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 格式:docx
- 大小:15.93 KB
- 文档页数:10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与策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
由于医学认识存在局限,疾病不断发展变化,医疗服务是一个存在风险、不断认知、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拯救生命、维护健康的同时也给患者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强化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成员国卫生行政部门及医务界的共识。
患者安全是指在诊疗过程中病人不受到伤害。
WHO公布了关于全球患者安全的十大事实,患者安全问题是构成医疗纠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医学教育家认为,患者安全教育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患者安全教育应始于医学院校[1],所有健康科学类的高等院校都应为在校学生提供患者安全教育课程。
本文将回顾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并探讨加强我国患者安全教育的应对策略。
1国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美国医学研究院发表了《卫生保健专业教育:质量的桥梁》报告,建议通过卫生保健专业教育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将安全能力列为卫生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六种核心能力之一。
以后,美国在患者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包括退伍军人事务局和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所做的努力,患者安全教育几乎涉及各年级本科生(二至四年级医学生、注册前本科护生)甚至研究生,还针对卫生保健者(如护士、药剂师、医师、医院管理者等)开展的患者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患者安全概念、概述;系统理论、人的因素理论、风险管理、差错上报、分析、伦理、国内患者安全资源、团队监督、患者安全的评价、循证策略、安全改善的科学研究、其他行业安全措施、安全改善工具、措施、核心胜任力。
英国的患者安全课程多集中于四年级本科生及少数研究生,培训内容包括安全胜任力、安全因素(实践和环境)、系统的角色、风险评估、危险情境意识、差错的性质、不良事件、沟通、处理和分析差错、从他人经历中学习。
英国医学协会向医学本科生提出以下建议[3]:了解英国医疗行业药物使用现状,了解医疗差错发生机制及风险预防原则,提供安全医疗服务的能力。
塞皇!堡皇29g!塑!{中国医麓管理擂打卷荤9翔:慧凳314用)∞M年9月国内外病人安全问题现状及相关建议毛静馥∞吴国松①李会玲。
关t匍病人安全医疗机构建议中田分囊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一号1001—5329(2007)09—0056一02病人安全是在医疗过程中对于引起的不良结果或损害所采取的避免、预防与改善措施。
这些不良的结果或伤害包含了错误、偏差与意外。
‘由于近年来病人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病人安全<P矧entsafe坷}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fWH01及欧美国家高度重视的课题。
关注病人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双赢局面,也就成为了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2004年10月27口.世界卫生组织召集各国卫生部高级官员和医学专家在口内瓦共同发起“病人安全世界联盟”运动。
其目的在于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以确保病人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医疗差错致死人数已经越过了人类八大死亡原圜中排谊第八的数量陪.平均每10名病人中就有1名病人受医疗服务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妊疗服务中的不安全情况不但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还给政府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增加r负担.导致更多的经济损失.增强病人安生刻小容缓.1国外瘸人安全问曩现杖2001年.英国有超过l万的用药失误记录在案.引起I100倒死亡.美国有75万有记录的医疗失误,引起44.9万例死亡。
根据国际统计资料显示,每300例失误中就有1件是严重的,可能致命的不良事件.10%的入院病人遭受医疗过失.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例如.19981999年英国卫生部花于医疗过失的费用共计59亿英镑。
病人安全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病人伤残甚至死亡。
1984年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有3.8%的住院病人遇到医疗安全问题.其中.4.O%的病人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有70.O%的病人导致短期的伤残.有】4,0%的病人导致永久性伤残.有2.6%的病人导致死亡¨J。
1992年.美国人在C010rado州和Utah州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虽然程度不太一样:安全问题发生在3.7%的住院病人身上,其中,有166%的病人导致永久性残疾.有6.6%的病人导致死亡[6】。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患者安全管理开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我代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团队,向大家汇报我院患者安全管理的开展情况。
一、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我们成立了患者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患者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建立了患者安全事件的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患者满意度持续稳步提升,患者投诉率明显下降。
其次,医疗事故率大幅度降低,零伤害目标初步实现。
再次,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全院上下形成了共同维护患者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盲区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仍需深化,患者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再次,患者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将继续深化患者安全文化建设,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参与程度。
同时,我们将加强患者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分析,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科学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患者安全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语。
患者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患者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
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与进展患者安全是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过去的医疗工作中,患者安全问题常常被忽视,甚至被视为次要问题。
然而,自从2000年美国医患安全委员会发布了《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报告之后,患者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核心问题。
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患者安全问题,大力推进患者安全文化的建设,希望通过多种途径为患者创造更加安全和满意的就医环境。
然而,患者安全文化建设依旧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本文将就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与进展进行探讨。
一、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分析患者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系统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旨在改善患者安全和照顾质量。
患者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各种系统、技术、管理手段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减少和避免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受到伤害。
1.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安全文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安全文化建设是患者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在医院和诊所等医疗机构中,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应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要深刻认识到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文化。
应推广临床治疗规范,规范医疗行为,推进医疗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医疗设施建设,增加医疗活力,提升就医满意度。
2.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安全文化评估及管理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安全文化评估及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估、监测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安全文化。
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安全文化进行评估,可以为机构提供指导意见,帮助机构针对自身问题逐项改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就医安全。
3.医护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在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文化素养,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纪律性和严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患者安全文化建设进展情况患者安全文化建设在我国蓬勃发展,部分医疗机构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 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患者安全国内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持续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首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警惕性②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④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⑤遵循感染的发生与医疗废弃物的规定⑥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⑦建立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⑧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都与护士相关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如: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卧床病人压疮等给药错误……美国相关调查表明:在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医生占38%、药师占11%、护士占38%,同时,在其他人员的差错、事故中,2%源于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一、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各科室兼职监控人员没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工作不到位;二、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不力;该院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淡薄,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违反了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消毒剂配制、有效浓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规定;三、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4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四、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6月份现场调查发现,手术室浸泡手术刀片、剪刀的消毒液近两周尚未更换,明显违背有关规定;摘自--卫医发1999第18号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案例分析: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现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这样的事还会出现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操作过程中污染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技术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信誉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三、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五、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六、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提供有力信息七、加强高难有创技术的准入管理八、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九、应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十、接受定期检查与考评安全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一、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1、加强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强化护理安全过程控制,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2、加强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程序实施常规工作流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落实危重病人抢救程序启用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流程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1、合理配备护士资源保障护理人力需要2、加强护士资格准入,认真落实岗位培训3、注重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4、积极培养资源护士,强化临床应急能力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预防安全隐患输血安全管理管道护理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预防病人走失、跌倒、烫伤护理缺陷管理重危病人安全管理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四、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关键制度的实施与管理查对、抢救、差错事故管理、消毒隔离等关键病人的看护与管理疑难危重、术后、新入院及有发生医疗纠纷可能者关键人员的关心与管理护理业务骨干,新上岗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意外事故等所致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大的人员关键环节的重视与管理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时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防止手术做错部位,做错病人,做错手术建立识别病人的核对单执行手术复核制度: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及麻醉师再次确认病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发生建立患者跌倒与压疮的风险评估报告表,寻找危险因素针对患者跌倒与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制定护理计划并明确预防措施保证婴儿安全,防止婴儿丢失建立母婴分离查对卡鼓励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提倡主动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建立无惩罚性护理差错上报制度分析错误发生原因,从管理、流程、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六、疑难危重病人护理,层层落实把关疑难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填写报告卡,护理部质控组现场查看并指导疑难危重病人护理专家会诊组:副主任护师及专科护士长会诊,具体指导重危病人护理质控组:每季度对全院重危病人进行质量检查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做到“三清”----病情清、治疗清、护理清结束语安全隐患、差错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机率可能只是1%,甚至更小,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将是100%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__。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患者安全国内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持续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首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警惕性②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④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⑤遵循感染的发生与医疗废弃物的规定⑥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⑦建立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⑧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都与护士相关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如: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卧床病人压疮等)给药错误……美国相关调查表明:在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医生占38%、药师占11%、护士占38%,同时,在其他人员的差错、事故中,2%源于护士。
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
潜伏期为20~30天。
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
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
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
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一、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各科室兼职监控人员没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工作不到位。
❖❖二、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不力。
该院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淡薄,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违反了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消毒剂配制、有效浓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规定。
❖❖❖三、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4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四、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
6月份现场调查发现,手术室浸泡手术刀片、剪刀的消毒液近两周尚未更换,明显违背有关规定。
❖摘自--卫医发[1999]第18号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案例分析: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
下午开始出现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这样的事还会出现!❖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操作过程中污染❖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技术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信誉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三、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五、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六、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提供有力信息七、加强高难有创技术的准入管理八、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九、应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十、接受定期检查与考评安全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一、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1、加强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强化护理安全过程控制,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2、加强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程序❖实施常规工作流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落实危重病人抢救程序❖启用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流程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1、合理配备护士资源保障护理人力需要2、加强护士资格准入,认真落实岗位培训3、注重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4、积极培养资源护士,强化临床应急能力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预防安全隐患❖输血安全管理❖管道护理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预防病人走失、跌倒、烫伤❖护理缺陷管理❖重危病人安全管理❖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四、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关键制度的实施与管理查对、抢救、差错事故管理、消毒隔离等❖关键病人的看护与管理疑难危重、术后、新入院及有发生医疗纠纷可能者❖关键人员的关心与管理护理业务骨干,新上岗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意外事故等所致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大的人员❖关键环节的重视与管理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时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防止手术做错部位,做错病人,做错手术建立识别病人的核对单执行手术复核制度: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及麻醉师再次确认病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发生建立患者跌倒与压疮的风险评估报告表,寻找危险因素针对患者跌倒与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制定护理计划并明确预防措施❖保证婴儿安全,防止婴儿丢失建立母婴分离查对卡❖鼓励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提倡主动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建立无惩罚性护理差错上报制度分析错误发生原因,从管理、流程、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六、疑难危重病人护理,层层落实把关❖疑难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填写报告卡,护理部质控组现场查看并指导❖疑难危重病人护理专家会诊组:副主任护师及专科护士长会诊,具体指导❖重危病人护理质控组:每季度对全院重危病人进行质量检查❖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做到“三清”----病情清、治疗清、护理清结束语安全隐患、差错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机率可能只是1%,甚至更小,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将是100%!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