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B.小球藻、颤藻、念珠藻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乳酸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4、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等途径引起的急性肝脏炎。
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该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该病毒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含有丰富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培养D.该病毒的细胞膜中可能存在磷元素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是由鲁宾和卡门共同提出的B.细胞学说揭示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性,即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D.该学说认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都是一样的6、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D.大肠杆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7、下列关于细胞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D.藻类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9、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卷考生须知:l、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和“姓名”写在装订线内的指定位置,答题时,不要把解答内容写在装订线内!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炭疽杆菌生命力之强,堪称细菌之最。
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炭疽杆菌的顽强生命力的形成是由于A.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炭疽杆菌的定向选择B.不良环境引起炭疽杆菌发生的不定向变异C.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产生的定向变异D.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通过DNA复制,逐代积累2.不同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上什么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什么A.纤维素,自然选择B.磷脂,地理隔离C.糖蛋白,生殖隔离D.酶,生存斗争3.右图表示某个种群的基因型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
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A.0.11 B.0.4 C.0.5 D.0.554.如果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aa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16B.1/9C.1/8D.1/4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天性疾病属于人类遗传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21三体综合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多了一对21号染色体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6.科学家发现,妇女的月经周期变化与体液中如下激素的浓度变化有关,A.孕激素B.雌激素C.孕激素与雌激素D.促卵泡激素7.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河南省确山县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人:高峰一、选择题部分:(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3.右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成血糖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6.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7.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9.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第Ⅰ卷与第Ⅱ卷答案均填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分子运输车”分别是指A.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C.DNA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DNA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2.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B.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4.基因芯片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 分子被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
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C.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身份的“基因身份证”5.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离体动物体细胞却没有发育成动物的成熟个体,原因是A.动物细胞内没有成套的遗传物质B.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提高而受到限制,分化潜能变弱C.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太小D.动物细胞没有全能性6.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2014-2015学年度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六)生物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5-6);选修三;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简答题(每题2分,共70分)1.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3.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来源4.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5.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6.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7.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确山二高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段考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关于生物技术温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控制温度在18~25℃ B.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60~170℃C.制作腐乳时温度控制在15~18℃ D.制作果醋时温度控制在30~35℃
2、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
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
3、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A.C1酶和Cx酶 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4、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正确的是()。
A.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B.都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C.都需要进行系列稀释后再接种 D.一般都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
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划线结束后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用已冷却的接种环沾取菌液
C.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D.划线结束后平板应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6、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
7、有关花粉植株的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可脱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发育成花粉植株
B.花粉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花粉植株
C.花期早期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D.花期后期的花药比早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8、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的过程,细胞不可能发生()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脱分化 D.基因的半保留复制
9、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
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 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
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
10、血红蛋白提取分离实验中,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长时高速离心后,可以
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从上向下数第3层是()
A.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B.无色透明的甲苯层
C.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11、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下
列哪些试剂()①蒸馏水②生理盐水③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④清水⑤柠檬酸钠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④①③
12、玫瑰精油的提取过程中,依次用到清水、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溶解,萃取,除水 B.蒸馏,萃取,除颗粒杂质
C.蒸馏,油水分层,除水 D.溶解,油分水层,除水
1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C.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 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
14、下面物质不能实现鉴别功能的是()
A.醋酸洋红-—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 B.酚红-—尿素分解菌
C.刚果红 -—纤维素分解菌 D.二苯胺-—观察DNA的分子结构
15、下列有关PCR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PCR反应所需要的引物只是RNA B.PCR反应所需要的材料是核糖核苷酸C.PCR反应所需要的酶在60℃会变性 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16、下列有关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根据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检测凝胶珠的质量
B.要将酵母细胞活化处理 C.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凝胶珠内包埋的酵母细胞较多D.配制的海藻酸钠浓度是本实验的关键
17、蒸馏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B.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C.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 D.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18、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选溶剂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易与水溶解 B.明火加热
C.萃取前要将胡萝卜粉碎、干燥
D.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水分,干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越好
19、下列生物实验技术能实现的是()
A.通过调整植物激素的比例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 B.通过密封给醋酸杆菌创造无氧环境制作果醋
C.用蒸馏水处理鸡血红细胞并离心获得纯净细胞膜 D.为了恢复干酵母的活力将其用沸水处理
20、橘皮精油的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出油率 B.防止压榨滑脱 C.降低压榨液粘稠度 D.滤去固体物和残渣
21、请选出下列正确的取样培养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2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焙花青-—铬矾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利用凝胶色谱法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27、下列实验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一定偏大的是()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块取样
C.标志重捕时部分标志物的脱落 D.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2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
B. 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D. 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
29、关于果胶酶说法正确的是()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 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
30)
A.
C.5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D.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每空2分,共16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_____ 分解成________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__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注:“+”表示有, “-”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每空2分,共24分)某同学使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有关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____发酵时关闭,在_____________发酵时连接充气泵。
排气口在酒精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在含DNA的滤液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丙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装置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胡萝卜素粗品鉴定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f为_______________;
若f没及e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段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BCABC 6—10 ADADA 11—15 CCDDD
16—20 CDCAD 21—25 CCDAA 26—30 ACACC
二、非选择题
31、(每空2分,共8分)
(1) 纤维二糖葡萄糖 (2) 红透明圈
(3) 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不能
培养基乙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32、(每空2分,共24分)(1)酒精醋酸酵母菌二氧化碳(CO2)
(2)析出DNA(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
(3)磷酸缓冲液透析(粗分离) 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4)纸层析法防止层析液挥发溶剂胡萝卜素溶解在层析液中,使鉴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