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了突袭,没猜到珍珠港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突袭珍珠港日本对美国发动的袭击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注定载入历史的日子。
那天,突然而又强烈的轰炸声响彻大洋彼岸的夏威夷,拉开了日本对美国的突袭珍珠港的序幕。
这次袭击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宣战,使得美国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文将以事件的背景、袭击的经过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事件背景1941年,全世界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
而在太平洋,日本正以其扩张主义的野心进行着侵略行动。
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其海军的强大实力,已成功占领中国的大部分沿海地区,把中国推向了危机的边缘。
尽管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以抗议日本的侵略行为,但日本的军国主义者们认为唯一能确保其扩张计划顺利进行的方法,就是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
二、突袭珍珠港的经过清晨的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舰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宁静的夏威夷群岛上空响起。
波音B-17轰炸机在空中盘旋着,随即从日本航母上起飞。
它们迅速飞向珍珠港,这里停泊着沉睡的太平洋舰队。
当时,美国军方对即将到来的袭击毫无察觉。
日本的突然袭击用炸弹和鱼雷摧毁了大部分停靠在港口的战舰、战斗机和军用设施。
珍珠港的确是日本的目标,然而日军并没有能够击沉美国的两艘航空母舰,这一点成为了美国后来反击的有力支持。
三、袭击的影响1. 美国的宣战:突袭珍珠港成为了导致美国正式加入二战的导火索。
仅仅一天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对日本的宣战决议,美日关系从此陷入敌对状态。
2. 美国民众的动员:突袭珍珠港引起了在美国国内的公愤。
美国人民团结一致,投身于全民动员,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保护世界和平。
3. 决定战争走向:尽管日本突袭珍珠港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但他们却无法摧毁美国的航空母舰。
这使得美国保留了强大的海上力量,能够在随后的战争中进行反攻。
而美国在战争中的逆袭以及其最终在大战中的胜利,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并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本文简单阐述了1941年日本对美国发动的珍珠港突袭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珍珠港事件,是指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的一次重要的海战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这次事件导致了美国正式参战,并对全球战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对珍珠港事件及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展开探讨。
一、背景介绍珍珠港位于美国夏威夷州的欧胡岛上,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
1941年,日本对欧洲的战争形势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认为美国对其采取了敌对态度。
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扩张其势力范围,日本决定发动对美国的突袭行动。
二、珍珠港事件的经过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舰队突然袭击了珍珠港。
日本舰队运用空中兵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了毁灭性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舰船损失。
美国军方并未提前察觉到这次袭击,导致珍珠港基地的防御能力严重不足。
三、导火索:日美关系紧张珍珠港事件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日本和美国之间的长期紧张关系。
自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以来,日本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并试图消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
然而,美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制裁措施,如冻结日本资产和限制对日本石油的供应。
四、珍珠港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果断宣战,将其视为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
而这一宣战也意味着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的后果十分严重,对美国军队的打击巨大,使得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处于被动地位。
五、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的深层原因珍珠港事件仅是导火索,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日本试图通过侵略和扩张来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应对自身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坚决支持中国,在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六、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不仅仅局限于珍珠港事件,后续的一系列战役进一步激化了日美之间的冲突。
例如,美国发动的中途岛战役以及日本的南京大屠杀事件,都加剧了战争的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珍珠港事件美国参战的导火索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这一事件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战的导火索。
珍珠港事件不仅造成了上千名美国士兵的伤亡,也使得当时的美国政府和民众对日本产生了愤怒和憎恶,促使美国加入战争,与盟国一起对抗日本和其他轴心国。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的欧胡岛,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国最重要的海上军事设施之一。
然而,就在那个宁静的周日清晨,日本海军的一支空袭队突然发动了突袭。
在这次袭击中,日本的飞机以惊人的速度和准确度摧毁了珍珠港内的几乎所有战舰、飞机和军事设施。
美国军舰被击沉,飞机被摧毁,基地的军事力量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了超过2400人死亡和1200人受伤的惨烈伤亡。
珍珠港事件的后果是巨大的。
首先,它带来了世界各国对日本行动的愤怒和谴责,许多国家对日本表示了支持并与美国站在一起。
此外,珍珠港事件也使美国民众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应。
人们对这次突袭感到震惊和愤怒,并要求政府采取报复行动。
这种民意的压力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迅速做出反击的决定。
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政府于1941年12月8日正式向日本宣战,将其视为对美国的挑衅行为。
接着,其他轴心国,如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国宣战,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不仅仅是导致美国参战的导火索,也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袭击使得美国政府和民众认识到了战争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国内支持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此之后,美国全力投入到战争中,向盟国提供坚定的支持和战略援助。
此外,珍珠港事件还重塑了世界格局,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和盟军的胜利。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
它不仅引起了全球对日本行动的关注和警惕,也成为了美国参战的导火索。
这次突袭不仅带来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军事损失,也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走向和结果。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让人们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从而更加强调了和平、稳定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遭到日本突然袭击,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标志着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珍珠港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一重要事件的背景、经过以及其对于战争局势的影响。
一、背景珍珠港是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的一个重要基地,位于檀香山西南部的火奴鲁鲁湾口。
自20世纪初盟军开始在该地建设军事设施以来,珍珠港逐渐成为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
然而,由于当时美日两国关系的恶化,珍珠港的安全性备受质疑。
二、珍珠港事件的经过1941年12月7日早上7点55分,68架日本携带鱼雷和炸弹的军机突然出现在珍珠港上空。
他们瞬间袭击了珍珠港内停泊的8艘战舰和多艘军舰,还用机枪向船上的官兵开火。
同时,日本飞机还轰炸了美国陆军航空隆基野度地的飞机起降场。
珍珠港事件持续了短短两个小时,但是造成的破坏及伤亡却十分惨重。
美国军舰7艘被击沉,3艘受到严重破坏。
军用飞机188架被摧毁,死亡人数约为2400人,另有1000多人受伤。
这场突袭让美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
三、珍珠港事件的影响1. 美国正式参战珍珠港事件成为了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仅仅一天之后,美国国会便宣布对日本发动了宣战。
这一决定使得美国正式成为了同盟国之一,加入了对抗轴心国的战争。
2. 日本自信心削弱珍珠港事件的突袭对于日本的军事意义并不大,虽然他们成功地摧毁了一批美国军舰和飞机,但并未对整个美国太平洋舰队形成毁灭性打击。
然而,这一事件对于日本心理上的影响巨大。
珍珠港袭击宣告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战争正式开始,也提醒了世界其他国家日本的军事野心。
3. 引发美国的反战热情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民众对于对日本宣战充满了愤怒和报复心态。
广大美国民众开始积极参与到战争工作中,大量志愿者纷纷加入了军队,工厂加速生产军备,整个国家都被鼓舞起来。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对于美国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档案解密偷袭珍珠港背后的故事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美军遭受重大损失。
次日,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偷袭珍珠港背后的故事,欢迎阅读!美国事先对日本的偷袭计划真的一无所知吗,还是美国为了战局的发展有意“促成”了这一事件的发生?“Z作战计划”1941年12月6日夜,日本法西斯头子东条英机及其军政要员通宵未眠;他们在万里之外,通过电波,在指挥着一场震惊世界的“Z 作战计划”,企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主力。
与以往日本海军传统战略相比,这个计划带有极高的冒险性,甚至是“赌博计划”,只有两个难以实现的假设都成立,计划才能得以成功。
这两个假设是:如果日本的大型的航空母舰舰队渡过半个太平洋而不被美军发现;如果在袭击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停泊在珍珠港内。
这样的假设很难实现,只有赌徒才会冒这个险。
由于“Z作战计划”过于冒险,海军高级将领极力反对,而海军司令山本恰恰是个赌博高手,军令部最终批准了该计划。
1941年12月7日黎明,日本联合舰队按照东京大本营的命令,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的进攻。
日本海军按照周密的作战计划,有条不紊地在珍珠港接连轰炸了一个多小时,加上正值星期天,美国军人多离开了战斗岗位,因此,正如日本人设想,战斗超乎想象地进展顺利。
接连几个冲击波之后,美军混乱不堪,惊慌失措,毫无招架之力。
接着,日军就静悄悄地消失了,而此时美国人几乎还处在目瞪口呆之中。
整个海战仅仅持续了1个多小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赢得了这场赌博,这也是他最为冒险、收益最大的一次赌博,这一赌使他名震世界海战史。
珍珠港上空的滚滚硝烟和美国士兵的鲜血使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41年12月8日中午,罗斯福总统做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他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而由他的长子扶着走进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讲演。
猜地名的谜语猜地名的谜语大全谜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以下是小编整理给大家的猜地名的谜语大全,欢迎大家的参考!猜地名的谜语篇11、大家都笑你(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齐齐哈尔2、刘关张结义遗址(打宝岛一地名)【答案】:桃园3、风平浪静(猜中国地名)【答案】:宁波4、一路平安(猜中国地名)【答案】:旅顺5、金银铜铁(猜中国地名)【答案】:无锡6、两个胖子(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合肥7、日近黄昏(打一中国地名)【答案】:洛阳8、东方有战事(中国地名一)【答案】:西安9、航空信(猜中国地名)【答案】:高邮10、相差无几(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大同11、天无三日晴(猜中国地名)【答案】:贵阳12、珍珠港(打一中国地名)13、码头处处开鲜花(猜一中国地名) 【答案】:香港14、花满海湾(打一中国城市名) 【答案】:香港15、双喜临门(打一中国城市名) 【答案】:重庆16、烽火哨(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烟台17、觉醒了的土地(打一中国城市名) 【答案】:苏州18、东方有战事(猜中国地名)【答案】:西安19、刚建成的村庄(打一中国城市名) 【答案】:新乡20、兵强马壮(猜中国地名)【答案】:武昌21、空中霸王(猜台湾地名)。
【答案】:高雄22、笋(猜台湾地名)【答案】:新竹23、空中码头(打中国一地名)【答案】:连云港24、永不动乱(打一中国城市名) 【答案】:长治25、久雨初晴(打一中国城市名) 【答案】:贵阳26、永久太平(猜中国地名)【答案】:长安27、四季温暖(打一中国城市名)28、银河渡口(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天津29、倾盆大雨(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天水30、主席就位(猜台湾地名)【答案】:台中31、重男轻女(猜中国地名)【答案】:贵阳32、蓝色之洋(猜中国地名)【答案】:青海33、带枪的'人(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武汉34、翼王故里(打中国一地名)【答案】:石家庄35、大楼入口(打中国一地名)【答案】:厦门36、八月飘香香满园(打一中国城市名)【答案】:桂林37、长江、珠江、黄河、淮河(打中国一地名) 【答案】:四川38、快乐之地(猜中国地名)【答案】:福州39、全民炼钢(猜中国地名)【答案】:大冶40、长空逞威(猜中国地名)【答案】:高雄41、白浪滔滔大江流。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
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
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
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毁珍珠港。
1940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军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
日军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
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有战争必用的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斗装备就无法行驶,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
1941年12月7日,日军成功实施了珍珠港突袭。
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突袭,让日军在二战中更显得锐气十足。
也就是这场突袭,美国大兵奉陪日军玩到底,从太平洋上成功的踢开了法西斯日本的大门。
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美国冻结了对日本的经济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本的飞机无法升天,舰艇无法在海中行驶,日本就无法继续对外扩张。
珍珠港事件时代背景日本方面:日本一直受到两个问题的困扰。
一是资源,二是安全。
这两个问题使日本不断谋求向外发展。
现代战争打的是资源。
日本的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二战爆发后,这条路基本被堵死。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
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
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
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
从1940年春夏南进论的初次高涨到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其间一年有半。
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
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
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但是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
要么自组旗帜,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
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荷三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是什么美国作为近代史上一大列强,少有国家能够对其领土构成威胁或是直接攻击。
二战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希望你喜欢。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时代背景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
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
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
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
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
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
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日本背景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
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
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
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
猜到了突袭,没猜到珍珠港
作者:梁青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7年第03期
美军预见到了敌方的突袭,却弄错了事件发生的地点。
所以,这一役,输得惨烈。
1941年,在日本偷袭美国前夕,没有人预料到突袭的目标是美军位于北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
即便当时美国人已经从日军的反常行动中捕捉到了重要信息,知道日本即将会有重大军事部署,但是最终日军的突袭还是让美军措手不及,几近摧毁了美国的整个太平洋舰队。
“紫密”和“魔法”
密码是战场上传输信息所必不可少的。
早在一战的时候,日军的“红密”和“蓝密”两种通讯密码就分别被美国海军特种通信单位和美国陆军情报服务机构成功破解。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和日本结盟同为轴心国国家。
德国政府向日本派遣技术援助,提高日方的通讯技术和加密能力。
作为技术援助的一种方式,德国送给日方改良的恩尼格玛密码机新加密系统,以保障日德高层之间的沟通信息绝密、安全。
这套新的加密系统,代号“紫密”(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
紫密和恩尼格玛(德军的一种密码系统)一样,能够将有序的信息打乱成毫无关联的乱码信号,而完成这种加密不只是依靠一个密钥或者一个密码本那样简单。
信息的传输方和接收方通过专门的密码机进行加密和解密。
密码机内有许多加密转子,机械将信息转换成毫无意义的乱码信号,接收方反向利用密钥和密码机还原信息,每次加密都会更换密钥。
密码机内转子结构复杂,不了解密码机的结构难以破解紫密。
美方将海军特种通信单位和陆军情报服务机构的智囊集结到一起,在同一个屋檐下研究紫密,开展名为“魔法”的密码破译项目。
破译者试图通过手工计算,找寻加密规律,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无计可施。
他们意识到紫密的破解难度是之前的红密和蓝密无法企及的,也正因为如此,紫密极有可能用于加密重要机密,破译紫密具有更高的价值。
美军破译高手威廉·弗里德曼和弗兰克·罗列特耗时数月,不懈研究,终于在众多截获的加密信息中摸到了一些线索。
他们依靠着猜测和想象,构建出一个模拟紫密机的加密设备。
多年后,经过比对,美军所创造的这款密码机与实际的紫密机结构上惊人地相似。
被忽略的蛛丝马迹
当时,整个美国知道紫密并有资格阅读“魔法”解密信息的人不超过10人,这一解密小组甚至比原子弹的研究更为隐秘。
不过在这10名特殊人员中,有一人是时任总统罗斯福的部下。
日方每日更换密钥,美军破译员甚至基于对过去日本加密方法和加密倾向的认识去猜测日本人对密钥的选择。
从破获的信息来看,紫密主要用于外交信息的加密,极少出现涉及军事指令的消息(日军采取另一套系统加密军事机密,而军事加密系统的破解工作当时并没有完成)。
美军通过“魔法”项目,从日方密码中得到了许多我们现在称为元数据的信号,即消息的来源,传递消息的时间,发送信息的频率,以及各个通信站的信息。
1941年11月,当时华盛顿方面正试图以协商的方式与日本缓解两国紧张的局面,进行着徒劳无功的旷日谈判。
11月26日,日本最北端的一个海军基地最先有了动作: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3艘舰艇、7艘游轮、6艘航母携带着353架飞机起锚始航。
日军跨越了北太平洋,无线电却没有发出任何信号,紫密也一直保持沉默,而这异常可疑。
11月27日,美国陆军部向太平洋指挥部发出消息:“日军行动或为战事前奏。
”华盛顿方面自然地认为,太平洋指挥部收到了预警信息,一定会做好预防战事的准备工作,故没有再度跟进太平洋战场的预备工作。
而事实上,太平洋指挥部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当回事。
没有人下令对夏威夷周围海域进行空中巡逻,也没有人下令美国舰队撤离珍珠港这一“陷阱”。
珍珠港,一个日军最佳的袭击目标,沉睡着,欢愉着,完全不知道将要遭受怎样的厄运。
自大夜郎的哭泣
1941年12月6日,美国海军情报处获悉日军大量舰艇所处的位置,但一些重型航母的行踪不明,于是想当然地推测这些航母可能停留在日本的港口内。
12月6日,美国截获紫密信息,日方下令驻美大使馆和火鲁奴奴的领事馆烧毁文件,并销毁两台紫密机中的一台。
随后,又令其销毁剩下的那台紫密机。
紫密信号通道完全乱码,信息乱七八糟。
这是战争即将开始的确切标志。
只是发动袭击的目标究竟会在哪,并没有答案。
美军将赌注压在西南太平洋,认为当时的菲律宾(美国殖民地)、新加坡(英国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荷兰殖民地)、印度(法国殖民地)是最有可能的攻击目标。
没有人想到过夏威夷,骄傲的美国人觉得日本没有能力完成这么大的跨洋军事行动,他们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勇气、过硬的技术撑起这样的海上袭击。
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日本人不可能守得住这样天大的秘密,一定会透漏蛛丝马迹,有迹可循。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群岛中的瓦胡岛最先通过雷达探测到了大型飞行中队向群岛靠近。
即便到了这个最后关头,指挥官还以为那是美国派到夏威夷的轰炸机,仍然告诉雷达操作员们“不必担心”,并要求操作员们回家。
没过多久,日本战机飞临珍珠港上空狂轰滥炸,未做准备的美国人在珍珠岛上毫无反击之力。
2402个美国人在这次袭击中丧生,美国海军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炸沉,至今仍在水下,成了舰上1177位美国海军士兵的坟墓。